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哲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基本考核点2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3 20:11:03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参考学时:26~3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很强的独立学科,是根据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培养目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德育理论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了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热爱所学专业,掌握大学生的学习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加强自我修养,为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课程的根本任务
课程的根本任务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正确对待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并通过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美的追求和校园文化的培养和塑造,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学时分配
本科:讲授20学时,实践10学时
专科:讲授16学时,实践10学时
四、教学形式和方法
本课程是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践考核两部分进行,理论教学分10个专题进行讲授,实践考核以必要的教学辅助、社会实践活动及德智体综合考评的德育评估进行。使学生以理论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重品德修养。
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专题  绪  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明确学习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
1、“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性质和任务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修养的内容。
3、学习“思想品德修养”课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修身成才;有助于大学生从理论和知识中,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思想品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以指导自己的修养实践。
学好“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必须重视和加强理论的学习;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和体现高度的自觉。
4、调查摸底
为了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与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在课前(内)作一些调查,涉及的问题包括:(1)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2)你喜欢你的专业吗?为什么?(3)你认为这门课有必要开吗?为什么?(4)你对这门课有什么希望和要求?(5)其它建议与意见。
第二专题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学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把握人生的关键时期;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掌握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及其标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二)教学内容
1、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1)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应认识大学校园的生活方式,了解大学教育活动的规律,把握大学人际关系的要求,尽快适应新环境。
(2)科学确定新的目标
要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大学生应当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努力。
(3)逐步树立新的形象
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的改变,要求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的形象。应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客观估价和悦纳自我,努力培养和塑造自我,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1)时代主题与基本国情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日益发展。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并规定了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培养目标是大学生成才的根本任务。
(3)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振兴中华的中坚力量,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刻苦学习,培养优良学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健康的心理与成才
(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特点在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明显反映。大学生有不同于中学生和一般社会青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2)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
(3)增进心理健康
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自觉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列  宁   《青年团的任务》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青年运动的方向》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卢庆海等主编《大学生成才之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教学辅助活动
1、举办“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诗歌朗诵会或演讲会。
2、请学院领导或教务部门的负责人谈如何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家的教育方针。
3、请优秀大学华业生谈自己如何正确确立成才目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4、邀请在实践中有作为的校友和先进人物作如何成才的报告。
第三专题  以学习为天职  培养优良的学风(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学习;把握建立合理知识智能结构的原则和要求,认识智能因素与非智能因素的相互关系;懂得学风对成才的重要作用,自觉培养优良的学风。
(二)教学内容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1)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祖国和人民对大学生的重托,就是期望大学生通过集中精力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迫切需要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学习知识,掌握本领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2)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学习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环。对大学新生来说,要通过实现三个转变来保持学习动力的稳定发展。一是尽快克服满足感,由接收型学习为主向接收型和创造型相结合的学习转变。二是增强学习上的独立自主精神,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三是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热爱所学专业,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
(1)知识智能结构的基本模式及建立原则
知识和智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智能的基础,智能是知识的表现,二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都有一个结构的合理和优化的问题。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人类知识在人的头脑中的内化存在各种比例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功能。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原则主要有:广博性和精深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静态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个人爱好和国家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智能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身体力、知识力、认识力、实践力、创造力五种基本要素,智能结构即是这些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动态综合系统。智能结构又分为群体智能结构和个体智能结构。个体智能结构优化的主要原则是效能原则、目标原则、适应原则、性原则和创新原则。
一个人成才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智能因素外,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非智能因素。非智能因素指人们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理想、道德、兴趣、爱好、意志、情感、气质、性格、习惯、需要、动机等。非智能因素与智能因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非智能因素是智能因素的动力和灵魂。良好的非智能因素能推动人才智能结构中的各种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并保证人才发展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智能因素是非智能因素的基础和途径。良好的智能因素可以为良好的非智能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知识源泉和智力支持,成为非智能因素的重要载体和发挥途径。大学生应当注重自己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的培养和完善。
(2)建立合理知识智能结构的基本要求
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智能结构,应当是一种以特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的,由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协调发展的智力能力和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有机组合而成的立体式、开放式的结构。大学生应当打牢知识基础;自觉加强智能培养;积极开发创造精神。
3、培养优良的学风
(1)学风及其作用
学风,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它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等内容。一个学校有学校的学风,一个级有班级的学风,一个学生也有其个人的学风。学生的学风是其整个精神岁月风貌和各种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和反映。
自觉培养优良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只有学风端正,大学生才能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宝贵时光,真正学到扎实的知识,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有效地开发出创造精神,从而出色地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学习任务。大学生是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一员,学习活动将终身陪伴我们。只有学风端正,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才能主动适应事业和科学文化发展的要求,善于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从而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风建设不仅是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大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应深刻认识学风对自己成才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加强学风建设的自觉性。
(2)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
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所谓认真,就是在学习中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坚决反对不求甚解,松松垮垮,敷衍了事。所谓求实,就是在学习上不轻信,不马虎,以事实为根据,以追求真理为己任,认真对待一切细小的事实,仔细听取实践的呼声。
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所谓勤奋,主要是指在学习中争分夺秒、发愤用功、镇而不舍、永不懈怠的坚持精神。所谓刻苦,主要是指在学习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敢拼搏、不断攀登的顽强精神。
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所谓虚心,指的是学习上的一种不满足感,一种虚怀若谷、愿意不断求取新知的品格。所谓踏实,指的是在学习上的一种不务虚名、不求私利、一心只想向真理王国求索的品格。
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所谓科学,就是学习方法要符合大学学习生活客观规律的要求,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性。所谓严谨,就是严密谨慎,要全面、妥善地处理好学习中的一些关系,防止顾此失彼,出现漏洞。
(3)如何培养优良学风
培养优良的学风,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大学一年级是学风建设的初始阶段,也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时期。自觉加强学风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努力:要培养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要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要培养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要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
斯大林《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江泽民《学习 学习 再学习》
教学辅助活动
1、请高年级学习好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
2、举办一次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的讨论会。
3、请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介绍自己的治学经验及如何养成优良的学风的体会。
第四专题 正确处理交往、友谊与爱情(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社会交往对于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掌握社会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学会协调与改善人际关系,培养真挚的友谊;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教学内容
1、人际交往的作用与发展
(1)人际交往与人生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为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也是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2)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交往能力是人才的重要素质。要想在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必须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正确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正确理解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2、友谊的获得与培养
(1)友谊的涵义和价值
友谊产生于社会生活与交往中。它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美好而又亲密的情谊,是鼓舞人前进、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2)真挚友谊的基础
共同的理想、志向和追求,是真挚友谊的基础。共同的兴趣、爱好是连接友谊的纽带。真挚的友谊经得起时间和风雨的考验。
(3)努力播种友谊
友谊需要用真诚和热情去培育,用谅解去护理。真挚、持久的友谊需要用原则来巩固和维系。
3、爱情的位置与影响
(1)爱情与人生
爱情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爱的核心因素是责任。要摆正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位置。
(2)大学生与恋爱
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把握恋爱关系,改变在恋爱问题上的不良认知。
(3)树立高尚的恋爱现
大学生应树立高尚的恋爱观,正确对待恋爱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集体、道德等的关系。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致保尔·拉法格》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列  宁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蔡特金  《列宁印象记》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的教育》
教学辅助活动
l、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如何正确进行人际交往、培育健康友谊的讨论会。
2、选读有关正确对待恋爱方面的材料;组织观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处理恋爱问题的电影;组织有关文艺小说的报告会。
第五专题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人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选择和确立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二)教学内容
1、直面人生的思考
(1)人的本质的透视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批判了在人的问题上的历史唯心论,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人的本质问题。
(2)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个人与社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个人既依赖于社会,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社会对个人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个人本位”,坚持“社会本位”。
(3)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人的本质自私论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线,否认和抹杀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阶级性是完全错误的。
2、人生目的的确立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总目标。它决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人生的根本态度和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
错误的人生目的主要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它们的本质都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它们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极其有害的。
(3)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正确的、科学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3、人生应有的态度
(1)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有不同的类型。人生态度影响和支配着主体的人生行为。
(2)人生境遇的思考
人生境遇会出现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和对待。
(3)新时期对人生态度的要求
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乐观向上、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生态度的要求。大学生应当选择和确立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奉献与索取、幸福与不幸以及生与死等人生课题。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列  宁  《伟大的创举》
毛泽东  《实践论》
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教学辅助活动
1、选读有助于确立科学人生观的文艺作品、人物传记等。
2、组织观看对人生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
第六专题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正确的价值观,把握其内容和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消除人的本质自私论的影响:丁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观,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泉,履行对祖国、对社会的崇高责任。
(二)教学内容
1、人生价值的特点与取向
(1)人生价值的涵义
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
(2)人生价值的特点
人生价值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是多样的。大学生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努力做到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评价
(1)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
人生价值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考察。其主要内容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等。
(2)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
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人生正确价值目标的确立,最优价值目标的选择。人生价值目标可分为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按照社会价值目标的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人价值目标的最优选择。这种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否有利,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唯一客观标准。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责任与贡献的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最基本方法。
3、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社会责任
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关键是要在社会价值目标的指导下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在当前,尤其要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关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是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是社会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舆论环境等。
(3)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辉煌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创造的社会实践中,在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的奉献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艰苦不懈的奋斗。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列  宁  《伟大的创举》
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教学辅助活动
1、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澄清在价值观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价值问题组织座谈和讨论。
第七专题  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地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使其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充分认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吸收一切人类优秀的道德遗产,为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而努力奋斗。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明确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在道德实践中严格要求和锻炼自己;遵循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
1、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和佛教有关的理论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它们依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的特点而不断发展变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这一长期发展变化的传统,进行正确地分析。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厚积淀,可归纳为:注重整体意识,强调爱国精神;提倡刚健有为,强调自强精神;重视人格修养,强调重德精神;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恪守清正廉洁,强调贵俭精神;崇尚艰苦奋斗,强调敬业精神;勇于舍生忘死,强调献身精神;敢于见义勇为,强调奉献精神;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责任。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现实意义
优良道德传统制约和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有益于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对促进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为人民服务思想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给为人民服务注人了新的时代内容。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需要大力倡导和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应成为全民道德的准则。
(2)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大学生应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3)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道德规范的认知、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等环节和过程。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江泽民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爱国主义实施纲要》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教学辅助活动
1、举办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及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专题讲座。
2、组织观看表现革命领袖和先进人物崇高品德的影片,并写出观后感。
3、请优秀学生介绍自己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体会。
第八专题  坚持集体主义精神,做坚定的爱国者(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把握集体主义的科学含义;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认识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根本任务;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学习、工作和奋斗,在艰苦创业中报效祖国。
(二)教学内容
1、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1)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
(2)弘扬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应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坚持与弘扬集体主义,必须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个人主义。
(3)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马克思主义主张义利关系的辩证统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所有社会成员应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2、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应从情感、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三方面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爱国主义历来是凝聚、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现实体现。
(3)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热爱祖国与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
(3)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
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必须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要反对闭关自守的民族排外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4、做坚定的爱国者
(1)弘扬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H益密切,我国正在加快步伐走向世界。大学生应具备健康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大力弘扬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3)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
(3)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要继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学习、工作和奋斗,在艰苦创业中报效祖国。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江泽民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教学辅助活动
1、请先进班级介绍开展集体活动的经验。
2、组织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小组或班级之间的文体竞赛活动。
3、举办中国近代史讲座。
4、组织观看有关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
5、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
第九专题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理想和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艰苦奋斗,把理想化为现实。
(二)教学内容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理想的涵义和类型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现实可能性、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和超前性等特征。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2)信念的涵义和特征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状态。信念具有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等特征。
(3)人生需要理想和信念
理想和信念属于精神范畴。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的实践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前进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1)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又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2)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人类社会是按照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失败论”和资本主义“永恒论”是毫无根据、完全错误的。
(3)坚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坚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具体体现和1根本要求。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青年应有远大志向
青年是理想的形成时期,是立志成才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应立下远大志向,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并在实现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的奋斗中,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2)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要将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坚定信念并充分认识到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3)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应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列  宁   《卡尔·马克思》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邓小平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教学辅助活动
1、组织观看反映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树立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并为之奋斗、献身的事迹的电影、录像片,座谈观后感。
2、召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理想、信念”为题的专题讨论会。
第十章  加强修养  培养高尚人格(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修养观,认识加强自我修养的目的、要求,了解自我修养的内容,遵循自我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进行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努力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
1、大学生加强修养是立志成才的要求
(1)马克思主义修养观
加强自我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开拓人生新境界的重要起点。马克思主义修养观为大学生正确进行自我修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指导。
(2)伟大事业要求加强自我修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求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自我人格,立志成才,需要加强自我修养。
(3)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贵在自觉。大学生应学会积极主动地自我扬弃,应能够自知自胜,做到自信自尊。
2、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
(1)文化素质修养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倡导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自我修养。
(2)思想政治修养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大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3)道德修养
大学生应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和提高道德素质。
(4)审美修养
审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人的生活离不开美,只有提高审美修养,才能辨别美丑;才能发现美、评价美、讴歌美;才能同一切丑恶现象做斗争。大学生应当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参加广泛的审美实践,以便全面加强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创造美的能力。
3、开拓人生新境界
(1)按照“四个统一”的方向修养成才
自我修养的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修养者的人生境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修养成才的方向应是: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2)自我修养的方法
进行自我修养,要掌握正确方法。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参加社会实践,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努力做到“慎独”。
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马克思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周恩来  《我的修养要则》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邓小平  《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
江泽民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
教学辅助活动
1、举行介绍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人物进行自我修养的故事会。
2、组织阅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书,并举行一次学习得交流会。
3、举办美学讲座。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