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故都的秋》排比多,多为相同类型的短语的排列。 一是名词性短语构成的排比: 1、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3、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4、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5、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第一个句子,通过名词排比短语,强调南国之秋,无论是味与色,还是意境与姿态,这多个方面都无可赏之处,都让人“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而反衬北国之秋的色深、味浓,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文句显得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也非常充分。 第二个句子中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五个偏正性名词短语,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列举了北国之秋的多处名胜。欲抑先扬,通过一系列秋色、秋声、秋景、秋物的排比,从宏观上展示了过去故都秋色的美丽醉人,使它们与下文现实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写出了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怀念与神往。 第三个句子写北国秋果奇景,通过“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这组方位名词构成的排比短语,极写枣子树的多而广。 第四个句子与第二个句子相同,通过“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这一组名词短语,表明南国之秋特异之地多,只不过“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第五个句子,用“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一并列铺排短语,将两组事物比喻(类比)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并进行对比,突出了南国之秋的味润、味浅、味淡、味短,北国之秋的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深味,强化了作者对故都深深地眷恋和向往之情。 二是动词性短语构成排比: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个句子,三个“来得……”构成排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鲜明的特点:清、静、悲凉。这一动词短语构成的排比,写出了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深切的眷恋之情,相比于“来得清、静、悲凉”,显得意味深厚、感情浓郁。“来得”的反复使用,舒缓了语气,让全文有种感伤的情味。 2、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个句子,“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极写北方秋雨的呈现的特点,极写北国秋雨带来的深味,将读者带入了故都的悲凉环境之中。作者充满感叹,充满情味,津津乐道,可以见出他对故都的秋的深切的眷恋之情。全句将“奇、有味、更像样”三个中心词的间距拉长,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充分的回味的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散发开来。 3、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三个“觉得”组成排比,隐隐地透出作者悲凉的感觉和心境。 三是主谓短语构成排比: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三个短语,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南国之秋平淡细腻。 《故都的秋》中的排比句,相当集中,内容上极写景物的特点,极力渲染气氛,极力加浓情感,显得意蕴深挚动人;形式上,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
责编:荣秀
上一篇:排比句例文
下一篇:高考语文 作文排比句讲解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