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
文章摘要:主要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绘画的时代背景,艺术创作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和作品,并对其中的一些作品进行简要赏析,对其要表达的情感进行阐述。同时论述了它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对于尼德兰绘画文化,也许大家会有些陌生,不过在世界文化史上,它也可算得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我将对其进行一些介绍和说明。
一,时代背景
“尼德兰”一词意为低凹之地,包括莱茵河,缪司河,些耳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即相当于今日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河法国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它面临大西洋,与英国遥望,南由莱茵河为纽带,与整个西欧相接。
早在中世纪时期,它就因地理优势成为北方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在13,14世纪时,这里的手工业,特别是呢绒业,就已相当发达。15世纪时,尤其到了十九世纪前期,由于尼德兰的贸易和呢绒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建设极为迅速。其中,尤以布鲁日,伊普尔,根特,列日等城市最为繁荣。同时,市民们在和封建领土的斗争中,为争取城市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特权,从而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
另外,由于通过皇家联婚和协议,使尼德兰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强大的勃艮第公国的领地,完成了初步政治上的统一,并促进了尼德兰各城市的的长足发展。所以当时的尼德兰已成为欧洲唯一的可以与意大利相提并论的先进地区,
尼德兰的美术活动最初与法国有着密切的关系。14世纪有许多尼德兰美术家受雇于法国宫廷,他们除了将尼德兰美术风格带到法兰西以外,同时接受于流行法国的意大利美术风格影响。百年战争之后,勃艮第首府迁入佛兰得斯境内,尼德兰美术开始在改造和发展晚期哥特式艺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二,艺术创作风格
尼德兰绘画的风格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下面我分别说明。
(1)尼德兰早期
色彩丰富的祭坛画与中世纪手稿的插图——细密画的传统赋予了尼德兰的绘画以宝石般精巧的品质。尼德兰的绘画是精细和写实表现的,同时含有神秘的情绪,具有夸张的想象,与较有秩序的理想色彩的意大利艺术形成鲜明对照。
(2)尼德兰盛期
16世纪初,在尼德兰形成一股被称之为“罗马化”的思潮,这股思潮仰慕以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化,以意大利文化为楷模,引进了意大利的绘画技法,改造尼德兰的传统文化。该思潮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尼德兰美术写实的技巧的提高和完善,它的消极作用是对特有的民族传统较轻视。
尼德兰的“罗马化”画家还处在学习表面的阶段,他们在人体比例,透视法则等发面,比原有的传统绘画有很大的进步,但在艺术感染力方面却比过去逊色。
三,创作特点
尼德兰由于受世界宗教神权统治的时间比较长,使得祭坛画成为主要表现形式。它的特点是色彩艳丽,笔触细腻,画风细致。其创作特点随艺术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各自画家有不同的发展。下面我将在代表人物中和其作品中做详细介绍。
四,代表人物及作品
(1)尼德兰时期的代表人物首先我要提到的是凡·艾克兄弟。弟弟扬·凡·艾克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十五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始人。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油画之父”。他既忠于真实又把真实加以变形,却不失其真。著名的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该画常被称为欧洲第一幅心理肖像。作品真实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尼德兰富裕市民家庭的新婚场景,鲜明地刻画了这一对新婚市民夫妇的性格特征。画中细致地描绘了市民家庭的室内景物,如蜡烛、扫把、苹果以及小狗,创造了一种恬静亲切和幸福的气氛。画中引人注意的是位于画面中央的一面挂镜,通过镜子画出新婚夫妇的背影,和站在这对夫妇对面的另一个人,即画家本人。这面镜子的细节处理,扩大了画面的空间,显示了画家对光反射的研究和兴趣。还值得注意的是,这面挂镜的四周,饰有十幅画的及其细致的圣故事画,可见传统的细密画风格对其的影响。
至于哥哥胡伯特·凡·艾克,人们对他生平事迹知道很少,他们兄弟一起创作的《根特祭坛画》中的《羔羊的礼赞》被认为是他的作品。
该画描绘的是《约翰福音》中的“黄金故事”一段,在画面中上部祭台中的白羔羊,天使们在祭坛的周围和远处的众多人群构成了画面。对羔羊的祭拜象征对耶稣的礼赞和对天主上帝的虔诚。远处的圣光表示大地的一切都在盛赞羔羊的牺牲精神。画面中众多人物代表了社会的各个阶层,画家通过此画,真诚的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2)另一位杰出的画家便是维登。他和凡·艾克处于同一时代。维登的画题材丰富,形式各异,既有肖像描写,也有宗教人物。他的著名作品《下十字架》颇受世人好评。
这一幅《下十字架》约作于1435年,维登在这里摒弃了许多公式化构图(在《根特祭坛画》上这种公式化比较明显,还在一定程度上受泛神论观念的束缚),集中塑造耶稣被扶下十字架时所有人物的个性特征。这里既无风光景物,更无金色背景,突出的是成对角线地斜拉下来的基督尸体,与在他下面昏迷过去的马利亚,母子两人相同的曲线构成了轴心,展开了一幕因悲剧所引起的抚慰性情节。整个场面是按祭坛平面的凸字形而安排人物的。所有人物的性格刻画是极其认真,作为尼德兰沿袭百年之久的传统祭坛画,它不愧是一幅最富肖像性的绘画杰作。
(3)接下来我将要提到的是波茨。他是尼德兰北方画派重要代表之一。波茨的主要作品是为鲁汶市圣彼得教堂绘制的祭坛画《最后的晚餐》,此画被认为是当时尼德兰绘画中在宗教题材里表现世俗生活的典型例子。
画家没有按照宗教内容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场面大胆的移至15世纪尼德兰市民居住的餐室中。典型的哥特式房屋,墙面狭窄,窗户较多,室内光线明亮而柔和,地面铺以整齐的花砖,桌面覆盖洁白的桌单,不但准确的表现了室内的透视关系,而且很好的体现了尼德兰人爱好整洁的习惯。室内陈设与用餐习惯都充满了相当浓厚的世俗气息。
(4)下面提到的这一位,对我来说是很崇敬的,他是个农民画家,而我是个农民,所以对他有说不出的好感。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的16世纪伟大的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
勃鲁盖尔在风景画方面是一个开拓者,他以宏大的构图,描绘尼德兰壮观的自然景色,他的风景画无论构图、色调和意境,都将景色和人物融为一体。他著名的作品较多,其中最用名气的有《农民的婚礼》《雪中猎人》《伯利恒的户口调查》等。
我将介绍这幅《农民的婚礼》。这幅画是他表现农民生活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幅它描绘了举办婚礼喜筵时的热闹场面:地点看上去像一个谷仓,墙垛用干草堆成,人们坐在用树干制成的简陋板凳上,围在长方形桌前就餐。勃鲁盖尔将混乱的场面巧妙和谐的组织起来。婚礼席上的人很多,但大都庸庸碌碌,或者心事重重,他们自顾吃喝,只有角落里的教士在聊着天。同时新娘的吃吃微笑和新郎的缺席使人们对这幅画的意境更加的着迷。
《农民的婚礼》正面反映了农民平凡而温暖的生活,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作品刻画了尼德兰人的性格,展示了他们的活力。
(5)尼德兰时期还有许多有名的画家、艺术家,比如丢勒,他是最早画自画像的画家,作品有《四师徒》《亚当和夏娃》等。还有凡·德·高斯,他的作品著名有《牧人崇拜》。还有一些画家像马苏斯,作品《兑换银钱的人和他的妻子》,博斯的《乐园》格鲁内瓦尔德的《伊森海顿祭坛画》,荷尔拜因的《亨利八世像》,阿尔特多弗的《亚力山大的胜利》等等。我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纵观世界文化史,我好像看到了一条长河,而这些画家,这些作品,就宛如河中的飞鱼水藻,生机勃勃,千变万化。我们中国也是自古就多情义之士,同尼德兰文化一起,给世界美术做出了许多贡献。让我们记住尼德兰文化吧,它使文艺复兴时期世界文化的一个代表,一个不朽的传奇。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