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教材与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与指导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
绪 论
一、填空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 。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有 、 、 、和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是 。
二、辨析题
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三、材料分析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19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又指出:“这些原理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请回答: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恩对待自己理论是什么态度?
(3)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 一 章
一、填空题
1、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2、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3、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观点说明意识的本质,即 。
4、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5、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建成大楼。这一事实说明了 。
6、“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个论断说明了 。
7、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里包含的哲理是 。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表达时间的 。
9、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10、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 的根本要求。
11、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 、 、 。
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15、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 。
1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和 。
17、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1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的哲理是 。
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20、“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这一观点的哲学寓意是 。
21、辨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是 、 、 、 。
2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个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23、“拔苗助长”这句成语说明的哲理是 。
24、在实际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关键在于 。
二、辨析题
1、凡是承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都是唯心主义。
2、“世界统一于存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否定就是新事物同旧事物“一刀两断”。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智能。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1: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材料2: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点,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
材料3:党的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第一条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请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理论依据。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请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3、《新晚报》2008年4月29日报道:“林中松鼠霸占人工鸟屋”。昨日下午13时许,东北林业大学生小荀来电:校内实验林场中的人工鸟屋被松鼠给抢占了。记者王铁军报道:据大学生小荀讲,在该校树林内,有不少学生自发用手制作的鸟屋,现在却变成了松鼠的地盘,经常在树底下见到摔碎的鸟蛋,不少鸟都被松鼠赶跑了。记者在一片白桦林里,观察了半天也没见小鸟的踪迹,反倒看见几只松鼠从小鸟的“家”中出没。据一位前来喂鸟的学生讲,做这些房子原本想招来更多的小鸟到此落户,可现在不少鸟屋被松鼠抢占了,松鼠和小鸟都该得到保护,他们不知道怎样应对这些“暴力”事件。
请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并对报道中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4、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计算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短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大量存在。
材料2: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铅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铜增长189%,铅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我国在资源利用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例如,以单位GDP产出能耗量表征的能源利调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之大。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
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2)如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第 二 章
一、填空题
1、认识的本质是 、 。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3、实践活动的结构包括 、 和 。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名句包含的哲理是 。
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了 。
6、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7、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8、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总过程),用公式表示是 。
9、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表现两个方面,首先, ,其次, 。
10、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 和 决定的。
11、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和 。
二、辨析题
1、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3、一切跟着感觉走。
4、“眼见为实”。凡是亲眼所见都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本质的反映。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6、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7、真理是多元的。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1: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材料2:列宁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政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材料3:哥德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请分别说明材料:1、2、3各说明什么哲学思想。
第 三 章
一、填空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2、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3、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 ,“血肉系统”是 。
4、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 。
7、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说明了 。
8、社会形态更替是 和 的统一, 和 的统一, 和 的统一。
9、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 、 、 、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10、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这段话说明了 。
11、列宁说: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
12、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 ”。
二、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6、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
三、材料分析题
1、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它都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请回答:
(1)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它体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请回答:
(1)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如何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3、材料1: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济,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时来的。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2: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形势下,9月19日,中央召开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斑,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200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结合材料回答:
(1)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所体现的哲学根据并具体阐述。
(2)运用该原理论述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重大意义。
第 四 章
一、填空题
1、马克思指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2、劳动二重性指的是 和 。
3、列宁指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 。
4、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
5、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准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货币。
6、“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是指 。
7、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
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其公式是 。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其根源是 。
二、辨析题
1、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2、机器人创造剩余价值。
3、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4、“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本。”
5、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三、材料分析题
下列材料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文时的部分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材料1:“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材料2:“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材料3:“进入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请回答:
(1)毛泽东论商品生产的论述有什么意义?
(2)你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发展商品生产会有什么作用?
(3)毛泽东的认识还有什么不足?
第 五 章
一、填空题
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 、 、 。其中最根本的是 。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 。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 、 、 。
4、当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二、辨析题
1、垄断消灭了竞争。
2、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过程。
3、在资本主义国家,职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工人的社会地位。
三、材料分析题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职工持股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投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请回答:
1、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如何认识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第 六 章
一、填空题
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
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3、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其主要依据是 。
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是 和
二、辨析题
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材料2:毛泽东指出:“任何新生物的成长都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材料3: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是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请回答: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
(2)如何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2、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 “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 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靳辉明、谷源祥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2: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4`页
材料3: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冀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美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社1990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种原因役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不论以什么名义——在资本主义存在的 时候不会灭亡。”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履,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
结合上面材料,回答两个问题: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第 七 章
一、填空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 ;(2) ;(3) 。
2、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 ,当前的最低纲领是 。
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 ,坚持 。
二、辨析题
1、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
2、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1: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材料2: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
(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通读教材和实践应用的指导大纲
此大纲不是标准答案,只对通读教材和实践应用起指导作用。学生必须自己参照教材、课堂笔记把每道练习题都做一遍,自己得出完整的答案。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教材笔记的相关内容,自己归纳要点,以加深对课程的进一步理解。鼓励自己查阅课外资料,联系自己的实践体会,开动脑筋,有所发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
*(黑体字部分是要求阅读的教材主要内容的标题。)
绪论//一填空1马克思/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4与时俱进/5理论联系实际
二辨析1、错。先看教材笔记:回答什么是狭义的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然后说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的本人的思想,而且也包括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所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进一步发挥一些。2、错。教材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服务的。3、错。教材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参见标题下的一段。
三材料 (1)见教材笔记。广义的和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定义(2)一方面坚持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基本原理和主张,一方面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参见教材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的内容。
第一章// 一填空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2客观实在性、3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4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5意识的能动性/6运动的绝对性/7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8时间的一维性/9物质性/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1实践的/12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13、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4对立统一规律/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6同一性、斗争性/17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8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9是否超出了事物的度/20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1自我否定、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2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23急于求成、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失败/24把握事物的度。
二辨析1、错。唯物主义者承认思维与存在有统一性,世界是可知的。大多数唯心主义者也是如此。只有少数唯心主义者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统一性,世界是不可知的。
2、错。存在包括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择衷主义的看法,将导致唯心主义。
3、错。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参见教材(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错。参见笔记或教材(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第四扬弃的有关内容。
5、正确。见笔记或教材。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表现三个方面
6、错。第一、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有本质区别。人工智能是以科技手段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在信息存储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超过人类智能。但是人工智能终究是人类智能的产物。第二、人工智能的缺点是没有社会性和能动的创造力。
三、材料1、见教材(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有关内容
2、第一、见教材、笔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二见教材、笔记、什么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见笔记,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和环保策略。
4、(1)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二、以人为本是核心,第三、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要点:第一、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界的倚赖性,见笔记地理环境的作用。第二、需要自己自由发挥。提出几点建议。
第二章//一填空1在实践基础上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实践第一的观点/3主体、客体、中介/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7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8实践-认识-实践/9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10实践、真理的本性、实践的特点/11真理原则、价值原则。
二辨析1、错。见教材(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标题下两段
2、错。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能等同。主体指人。包括人的躯体和精神。主观只指人的精神。客体包括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客观只指物质世界。3、错。片面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忽视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4、错。亲眼所见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虽然具有直接性,但感性认识也有表面性的缺陷。要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就需要把所见的感性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才能得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5、错。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见解,这是人们认识过程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因为人类的认识不仅有客观性,而且还有主观性和差异性。这并没有否定真理的客观性。6、正确。教材:关于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人的思维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自己总结。7、错。真理是一元的。教材(一)真理的客观性:关于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三、材料1、笔记或教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教材(二)、从认识到实践。关于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教材(二)、从认识到实践。理论对实践的依赖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三章//一、填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劳动发展史/3生产方式、政治的思想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4物质生产/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6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8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历史选择性、前进性、曲折性/9(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2)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相互影响、(3)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5)最重要的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见教材。/10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2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动力
二辨析1错。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史,在阶级社会中还有阶级斗争的历史。思想史只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史和阶级斗争发展史的反映。
2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物质生产关系,网络只是人们交往的一种媒介。虽然它对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不决定社会关系的性质。
3错。谋事在人是承认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成事在天的看法是宿命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
4、错。见教材(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段。
5正确。见(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后面的,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一段。
6、错。笔记或教材。(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
三、1、(1)中心思想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政党政策的根本标准。
(2)教材(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和根本尺度一段。
2、(1)教材。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两重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作用。见教材。同时要自己发挥,并举例。
3、(1)教材。(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从这段话到本段结束。自己总结要点。(2)教材(二)、从认识到实践。关于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结合以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进行自己的挥发。
第四章//一填空1劳动二重性理论/2具体劳动、抽象劳动/3剩余价值论/4价值尺度、流通手段/5、观念上的货币/6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7剩余价值规律/8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英文字母公式见教材)/9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辨析1、错。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仅有人类的劳动要素,还包括土地等自然界的要素。人类劳动和自然资源都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2、错。参见教材(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最后一段,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产自动化、机器人、无人工厂等内容。
3、错。此观点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第一、见教材、笔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第二、科学知识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必须通过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才能把知识的生产力发挥出来,所以,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劳动。
4、错。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才变成了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这时,它们才成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正确。第一、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所以,剩余价值不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中产生的。第二、凝结着工人劳动的商品必须在市场上销售出去,才能使剩余价值得以实现,所以,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参见教材,(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三、材料
(1)他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划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准。商品生产既可为资本主义服务,也能为社会主义服务。
(2)商品生产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通过提高社会物质产品的供应量,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但这只是初步的认识,并且没有坚持下去。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了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遭受挫折。
第五章// 一、填空1、教材(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五个基本特征。最根本的是第一个。/2、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3、见笔记或教材。经济全球化的四个表现/4跨国公司
二辨析1、错。教材(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自己总结要点。2、正确。教材(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总结三个要点。3、错。教材(二)劳资关系和分配的新变化:回答关于职工持股的优点是什么?但同时要看到工人受剥削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因为他们的股份不能改变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三、材料(1)只是调整的部分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缓和劳资矛盾。
(2)第一种看法证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雇佣工人受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第二种看法只是看到了收入的新变化,但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企业剥削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第六章//一、填空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1871年的巴黎公社/3经济和政权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4为人民服务、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辨析 1、错。教材(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最后一段。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三、材料1、(1)教材(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三个要素。自己总结。(2)(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标题下第一段。
材料2、(1)教材192页。(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最后一段。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2)教材。(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标题下面的一段:几千年……。自己总结要点。
第七章//一、填空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辨析1、错。社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其成果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而是要实现多个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2、错。共产主义不是空想,而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够实现的科学理想。值得我们去努力奋斗。
三、材料(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历史发展的方向(2)现实社会是走向未来社会的起点,未来社会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应当立足现实的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