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莫尔法: 滴定反应:Ag+ + X- D AgX $
滴定剂:AgNO3 标准溶液
待测物:Br- 、Cl-
指示剂:K2CrO4
指示原理: CrO42-+ Ag+ DAg2CrO4$ Ksp= 1.10 ´ 10-12
滴定条件:pH 6.5~10.0
优点:测Cl-、Br- 直接、简单、准确
缺点:干扰大,生成沉淀AgmAn 、Mm(CrO4 )n、M (OH)n等
不可测I-、SCN-,AgI和AgSCN 沉淀具有强烈吸附作用
佛尔哈德法:滴定反应:Ag+ + SCN- D AgSCN $
滴定剂:NH4SCN 标准溶液
待测物:Ag+
指示剂:铁铵矾 FeNH4(SO4)2
指示原理: SCN-+ Fe3+ D FeSCN2+ (K=138),当[FeSCN2+]= 6 ×10-6 mol/L即显红色
滴定条件:酸性条件(0.3 mol/LHNO3)---防止Fe3+水解
Volhard返滴定法:待测物:X- (Cl-、Br-、I-、SCN-)
标准溶液:AgNO3、NH4SCN
滴定反应:X- + Ag+(过量) D AgX$+Ag+(剩余) +
SCN-
‖
AgSCN $
指示剂:铁铵矾 FeNH4(SO4)2
Volhard返滴定法测Cl-时应采取的措施
Ø 过滤除去AgCl ¯(煮沸,凝聚,滤,洗)
Ø 加硝基苯(有毒),包住AgCl ¯
增加指示剂浓度,cFe3+ = 0.2 mol/L以减小[SCN-]ep
优点:返滴法可测I-、SCN-,;选择性好,干扰小,
弱酸盐不干扰滴定,如PO43-,AsO43-,CO32-,S2-
法扬司法:指示剂:荧光黄(FI-)
吸附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化学计量点后,沉淀表面荷电状态发生变化,指示剂在沉淀表面静电吸附导致其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
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同电荷(控制溶液pH)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离子强度)
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加入糊精)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指示剂选择)
滴定剂Ag+对滴定条件的要求:不能生成Ag(OH)的沉淀(pH< 10.0)
沉淀AgCl对滴定条件的要求:卤化银沉淀光照下易变为灰黑色(避免强光照射)
法扬司法的滴定条件:
u 控制溶液pH在 pKa~10.0之间
u 浓度在0.01~0.1 mol/L之间,控制离子强度
u 加入糊精作保护剂,防止沉淀凝聚
u 选择适当吸附能力的指示剂
I->SCN->Br->曙红>Cl->荧光黄
u 避免强光照射
42.重量法分类与特点
a.沉淀法
b.气化法(挥发法)
c.电解法
特点:优点:Er: 0.1~0.2%,准,不需标准溶液。
缺点:慢,耗时,繁琐。(S,Si, Ni的仲裁分析仍用重量法)
43.对沉淀形的要求
ü 沉淀的 s 小, 溶解损失应<0.2mg, 定量沉淀
ü 沉淀的纯度高
ü 便于过滤和洗涤 (晶形好)
ü 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44.对称量形的要求
ü 确定的化学组成, 恒定---定量基础
ü 稳定---量准确
ü 摩尔质量大---减少称量误差
45.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a 同离子效应—减小溶解度
b 盐效应—增大溶解度
c 酸效应—增大溶解度 K´sp=[M+][A-´]=Ksp aA(H)
d 络合效应—增大溶解度 K´sp=[M+´][A-] =Ksp aM(L)
e 影响s 的其他因素
温度: T↑, s↑
溶解热不同, 影响不同, 室温过滤可减少损失
溶剂: 相似者相溶, 加入有机溶剂,s↓
颗粒大小: 小颗粒溶解度大, 陈化可得大晶体
形成胶束: s↑, 加入热电解质可破坏胶体
沉淀析出时形态
46.沉淀类型
47.沉淀形成过程
48.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49沉淀条件的选择
晶形沉淀: 稀、热、慢、搅、陈
Ø 稀溶液中进行: Q(
Ø 搅拌下滴加沉淀剂: 防止局部过浓, Q(
Ø 热溶液中进行: s&
Ø 陈化: 得到大、完整晶体
Ø 冷滤,用构晶离子溶液洗涤: s(, 减小溶解损失
无定形沉淀: 减少水化程度,减少沉淀含水量,沉淀凝聚,防止形成胶体
Ø 浓溶液中进行
Ø 热溶液中进行
Ø 加入大量电解质
Ø 不必陈化,趁热过滤
Ø 用稀、热电解质溶液洗涤
均匀沉淀: 利用化学反应缓慢逐渐产生所需沉淀剂,防止局部过浓,可以得到颗粒大、结构紧密、纯净的沉淀。
50.有机沉淀剂
特点
n 选择性较高
n 溶解度小,有利于沉淀完全
n 无机杂质吸附少,易过滤、洗涤
n 摩尔质量大,有利于减少测定误差
n 某些沉淀便于转化为称量形
51.称量形的获得
52.吸光光度法:分子光谱分析法的一种,又称分光光度法,属于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基于外层电子跃迁
53.有机化合物的生色原理
a 跃迁类型
价电子跃迁:σ→σ*, π→π*; n→σ*, n→π*
DE (hn) 顺序: n→π*<π→π*< n→σ*<σ→σ*
b 生色团和助色团
生色团: 含有π→π*跃迁的不饱和基团
助色团: 含非键电子的杂原子基团,如-NH2, -OH, -CH3…
与生色团相连时,会使吸收峰红移,吸收强度增强
54.光吸收定律-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样品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光程(溶液的厚度)成正比关系---朗伯比尔定律
数学表达:A=lg(1/T)=Kbc (其中,A:吸光度,T:透射比,K:比例常数,b:溶液厚度,c:溶液浓)
注意:平行单色光;均相介质;无发射、散射或光化学反应
55.灵敏度表示方法
桑德尔(Sandell)灵敏度: S
当仪器检测吸光度为0.001时,单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测到的吸光物质的最低含量。单位:mg/cm2 S=M/e
56.吸光度的加和性
在某一波长,溶液中含有对该波长的光产生吸收的多种物质,那么溶液的总吸光度等于溶液中各个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和
A1 = e1bc1 A2 = e2bc2 A = e1bc1+ e2bc2
57.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单色器:作用:产生单色光
常用的单色器:棱镜和光栅
样品池(比色皿)
厚度(光程): 0.5, 1, 2, 3, 5…cm
材质:玻璃比色皿--可见光区
石英比色皿--可见、紫外光区
检测器
作用:接收透射光,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检测器: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光二极管阵列
58.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显色反应:没有颜色的化合物,需要通过适当的反应定量生成有色化合物再测定-- 显色反应
要求:
a. 选择性好
b. 灵敏度高 (ε>104)
c. 产物的化学组成稳定
d. 化学性质稳定
e. 反应和产物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Dl>60nm)
显色反应类型: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缔合反应;成盐反应;褪色反应;吸附显色反应
显色剂:无机显色剂: 过氧化氢,硫氰酸铵,碘化钾
有机显色剂:偶氮类:偶氮胂III;三苯甲烷类:三苯甲烷酸性染料 铬天菁S,三苯甲烷碱性染料 结晶紫;邻菲罗啉类:新亚铜灵;肟类:丁二肟
影响因素:
a 溶液酸度(pH值及缓冲溶液)
u 影响显色剂的平衡浓度及颜色,改变Δl
u 影响待测离子的存在状态,防止沉淀
u 影响络合物组成
b 显色剂的用量:稍过量,处于平台区
c 显色反应时间:针对不同显色反应确定显示时间
显色反应快且稳定;显色反应快但不稳定;
显色反应慢,稳定需时间;显色反应慢但不稳定
d 显色反应温度:加热可加快反应速度,导致显色剂或产物分解
e 溶剂:有机溶剂,提高灵敏度、显色反应速率
f 干扰离子:消除办法:提高酸度,加入隐蔽剂,改变价态 ;选择合适参比 ;褪色空白(铬天菁S测Al,氟化铵褪色,消除锆、镍、钴干扰);选择适当波长
59.测定波长选择
60.测定浓度控制
61.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移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移:复合光由l1和l2组成,对于浓度不同的溶液a和b,引起的吸光度的偏差不一样,浓度大,复合光引起的误差大,故在高浓度时线性关系向下弯曲。
物理化学因素:非均匀介质及化学反应:胶体,悬浮、乳浊等对光产生散射,使实测吸光度增加,导致线性关系上弯
吸光度测量的误差:A=0.434 ,T=36. 8% 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
A=0.2~0.8, T=15~65%,相对误差<4%
62.常用的吸光光度法
a 示差吸光光度法
目的:提高光度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解决高(低)浓度组分(i.e. A在0.2~0.8以外)问题
分类:高吸光度差示法、低吸光度差示法、
精密差示吸光度法
特点: 以标准溶液作空白
原理: A相对 = DA = ebcx- ebc0= ebD c
准确度:读数标尺扩展, 相对误差减少,
c0愈接近cx, 准确度提高愈显著
b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
目的:解决浑浊样品光度分析
消除背景吸收的干扰
多组分同时检测
原理: D A = Al1-Al2 = (el1- el2)b c
波长对的选择: a.等吸光度点法,b.系数倍率法
c 导数吸光光度法
目的:提高分辨率
去除背景干扰
原理: dnA/dln ~l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质子条件式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气态分离法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