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显微镜计数法
简便易行,但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
2.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计数细胞数量多,速度快,易于标准化,计数精确性较高,但需特殊仪器。某些人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病理情况(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使用前须按NCCLS规定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且须认真坚持日常质控工作。
要点5:
质量控制
1.经验控制
(1)与红细胞数比较: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约为(500~1000):1。
(2)与血涂片白细胞分布密度一致性,如下表。
如表:血涂片上WBC分布密度与WBC数量关系
血涂片上WBC数/HP |
WBC |
血涂片上 |
WBC |
2~4 |
(4~7) |
6~10 |
(10~12) |
4~6 |
(7~9) |
10~12 |
(13~18) |
要点6:
参考值
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儿童:(5~12)×109/L。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要点7: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分类法
能准确地根据细胞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可发现细胞形态及染色有无异常,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但耗时、精确性和重复性较差。
2.血液分析仪分类法
有三分群和五分类两法,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能提示异常结果,结果以数据、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
要点8:
质量控制
1.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因素
包括涂片中细胞分布不均和细胞辨识能力差异。
(1)细胞分布不均:通常涂片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采用“城垛”式移动进行涂片分类,有助于弥补涂片中细胞分布的差异。
(2)形态识别差异:主要因素是①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差异;②单核细胞和大淋巴细胞鉴别能力差异;③染色较差的涂片,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难以区分。
2.影响分类计数精确性因素
精确度常用重复计数后计算的s或CV来表示。人工计数准确性虽高,但精确性差,与分类计数细胞数量较少有关。计数细胞量越大,误差越小。因此,临床上如需观察细胞数量变化作为诊治指标时,应提高细胞计数量,如下表。
如表: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白细胞数的关系
白细胞总数(×109/L) |
应分类白细胞数(个) |
白细胞总数(×109/L) |
应分类白细胞数(个) |
<4 |
50~100 |
20~30 |
300 |
4~10 |
100 |
>30 |
400 |
10~20 |
200 |
|
|
要点9:
如表:成人白细胞分类参考范围
|
百分率(%) |
绝对值(×109/L) |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
1~5 |
(0.04~0.5) |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
50~70 |
(2~7) |
嗜酸性粒细胞 |
0.5~5 |
(0.02~0.5) |
嗜碱性粒细胞 |
0~1 |
(0~1) |
淋巴细胞 |
20~40 |
(0.8~4) |
单核细胞 |
3~8 |
(0.12~0.8) |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白细胞检查概要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性粒细胞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