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哲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二章 案例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3 15:46:24
 第二章  案例
相对主义诡辩论1——禅宗故事:
一书生拜见方丈,被拒。有倾,县官至,方丈出迎。事毕,书生质问方丈何故厚彼薄此。答曰:不招待即招待,招待即不招待。书生听罢,挥拳便打方丈。方丈问:何故打我?书生曰:打即不打,不打即打。
相对主义诡辩论2——《庄子》
在中国哲学中,《庄子》的相对主义最为出色。《齐物论》:“既使我与若辨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邪?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若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     ,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下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客观条件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军犬“反坦克连队”
1942年,德国法西斯为求速胜,集中兵力,向苏联发动了猖狂进攻。他们每天派出上千架次的飞机,轮番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轰炸刚一停止,成群结队的坦克,就向苏军阵地发动猛烈的冲锋。在这紧急关头,只见一条条勇猛的军犬从炸坏的楼房废墟中冲出,闪电般冲向迎面驶来的德军坦克,“轰隆隆”一声声巨响,军犬与坦克同归于尽!原来,德国为迅速攻下斯大林格勒,调集了“A”、“B”两个集团军共50个师的兵力来进攻。而当时死守这座城市的苏军,既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武器,更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坦克进行防御。在危急关头,苏军警大学校及时提供了500多条军犬——这批军犬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自带炸药,去对付敌人的坦克。朱可夫将这批军犬作为反坦克的秘密武器,组成四个反坦克军犬连,每连126条军犬。在当时,这个军犬反坦克连队,共炸毁德军坦克300多辆,约占整个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击毁的德军坦克的1/3,对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战争,斗勇斗智,是智慧和武装力量的大比拼。在这个战例中,苏军元帅朱可夫利用军犬,组成反坦克敢死队,是高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在战争中组织“敢死队”,是一种通常的做法。然而,这支敢死队由军犬去担任,的确是一种创举。既减少了我方的伤亡,又可给敌方以重创,是一个高招!虽然,是万不得已而为之。
客观条件与意识的能动作用——鱼雷击中不炸与误中自己的鱼雷
1939年9月3日,英德宣战。邱吉尔当时再次担任英国海军大臣。很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他任职的当天晚上,德国潜艇就击沉了英国吨位最大、也是最豪华的客轮“雅典娜”号。以后1个月内,德国潜艇又击沉了英国商船40余艘,达15万多吨,这一切为他的复出蒙上了一层阴影。深感德国潜艇的严重威胁的邱吉尔就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斯卡帕进行视察,了解基地防潜设施状况。他乘“纳尔逊”号战列舰察看了海湾出入口处和航道上的防潜栅、防潜沉船和水雷等设施。当发现“纳尔逊”号战列舰出海没有驱逐舰护航时,他指示,“一艘战列舰至少要有两艘驱逐舰护送,才能驶出大海。”10月14日,德国U-47号游艇偷袭了斯卡帕海军基地,击沉了“皇家橡树”号战列舰。邱吉尔大为震惊,不顾德国潜艇的威胁立即前往斯卡帕,研究基地防卫问题。这次,他乘“纳尔逊”号战列舰出海,有10艘驱逐舰为其护航,组成严密的对潜防御。
此时,德国U—56号潜艇正在斯卡帕附近海域巡航,发现了邱吉尔的“纳尔逊”号战列舰和警戒的驱逐舰,德国潜艇艇长察思海军上尉决定对这艘战列舰进行攻击。在这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潜艇艇长的指挥下,德国潜艇顺利地越过了英国10艘驱逐舰的警戒圈,占领了有利的鱼雷发射阵位。察思艇长立即下达发射鱼雷的命令,U—56号潜艇一连向“纳尔逊”号发射了3枚鱼雷。
然而,德国潜艇声纳员全神贯注地跟踪收听鱼雷攻击情况,一分钟后听到鱼雷击中“纳尔逊”号舰的声响,但鱼雷却没有爆炸!
德国潜艇返航后经过调查,才知道发射的鱼雷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没能爆炸!如果3枚鱼雷爆炸,那么,英国的战列舰和在该舰上的邱吉尔将是在劫难逃了!当德国海军舰艇司令邓尼兹得知德国海军潜艇已经命中邱吉尔的军舰,只是由于鱼雷没有爆炸时,他认为U-56号潜艇攻击行动失利是“军事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如果说,邱吉尔是幸运的,那么,美国的潜艇却是倒了大霉的。它是误中了自己发射的鱼雷——真是太不幸了!
1944年9月,美国“唐格”号潜艇奉命封锁台湾海峡北口,伏击过往的日本舰船。接连几次出击,该艇均获全胜。10月24日晚,“唐格”号仅剩两枚鱼雷。艇长奥里恩决定用它去消灭一艘受伤的运输船,然后,返回基地。不料,这最后的攻击,却给“唐格”号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其中一枚鱼雷准确地命中了运输船,然而,最后一枚鱼雷却在发射后不久,掉转头直扑“唐格”号,艇长连忙下令回避,可是,为时已晚。鱼雷击中了潜艇尾部,发生猛烈爆炸,把艇长和艇桥上的人都抛入海中,潜艇也大量进水,急骤下沉,大部分官兵丧生,艇长奥里恩及其幸存者成了日本的“阶下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鱼雷击中目标不炸与误中自己发射的鱼雷,这两起在世界游艇战上的败迹,应该说都与对规律和条件的认识和利用有关系。比如说,鱼雷在什么条件下会爆炸,在什么条件下不会爆炸,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回头”,对这些都要做充分的研究并做出应急的准备——以做到万无一失!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这两个战例中,我们或许可以把其看作是一种偶然性与特殊性,然而,这样的偶然性与特殊性迫使人们做进一步的反思,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
对物质认识的演进——泰利斯、洛克、恩格斯
材料1:泰利斯
    那些最早的哲学研究者们,大都仅仅把物质性的本原当作万物的本原。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因此他们认为,既然那样一种本体是常存的,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产生和消灭了……
    这一派哲学的创始人泰利斯就把水看成本原(因而宣称地浮在水上)。他得到这个看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物从而产生的东西,就是万物的本原)。他得到这个看法可能是以此为依据,也可能是由于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①
    材料2:洛克
    所以物体中的性质,如果正确地加以考察,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物体的各个占体积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些性质,不论我们知觉到它们与否,都在物体里面;如果它们大到足以被我们发现,我们就能借它们获得了事物本身的观念;在人工制造的东西方面,这是很显然的。这些性质我们称为第一性的质。
    第二种是一个物体里面那种根据它的不可感觉的第一性的质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从而在我们心中产生一些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的不同的观念的能力。这些性质通常称为可感觉的性质。
    第三种是一个物体里面那种借自己的第一性的质的特殊构造而改变另一物体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使它以不同于以前的方式作用于我们感官的能力。例如,太阳有使蜡变白的能力,火有使铅熔化的能力。这些性质通常成为能力。②
    材料3:恩格斯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①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多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②
  思考与讨论:
    (1)从材料1亚里士多德对泰利斯哲学思想的转述中,您是怎样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所谓的“本原”的?泰利斯把水作为万物的本原,其根据是什么?您认为这样的根据可靠吗?为什么?
    (2)在材料2中,洛克概括了物质的三种不同性质,请谈谈洛克的这种概括是否揭示出了所有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共性?
    (3)比较材料1和材料2,您认为泰利斯和洛克对物质的认识是否存在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对物质的认识上他们的思想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
    (4)阅读材料3,谈谈应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讲的“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这些论述?
    (5)比较材料1、2和3,您认为恩格斯所讲的物质和泰利斯、洛克所讲的物质是一回事吗?恩格斯对物质的界定在思想方法上与泰利斯、亚里士多德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
(6)不同历史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存在明显区别,这一现象说明什么?您认为我们能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根据您掌握的哲学知识和具体科学知识,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作一简要评价。您认为它是否还能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赫拉克利特、芝诺、恩格斯
材料1:赫拉克利特:“一切皆变”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
    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河流。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①
    材料2:芝诺:“飞矢不动”
    飞着的箭是静止的。因为,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瞬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它就不能动了。②
    材料3:恩格斯:“运动即矛盾”
    当我们把事物看作是静止而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相互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任何矛盾。……但是一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彼此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⑧
  思考与讨论:
  (1)怎样理解赫拉克利特所说的“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这一格言?后来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克拉底鲁把这一格言发挥成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否有区别?请具体说明。
    (2)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这一命题与人们观察到的客观现实相悖,您认为他对此所作的论证是否能够成立?为什么?
    (3)细读材料2,芝诺说,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这里的“静止”应作何理解?这是否意味着“它就不能动了”?
    (4)比较材料1和材料2,赫拉克利特和芝诺对事物存在状况的看法截然不同,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哲学观点?
    (5)材料3中,恩格斯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里的“矛盾”具体指的是什么?
(6)比较材料3和材料2,恩格斯和芝诺都谈到了机械运动,但观点根本对立,请谈谈他们分歧的焦点何在?我们是否能用恩格斯的观点解开芝诺悖论之“谜”?
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的就业率为何排名不甚理想?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5日
2003年4月初,中国教育部公布了其直属高校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全国74所部属高校根据就业率的高低被划分为6个档次。就业率在95%至100%之间的为第一档,有24所学校;就业率在90%至95%之间的为第二档,有28所学校;就业率在85%至90%之间的为第三档,有1l所学校;就业率在80%至85%之间的为第四档,有6所学校;就业率在70%至80%之间的为第五档,有4所学校;就业率在70%以下的为第六档,有1所学校。令人关注的是,一些名牌大学排名不高,如一向在各项大学排名中位于前列的清华大学仅仅处于第三档次。①
    教育部排名公布后,在社会及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国内一流大学就业率排名仅处中游水平,更引得众人议论。教育界人士,如教育部官员、清华大学主管领导等纷纷就此发表谈话。②
  思考与讨论:
    (1)在考虑就业时,择业者的主观愿望往往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相互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愿望、耐心等待或寻觅机遇,还是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为什么?
    (2)大学生择业常常会有这种情况:有些学生毕业于名牌大学,所学专业和本人素质都不错,但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另一些学生,各方面条件似乎并不怎么优越,却较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3)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对大学生选择职业是否具有启发、指导意义?请对您的观点作具体说明。
实践的主体和实践客体之间的关系——怎样看待“虚拟”生存中的实践活动?
(1)刘红军《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实践》,《哲学动态》2000年第1期。
(2)殷正坤的《“虚拟”与“虚拟”生存的实践特性》,《哲学动态》2000年第期。
观点1,赋予人类实践以新的特点
    这种观点认为,电脑网络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一种新型生存方式—— “虚拟”生存的形成。“虚拟”生存揭示出实践除了具有劳动特性外,还具有虚拟的本性。以往我们理解的实践是以劳动为基础的,而劳动又指生产劳动。以劳动为实践的内涵,把人的生存置于自然物质世界的基础上,人的生存世界就是物质实体的世界。而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实践活动则是在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基础上的文化生存活动。人在电脑网络中的活动方式主要有:收发电子邮件、万维网浏览查询等等,由此人们在网络里进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种实践活动方式的特点是:计算机自动完成bit虚拟过程,具有空前的虚拟性,即超越自然性和人类生存的自我超越性,由此构成对人类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巨大冲击和变化。以前的两次技术革命之所以没有达到“虚拟”生存,是因为还仅仅作为人的技术工具,没有像电脑那样衍生出诸多人类活动,构成一个新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把自己从现实社会中相对独立开来,构成人类生存方式的自我突破。①
    观点2,没有改变实践的根本特点
    这种观点认为,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形式,任何劳动过程都包含着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都包含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劳动方式进行的生产实践是最基本、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实践。目前电脑网络和能量的消耗仍然是人脑的延伸,主要代替和拓展了人的脑力劳动,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操作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使用甚至依赖于电脑网络技术进行生产,一点也没有改变实践以劳动为核心的特性,并没有任何虚拟性。电脑网络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生存。尽管虚拟生存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人类以往的生存方式,但它并没有改变实践的基础,仍然以生产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为其核心。因为“虚拟”生存首先是建立在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电脑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并以电脑网络技术作为主要的生产操作手段来体现人类劳动的新特征,所以,“虚拟”生存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出现,既是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实践的结果,也是人类一种新的劳动方式。②
    思考与讨论:
    (1)科学技术是人创造的,同时它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电脑网络的出现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生存。请谈谈这种生存方式从哪些方面影响着人类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人通过电脑网络进行的诸多活动,如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能否称作实践?试比较它与人类其他实践活动形式的异同。
    (3)观点1是如何推出电脑网络I的出现使实践活动具有虚拟性特点这一结论的?您是否同意文中的推理和结论?人在电脑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的活动是否受制于现实社会?您怎么看待它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
    (4)观点2根据什么认为电脑网络的出现一点也没有改变实践以劳动为基础这一特点?您是否赞同这一看法?为什么?您认为观点2与观点l的主要分歧在哪里?
(5)您认为关于“虚拟实践’’的讨论对我们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有什么启示?请您展望一下人类实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宇宙大爆炸理论与时空无限性问题
白光润主编《当代科学热点》中“宇宙大爆炸”——总起源的猜测与证实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宇宙学理论之一,由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在1948年最先提出的。它的主要论点是:时间、空间和物质起始于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我们今天的宇宙即由此而生——在某种整体膨胀、徐徐冷却,并不断稀释的状态中诞生和演变。爆炸之初,宇宙是一个充满辐射的“地狱”,它热得使任何原子或分子都不可能生存下去。数分钟后,它便冷却到足够形成最简单的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了。及至数百万年以后,宇宙才冷却到足以形成第一个原子,不久又形成了简单的分子。然后,只是到了数十亿年之后才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使得物质凝聚成恒星和星系,此后又形成了稳定的行星环境。在那些行星上(地球是其中之一),发生了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一些过程,孕育了种种复杂的生物化学产物。
    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后不断得到实验证据的支持,这些证据主要来自三方面。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对遥远星系光线特征的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测量了18颗恒星发来的光,发现它们全部都存在着红移。根据多普勒效应,如果光源朝向我们(观察者)运动,移动就朝向可见光谱的蓝色一端,称为蓝移;反之,如果光源离开我们而去,移动就朝向光谱的红色一端,此即红移。所以哈勃得出结论,这些恒星一定相对于我们在后退,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
    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第二个观察证据出现在1965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偶然地检测到弥漫在全天空的微波背景辐射。这种辐射以相同的强度从空间的各个方向射向地球。它的光谱线与达到某种热动平衡态的熔炉内的发光情况精确相符,而且其相符程度非常之高,因而不可能是一种巧合。对它的测量表明,它的有效温度大约比绝对零度(约等于-273%)高3度。只能将微波背景辐射解释为这是宇宙大爆炸阶段的直接遗迹,把它看作宇宙诞生时灼热火焰的余辉,是从大爆炸散落的残余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而冷却所具有的。实际上,当初提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假说的科学家就曾预言,如果宇宙始于过去遥远的某种既热又密的状态,那就应当留下某种从这个爆发式开端洒落的辐射。
    第三个支持大爆炸理论的观察证据是宇宙至今的化学元素的丰度,与理论计算值极为吻合。科学家们逆着时间回溯,思考在温度和密度随时间流逝而下降的背景中物质的化合与分解如何表现。对天文学家来说,只要知道今天热辐射的温度,很容易计算出宇宙诞生后各个时间段的物质合成。大爆炸理论预言,今天的宇宙应当由大约76%的氢和24%的氦组成,这与对太阳和其他天体物质的观察结果吻合得相当好。
    如果整个宇宙果真是以大爆炸为起点,那就意味着,时间和空间就都是有限的。对此科学界也有不同的解释。当代英国伟大物理学家霍金提出了4维平滑球面宇宙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从北极开始不断向外增大的纬度环代表宇宙空间的膨胀,而北极本身就代表大爆炸即创世时刻。但是在极点上没有奇点,我们只是从那里开始度量时间。同样道理,地球的北极是我们开始度量纬度的地方(虽然我们通常把赤道定义为纬度0。,但同样可以从极点开始度量),这并不表示在极点有奇点。没有比北极更北的地方,但这并不表示在那里有一个空间边界。没有比t=0更早的时候,但这并不表示时间从那里开始。创世时刻t=O现在只是一个用于度量时间的合适标记。霍金的解释显然有别于大爆炸理论。
    思考与应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大爆炸理论面临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譬如:大爆炸的起因是什么?大爆炸如此巨大的能量来自何处?宇宙能不能从虚无中产生?大爆炸理论所说的宇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宇宙是否存在区别?作为物质运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果真是以大爆炸为起点因而是有限的吗?请您应用所掌握的哲学理论及相关科学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
入思考和分析。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