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材料中的“行”体现了( )
发布时间:2021-05-10
A.对事情要有耳闻
B.对事情要亲眼见之
C.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要亲身实践
试卷相关题目
- 1“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结论是 ①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②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检验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11年3月26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保护环境而提出的“地球一小时”节能活动.一小时的时间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按照主观意识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社会性的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由载人航天技术所引发的科技革命,将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领域水平的提高,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带领人类进入全新的“太空文明”时代。由此可见
A.科学实验是一项和人类共始终的实践活动
B.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C.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实验可以取代生产实践活动
D.科学实验是社会前进的有力杠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在立法过程中,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被充分尊重,中国立法的大门始终向公众敞开。其哲学依据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创造了世界首例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他们将合成的全新基因组植入一个内部遗传物质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使这个受体细菌“起死回生”,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繁殖。消息一出,有人喝彩,甚至称“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诞生”;也有人担忧,认为这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会引起生物伦理、生物安全等问题。这表明①科学发展可以让人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③不同观点的争论会阻碍科学研究的深入 ④科学研究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0年10月,欧洲天文学家证实有测量记录以来最遥远、最古老的宇宙天体出现。由这个星系辐射出的光芒要经历131亿光年才能达到地球,而该星系的出现时,宇宙尚且“年幼。该星系在早些时间由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但其年代和距离的判定最终归功智利欧南台观测站最先进的望远镜(VLT)。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新的认识工具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聂卫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围棋就像小鬼,我对它研究的越深,就越觉得搞不清楚。”聂老的这句话阐述了研究围棋就像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往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真理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 ④真理具有条件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但盲目的实践活动有时也是有的。这里的“盲目”是指这种实践
A.没有意识的指导、没有目的和计划
B.完全是出于人的本能
C.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没有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让学习成为每一位现代人的基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启示我们 ①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②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③读书是获得认识的根本途径 ④终身学习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