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新闻采访学笔记
一 章
一、采访任务与对象
新闻采访学: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新闻采访学的任务: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揭示新闻采访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科学地概括出反映这一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并确定实施这一活动应有的行为规范,更好地指导新闻采访实践。
新闻采伐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要素:1、作为采伐活动主体存在的采访者。2、做为客体存在的各种客观现象。3、作为连接采访活动主体与客体的采访关系。
采访学的研究对象:“主体——采访关系——客体”三位一体“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新闻采访的沿革
国外的新闻教育以新闻研究始于19世纪初,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率先发表了世界上第一败涂地部新闻史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
1895年,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科赫在海德堡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研究所。人们把德国视为理论新闻学研究的摇篮。
美国是应用新闻研究的开船者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组织。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教育,始于1939年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创办的新闻系。
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历程,经过了:一、表层研究阶段、二、里层研究阶段。三、立体研究阶段。立体表现在(1)在研究的基点上,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变封闭研究为开放研究。(3)在研究角度上,变微观研究为宏观研究。总之,新闻采访学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由平面向立体发展。
三、新闻采访学的方法论原则
1、要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闻采访学研究的方法论的根本原则。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要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同一、具体与抽象统一、批评与建构统一、事实论证于价值评价统一。
2、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引进系统科学方法,从整体上、立体上进行研究。
3、要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研究基于丰厚的实践基础。
四、新闻采访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
横向综合、纵向深化、新闻采访的理论构建
二章新闻采访活动史略
新闻采访学植根于人类早期的传播活动。奴隶社会之前,已有了原始意义的“采访”活动,但不是新闻采访。原因是?
国外的新闻采访活动始于公元16世纪。
梁发,最早的记者。
交通、电讯事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874年《申报》首先刊登了英国内阁改组的“伦顿电”,是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条新闻电讯。
三章、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属性
新闻采访一项什么样的活动?这是新闻采访学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反对唯心主义哲学观,真正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新闻采伐活动,仍然当前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新闻采访活动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新闻采访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在这活动之中,事实是第一性,起决定作用的,它规定着、制约着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记者又以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与把握,反作用于于事实。
一、 新闻采访
定义: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
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
2、新闻采访对欣慰写作来说,是第一位起决定性作用的;(1)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看来,事实第一性,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质,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2)从新闻报道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看,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要求准备的反映客观事实。
3、从新闻报道的具体过程来看,有七个步骤,四个属采访的范畴。3、新闻采访是锻炼、培养记者的主要途径。
四章、新闻采访活动的特征
新闻采访的内在特征:
1公众性、要求:采访的对象和内容应该是受众普遍关注的,又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事物;有一定知识性、趣味性质、生动性、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兴趣;要如实地收集、反映所报道事实的多方面的材料,以给受众一个全面的、正确的、完整的认识,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
2、公开性;活动结果是公开的、范围是公开的。3、事新性:两层意思:新闻采访要同事实打交道,抓取事实;新闻采访要同新鲜的事实打教导,要抓新事。4、快速性。尽快采集报道,时机要恰当。要遵守党的纪律。
新闻采访的外在特征:1广泛性;交往活动接触面广,交往对象十分复杂。“两头广泛、复杂:。2、对等性。3、自由性。新闻记者要掌握被采伐者的心理。
新闻采访特征的体现,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1、社会物质生产技术的水平制约和影响这新闻采访活动特征的体现。
2、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制约和影响这新闻采访活动特征的体现。
3、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制约和影响这新闻采伐活动特征的体现。
五章、新闻采伐活动的路线
一、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核心是求真
(1) 采访活动中要真诚;
(2)自觉同各种各样的干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观念斗争。
2、实事求是认识路线是对“客观主义“的扬弃
客观主义的定义:源于美国,新闻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新闻的报道必须排除任何偏见,忠实地记录事实,做到超阶级,否则,新闻不可能是真实的。
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要求,记者的采访既要遵守客观、尊重事实。
3、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贯彻在于科学的认知方法论
记者在采伐活动中坚持的基本原则:(1)实证原则;要求记者要客观地、如实地认识和把握事实;求实的原则,规定着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必须有一中的强烈的求实意识,积极探寻事实存在的本来面目;规定着有一种强烈的求证意识,一定要探询事实的真相。
(2)程序原则;要求记者在认识的程序上一顶要坚持先感性后理性,由感性到理性。
(3)动态原则:要求记者坚持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一方面,记者树立相对意识,一方面树立发展变化意识。
(4)网络原则。用联系、系统的眼光去认识和保卫客观事物。首先规定记者必须用“两点论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
二、 新闻采访的工作路线:
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1、要在党的领导下,紧密依靠各级党委
(1)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要主动与自己分工采访范围的党委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 了解党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意图。
(3)在具体的采伐活动中,要尊重和依靠基层单位。
(4)同某级党委发生意见分歧时,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2、采访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
如何深入:
(1)积极主动的“沉”到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去。
(2)要求记者与群众广交友,深交情
(3)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
六 章
一、记者的定义:
1、 狭义:专指从事新闻采写的专业人员,也叫外勤记者。
2、广义:范指一切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
二、记者的社会职能与地位:记者的社会职能与地位,是由其所从事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工作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其中新闻事业的性质是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因素。
三、新闻事业的概念: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方式,以反映和影响舆论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四、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责: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勇于坚持真理,坚持谬论,敢于反映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六、社会地位:社会活动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官倒人民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 。
七、记者的工作特点:
1、活动引人入胜,社会影响大;
2、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化无穷。
3、脑体并用,工作十分艰险。
八、我国记者的工作任务:
1、 采写新闻(衡量好坏的主要标准)
2、 反映情况;不能公开的,但有价值的,写成内参形;向编辑部汇报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
3、做群众工作
八、记者的修养
1、“识”的修养。也就是要求记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识,是建立在正确立场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之上的。
2、“学”的修养
首先,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
是一个专家。
3、才的修养。了解和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新闻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七章
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新闻价值
一、 新闻价值
定义:是指事实所在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对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价值构成因素:
1、 新鲜性,事实发生或变动的时间及其所含的新闻信息量。时间近,信息新。
2、重要性。事实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普遍程度,或于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密切程度。重要性是决定新闻价值大小和有无关系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别资产阶级新闻的主要特点。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标准是:影响性;显著性;反常性;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性、职业的接近、性别的接近、年龄的接近、心理的接近)、趣味性(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趣味性特征:和思想性密切相关系。融于知识性当中;讲究人情味。
二、 新闻敏感
定义:记者敏锐得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能力。
表现在:1、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2、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3、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4、能“落叶知秋。,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做出科学的预见。
来源:1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2、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3、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三、如何把握新闻价值去识欣慰事实,着眼于事实的变动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事实的变动度。
1、 事实变动的范围于规模
2、 变动的顺序与次数
3、 变动的过程与速度
八章
一、采访选题: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 涉及到采伐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
二、采访选题的原则:
1、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
2、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辩证统一
3、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
三、采访选题确定的先决条件: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含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时的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特点:1简略、概括,2、不可靠、3、属于直观感觉的东西。
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1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2、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3、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4、从各业务部门的书面材料中来。5、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6、从广告及天气预报中来。7、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三、选题确定的关键:记者要善于驾驭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驾驭思维的要求和方法是:
1、从微观思维走向宏观思维。宏观思维的作用表现在:可以使记者铺捉到重大题材,对大的时间、全局的情况做综合的分析和宏观的鸟瞰;可以使记者对具体个人和事件的审视中,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框,将其置身 于大的时空背景下,展示其据以存在的整个社会系统;可以使记者在纵横比较、发展追踪中对事物做趋势性的分析、把握和预测。
2、从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
(1) 由局部思维转向整体
(2) 单向—多向(多种指向、多种起点、多种因果联系、多种评价标准、多种思维结果
(3)静态——动态
3、从直接经验型到理性思维
直觉经验型思维,就是单纯借助直觉和已有的经验所进行的思维。
理性思维是用科学的眼光注意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探求的方式。其特征是“:
(1) 不受感觉和经验的束缚,不为事物的表现迷惑。
(2) 不盲目遵从权威和教条,对时代的呼唤极为敏感。
(3) 不服从旧理论,从社会发展党员饿高度来进行价值评价。
4、从保守趋同思维走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求异性质、认同性、发散性、逆向性。
四、采访选题确定的运作方法
1、从明显特点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
2、从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中
4、 精选事实的最佳角度)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新奇性、社会性和受众性、精致性。
九章、新闻采访的工作程序及其方法
一、报道思想
定义:新闻传播媒介在一定时期内或者阶段内,为着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订的新闻报道工作的设想、意图。它包括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等。
明确报道思想的作用:1、从政治上、政策上为采访工作做导航。2、指导新闻素材料的获取、3、指导新闻主题的提炼。
如何明确报道思想:要求记者一方面学习编辑部提供的报道原则和报道提示,领会其中的意图和实质,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实际,认真钻研党的有关政策和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客观实际情况,从中不短深化自己的认识,深刻地理解、把握报道思想。
二、采访准备的意义和方法:
采访准备定义是指记者为采集新闻材料而进行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工作。
采访准备的意义:1有助于记者进一步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2、有助于记者缩短与采访对象间的距离。3、有助于记者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采访,提高工作效率。
采访准备分为两种,一平时准备,一临时准备。
如何做好准备:1、平时重视积累(理论政策上,知识上,业务技能上、情况准备);临时要认真准备(要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伐有关的政策;要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要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5、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三、采集新闻材料的要求
1尽量掌握一手材料
2、注重对材料进行认识上的加工。(核实真实性、鉴别材料的全面性、判定深刻性。
四、采访新闻材料的方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文献法
五、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采访中思考新闻报道写作,主要是两个方面:
六、对写作体裁要求的思考。如何实施
1根据写作体裁的不同要求,来考虑采访的计划和步骤。
2、根据写作体裁的不同要求有意识的去捕捉、挖掘有关材料
3、根据写作体裁的不同要求检验初步采访的成效,以确定
修正或强化进一步采访的方向。
七、对新闻主题的思考
新闻主题: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如何实施:
1、 结合报道思想来思考新闻主题。
2、 根据对事物的分析和研究来提炼。
十章
一、新闻策划
定义: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做出的事情先谋划或筹划的。
特点:1采访策划的对象是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
2、策划的目的是要追求新闻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以产生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3、内容安排上有着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4、行为带有明显的群体性。
二、新闻采访策划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力。
2有利于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多出新闻精品 ,
3、有利于新闻传煤更好的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三、新闻采访策划的基本要求和方法:1、坚持策划“创意”的科学性2、坚持策划报道“导向”的正确性;3、坚持策划报道“火侯”的把握性
十一
一、 访问成功的先决条件:
1、选择好访问对象(理想的访问对象是“有情况”的对象、整体上合乎要求的、) 2、创造融洽的访问气氛(善于寻找把双方从感情上联系起来的“桥梁;尽快引得对象的信任和好感;精心考虑访问场所和时机的选择
二、问:指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通过向访问对象提出问题,以了解有关的新闻事实及其材料和观点。
善问的要求:1问的自然、2、问的合适、3、问的关键、4、问的有策略5、问的简明
提问的方式方法:1、根据对象访问的适应性来决定提问的方式。(正问法、迂回、激将法、设问、)2、根据采访任务和记者的选择性来决定所提问题的形式。(原初性问题和从属问题;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中性问题和诱导性)
三、 访问记录
定义:记者对新闻访问活动中采集的各种材料的记载。
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 内容上的要求
1、耳闻要注意记要点
2、眼见要注意记特色
3、记事不忘记“识”
(二)对形式上的要求
1、记多记少,记详记略
2、手记和心记结合运用
3、笔记和画记
4、既要记的好,又要记得快。
(三)对整理上(弄成采访日记)
四、新闻采访中记者如何实施对访问对象的心理“控制”
1、注意控制的针对性(访问对象乐意接受访问而又善于同记者交流;愿意,不善于,不愿意)
2、要善于运用心理控制手段(示范、强化、说服、激励)
3、要把控制贯穿与访问的过程(准备时,对其心理分析、初次见面、访问交谈时
五、记者访问心理消极因素的表现:1动机的不稳定、2、情绪的两级性、3、感知的错觉,4、首因效应;5、光圈效果。6、性格的内倾性。
十二章
一、新闻观察活动
定义:记者依据一定的采访任务,通过眼睛等各种感官和大脑对客观事情的外部现象与联系的综合反映来进行新闻采访的一种社会活动。
新闻观察方法:1参与性观察、2、隐匿性、3、非参与性
新闻观察的作用
1、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验证间接性材料。
2、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和细节材料,为写作“视觉新闻“创造条件。
3有助于记者产生真情实感,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新闻观察可以成为记者的一种不可被剥夺的采访武器。
新闻观察的 的内容:
1现场观察(对事情现场的基本情况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等要观察清楚: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学会透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2、人物观察(外貌、有个性的特征的动作和语言;内心世界
记者观察力的内涵:一种综合的观察力、“孩童般的眼光和聪明长者的眼光的统一
二、 提高记者贯彻力的途径和方法:
1、要自觉养成对客观世界的强烈:关注力;
2、积极训练自己感知客观世界的:专注力、3感知世界的思考力。
十三、
专业类新闻采访:根据采访领域所属专业(门类)分类别的各种新闻采访样式。
一、 政治类新闻采访
定义:是指对有国家、政党、社团以级人民群众日常政治生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有强烈的政治色彩、2讲究时机,注重宣传效果。3采访的面十分宽范,但“重点“又很明确。
政治类新闻采访的内容及特殊要求
1、有关重大事件的采访。记者要求(1)高度的政治敏感,密切关注政治形式,使事情尚在预料中。(2)站在党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严守党的宣传纪律。
2、重大政治节日的采访。(1)要抓好纪念、庆祝活动本身的采访报道。(2)要有计划地抓好与节日有关的成就式采访报道。
3、党代会、人代会议、政协会议的采访(1)推陈出新,不落俗套。(2)要切实把握“三会”的性质和特点。(3)要做好记者招待会的采访报道。(4)要会上会下,会内会外相结合,大报小花絮相配合。
4、党的建设的采访
(1) 抓好党风建设的采访 报道。
(2) 围绕党建工作重点的不同阶段,有步骤、系统地惊醒采访报道
(3) 要住好不同历史时期,富有时代特点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采访报道
5、少数民族的采访
(1)要认真学习、领会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善于 运用这些观点、政策去解释和反映各种现象。
(2)有一定的民族知识,
(4) 吃苦耐劳,跑去采访一手资料,
(5) 以正面报道为主
(6) 对带少数民族地区的奇特风气,要热情科学的看待。
6、外事报道的采访:在中国或外国发生的关于中外关系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1) 熟悉我国的外交史,懂我国外交政策。
(2)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3) 采访要注意礼貌、得体。
(4) 严守外事纪律
7、法制报道: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1)有较丰富的法律知识和高度的法律意识。
(2)熟悉法制工作的程序、特点和原则。
(3)多倾听多方面的意见,注意采访报道的确切性、客观性。
(4)要注意保护有关人员的秘密,切实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8、军事新闻:对与武装力量或战争直接有关的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1) 即突出军事特色,又要服从政治目的。
(2) 讲究时效、注意保密
(3) 壮“军威”,颂军魂
(4) 立足军队,面向民众
(5) 搞好军事领导机关的采访,深入军旅。
二、经济类新闻采访
定义:对有国民经济、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以级人民群众日常经济生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在采访 报道的指导思想上,涉及到的具体政策和规定繁杂多样,其内在关系有错综复杂。
2、采访对象上,涉及到具体业务工作,活动等往往呈程序性、重复性。
3、 采访的内容上,设计到具体数字多,数量性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类新闻采访报道的运作方法:、
1、 新闻价值的取向,由指令传递型—信息传导型
2、 采访报道的范围,生产封闭型——市场开放型
3、 采访报道时态,报道滞后型—报道即时型
4、 采访报道的事实选择,焦点透视型——散点透视型
三、文化类新闻采访
定义:范指报道有关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方面内容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选题有较强的可受性。2、对象文化层次高3、内容有较强的专业性。
文化新闻采访的范围与运做要求:、
1、文艺新闻采访
文艺新闻采访指文学和艺术领域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注意
(1)正确处理好“文艺性”和“政治性”的关系。
(3) 坚持正确的文艺鉴赏原则,不断提高文艺鉴赏水准。
(4) 正确的对待文艺名人
2、教育新闻采访
教育新闻采访是指教育领域里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注意:
(1)采访报道的指导思想和选题要立足教育价,面向社会。
(2)内容求新中有深
(3)手法:善于精选角度和事例,力求使新闻活起来。
3、卫生新闻的采访
卫生新闻:对医药卫生领域以及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新鲜事实的报道。注意
(1) 坚持谨慎原则。
(2) 坚持大众化原则
4、 科技新闻采访
科技新闻:对科学技术领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注意
(1) 讲究科学性。
(2) 讲究通俗性
(3) 讲究适宜性
5、体育新闻的采访
体育新闻:体育活动领域内具有新闻价值和人和事的报道。注意
(1) 强烈的时间意识
(2) 敏于观察,善于捕捉瞬间。
(3) 要场内场外结合,多方位的采访。
四、社会新闻采访
定义:报道重点反映社会上个人的品德、行为和日常生活的那部份社会活动。
特点:1采访报道的对象无行业、专业归属的限制
2、题材和内容传通性强。
3、采访报道的事实材料,情况复杂,性质多元。
社会新闻采访的特殊要求:
1、改变常规的方式和手段,学会在社会的底层发现新闻,并善于在采访手段上“变通”
2、采访的题材与内容既要讲究情趣性,又要不忘导向性
3态度和方法上,注意准确客观、适度有节(对材料的性质判定正确,且采用全面,准确;选题量的确定及安排上要讲究适度有节)
十四按采访内容形态特征分类
一、 事件性新闻采访
定义: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形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时间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采访对象信息量集中、清晰、易传通
2、采访内容直观性强、可受度高。
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及运作要求:
1、突发性事件采访:(对事前没有任何预兆、突然发生的采访)。,记者要求
(1) 反应快,作风敏捷
(2) 在事件现场要冷静,当机立断,迅速确定采访的重点所在。
2、预发性事件采访(记者对事件的发生事前已有所闻,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采访。
(1) 不要停留在事件中的程序性材料的采集于选用上,而应着力采集、选用事件中“含金量”高的新闻性材料。
(2) 不要与新闻本身找新闻,要拓宽视野和思路,多方位、多角度的从事件的联系点上去发现新闻。
(3) 不要局限事件的动态性材料的采集与选用,要注意静态性材料的采集
(4) 不要按部就班采访,要抓时间,超前工作。
三、 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定义:报道那些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1、采访对象的新闻价值在于其社会的启迪于警示意义上。2、新闻的内容繁杂、时间跨度大
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及运作要求:
1、告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注意: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注意发现新闻根据)
2、调查型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概念:公开披露社会问题的真相及其症结所在的一种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1) 调查要确保准确、全面、有力
(2) 采访要有钻劲、韧劲,要善于采用多种采访手段与技巧。
3、思辩型非事件性新闻采访(通过解释、评述的手法,重在揭示事实内在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的一种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样式。注意:
(1) 采访选题不要回避矛盾,敢抓热点、和难点。
(2) 深入新闻事实的内部,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
(3) 让事实经过理信过滤,加深报道的思辩色彩。
十六章 按采访主体行为方式分类
一、 座谈会:
定义:记者通过座谈的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同一话题,向多个对象进行采访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
运做要求:(1)参加人员要适宜(2)要认真做好会前的准备。(3)要采用漫谈、谈论的方式进行座谈。(4)座谈会采访要与个别采访相结合
二、 记者招待会
定义:(记者参加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社会、群众团体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采访同一对象。
要求:(1)会议前要摸清意图。(2)提问要开门见山,讲究质量(3)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三、专门采访与交叉采访
(一) 专门采访:
定义:专访(记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有关人士所进行的专题性的采访活动)
特点:专。
形式:1、问答型的专门采访和描述型的专门访问
2、人物型;问题型;事件型
要求:(1)精心选择采访对象。
(3) 做好充分的专门性准备
(4) 把握机会好采访时机和采访中的观察
(二)交叉采访
定义:(记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采访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的采访活动。
优点:有助于记者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记者锻炼和增强工作能力;
注意:1根据不同的采访任务,统筹安排好工作的行动计划,以便抓住坚持,在不同的单位负责人或场所穿插进行采访。
2、搞好重点采访,用在刀刃上,
3、坚强有关部门部门的通讯员的联系,依靠社会力量完成。
5、 有电话等采访
四、机动采访和驻地采访
(一)机动性采访
定义:新闻传煤的编辑部,没有固定活动领域的专职记者所从事的采访活动。
特点:1、机动性强,采访范围广,变化大
2、采访的题材重大,目的性强
特殊要求:1对面上的情况要透彻的了解
2、有广播的的知识面和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3、注意采访材料的核实
4注意依靠所在采访地区和单位的确有关单位的有关部门
(二) 驻地采访:
定义:(指出新闻传媒排驻各地的记者所从事的采访活动。
特点:1采访活动相对固定2、选题确定的自由度较大
特殊要求:1、有全局观点。2、要吃一抓二观三,3、处理好驻扎地的关系。
五、隐性采访与体验式采访
(一)隐性采访(暗访)
定义: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职业活动身份,或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的采访意图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
样式:旁观式、参与式
特殊要求:1访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到各种不测
2、严格掌握采访范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3、具体运用中,隐性采访最好与显性采访相结合。
(三) 体验式采访
定义:(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体验和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
类别:社会类、生活类;公开、隐蔽
作用:1、有助于记者主题意识的提升。
2、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特殊要求:1、选题要严谨。2、记者的情感要善于调控。
3、注意“钻进去,跳出来”
十七新闻采访的中介工具属性分类
一、广播录音采访
定义:借助录音机采制录音报道的一种广播媒介采访形式。
优势:1、有更高的可信度2、有鲜明的现场感3、有强烈的感染力
特殊要求:1、要认真做好采访报道的题材选择工作
(1)音响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新闻题材。
(2)有人物活动音响的新闻题材。
(4) 反映社会舆论的题材
2、精心采录现场实况音响
3、注意搞好访问过程的采录。
4、要注意记者描述音响的采录
三、 电视摄像采访:
定义:借助摄像机采制电视新闻报道的一重电视煤介采访形式。
优势:信息容量丰富性;活动图象的直觉性;时空一致的现场性;
特殊要求:1、要注意立足“抓拍“(挑、记者在新闻时间现场进行观察、分析,从中挑选新闻素材;等,记者以充分的耐心,等待最佳拍摄时机的到来;抢,记者在新闻事件出现的瞬间,不失时机,眼明手快的抢拍。
2、注意精选画面(画面的信息容量、画面的移情审美价值;)
3、注意场面调度
4、注意访谈现场的采拍(选择好恰当的采访对象;让采访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讲话;记者提问要将“访谈“逐步引向深入。
四、 电话采访:
定义:(记者借助电话,与访问对象交谈,从而获取新闻素材的媒介采访形式
优势:快速、方便、轻松、
特殊要求:1掌握好使用电话采访的适宜性原则
2、掌握好使用电话采访的工作要点(事先要认真、详细地拟好提问的提纲;保持通话的原貌;注意自身的“通话“态度。
五、 互联网上采访
定义:(记者借助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所进行的媒介采访形式
特点:1网上采访不受时空限制,因而能高效、便捷地进行采访。
2、网上采访使记者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
3、网上采访互动性强,它为公众的参与与不定时的双向交流开了方便之门。
注意的问题:1、记者有更强的鉴别能力,切务让时间凌驾于新闻的真实性之上。2、要求记者掌握采访方式的合成使用,增强采访说服力。3、要求记者注意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