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招考类 > 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公共基础)-通用版 > 教师招聘考试易错易混模拟练习题5

岁左右是幼儿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幼儿的活动兴趣、同伴选择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 )

发布时间:2022-01-17

A.正确

B.错误

试卷相关题目

  • 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思潮的流人,性别角色越来越模糊。主要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因素有()。⦁ 生物遗传因素⦁ 父母对幼儿性别角色的行为起着引导和强化作用⦁ 模仿和扮演角色⦁ 大众媒体的强化

    A.①

    B.(D^XD

    C.dXHXD

    D.Q^XM)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B.具有了性别概念

    C.产生了性别行为

    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知道自己性别,并且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其发生的年龄段是( )。

    A.l~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A.性别固定

    B.性别认同

    C.性别倒错

    D.性别隔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3~4岁儿童所处的性别角色认识阶段为( )。

    A.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阶段

    B.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阶段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阶段

    D.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阶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了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的( )现象。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替代强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孩子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他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为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下列做法最恰当的是( )。

    A.避免儿童看此类影视作品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

    D.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低年级的小明擅自离开座位,王老师对其不予理会,转而表扬那些坚持不动的学生,小明也不擅自离开座位了。王老师用到的是( )0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间隔强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小朋友帮助同伴后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以后该小朋友就经常做好事。其基本原理是( )。

    A.无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模仿学习

    D.操作性条件反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