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芭蕾的异同
“芭蕾”是法文Ballet 的音译,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芭蕾经历了多次演变与发展,由最早的芭蕾的雏形,即“宴会芭蕾”演变为“宫廷芭蕾”,她的看点在于其表演的是戏剧、音乐、舞蹈、朗诵、杂技的混合体。后受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发展为表现现实生活的“情节芭蕾”,而在他之后的“浪漫主义芭蕾”则是芭蕾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在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19世纪末,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特别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20世纪初,俄国芭蕾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主导地位。
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更是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一部芭蕾舞的双人舞、独舞、群舞都有固定的形式结构。双人舞是古典芭蕾的核心舞,大都用以表现男女主角恋情或正反两方对抗,姿态优美、感情内在是其特点;独舞犹如话剧中的独白、歌剧中的咏叹调一样,长于刻画人物性格和抒发内心情感;群舞则用来渲染、烘托气氛,调剂色彩。女子脚尖舞是芭蕾舞的灵魂,其独舞要求技巧娴熟,有轻盈如飞的跳跃和令人目眩的旋转,还有快感十足装饰性极强的双脚打击,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环境气氛等。传统的芭蕾舞技巧是一个严格的体系。有“绷、直、开、立”的审美原则,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三种基本舞姿,腿的伸展、射击、打开、屈伸、抬腿、踢腿、划圆圈等动作,还有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和转身,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
《天鹅湖》
《天鹅湖》故事取材于民间故事,即恶魔把美丽的少女变作天鹅,但爱情和正义的力量最终战胜邪恶。它的音乐由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他采用交响乐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在这部芭蕾舞曲中,有如泣如诉的管乐呜咽,表达奥杰塔公主纯洁的内心世界;也有华丽明朗的舞曲,表现齐格费里德王子的阳光和活力。《天鹅湖》的音乐被评论家们称之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柴可夫斯基那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内在、充沛的感情,使《天鹅湖》音乐具有鲜明的性格和强烈的感染力。
在《天鹅湖》中,全剧分四幕。在第二乐章中,四小天鹅在满地银辉的夜晚湖畔,手臂交叉,用足尖跳起的轻盈优雅的小天鹅舞的这段音乐就是举世闻名的、流传颇广的《小天鹅舞曲》。这段音乐活泼、明快、朴实动人。《天鹅湖》第三幕著名的黑天鹅奥吉莉雅独舞变奏中,黑天鹅要一口气做32个被称作“挥鞭转”的单足立地旋转。这一绝技由意大利芭蕾演员皮瑞娜·莱格纳尼于1892年独创,在圣彼得堡版演出中出现。舞者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坚韧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诠释白天鹅和黑天鹅完全不同的心灵世界,这一绝技至今保留在《天鹅湖》中,成为衡量芭蕾演员和舞团实力的试金石。
芭蕾舞剧中还常贯穿有多种风格的舞蹈,即各个国家和民族具有特征的民间舞,统称“性格舞”。如《天鹅湖》里的西班牙舞、玛祖卡舞(波兰民间舞)、恰尔达什舞(匈牙利民间舞),它使得舞剧更加色彩纷呈、壮观美丽。在许多古典芭蕾舞剧中,由女演员组成的舞队排出各种几何图形,表演优雅的轮舞、圆舞,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舞蹈构图,往往是代表了一部舞剧的典型场景,如《天鹅湖》湖畔的“群鹅”。
《白毛女》
首演于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艺术节的芭蕾舞剧《白毛女》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舞剧之一,也是我国上演次数最多的一部芭蕾舞剧。芭蕾舞剧《白毛女》以“除夕夜,农民杨白劳和喜儿父女准备过年,恶霸地主黄世仁上门逼债,打死了杨白劳,抢走了喜儿”为线索,讲述了平凡的喜儿与恶势力作斗争的不平凡故事,揭示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社会命题。
在《白毛女》第七场中,被解救出来的“白毛女”与大春相遇,跳了一段独舞来表达内心的悲喜交集,其中有一个极高难度的技巧——连续32个单腿转!连续32个单腿转这一绝技是国际芭蕾舞团首席芭蕾舞演员必备的“看家本领”。剧中有“喜儿”逃进山洞后,经历春夏秋冬,头发由黑变白的场景,这场戏中,先后有4个“喜儿”出场,她们在不同的季节背景下,各自表演一段独舞。这场戏几乎成为《白毛女》的标志性段落,漂亮的舞台背景加上演员们精湛的舞技,也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西方经典的芭蕾舞剧故事情节大多以神话和童话为主,一般为三幕.中国经典的芭蕾舞剧以真实故事改编较多,采用多场次。从这两个芭蕾舞剧中可以看到舞者跳的虽然都是芭蕾舞剧,但是其风格、特点却是迥然不同的。在《天鹅湖》中,演员穿着西方的服饰,传统的芭蕾舞裙。在跳的时候保持上身直立,整个人笔挺的,采用了交响乐,有着浓郁的西方特色。
而作为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芭蕾舞剧《白毛女》除了拥有经典隽永的故事情节及豪华演员班底外,在舞蹈和音乐上,芭蕾舞剧《白毛女》亦处处彰显出浓郁而别具风格的中国元素。除了意象上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外,在
舞蹈方面,《白毛女》在西方芭蕾舞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民间舞蹈,独创出“大红枣舞”、“秧歌舞”等特色舞蹈,所以在跳的时候,与传统的西方芭蕾不同的是上半身不在一直保持直立,而是加入了中国古典舞的元素,是之更加柔软。而镰刀,砍刀,窗花等道具,令人耳目一新,渲染了氛围,使得观众更好的贴近舞蹈,体会舞蹈。
在音乐上,《白毛女》不但直接采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还将戏曲音乐素材、唱腔、表演手法、技巧等用到音乐创作上,使整部舞剧更洋溢出丰厚的革命激情。歌剧《白毛女》中的唱段“北风吹”、“扎红头绳”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成为一代人心底难以抹去的记忆。芭蕾舞剧《白毛女》则全面保留了这些脍炙人口的唱段,并且采用的是朱逢博等人的原唱,满足了观众的怀旧情结。该剧的音乐大量吸收了歌剧素材以及民间的音乐素材,与极具民族化风格的舞蹈相得益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