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招考类其它 > 行测判断言语理解练习题5

(2017 •河南)研究人员认为噩梦能够让我们释放出那些在我们清醒时折磨我 们的压力和焦虑。他们解释说:“那些在我们清醒时令我们担忧的事情,在我们睡着之后 还会继续干扰我们。无意识状态下的大脑会获取我们的抽象恐惧,通过噩梦的故事形 式,将其转变成一种记忆。”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记忆对于大脑来说更容易处理,它代表 着发生在过去的某种事情,而不是围绕着我们的担忧。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噩梦:

发布时间:2021-12-11

A.代表着过去发生的某种事情

B.虽然可怕却有益精神健康

C.是一种令我们担忧的故事形式

D.本质上是恐惧对记忆的扭曲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7 •广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 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 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 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文化自信的内涵

    B.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C.文化与国运兴衰的关系

    D.优秀作品必须体现文化自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7 •国家)印象中,文物给我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 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尔后,逐渐有一 些机会听到收藏家回忆他们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充满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坚 守,交织着个人的情感,也打捞起历史的点滴。我便开始对文物有了新鲜的认识,似乎还 能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意识到原来“文”是中心,“物”只是载体;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 传播文化,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物品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最好地阐明了作者对文物的看法?

    A.睹物思人

    B.物尽其用

    C.超然物外

    D.寄情于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18 •广州)目前,我国蓝领岗位中依旧还有大量的瓦工、钢筋工、锅炉工、油 漆工等工种,而受专业“学科化”等影响,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仅能找到相关 的,且带有浓厚“学科”色彩的专业名称,而这些专业名称很难让学生将未来相应的就业岗位与上述蓝领岗位对应起来,造成真正进入上述蓝领岗位的毕业生数“大打折扣”。这段文字意在指出:

    A.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需要根据实际岗位需求调整

    B.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无法培养学生进入蓝领岗位

    C.瓦工、钢筋工、锅炉工等岗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蓝领工种

    D.专业名称设置与实际教育内容脱节导致中职学生就业困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17 •国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有效的固定太阳光能的过程,人 类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等,其实都是远古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地球每 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至220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 耗总量的10到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光合作用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最好榜 样,破解光合作用的神秘机制,将为建立“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继而开发清洁高效的新 能源奠定基础。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破解光合作用机制的重要意义

    B.植物光合作用的神秘机制

    C.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的途径

    D.太阳能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17 •广州)对历史文物本身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对先人曾经 走过的那段历史心存敬畏。不关注历史文物背后的文化血脉,强拆和重建,其实都是展 现当代人文化强权的一种方式。从技术上讲,只要留有图纸,也许什么样的建筑都可以 复建,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却难以重现。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有它自己的足迹, 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倘若以为靠一笔巨资投人和一堆建筑材料,就能连通历史、追续 文脉,文物恐怕将沦为现代人的玩物。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保护文物需要敬畏和尊重背后的历史文化

    B.所有的历史文物都不该拆掉或重建

    C.历史文物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体

    D.对已经消失的历史文物可以通过重建来复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19 •联考)传统家训家规是我国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 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 著名官宦,社会影响较为广泛。这些家训家规的功能远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用,而 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了家庭教育范本和楷模。尤其是这些家训家 规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容易引起后世更多人的关注和效法,从而 使得这些家族内的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家训家规的社会功能

    B.传统家训家规的历史渊源

    C.传统家训家规的历史影响

    D.传统家训家规的教育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7 •河南)“分享经济”也叫“协同消费”,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 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对于传统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的改造与颠覆, 是分享经济正向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分享经济环境中,人们不再是通过购买所有 权的方式而是通过取得使用权的方式进行消费,关注的不再是自己占有多少价值而是 能够获得多大的使用价值。这种节约型绿色消费理念和方式反映出的是人类文明的 进步。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消费理念是影响消费方式的深层原因

    B.分享经济使人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分享经济开辟了充分利用资源的新渠道

    D.分享经济已成为当今主流的消费方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17 •吉林)实际上,评价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不是睡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 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只要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没有觉得不舒服,这就表明睡眠质量高, 是健康的睡眠。不让健康睡眠成为奢侈品,需要每个人的自我努力,如养成健康的生活 方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按时睡觉,既保障睡眠的时间,更应注重睡眠的质量。对这段文字的议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深度睡眠与健康

    B.睡眠的质量

    C.健康的睡眠

    D.生活方式与睡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7 •河南)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心性之学,不是西方传统哲学中理性的灵魂 论,或近代科学中的心理学,而是具有修身济世内涵的人生价值学。流行于西方的“深度 心理学”,多半是从人的本性以外的物性或兽性来理解人,反映了西方人的悲观和失望情 绪;而中国的心性之学是天地合德的“高度心理学”,它可以安顿人心,济焦润枯。这段文字意在:

    A.比较中西方心性研究的差异

    B.阐述中国心性之学的内涵

    C.强调心性之学对人生的作用

    D.分析中国心性之学的科学意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18 •联考)放眼望去,在落日的余晖里,郁金香花田一望无际。这里的郁金 香是按不同颜色分开栽种的,黄色、白色、红色、紫色……一片连着一片,充分表现了荷兰 花农的艺术功力。如果花田是清一色的黄色或红色,看上去固然壮观,却不免有些单调; 而像这样的一片片排列开来,真像一幅无边的油画铺在田野上,既壮观又绚丽。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些郁金香花田美的关键在于:

    A.品种丰富,五彩缤纷

    B.面积广阔,壮美无边

    C.艺术搭配,分隔有致

    D.落日映照,宛如油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