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从小到大,我也曾跟随父母游览过许多的风景名胜,观赏过许多的奇山异水,但是让我着迷和眷恋的地方,仍然是我的故乡——贵州遵义绥阳县。十多年来,我一直都深爱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从未改变。究竟是什么吸引着我,将那千里之外的故乡和我连接在一起?是那高大秀美的群山,还是那蜿蜒清澈的河流?是那纯净明亮的天空,还是那宽阔平坦的土地?都是,但也不全是。
被称为诗乡的故乡,那里的人们大都会吟诗诵词。在播种时,人们借助诗词来表达对秋天的美好期望;在丰收时,人们借助诗词来表达收获的喜悦;在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后,人们借助诗词来缓解劳累;空闲时,人们通过诗词来放松娱乐。哪家有了红白喜事,都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喜悦和悲伤。臧克家在给故乡的诗乡门题字中这样写道:“乡有诗方为诗乡,诗有乡始具诗魂。”故乡的确也是这样一个地方。
诗乡的来源与它那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根据资料记载:东汉大教育家尹珍曾在这里开设学馆,传授知识和道义长达15年之久,启蒙和孕育出了诗乡文化。到了南宋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相继来到这里定居,由于受到了这里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影响,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而那时的人们由于受到了文人的熏陶和感染,诗词也开始慢慢地发展了起来。由于一代代的发展和积累,到了当代,更是达到了诗歌文艺的鼎盛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群众性的诗歌创作十分普及,几十年来,全县保持上千人提笔写诗的诗歌创作,上万人朗诵的诗歌强势。特别是七八十年代,诗歌创作,诗歌朗诵普及到各村,不仅有干部、工人、教师、还有学生创作诗歌,普及的农民创作形式形成了一种景观,政府也积极地投入了诗乡文化的建设之中,199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月月有活动,季度有高潮,全年不间断”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县第十次党代会、“十一五”规划把诗乡形象工程纳入全县“三大工程”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绥阳县群众诗歌朗诵会、赛诗会、研讨会等,以及文学社团,各类文艺赛事等,更有风起云涌之势,被省文化部门誉为贵州高原的一道文化风景线。诗词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得人们把生活与诗歌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诗乡人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的诗乡精神。
故乡之所以让我如此向往的原因,不仅因为它独特美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中包含着的诗乡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不但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词的浓厚兴趣,而且还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着人们处世的方法与态度。在物质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将这种文化精神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去,而要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素质,以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不白白的虚度时光,而是把有限的生命用来享受生活中的困难和乐趣。
我爱故乡,爱那高大秀美的群山,蜿蜒清澈的河水,纯净明亮的天空和那平坦宽阔的土地,还有那勤劳朴实的人们在生活中所创造出的诗乡文化和诗乡精神,我相信,这种精神,将会鼓励着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战胜许多的艰难与困惑。
责编:杨丽梅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飞蛾扑火
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缺口的“苹果”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