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练习11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发布时间:2021-09-18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试卷相关题目

  • 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X 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则反应2HX(g)  H 2(g)+X 2(g)的平衡常数为(   )

    A.0.01

    B.1

    C.10

    D.10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一定温度下,某一恒容密闭容器内有可逆反应:A(g)+3B(g) 2C(g)。该反应进行到一定限度后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物质A,同时生成3 a mol物质B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C.物质C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D.物质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2NH 3(g) D H=-92.4kJ·mol - 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增大了压强

    C.t3时减小了NH3的浓度

    D.t4时降低了温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 2,通入Br 2(g)发生反应:H 2(g)+Br 2(g) 2HBr(g);ΔH<0。当温度分别为T 1、T 2平衡时,H 2的体积分数与Br 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T2>T1

    B.两点的反应速率:a>b

    C.T1时,随着Br2(g)加入,平衡时HBr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

    D.a点比b点体系的颜色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对于可逆反应2A ( 气 )+B ( 气 ) 2C ( 气 )  △H﹤0正确的说法是

    A.增加A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K值增大

    B.增加压强,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C.使用正催化剂,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度都减慢,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 2+3H 22NH 3,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3mol H2与足量的N2在该容器内充分反应可生成2mol NH3

    B.当生成N2和NH3的速率之比为1:2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与不使用催化剂相比,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

    D.当反应速率之比v(N2):v(H2):v(NH3)=1:3:2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某密闭容器中投入X、Y进行如下反应:X(g)+2Y(g) 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则X、Y的初始物质的量x、y之比应满足

    A.

    B.

    C.3<<4

    D.1<<3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N 2和3 mol H 2 ,发生合成氨反应,t分钟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容器中将生成2molNH3

    B.t分钟后,只要条件不变,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就不再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N2)=v(H2)=v(NH3)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均等于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叙述正确并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溶液显红色,加少量NH4Cl固体后颜色变浅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

    A.A.

    B.C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 同时生成3n molB

    C.C生成的速率等于A分解的速率的2倍

    D.A.B.C的分子数比为1:2:3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