-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A.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B.债务人向债权人请求延期履行
C.未成年人债权人的监护人在一次事故中遇难,尚未确定新的监护人
D.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债务人履行义务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诉讼时效中止法定事由的是(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A.申请仲裁
B.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
C.申请宣告义务人死亡
D.申请支付令
下列情形中,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A.甲把要求乙清偿3个月前到期的债务的书面通知当面递交乙,乙拒绝接收。甲将通知留在乙处后愤然离去
B.乙对甲的债务已过清偿期1个月,乙突然不知所踪。经过2个月的多方探寻无果后,甲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声明,要求乙清偿债务
C.甲对乙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还有1个月即将届满时,甲意外死亡,需等待确定继承人
D.债权人甲路上偶遇债务人乙。未等甲开口要求乙偿还1个月前到期的债务,乙即一边连称“抱歉”,一边匆匆离去
甲公司2×17年向其相关人员支付的款项如下:(1)向所有管理层人员支付出差餐补共计50万元;(2)报销差旅费60万元,支付出差补贴10万元;(3)支付员工亲属体检费80万元;(4)支付员工各项保险费100万元;(5)报销办公室管理费用0.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7年支付的职工薪酬为( )万元。(第十章 职工薪酬)
A.300
B.300.5
C.240
D.240.5
甲公司共有100名职工,其中2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80名为直接生产工人。从2×17年1月1日起,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名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行使的权利作废;职工休年假时,首先使用当年享受的权利,不足部分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中扣除;职工离开公司时,对未使用的累积带薪年休假无权获得现金支付。2×17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用带薪年休假为3天。甲公司预计2×18 年有7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5天的带薪年休假,剩余30名职工(包括20名总部管理人员,10名直接生产工人)每人将平均享受7天年休假,该公司平均每名管理人员每个工作日工资为500元,平均每名生产工人每个工作日的工资为300元。甲公司2×17年年末因累积带薪缺勤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元。(第十章 职工薪酬)
A.0
B.20 000
C.26 000
D.30 000
甲公司是一家家具生产销售企业。2×17年1月,甲公司为鼓励其职工销售业绩再创新高,制订并实施了一项利润分享计划。该计划规定,如果公司全年的净利润达到4 000万元以上,公司销售人员将可以分享超过4 000万元净利润部分的3%作为额外报酬。甲公司 2×17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 7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7年度应向职工支付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为( )万元。(第十章 职工薪酬)
A.0
B.12
C.51
D.171
下列各项中,不影响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的是( )。(第十章 职工薪酬)
A.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
B.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
C.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D.设定受益计划精算利得和损失
关于设定受益计划,下列会计处理中不正确是( )。(第十章 职工薪酬)
A.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B.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计入当期损益
C.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当期服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张某向李某出售一台笔记本电脑,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后尚未支付价款前,买受人李某有确切证据证明第三人谢某可能主张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根据合同法律制度规定,下列说法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 买卖合同已经签订,李某不可以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
B. 虽然买卖合同已经签订,但是李某可以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
C. 张某提供担保后,李某仍可以拒绝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D. 张某提供担保后,李某应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甲向乙借款300万元于2016年12月30日到期,丁提供保证担保,保证合同中约定“丁仅对乙承担保证责任”。2016年10月1日,乙将债权让与丙,并于同月15日通知甲,但未告知丁。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 乙将债权让与丙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B. 乙将债权让与丙于2016年10月15日生效
C. 丁应当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D. 丁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甲借款给乙1万元,丙为乙的保证人。此后乙与甲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对此丙不知情。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债务
B. 丙应承担1万元的保证债务
C. 丙不承担该保证债务
D. 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有权向乙追偿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