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灾害中,全国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共同帮助灾区人民抗御天灾。全国各族人民患难与共抗击天灾表明
A.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D.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试卷相关题目
- 1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首部国家形象宣传片2011年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首播。之所以要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这是因为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近年来,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应对外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等问题上,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性在于
A.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C.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
D.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B.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C.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各种形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_dj="MsoNormalTable"><tbody><tr><td width="156">时间</td><td width="372">内容</td></tr><tr><td width="156">2010年1月11—26日</td><td width="372">5次召开座谈会,就《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问计于民。</td></tr><tr><td width="156">2010年1月20—27日</td><td width="372">5次召开座谈会,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等的意见。</td></tr><tr><td width="156"> 2011年2月27日</td><td width="372">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并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td></tr></tbody></table>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①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⑨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 ④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成为新一代农民工的一个重要特点,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近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也出现了很多以农民工为题材的节目。这表明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大众文化②要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要分析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的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因为它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观点的不同,体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5)地理信息技术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4)地理环境对区域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3)人地关系思想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2)交通运输布局变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1)交通运输方式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0)工业地域的形成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9)工业区位因素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8)以种植业为主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7)农业的区位选择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6)城市化
类别:学历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