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哲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儒家哲学原著选读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3 20:07:12
 儒家哲学原著选读
第一讲   学习中国哲学的意义
•一、世界上没有一个像中国有始自数百万年前而至今持续放光的伟大文明体。文明的核心即是哲学,因此,中国哲学自有其独特而永恒的价值,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中华民族的非凡历史和心路历程。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 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 -1814,1815)、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在位前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至今一直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拿破仑早就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
•父亲为他取名 “拿破仑”,意大利语的意思是“荒野雄狮”。
•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C1975年10月22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牛津大学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8);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其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汤因比”也译作“汤恩比”。其叔父也是历史学家,专研经济发展史,也叫阿诺尔德·汤因比(1852-1883)。为区分两者,通常都称呼全名,以免混淆。)
•汤因比:我所预见的和平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到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
•东亚。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无逊色。无论从地理上看,从具有中国文化和佛教这一共同遗产来看,他们都是联结在一条纽带上的。并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
•中华民族。……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必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
•汉朝的刘邦。([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汤因比曾说过:“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中国人的世纪。”有学者已经指出,汤因比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不是指中国的政治,也不是中国的军事、科学技术,更不是中国的工商业,而是指中国文化,主要就是儒道佛三家。谁能够认知,谁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领导人。
•早在七十年代,汤因比博士与池田大作有过很长的谈话。他们谈到,二十一世纪,社会非常纷乱复杂,极不安定,能解决现今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02.23-1969.02.26],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德国南部奥登堡,病逝于瑞士巴塞尔。他是家中三个孩子的长兄,因自幼体弱多病,青少年时期罹患心脏病及支气管扩张症,一生未能治愈。1909 年 2 月以《思念家乡与犯罪行为》获得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通过考试取得精神科医师资格。1910 年,和护士盖特尔德结婚。如果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换成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or超越)自我。
•人类的智慧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终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公元前800~前200)发出万道霞光。雅斯贝尔斯谓之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Period),他说: “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 [德]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15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

•世界上第一个为中国古代科技树碑立传、让中国古代科技扬名世界的人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名专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英中友谊协会会长。李约瑟先生主编的七卷本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从1954年开始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是欧洲人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
•李约瑟先生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指出:
•在公元1-15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远比西方有效且遥遥领先。(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
•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Angus Maddison 在《世界经济:千年展望》(巴黎2001年出版)一书中说,从公元元年到1820年,简单地说一千八百年,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公元元年到1000年,这一千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世界其它国际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2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这么小的当时的一个地盘,但是占人类的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而1000年到1500年占23%。这一千五百年当中,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是综合国力最强盛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处于领先地位。朋友们、诸君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唐代我们的长安,是多少人魂牵梦萦如今天的巴黎和纽约啊。
•从1500到1800这三百年间,中国经济的制度性障碍,使得中国成为“停滞的帝国”。这时候西方的工业化文明使得西方迅速崛起,准确地说在1820年左右,GDP第一次和中国达平并且超过。换言之,我们落后了200年,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永恒落后下去。在中国和西方的这种差异当中,出现了一个特征,就是1820到1850年中国是第一次最大限度拉开和西方的距离,可以说欧洲的人均GDP当时和中国人相比,就是在1820年是2.1,也就是说比中国高了两倍,但是很快30年以后就达到了10.6,美国比中国人均GDP高达15.6,就是短短30年中国人一下就拉开距离了。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新加坡华人,为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以及现任内阁资政,常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李光耀说,中国将在40年后超过或赶上美国。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开山,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原是元朝宗室梁王帖木儿的后裔,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巨川影响。青年时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曾热衷于社会主义,几度自杀未成,经过几年沉潜,重兴追求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倡导儒学。二十岁起潜心佛学,自称“此后一生归宿于佛法”,“熊先生应归属儒家,我则佛家也”。1917-1924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师,后升为教授。受泰州学派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取得可贵经验。
•梁漱溟先生在其名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文化“三路向”说,认为:
•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科学、民主两大异彩,奋进的、征服自然的,但又太低)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最合于人生,如孔子儒学,其核心就是以仁为基础的家族伦理)
•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无我的,但又太高)
•由此,梁漱溟先生又提出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
•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有似希腊文化在近世的复兴那样。
•中国化复兴之后将继之以印度化复兴。
•于是古文明之希腊、中国、印度三派竟于三期间次第重现一遭。(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3、63、202-203页。)
•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造诣颇深。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季羡林先生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先生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有人批评季羡林先生,说他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论”,是痴人说梦,说他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想当然尔,说他认为“中国文化将滋养西方”是阿Q精神。(参见王岳川《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http://news.xinhua net.com/school/2003-04/14/content_831457.htm)
•“妖魔化中国”:到了1930年代,中国人在大多数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仍然是留辫子、抽鸦片、迷信、好赌、怯懦的动物,白人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东亚病夫
•华人与狗
•黄祸
•中国威胁论
•为抑制中国,西方采取“七国论”,先是鼓动港独,“九七”以后鼓动港独失败了,接着又宣扬台独、藏独、疆独、蒙独、韩独。
•西方当然也有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中国有优秀的文化。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起了很大作用,“若干浅识的西方人则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灿烂的文化”。(《中国时报》社论,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至少也要知道中国拥有自己伟大而独特的灿烂文化,而且理应对如此非凡的文明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学习中国哲学无疑是一条捷径。
•二、学习中国哲学及其发展史,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   恩格斯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7、465页。)
•三、学习中国哲学及其发展史,可以提高我们应对复杂现实的智慧和能力。
•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隋唐嘉话》卷上 )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四、学习中国哲学,可以使我们逐渐养成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从而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提升我们自身的生命层次,从而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从容自在。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向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冯友兰
•中国哲学家必须是“知识和德行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金岳霖
•人的层次,有外在和内在之分。
•三教,汉儒将“夏尚武,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三教通常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通俗的说法是:
•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花子,九卖糖。
•元朝政府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把被征服的臣民分为十等,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盗、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儒家:小人、君子、贤人、圣人
•道家:下士、中士、上士、圣人
•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按从上天至地下的等级次序,将神灵依次排列为7个阶层,每一个阶层有一位主神排在中央尊位,其余诸神则分列于左位、右位,有的阶层还有散位、女真位和使者自然之神位等,具体如下:第一神阶是以中位主神“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为首的玉清境三元宫诸天帝道君,共29名;第二神阶是以“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中位主神的上清境诸神,共104名;第三神阶是以“太极金阙帝君李弘”(即太平真君)为首的上清太极金阙诸神,共84名;第四神阶是以“太清太上老君”为中位主神的太清境诸神,共174名;第五神阶是以“九宫尚书张奉”为中位主神的诸天曹仙官,共36名;第六神阶是以“右禁郎定录真君中茅君”(即茅固)为中位主神的诸位地仙,共173名;第七神阶是以管理鬼魂的“酆都北阴大帝”为中位主神的阴曹地狱诸鬼官,共88名。
•佛教: “十界”,即六凡四圣,指六界凡夫与四界圣者:
•六凡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亦称“六道”、“六界”;
•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佛,亦称“四道”、“四界”。
•六凡尚未脱离轮回,四圣则已超越轮回。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学习方法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夫人唐篔,系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1928年在上海结婚。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多次赴日、德、瑞士、法、美等国留学,具备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1926年6月,只有36岁的陈寅恪,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
•陈寅恪:“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但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傅会之恶习。”(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11~12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与陈寅恪(一说梅光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1963年5月1日晚,汤用彤上天安门城楼观赏焰火,由周恩来总理导见毛泽东主席。“毛询问公之身体状况,嘱公写短文,并言其阅读过公所撰全部文章。”1964年5月1日汤用彤病逝。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同情之默应……    心性之体会”[2]
• [2] 《汤用彤全集》第一卷,655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钱穆(1895—1990)现代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居北平八年,授课于燕京大学、北大等名校,并在清华、北师大兼课,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四川各大学。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1949年秋,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使流亡学生得以弦歌不辍,因办学有成,获香港政府尊崇,于1955年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60年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获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马来亚大学任教。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筑素书楼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1968年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晚年专致于讲学与著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谢世后,家人将其骨灰散入太湖,以示归家。
•钱穆《国史大纲·卷首·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朱子:“读书,放宽着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朱子语类》卷十,第1册,第164页)
•“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朱子语类》卷十一,第1册,第177页)
•“大抵人要读书,须是先收拾身心,令稍安静,然后开卷,方有所益。若只如此驰骛纷扰,则方寸之间自与道理全不相近,如何看得文字?今亦不必多言,但且闭门端坐半月十日,却来观书,自当信此言之不妄也。”[(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三《答周深父》,《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6页。]
•“某年十七八时,读《中庸》《大学》,每早起须诵十遍。”(《朱子语类》卷十六)
•“人若於日间闲言语省得一两句,闲人客省见得一两人,也济事。若浑身都在闹场中,如何读得书?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
•某年十五六时,读《中庸》“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一章,因见吕与叔解得此段痛快,读之未尝不竦然警厉奋发!人若有向学之志,须是如此做工夫方得。(《朱子语类》卷四)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汉族,浙江绍兴人。中国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周恩来总理称他是“我国当代理学大师”,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亦是诗人和书法家。少年时读书,过目能诵,时称神童。早岁应浙江乡试,名列榜首,后与马君武、谢无量在上海创刊《二十世纪翻译世界》传播西方文化,时有“天下文章在马氏”之誉。
•马一浮: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须知读书即是穷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读书之法,第一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切不可以成见读书,妄下雌黄,轻言取舍,如时人所言批评态度。 ……《系辞》之言最为透彻,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盖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起用,机见差别,因有多途。若能举体全该,用处自无差忒,读书至此,庶可大而化之矣。(《复性书院讲录》卷一《读书法》)
•萧萐父:
•    集千古之智,融东西之长,走自己的路;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萧萐父:
•       漫汗通观儒释道,
•       从容涵化印中西。
•漫汗通观总得有个入手处,否则如无头苍蝇,点水蜻蜓,整日忙忙碌碌,最终却恐难有建树。(见http://9.douban.com/subject/9073739/)
第三讲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以“究天人之际”为基本线索,以崇尚天人合一为基本特征。
•二、以修养论(心性论)为核心内容,其他皆为辅助,没有纯粹的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美学等。
•三、天道观上,基本特征是:“天道既超越又内在”,“内在超越”, “体用不二”
•四、人道观上,以内圣外王为理想人格。
•五、认识论上,以清静寡欲为主流。
•六、方法论上,以阴阳辩证为主流。
•七、中国哲学有自己的特殊形式。
•八、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特殊范畴。
•一、以“究天人之际”为基本线索,以崇尚天人合一为基本特征。
•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天” “至少有五种意义”,即“物质之天”(天空)、“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天帝、天神)、“命运之天”(天命)、“自然之天”(天性、天然)、“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天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1、中国哲学萌芽期的天人观
•中国哲学萌芽期指老子、孔子以前的中华文明史。
•(1)原始宗教
•自然崇拜:以人格化的或神圣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为崇拜对象的自然宗教的基本表现形态,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崇拜范围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水、火、风、雨、雷、云、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象。原始人认为这些自然存在现象具备生命、意志、情感、灵性和奇特能力,会对人的生存及命运产生影响,因此对之礼拜,希望获其护佑。自然崇拜与人的社会存在有着密切关系,一般都崇拜对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且具有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等特色。原始自然崇拜,后因对其崇拜对象的神灵化而发展出更为抽象的自然神崇拜,形成天体之神、万物之神、四季之神、气象之神等各种自然神灵观念和相关祭拜活动。这种具有原生型特点的宗教崇拜形式自远古社会延续下来,流传至今。
•灵魂崇拜:认为灵魂充斥于宇宙万物,从浩渺苍穹的日月星辰、浮云彩霞、霹雳闪电,到辽阔大地的山川湖海、飞禽走兽、螣蛇游鱼,无不具有神秘的灵魂。尤其是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存在的。
•在山顶洞人和仰韶文化的墓葬中都发现在死者周围撒以赤铁矿的红色粉末;仰韶文化元君庙墓地有的头骨前额染有红色;齐家文化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有三座墓的骨架头部和两股骨上都涂抹或撒有赭石末,色彩鲜艳;河南王湾先夏文化墓葬遗骸头骨上涂朱现象比较普遍。[1]仰韶文化流行的瓮棺葬,在葬具上必凿一孔,“据永宁纳西族的葬俗调查,该族在盛灰的陶罐或布袋上也要穿一孔,供灵魂出入,故可确知仰韶文化已经有灵魂崇拜的信仰”。[2]
•[1]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 宋兆麟:《巫与巫术》,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王玉哲先生指出:“中原仰韶文化时期盛行单人仰身直肢葬和迁移合葬,并且尸体的头部大都朝着西方。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的死者,则多头朝东、面向北。死者的头向基本一致,表示人们幻想死后灵魂要返回老家或者要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有的还在尸体旁随葬死者生前用过的石斧、石锛、石铲等生产工具,釜、盆、罐等生活用具和一些装饰品等,有的陶器里还放有食物。显然,这一切都是当时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的表现。”(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生殖崇拜: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它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希望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种体现。
•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约发生于氏族公社时期。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属彼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一般以动物居多,作为氏族崇拜的图腾动物(如熊、狼、蛇、猪…….),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为该全族之忌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佑其“蕃衍”。
•祖先崇拜:以祖先亡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即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最初始于原始人对同族死者的某种追思和怀念。氏族社会的演进确立了父权制,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朗、稳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灵的宗教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是将本族的祖先神化并对之祭拜,具有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灵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会庇佑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最后超越了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认识局限,不再用动植物等图腾象征或生殖象征来作为其氏族部落的标志,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由此使古代宗教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祖先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传统中尤为突出。  

•原始祭祀
•1979年5月,在辽宁西部大凌河流域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村,发现了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型石砌祭坛遗址。几年以后,果然在相距几十公里的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相继发现了一座女神庙,多处积石冢群,以及一座类似城堡的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址,发现了一个如真人一般大的彩色女神头塑以及大小不等、年龄不同的成批女性裸体泥塑残块及多种动物形玉、石雕刻,特别是几种形体不同的“玉雕龙”。已揭示的几处积石冢,建在特地选择的岗丘上,主要用做埋葬一些特殊人物,可能同时是进行某种祭祀活动的场所。(见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8-111页。)
•1987年,在浙江余杭瑶山发现了良渚文化的祭坛遗迹,在瑶山顶上西北,平面呈方形,中心系一红土台,环以填灰色土的围沟,西、北、南三面又有以黄褐色土筑成、用砾石铺面的土台,其西、北边有用砾石砌成的石磡,整个“祭坛”面积约四百平方米,南部被时代相距不远的同文化墓葬所打破。学者推断,这处土台是“以祭天礼地为主要用途的祭坛”。

•原始巫术
•马王堆汉帛书《易传·要》曰:“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子赣曰:‘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赐以此为然矣。…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 …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 ”(见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一,第37-38页;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第279-280页。)
•原始占卜
•   《周礼·春官宗伯》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    宋 王應麟撰《玉海》卷三十五引《山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2)远古神话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神农尝百草教农事
•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其后,题为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五运历年纪》(撰成年代不详或云亦徐整著)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绎史》卷--引《五运历年纪》 )  
•俗说开天辟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搏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淮南子·览冥》)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
•(3)“绝地天通”的文化垄断
•《尚书·吕刑》:“皇帝(颛顼或舜) ……乃命重、黎,绝地天通。”
•《国语·楚语下》:“古者民神不杂。……民神异业,敬而不渎。……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2、儒家的天人观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孟子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朱子: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朱熹
•朱子(1130~1200),名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尤溪,长期居住在崇安、建阳讲学,因此传统上称其学为闽学。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学术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圣人能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之功有待于圣人。(《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圣人是人与法为一,己与天为一。(《朱子语类》卷六十一)
•人与天地鬼神本无二理,特蔽于有我之私,是以梏于形体而不能相通。大人无私,以道为体,曾何彼此先后之可言哉?(《周易本义·文言·乾》 )
•《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得太上老君造像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指能弹物,目光炯炯,独具超尘脱俗的仙风道骨之神韵。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炳焕生光,充满魅力,堪称宋代石雕艺术之瑰宝。我国著名规划专家任震英题赞老君造像为:“老子天下第一”。
      3、道家和道教的天人观
   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又被奉为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一说安徽涡阳)人,约生于公元前581年(一说前571年),卒年未详,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二十岁左右,曾经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后因避内乱,“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极钦仰老子,盛赞其“犹龙”。其名著《老子》后来又叫《道德经》,也被当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除通行本(主要指王弼本,亦包括傅奕本、河上公本等)外,另有敦煌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之汉帛书甲乙本及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之郭店楚简本。
•《太平广记》卷一引《神仙传》曰:“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也。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或云老子先天地生,或云天之精魄,盖神灵之属。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或云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颛顼时为赤精子,帝喾时为禄图子,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殷汤时为锡则子,文王时为文邑先生,一云守藏史,或云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
•《史记正义》引《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又《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史记·老子列传》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为我们提供了迄今最早的《老子》抄本。整理者依据形制的不同,将它分为甲、乙、丙三组,简本《老子》共1741字,只有今本和帛本的1/3左右。(王本为5683字,河本为5555字,想尔注本为5000字,汉帛甲本为5447字[含脱损的1304字],汉帛乙本为5467或5473字[含脱损的649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河上公:寂者无音声,寥者空无形。……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王弼:周行,无所不至。……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说文》:可,肯也)。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逝,行也。马叙伦:殆借为怠。吴澄:逝谓流行不息。
•陈鼓应:“曰逝” 以下三个“曰”字,可作“而”或“则”字解。
•“人亦大”、“人居其一”之“人”,傅奕本、范应元本作此,楚简本、帛书甲乙本、河上公本作“王”。
•楚简本作“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
•高亨:太极亦即此一也。二者天地也。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
•《说文》:冲,涌摇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钱钟书:“‘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反(返)也(‘回’亦有逆与还两义,常作还义)。……《老子》之‘反’融贯两义,即正、反而合。”(《管锥篇》2册445-446页)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楚简本作“道恒亡为也”,汉帛书甲乙本作“道恒无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四章。冲,《说文》引作“盅”,释作“器虚也”。)
•涤除玄监,能无疵乎? (十章。监,帛书乙本作此,今本多作“览”。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十九章。见:注视,推重,取,示,效,养。抱:持守。 )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四十五章。正:主,君,长。)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八章。河上公:取,治也。《广雅·释诂》:取,为也。)
•五色令人目盲[1],五音令人耳聋[2],五味令人口爽[3],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4],难得之货令人行妨[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
•[1]五色:青、黄、赤、白、黑。盲:为五色所惑而目不辨色。
•[2]五音:宫、商、角、征、羽。聋:为五音所惑而耳不辨音。
•[3]五味:甘、辛、醎、酸、苦。爽:差失,意即为五味所迷而口不辨味。
•[4]驰骋:纵马疾驰。 畋(tián)猎:打猎。狂:心疾。
•[5]难得之货:金银珠玉一类珍稀物品。行:德行。妨:伤害。
•上善[1]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3]于道。居善[4]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5],正善治[6],事善能,动善时[7]。夫唯不争,故无尤[8]。(八章)
•[1]上善:最高的善,此指至善之人。
•[2]恶:厌恶。            [3]几:近。
•[4]善:以……为善。 [5]信:信实,诚实。
•[6]治:值,物得其所。
•[7]时:天时。            [8]尤:灾咎,怨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2]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
•[1]攻:攻击,进攻。以:用。易:替代,交换。
•[2]国:帛书甲本作“邦”。垢:帛书甲乙本作“訽”,唾骂;屈辱;责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1]将欲弱之,必固强之[2];将欲废之,必固兴之[3];将欲取之,必固与之[4]。是谓微明[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6]。 (三十六章)
•[1]歙(xi):收敛,收拢。  固:读为姑,姑且。
•[2]弱:削弱。强:加强。
•[3]废:废弃,废除,废毁。兴:兴起,兴举。
•[4]取:通行本作“夺”,《韩非子·喻老》、范应元本及彭耜本作“取”。与:给。
•[5]微明:微是幽微、幽隐的意思,明为明通、聪明,微明就是看不见的聪明,即深沉的聪明;一说明是征兆的意思,微明,就是幽微的征兆。今从前解。
•[6]利器:指权谋;一说指军事力量;一说指权势、禁令等特殊手段。今从最后一解。示:显示,主要指展示于人民和敌对势力。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1]故能长生。[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3]外其身而身存。[4]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七章)
•[1]自生:自私其生,自益其生,自营己之生。
•[2]长生:长存。
•[3]后:谦卑处下。先:受人敬重。
•[4]外其身:把自身置之度外。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1]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2]为天下式,常德不忒,[3]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4]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5]故大制不割。[6] (二十八章)
•[1]雄:指刚强,躁动,尊显,首倡,居上等。雌:指柔弱,宁静,卑下,应和,处下等。《尔雅·释水》疏李巡:水出于山、入于川曰谿(xī)。宋均:有水曰谿,无水曰谷。
•[2]白:清白,昭昭,鲜明。黑:侮辱,默默,暗昧。式:法式。
•[3]忒(tè):差失。          [4]足:全。
•[5]用:因顺。之:指真朴之道。官长:百官之长,即人君。
•[6]制:治理。割:割裂,伤害。
•希言自然。[1]故飘风不终朝,[2]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3]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4] (二十三章)
•[1]希:“听之不闻名曰希”。言:指人为之言,尤指统治者之言,政教法令。希言:无言;一说少言。
•[2]飘风:疾风,旋风。
•[3]失:指失“道”、失“德”。
•[4]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自身的诚信不足,自然就有人不信任他,一说指统治者。
•和大怨,[1]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2]是以圣人执左契,[3]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5] (七十九章)
•[1]和:调和,调解。[2]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3]执:持有,拿着,掌握。契:即契券,古代借贷金钱、粮米等财物的凭证,用竹木制成,中间刻横画,两边刻相同的文字,记财物的名称、数量等,劈为两片:左片就是左契,刻着负债人姓名,由债权人保存;右片叫右契,刻着债权人的姓名,由负债人保存。索物还物时,以两契相合为凭据。
•[4]司:掌管,主管。彻:周代规定农民按收成交租的税收制度。
•[5]天道:指自然的规律。无亲:没有亲疏之别,没有偏爱。与:辅助,护佑。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二十七章。袭:因袭;重(chóng)。袭明:因顺常道;一说善救人救物可谓之明,无弃人弃物,则是明之至而不止一明可称,故谓之袭明,亦即重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1]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2]既以为人己愈有,[3]既以与人己愈多。[4]天之道,利而不害;[5]人之道,[6]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1]辩:能说会道,伶牙俐齿。
•[2]无:傅奕本、汉帛本作此,通行本多作“不”。积:积藏。
•[3]既以为人己愈有: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足。有:富有,富足。
•[4]与:给予。
•[5]利而不害:利物而不害物。
•[6]人:汉帛本作此,通行本多作“圣人”。
•小国寡民,[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3]虽有舟舆,无所乘之;[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5]使民复结绳而用之。[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1]小:使……小。国:帛书甲本作“邦”。寡:使……少。
•[2]使有:傅、范、徽、邵、彭诸本作“使民有”。什伯之器:帛书甲本作“十百人之器”,乙本作“十百人器”,河上公本作“什佰人之器”;什即什物,什伯之器就是众多的、各式各样的器具;一说什伯之器即十百人之器,指相当于十人百人效率的器械,即功效很大的器械;一说什伯之器指的是兵器,因什、伯都是古代军队的分编单位。
•[3]重(zhòng),看重、重视。重死:看重死,畏死,不轻易冒生命的危险。徙:迁移,搬家。        [4]舟:船。舆:车。
•[5]甲:铠甲。兵:兵器。甲兵:指武器装备。陈:陈列;一说同阵,列阵。无所陈之:没有用得着陈列武器装备的地方。       [6]复:再。结绳:用结绳的办法来记事。
•[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安适,愉快地沉浸在宁静的生活之中。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1]事有君。[2]夫唯无知[3],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4]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5] (七十章)
•[1]言有宗:言论有宗旨。
•[2]君:主,根本,根据。
•[3]无知:指人们无知,不了解自己;一说指自己淳朴无知。
•[4]则:取法,以……为准则。贵:难得,可贵。
•[5]被:同“披”。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一般为穷苦人所用。怀:怀揣。玉:美玉,这里指无价的珍宝。
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陵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人间世》)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人有修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女!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ài咽喉堵塞)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qiu质朴),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
•余立于宇宙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无执于常理)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郭象《庄子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司马承祯《坐忘论》: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故庄子云“同于大通”。此则言浅而意深,惑者闻而不信,怀宝求宝,其如之何?
•老子: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  (二十八章)
•   治人事天,莫若啬。[1]夫唯啬,是谓早服。[2]早服谓之重积德;[3]重积德则无不克;[4]无不克则莫知其极;[5]莫知其极,可以有国;[6]有国之母,[7]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8] (五十九章)
•[1]事天:事奉上天;一说天指身,事天即养护身心、存养天赋。啬:爱惜,爱惜天赋的精神,养精蓄锐。
•[2]早服:尽早服从自然事理;一说服意为准备。
•[3]重:多,厚,含有毫不间断的意思。
•[4]克:战胜。              [5]极:极限,最高点,顶点。
•[6]有国:执掌国家,保有国家,即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责任。
•[7]有国之母:掌握了治国的根本。
•[8]根柢:树根向四边伸的叫做根,向下扎的叫做柢。久视:久活,长存,久立。
•道教内丹派:
•炼精化气(初关,百日关),
•炼气化神(中关,十月关),
•炼神还虚(上关,九年关),
•炼虚合道。
4、佛教的天人观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 (即释迦牟尼佛,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所创。两汉之际传入我国。
•佛教 (A)分为二乘(小乘与大乘,声闻乘与菩萨乘)或三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B)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C)分为南方佛教(指今锡兰、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南方地区所流行或曾经流行的佛教而言,又称南传佛教。也可称之为上座部佛教或巴利佛教)和北方佛教(从西北印度经过中亚细亚或是经过南方海路传到中国的佛教;又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佛教;以及印度本土直接传到西藏的佛教)。此外,也有分为显教、密教以及自力教、他力教的。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四大皆空
•(地水火风)
•《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缘起性空
•缘起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释迦牟尼佛)说。
•龙树《中论·观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六如偈)
•一切有为法:指有造作之一切因缘所生法。《华严经》卷二十五:“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虚伪诳诈,假住须臾,诳惑凡人。”(《大正藏》第9册,第556页)无为法: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四十二章经》曰:“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四圣谛(四真谛、四谛):苦、集、灭、道。
•《涅槃经》十二: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
•  苦……凡夫现实的状态…………病态
•  集……苦的原因…………………病因
•  灭……有觉悟的理想状态………健康状态
•  道……达到理想的途径…………治病方法

•1、苦谛。主要指三界众生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所支配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在内。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蕴盛苦。《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2、集谛。亦名习谛。集是积聚感招之意。说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的行为,造成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
•3、灭谛。亦名尽谛,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及生死果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槃寂灭境界,即为解脱。
•4、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之意。指达到解脱的方法。总有七科:(1)四念处,(2)四正断或四正勤,(3)四神足或四如意足,(4)五根,(5)五力,(6)七觉支或七菩提分,(7)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八正道可归结为戒、定、慧三学。《楞严经》曰:“汝常闻我毗奈耶(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陀临终殷殷叮嘱弟子:以戒为师。
•大小乘,出家的僧侣和在家居士,其戒律也有所区别。
•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雜阿含經》卷第四: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
•大乘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淫、妄语、饮酒(一作酤酒)、说四众过罪、自赞毁他、悭惜加毁、瞋心不受悔、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佛教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作一切皆苦、诸受皆苦)。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今有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云何為四:一切諸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苦,是謂第二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無我,是謂第三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涅槃為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
•《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第三》: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涅槃四德(四颠倒):常、乐、我、净
•《俱舍论》卷十九:应知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
•为对治此四颠倒,须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一: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无常、乐、我、净故。常、乐、我、净,乃得名为大涅槃也。
•   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 ……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何以故?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故,名大涅槃。
•《雜阿含經》卷第十八: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龙树《中论·观涅槃品》: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六祖坛经·般若品》: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六祖坛经·机缘品》: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有大长者财富无量,某日,宅舍起火,长者之诸子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知不觉。长者为救诸子出于火宅,乃设方便,谓屋外有羊车、鹿车及牛车,欲赐诸子。待诸子奔离火宅,长者乃各赐一大白牛车。此譬喻中,火宅比喻三界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恼而不自知,诸子比喻众生,长者比喻佛。天台、贤首等一乘家因主张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外,别有一佛乘,故以羊车、鹿车、牛车分别比喻三乘,此为界内三乘之方便权教,而以大白牛车比喻界外一乘真实之法门,即说明‘会三归一’之旨。嘉祥(三论宗)、慈恩等三乘家则主张佛之教法不超于三乘,谓门内之牛车与门外之大白牛车为同体,故仅会二乘而归于菩萨乘,即说明‘会二归一’之旨。[正法华经卷二应时品、修行道地经卷七缘觉品、中阴经卷下破爱网品、大智度论卷八十四、法华经论卷下]
•弘一法师即李叔同(1880-1942),生于天津,祖籍山西洪洞(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母) ,圆寂于泉州。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叔同,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幼颖异,娴大悲咒及往生咒。甫就学,过目成诵。潜心文艺,擅诗词书画、金石音乐,旁涉戏剧,悉臻神妙,名震一时。卅九岁出家、受具戒,从此尽摒所习,以戒为本,发心扶律,遍搜中外律藏,校勘南山三大部,重兴律学。虽律绍南山,教宗贤首,而行在弥陀,从不谈玄说妙,惟示人以念佛持戒。暮年色力渐衰,知将迁化,尽力弘法,不辞劳瘁。六十后息心念佛。后示微疾,拒医药及探问,惟专念佛,写“悲欣交集”一纸,并嘱曰:“如在助念时见我流泪,并非留恋世间,挂念亲人,而是悲喜交集之情境所感也。”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而逝,荼毗获舍利一千八百粒,舍利块六百。(慧律法师《临终备览》第十二章)
•弘一法师临终偈语: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弘一大师临终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作出了堪称知音的阐释:“他入世一场,经历种种,修习种种,到他临命终时,正当‘春满’‘月圆’的时候。这自然是‘好好的死’,但是‘好好的死’源于‘好好的活’。……一辈子‘好好的活’了,到如今‘好好的死’了,欢喜满足,了无缺憾。”依据这样的阐释和理解,叶圣陶还写有两首四言诗加以颂扬。其一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其谢与缺,罔非自然。至人参化,以入涅槃。此境胜美,亦质亦玄。”
•涅槃四德:常、乐、我、净
•常:恒常而无生灭
•乐:愉悦自然、安祥自得、毫无苦恼(禅悦、法喜、轻安)
•我:得大自在(大我、无我)
•净:清净、圣洁、毫无染污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第八》: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尔时长老摩诃伽(迦)叶,前白佛言:“从今以后,我等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所以者何?我等无有如是智慧,何等众生有菩萨根?何等众生无菩萨根?世尊,我等不知如是事故,或于众生生轻慢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善哉!伽叶,快说此言,以是事故,我经中说:人则不应妄称量众生。所以者何?若妄称量于他众生,则为自伤。”(《大正藏》第15册,第639页 )
•地藏菩萨: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藏菩薩本願經》: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南无(梵namas,巴namo,藏phyag-h!tshal ba):意译礼敬、归命或归礼。音译又作南谟、南忙、那模、娜谟、纳莫、曩谟。《玄应音义》卷六云︰‘南无或作南谟,或言那模,皆以归礼译之,言和南者讹也。’慧远《涅槃经义记》卷一:“梵言南无,此言归命。”法藏《法华经义疏》卷四认为南无是归命、救我之意,归命指以命归投十方诸佛。《慧苑音义》卷上:“正云萳忙,此曰敬礼。”善导《观经疏·玄义分》认为南无有归命和发愿回向二义。(参《往生论注》卷上;《大乘起信论疏》卷上)
Bodhisattva
•菩萨(梵bodhi-sattva,巴bodhi-satta,藏byan%-chub-sems dpah!):为‘菩提萨埵’的略称,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扶萨;意译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开士。有时菩萨亦被尊称为‘大士’,即梵语maha^sat-tva(巴maha^satta)的意译。音译为‘摩诃萨埵’或‘摩诃萨’。
•指志求佛果者。即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当来可成佛之大心众生。为三乘之一,十界之一。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者,因此亦被尊称为‘法王子’(Kuma^rabhu^ta),音译究摩罗浮多,意译又作‘童真’、‘童子’。菩萨有上求菩提(自利)、下化众生(利他)二种任务。《华严经大疏钞》卷一(下)以三义释之:(1)菩提是所求佛果,萨埵是所化众生,即悲智所缘境,由境立名,故名菩萨;(2)菩提是所求果,萨埵是能求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萨;(3)萨埵此云勇猛,谓于大菩提求勇猛故。
•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西壁壁画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之九:恒顺众生。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
•天龙八部:略称八部众,指天神、龙、蛇等护持佛法的八种守护神。即(1)天(指梵天、帝释天、四天王等天神),(2)龙,(3)夜叉(能飞的鬼神),(4)乾闼(t¨¤)婆(帝释天的音乐神),(5)阿修罗,(6)迦楼罗(金翅鸟,身形钜大,两翅相去336万里,取龙为食),(7)紧那罗(似人而有角,又称天伎神、歌神),(8)摩睺罗伽(大蟒神)。
•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qì)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
•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佛的无上觉智。略称为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为无上正遍知、无上正真道、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遍道。佛陀从一切邪见与迷执中解脱开来,圆满成就上上智慧,周遍证知最究极之真理,而且平等开示一切众生,令其到达最高的、清净的涅槃。此种觉悟为言语所不能表达,非世间诸法所能比拟,故称无上正等觉。
Avalokitesvara
•观世音菩萨(梵Avalokites/vara,藏Spyan-rasgzigs-dban%-phyug)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芦吉低舍婆罗、逋卢羯底摄伐罗。又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观世自在者、窥音、现音声、观音。梵名一称A^rya^valokites/-vara(阿梨耶婆楼吉氏税、阿唎耶跋卢枳羝铄筏啰)。或称为救世菩萨、救世净圣(Duh!-kharaks!aka)、施无畏者(Abhayam!dada)、莲华手(Padmapa^n!i)、普门(Saman-tamukha)、大悲圣者(Maha^ka^run!ikamuni)。
•鸠摩罗什旧译作光世音、观世音;
•玄奘新译则作观自在。
•观音大士
•唐阎立本作
•归元寺
•杨枝一滴
•新甘露,
•散作山河
•大地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chē qú)、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罗刹:指食人肉之恶鬼。又作罗刹娑、逻刹娑、罗叉娑、罗乞察娑、阿落刹娑。意译可畏、护者、速疾鬼。《慧琳音义》卷二十五云(大正54·464b):‘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书卷七云(大正54·348b):‘罗刹娑,梵语也,古云罗刹,讹也……乃暴恶鬼名也。男即极丑,女即甚姝美,并皆食啖于人。别有罗刹女国,居海岛之中。另有一说谓罗刹系地狱之狱卒,职司惩罚罪人。)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chǒu)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jī)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chēn huì)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辟支佛:意译缘觉、独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有二义:1、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自以智慧得道。2、自觉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
•声闻:指听闻佛陀之声教而依教修行的佛弟子。在原始佛教圣典中,释迦在世时的弟子,无论在家或出家,皆称为声闻。但至后世,声闻被限定为出家弟子。大乘佛教兴起后,声闻与缘觉皆被大乘教徒称为小乘,认为声闻乘有下列特性︰(1)以《阿含经》为依;(2)观苦、集、灭、道四圣谛;(3)经三生六十劫之长远修行,期证阿罗汉果;(4)以灰身灭智为涅槃;(5)着重在个人证悟,而不致力济度众生。
•梵王: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tà)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以偈(jì)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蚖(wán )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能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见唐不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NAMO AMITABHA
•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梵Amita-buddha,藏Dpag-tu-med、dpag-yas):意译为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据《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在成道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世自在王佛的启示,乃发菩提心而出家。在修行期间,曾发出四十八大愿,誓愿建立一个庄严的极乐世界,以救渡一切众生。基于这无比深宏的誓愿,因此,在他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则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至真至善至美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悲愿至广,慈心极深,其念佛法门又甚为易行,三根普被,因此信仰弥陀法门的众生极多。‘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谚语,即是明证。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佛说无量寿经》):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无三恶趣愿。“不取正觉”相当于“誓不成佛”)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不更恶趣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身悉金色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无有好丑愿)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宿命通愿)
•那由他(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相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劫(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一小劫约1600万年,一中劫约32亿年,一大劫约128亿年。(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或说一小劫合1680万年,一大劫合13.44亿万年。(陈柏达《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第9页)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天眼通愿)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天耳通愿)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他心通愿)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神足通愿)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漏尽通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八、念佛往生愿 or 十念必生愿)
•   五逆:五种极逆于理的大罪,是即将受报堕于无间地狱的恶业,亦称五无间业。有二说:
•   一、小乘说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 ”(《俱舍論》卷第十七)
•   二、大乘说法,“有五種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一者破壞塔寺,焚燒經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若教人作,見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謗聲聞、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毀呰留難隱蔽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門信心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繫閉牢獄,枷鎖打縛,策役驅使,責諸發調,或脫袈裟逼令還俗,或斷其命,是名第三根本重罪。於五逆中若作一業,是名第四根本重罪。謗無一切善惡業報,長夜常行十不善業,不畏後世,自作教人,堅住不捨,是名第五根本重罪。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
•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临终接引愿,主要是西方三圣)
•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闻名欲生愿)
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三十二相愿)
•三十二相《三藏法数》(明·一如编)云: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
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
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月庸]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
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
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
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是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
八、腨如鹿王相: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
九、手过膝相 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
十、马阴藏相 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
十一、身纵广相 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 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 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 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肤细滑相 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处平满相 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
十八、两腋满相 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
十九、身如师子相 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 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
二十一、肩圆满相 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
二十二、四十齿相 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
二十三、齿白齐密相 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 谓四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 谓两车隆满,如师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广长舌相 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
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 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精色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 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
三十二、顶肉髻相 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得辩才智愿)
•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慧辩无量愿)
•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触光安乐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闻名得忍愿)
•无生法忍:又称无生忍。指对无生之法理的认知,即能够将事物在内心中认得清清楚楚,能够透彻地了解它,彻底认知空、实相之真理而安住之,亦即对‘一切法不生不灭’之理,能够确切地掌握。菩萨观诸法空,入见道初地,始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名无生法忍。
•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转女成男愿)
•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修殊胜行愿)
•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人天致敬愿)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衣服随念愿)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乐如漏尽愿。漏尽比丘:指烦恼断尽之阿罗汉。又称漏尽阿罗汉。乃阿罗汉之异称。漏,烦恼之异称。阿罗汉断尽烦恼,于一切法无著无执,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之果报,故称漏尽比丘。[《法华经·方便品》、《无量寿经》卷上])
•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诸根具足愿 )
•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闻名生贵愿)
•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闻名具德愿) 
南无藥師琉璃光如來
•药师佛十二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瘖痖、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羂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缧(léi)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翫,皆令满足。
•四弘誓愿(参《六祖坛经·忏悔品》 ):
•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
•     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回向偈:
•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慧远: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
•僧肇: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   圣人空洞其怀,无识无知,然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有名之内,而宅绝言之乡。

•竺道生:
•(一)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妙法莲华经疏·见宝塔品》)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高僧传》卷七《竺道生传》)
•《佛说大般泥洹经》(东晋法显译,六卷)卷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于身中,无量烦恼悉除灭已,佛便明显,除一阐提。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得成三菩提故。
•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二)顿悟说
•悟不自生,必借信渐。(慧达《肇论疏》引)
•道生强调,在顿悟之前有严格的修行阶位,只有十地菩萨才可以顿悟成佛。(十地:一名欢喜地[初证圣果,悟我法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二名离垢地,三名发光地[or明地],四名焰胜地[or焰地],五名难胜地,六名现前地,七名远行地,八名不动地,九名善慧地,十名法云地[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见《华严经》卷二十三、《成唯识论》卷九、《十地经论》初欢喜地第一之一等)
•慧能:“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 《坛经·般若品》 )
•【菩萨阶位】 诸经论所说不一,如《华严经》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佛地等四十一位;《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说十善、三贤三十心、十地、佛地等五十一位;《菩萨璎珞本业经》则举前位十信与四十二贤圣位,共五十二位,称为十信心、十心住、十行心、十回向心、十地心、入法界心、寂灭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更于十信之前说干慧地,于十回向之后加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合为五十七阶位。
•其中,《菩萨璎珞经》所举之五十二位名义整足,位次无缺,故自古广为大乘诸家所采用,其名数为: (一)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二)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
•(三)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四)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
•(五)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第四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第四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觉。此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与妙觉,依次配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参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二、《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菩萨戒义疏》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五至卷十四)
•(三)法身无色,佛无净土
•道生:“当理者是佛,乖则凡夫。”
•否定佛是人格神,认为净土只是一种境界。
•天台宗:一念三千(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上: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唯识宗:万法唯识,唯识无境(阿赖耶识,藏识)
•华严宗:事事无碍法界,以十玄门释之:同时具足相应门,因陀罗网法界门(帝释天宫的宝珠网),主伴圆明具德门
•禅宗《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谿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维摩诘经·佛国品》:“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观无量寿经》:“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般泥洹经》说:“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也。”
•圣严法师向来强调以修行调整心念的重要。法师指出,人能成人、成阿修罗、成菩萨、成佛,也能下地狱道、畜生道,就看我们当下一念趋向于哪一道,那一念就在哪一道;如果烦恼痛苦,当下就在人间地狱中,苦不堪言。
•心随境转是凡夫,若境随心转则是圣贤。能以菩萨心看众生,众生都是菩萨;以清净心看世界,世界即成佛国净土。故祖师说:“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弥陀念弥陀”。
六道情绪对应表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慧开禅师作,见弥衍宗绍编《无门关》,《大正藏》第48册,第295页)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西游记》第八十五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  揭谛  菩提  萨婆诃
二、以修养论(心性论)为核心内容,其他皆为辅助,没有纯粹的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美学等。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朱子注:¡°壹是,一切也。¡±)皆以修身为本。……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朱子注:胖,安舒也),故君子必诚其意。”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叙》:“《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老子: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十九、四十八章。)
•《大般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四十卷)卷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
•涅槃四德:常、乐、我、净
•三、天道观上,基本特征是:“天道既超越又内在”,[1]“即内在即超越”,[2]“超越而内在”,[3]“内在而超越”,[4]“既内在又超越”,[5] “内在超越”,[6] “体用不二”。[7]
•[1]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方东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方东美卷》,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 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一卷,340页,武汉出版社,2002。
•[4] 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二卷,583页。
•[5] 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一卷,345页。
•[6]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8~2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7] 熊十力:《体用论》,43页,中华书局,1994。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传·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朱子:月印万川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因其极至,故名曰太极。……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天台宗:一念三千(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上: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唯识宗:万法唯识,唯识无境(阿赖耶识,藏识)
•华严宗:事事无碍法界,以十玄门释之:同时具足相应门,因陀罗网法界门(帝释天宫的宝珠网),主伴圆明具德门
四、人道观上,以内圣外王为理想人格。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老子》二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
•菩萨有上求菩提(自利、自度)、下化众生(利他、度他)二种任务。
•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藏菩薩本願經》: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五、认识论上,以清静寡欲为主流。
•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十章。览,帛书乙本作“监”,今本多作“览”。)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见:注视,推重,取,示,效,养。)
•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正:主,君,长。)
•   无欲以静[1],天下将自定。[2] (三十七章。无:王本原作“不”,遂州本、司马本作“無”,据上文“夫亦将无欲”,今从后者。定:帛甲、帛乙、景龙、易玄、景福、楼古、磻溪、楼正、遂州、顾、傅、范、徽、赵、司马、苏、吴、邵、彭、焦等作“正”。 )
•《庄子·刻意》:“虚无恬惔,乃合天德。”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荀子: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韩非子·扬权》:“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程颢:《秋日偶成》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无,一作何。从容,一作疏慵。是,一作自。)
•佛教讲戒、定、慧三学。《楞严经》曰:“汝常闻我毗奈耶(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药王孙思邈: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心是人亲证宇宙本体、体悟人生极境、洞察万化玄机、优游世间风云的先天灵明。
•六、方法论上,以阴阳辩证为主流。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四十、五十八章)
•《韩非子·解老》:
•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七、中国哲学有自己的特殊形式。
•   语录体(《论语》 Analects of Confucius)
•   格言体
•   注疏体
•   有感而发(陈寅恪: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西方哲学:形式逻辑体系   人为创造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生于江苏无锡,病逝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19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5年,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 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 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于1969年11月与杨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钱锺书:黑格尔造一个大系统,他自己也不能住进去,旁边还要造个小房子自己住,这个大系统有什么意义呢?
•八、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特殊范畴。   
•   天(道):天、元气、精气、五行、阴/阳、无极/太极、理/气、道/器、体/用、无/有、静/动、一/两、清/浊、神/形、心/物、常/变、性/命、健/顺……
•   人(道):人、天/人、心/性、性/情、中/和、理/欲、公/私、义/利、善/恶、名/实、仁/义、知/行、顿/渐、经/权、理/势、能/所、王/霸、未发/已发……
第四讲   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萌芽期 
•先秦诸子学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朴学 
•近现代哲学
课程论文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