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国要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其中今年要完成1000万套。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保障房申尊时出现的虚报、假报现象也令人担忧。这主要启示我们
A.要增加市场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B.要增强诚信意识,加强信用建设
C.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
D.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0年江苏实现了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全省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养老不犯愁”。江苏实行新农保全覆盖,这是①利用再分配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的重要途径③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0年以来,尽管央行几次提高了存款的利率,但国债仍然受到一些人的追捧。这是因为国债
A.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B.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方式
C.利率高于同期限的储蓄存款利率,无风险
D.安全性高于股票,收益性高于储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切毒落实好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平等
B.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
C.有利于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有利于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11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2.6%。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会①影响经济的平稳发展 ②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③导致恩格尔系数下降 ④使食品消费量急剧减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推动我国产业结栖的优化升级
B.我国已有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C.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
D.增加我国进口国外资源的成本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意义是
A.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B.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C.增加税收来源,扩大财政收入
D.提高居民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执行,说明了全国人大
A.是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具有最高决定权
C.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
D.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11年1月21日,新公布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取消了行政机关的强拆,改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拆迁。这样做有利于①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慎用权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③增强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④保障公民的监督权、质询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各种形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_dj="MsoNormalTable"><tbody><tr><td width="156">时间</td><td width="372">内容</td></tr><tr><td width="156">2010年1月11—26日</td><td width="372">5次召开座谈会,就《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问计于民。</td></tr><tr><td width="156">2010年1月20—27日</td><td width="372">5次召开座谈会,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等的意见。</td></tr><tr><td width="156"> 2011年2月27日</td><td width="372">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并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td></tr></tbody></table>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①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⑨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 ④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B.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C.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5)地理信息技术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4)地理环境对区域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3)人地关系思想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2)交通运输布局变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1)交通运输方式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0)工业地域的形成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9)工业区位因素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8)以种植业为主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7)农业的区位选择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6)城市化
类别:学历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