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涎腺的超声解剖:
一、腮腺(Parotid gland)
腮腺大小约5.0cmx3.5cm,外形似稍不规则的倒三角形,整个腮腺周围被一层致密的纤维组织即颈深筋膜所包绕,内部呈均匀分布的实质性结构。
腮腺的位置、形态和毗邻:腮腺可分为浅叶、深叶和峡部。浅叶较大,位于嚼肌后部的表面,形似倒置的锥体形,向后覆盖于胸锁乳突肌上端前缘,上达颧弓和外耳道软骨下面,向下在下颌角后下方,重叠在二腹肌后腹的表面。深叶位于下颌支后内侧,突入下颌后窝内,有三面:其上面与外耳道软骨及颞下颌关节后面相邻;前内侧面与下颌支后缘和嚼肌后部相邻,并延伸至翼内肌深面;后内侧面与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肌相邻。峡部浅面连接浅叶,深面连接深叶。
腮腺鞘:腮腺筋膜来自颈深筋膜浅层,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二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腮腺鞘向腮腺实质内形成许多纤维隔,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腮腺导管系统:腮腺导管大致分为闰管、分泌管和排泄管三段。前二者均位于腮腺小叶内,后者穿行于腮腺小叶间结缔组织,管径由细变粗,最后汇集成总排泄管。从腮腺浅叶前缘穿出后约在颧弓下1cm的水平向前行进,导管长约5cm~7cm,管腔直径约0.2cm,越过嚼肌表面,穿过颊肌纤维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颊部所对应的黏膜。
副腮腺:约半数人有副腮腺,大多数者为1个(少数者为多个),大小不一。副腮腺有一蒂部与腮腺浅叶相连,常位于腮腺前缘与嚼肌前缘之间、腮腺导管的上方,多数接近于导管的近侧端。
腮腺的主要血管:颈外动脉在腺体的内下方进入腮腺,分出耳后动脉后,向后外斜行至下颌髁颈高度分为颞浅动脉和颌内动脉。颞浅静脉及颌内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在腮腺内汇合成面后静脉。越过下颌骨下缘与面前静脉合成面总静脉,或直接与面总静脉汇合,终于颈内静脉。
腮腺区约有20~30个淋巴结,可分三组:第一组为腮腺浅淋巴结,位于腮腺筋膜浅面和腺体表面,收集耳廓外区及颞区的淋巴液;第二组为腮腺实质淋巴结,位于腮腺组织内,收集腮腺、眼睑、颞部、额部、外耳道等淋巴液;第三组为腮腺深淋巴结,位于咽侧壁,收集鼻咽、后鼻腔的淋巴液。上述部位的炎症及肿瘤常可导致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腮腺内淋巴结将收集的淋巴液引流到颈深(上)区淋巴结。
声像图上显示层次由浅至深为:①皮肤;②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内含颈阔肌后部,腮腺区的皮下组织内有耳前淋巴结及耳大神经,在嚼肌区有腮腺导管;③腮腺鞘及腮腺 腮腺浅叶显示很清晰,深叶的深部境界不甚清晰,其前界为翼内肌,后界为二腹肌后腹。
二、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颌下腺位于颌下三角内,在下颌骨体的内面、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外部由颈深筋膜浅层包绕形成鞘包膜。颌下腺大小约3.5cm×2.0cm,呈扁椭圆型,分为深、浅两部分,腺体的大部分属浅部,位于下颌舌骨肌的浅面,深部绕过下颌舌骨肌后缘并在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进入舌下间隙。
颌下腺导管从深部发出,长约5cm,直径约0.3cm~0.4cm。起于浅部的数支循深部绕过下颌舌骨肌后缘,在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间向前走行并开口于口底的舌下肉阜。
颌下区淋巴结约3~6个,其中一部分位于颈深筋膜浅层的浅面,一部分位于颌下腺与下颌舌骨肌之间,腺体内无淋巴结。颌下区淋巴结收纳颌面部的淋巴回流,其输出管终止于颈深上淋巴结。因此颌面部的炎症或肿瘤常先致颌下区淋巴结感染。
声像图上显示层次由浅至深为:①皮肤;②皮下组织 包括一部分颈阔肌;③颌下腺鞘及颌下腺 颈深筋膜浅层包绕颌下腺腺体形成颌下腺鞘;④口底肌群 颌下腺的深面是由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上缩肌等组成口底肌群,与颌下腺的分界清晰,常以此肌层作为分界来判断病变属颌下三角还是舌下三角。
三、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
舌下腺呈扁平状,位于口底黏膜深面和下颌舌骨肌上方的舌下间隙内。舌下腺的前缘在正中线可以与对侧舌下腺相遇,后缘与颌下腺延长部相连。
责编:陈宇芳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