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爸笔作文 >  > 作文辅导 > 作文辅导

高考语文作文议论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7-18 17:28:45
误区一:只有论题,没有论点(即观点态度)

  议论文既然要讲道理,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论点,因为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作者要明确表明他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不能含糊其辞,似隐似现。但不少考生的文章通篇都找不出一句能代表他观点的句子作为论点,只是就某个论题泛泛地谈看法。如关于“明星代言广告”的作文,考生通篇写了些明星代言广告的不负责任的现象,也知道明星们这样做不好,但就是在作文中没有一句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句子,这样的议论文是得不到高分的。

  规避策略:强行促使自己在作文的开头用一个判断明确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主张。

  “这个判断”可以如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亮明观点。也可以略作铺垫,在一定的引言之后提出,但一定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如“一步与一生”这个作文题,如果认为“一步”不慎就可能要影响人的“一生”,就可以明确提出“一步决定一生”的观点;如果认为人的“一步”未必就能决定人的“一生”,因为人生之路漫长,走错一步,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就可以明确提出“一步未必就决定一生”的观点。总之,写议论文时一定要有一个句子明确表明作者对人生世相、社会百态的看法。从写作者的角度说,抓住了这个纲,下面才好张目;从阅卷者的角度说,便于他在第一时间了解考生的观点态度。

  误区二:在论据材料的选择上“老生常谈”

  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除了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外,最好能“弃旧图新”。但有些考生一写议论文,就翻出《论据大全》之类的书籍,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或者一见到相关题目,脑子里就条件反射地想到了某人某事,实际上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具体来说,考生在论据材料的选用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舍近求远,同类型的素材优先选用外国的。比如说到战胜挫折,就选用贝多芬、爱迪生、诺贝尔等人的事件,不免给人崇洋媚外之感。二是厚古薄今,同类型的素材优先选用古代的。不是司马迁、屈原,就是李白、苏轼等,总透着一股故纸堆的腐臭。虽然这些作为论据也不是不典型,只是如果一写文章就用这些人们烂熟的材料,就是再典型,看多了也会出现“审美疲劳”。而对阅卷者来说,数千份试卷尽是这些事例,考生的得分就可想而知了。

  以《谈“韧”的精神》为例来说明。为了证明论点“人没有一股韧劲,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有考生这样写道:“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试想,他如果不是发愤图强,以身残之躯跋山涉水,遍访民间,博览群书,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辍,哪里会有这部巨著的问世?张海迪在身体瘫痪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啃外语,钻医学,学文化,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韧!居里夫人经过45个月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从十几吨的铀矿中提炼出一克纯铀,其坚忍不拔的毅力,令世人叹服。”实事求是地说,这段文字语言精练,选材典型,说服力也强,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文段中所选古今中外的三则事例都很陈旧,没有新鲜感,难以吸引阅卷者。

  规避策略:1.眼睛向内,从学过的中学课本里挖潜。

  从初中到高中,各位考生读过了十几本必修教材,还有几本厚厚的读本教材,这些教材精选的文章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很少有考生在写作中想到用课文中的材料作论据,而你用了,和那些用老生常谈的材料不一样,就会给阅卷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这些材料也让老师备感亲切,你的作文得分自然就会高出一筹。

  2.眼睛向外,多关注每天变化着的现实生活。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沸腾的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考生要睁大观察的眼睛,张开思维的雷达,捕捉敏感的信息,并将这些贮存在自己记忆的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报纸、电视、网络等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你在用之前是压根不知道某天看到的新闻、目睹的事件是否会成为你日后的写作素材的。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你只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在写作中才不至于只用那些老生常谈的材料,也就可以给你的文章注入新鲜活泼的时代活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人们的心态如此,那么考生就要“投其所好”,用鲜活新颖的事例论据去取悦阅卷的老师。

  如果按照如上所说的原则,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替代上文中三个陈旧的事例,效果会大不一样:

  “当代毕昇王选,从1975年开始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他拖着病体,克服经费紧缺、条件艰苦等困难,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开发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试想,如果不发愤图强,潜心研究,哪会有这项伟大的发明问世。乒坛名将王皓雅典奥运会惜败柳承敏,指责、非议一时四起,之后多次大赛屈居第二,与冠军无缘,被戏称‘乒坛老二’,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苦练技术,磨炼意志,终于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07年10月的乒乓球世锦赛上两次以4比0的绝对优势战胜宿敌柳承敏,报雅典一箭之仇。是‘韧’的精神圆了他的王者之梦。已故的巴勒斯坦总统,悲情阿拉法特,几十年战斗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中东和平的战线上。期间,他被捕过,流亡过,被软禁过,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没停止战斗。其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仰。”

  修改后所用的三则材料不但具有典型性,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前者相比,后者给人留下的印象显然要更深刻。

  误区三:在论据材料的运用上以叙代议

  选择了好的论据材料,还要恰到好处地使用。许多考生在用例证法说理时,常常会出现两种错误:一是区分不开记叙文的叙事和议论文的叙例。议论文的叙例是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服务的,强调语言的概括性,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显事实中与论点相关联的规律、本质的那一部分。而有的考生写作时却像记叙文的叙事一样,从头到尾详尽描述,叙述得细致入微,描得生动形象。二是所用材料充实丰富,却只是简单罗列、堆砌事例,没有说理分析,导致文章文体不明。

  规避策略:强行给自己在叙例时一个字数限定。

  如果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只举一个事例,那么就选定该事例能用来证明观点的一个侧面(因为有的事例可以用来证明多个观点)进行概括性叙述,一个事例的阐述不要突破150字;如果需要列举几个事例予以证明,最好用排比的方法,把事例高度浓缩,一句一例排闼而出。这样,既显得论据充实,论证颇有气势,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误区四:看不见充分、严密的论证过程

  论证是议论文的骨架,论证应当充分、严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有了鲜明的论点,也备好了有力而充实的论据,但是这两者都还只是零散的材料,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适当的论证过程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样文章才有力度,有说服力。可是有些考生的议论文里,有鲜明的观点,也有充分的论据,就是看不见论证的过程。但考生自己还认为是用了例证法,因为在他们看来:观点+例子=议论文。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简单地堆砌事例,只是在摆事实,而不加以分析论证,是无法阐明观点、使人信服的。好的论证应当是充分、严密的,要让论据与论点紧密相连,即论据要有力地证明论点,论点要很好地统领论据,二者有力地、共同地完成说服读者的任务。

  规避策略:1.在中心论点下设立分论点。

  如要论述“勇于担当”这个论点,可以设立几个并列式的分论点:担当是一种不惧困难的态度;担当是一种关注民生的美德;担当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可以设立正反对比式的分论点:勇于担当重任,于己于国,益莫大焉;相反,不敢担当重任,既误人又害己。还可以设立层进式的分论点。分论点设置好后,考生要考虑如何围绕分论点或摆事实或作假设或打比方展开论证。

  2.把每个分论点的论述过程设置为四个环节。

  所谓“四环节”,就是每个段落都由四个环节组成一个论证过程。第一个环节——立论,即提出本段的分论点,用一个单句明确表述出来,置于段首,开宗明义。第二个环节——引语,就是对段首提出的概括性很强的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不要在观点后紧接着举例。第三个环节——述例,就是根据论点使用论据进行阐述。第四个环节——析例,或者叫引申或把前面所举之例中所含之理析出,和本段的论点进行“焊接”,或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或将引述的个例引申到普遍的规律性上认识。有了这样一个过程,观点和材料就不是简单的1+1了。

责编:杨丽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