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列与哲理相同的是
发布时间:2021-05-08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试卷相关题目
- 1“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 ①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 ②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③承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④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规律是客观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到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看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规律和周围环境的认识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友好地善待人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经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甲型HIN1流感。对HIN1病毒的确诊过程体现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④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10年,中国网民创造了许多调侃物价上涨的网络新词,如“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姜你军”、“煤超疯”等,折射出百姓遭遇物价上涨压力的心态。这体现了
A.认识来源于网民丰富的想象力
B.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社会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