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新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02 08:23:34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新青年》:《新青年》于1915915日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原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19227月终刊,共出版了92号。《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9月至191712月),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1月至19205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

物阶段(19209月至19227月)。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新青年》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新青年》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

③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新青年》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它惊醒了一代青年,为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也为当时媒体的新闻传播增添了新内容。

 

2.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著名政治活动家、报刊编辑和政论家。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改造国民性”。

陈独秀从三个方面领导了《新青年》的发展:(1)指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阶段的办刊方针;(2)提出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3)组织编者、作者和读者队伍。

陈独秀的新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社会进步、御敌救国的重要条件是通过新闻宣传沟通信息、开启民智;(2)新闻媒介具有教育功能,可以提高读者文化素质,并反过来促进新闻业的发展;(3)力倡言论思想自由,认为党见乃舆论之一部分而非全体;(4)新闻事业的政治性不可否认,新闻要讲政治。

 

3.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 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 新青年》第6 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4.《每周评论》: 191812月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每周评论》是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其创刊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从第26期起,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后于19198月底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刊37期。《每周评论》是4开小型报,栏目新颖多样。其内容很丰富,主要有(1)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2)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3)支持《新青年》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每周评论》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补:《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时的作用。

《每周评论》于191812月在北京创刊,是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从第26期起,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后于19198月底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刊37期。

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每周评论》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首先,191954日,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对运动作了连续系统的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

第二,《每周评论》第一次把这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称为“五四运动”,赞扬它是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举”。它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即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精神。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以《每周评论》为首的各种民主报刊结成的无形的反帝反封建的报刊统一战线,还针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报刊攻击五四运动的谬论进行了反击。这种做法,团结了进步舆论,孤立了反动舆论,给五四运动以有力的支持。
    
第四,为了充分报道五四运动,《每周评论》等报刊还进行了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五四运动刚刚开始,北洋政府即接受日本方面严加取缔中国报纸刊登反日文字的照会,由京师警察总监派员检阅监视《国民公报》和北京《晨报》。陈独秀、李大钊在《每周评论》、《新青年》上接连发表《查禁“妨害治安”的集会出版之经过》、《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等报道评论,予以揭露。

 

5.《湘江评论》:《湘江评论》于19197月在湖南长沙创刊,是一份宣传新思潮的时事政治性周刊,毛泽东任主编及主要撰稿人。该刊“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采用白话文。它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热情歌颂世界革命,把“五四”运动看成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提倡民众联合起来,进行革命斗争。该刊与《每周评论》、《星期评论》齐名,合称“五四”时期“三大评论”。

 

补:《星期评论》:19196月创刊于上海,由中华革命党主办,是一个时事政治性评论刊物。该刊是在“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上海实行“三罢”的时候,在孙中山的支持下,由戴季陶、沈玄庐、沈棣三等创办起来的。从内容上看,该刊曾用很多篇幅来分析中国现状,揭露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宣传、介绍各种思潮。特别是在后期,该刊逐渐倾向马克思主义,赞成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该刊在当时进步知识分子中产生很大影响。出至19206月停刊。

 

6.《新青年》的改组:19209月,从第8 卷第1号起,《新青年》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加强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及社会主义宣传,政治色彩浓烈。(1)组织方面,陈独秀已由激进民主主义转换为无产阶级立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几位成员也加入了编辑部,在组织上加强对《新青年》的领导;(2)经济方面,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刷发行;(3)编排形式及宣传内容上,其封面正中绘制了一幅地球图案,东西半球两手紧握寓意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人民团结一致;增辟介绍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的专栏,用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方向引导读者。

    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彻底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启蒙教育,激励、团结一代新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7.《共产党》月刊: 1920年由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刊于上海,为半公开的理论机关刊物。主编李达,作者多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成员。该刊第一次在中国树起了“共产党”的大旗,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基本主张。

    其内容为: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②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批驳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③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教材。②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的一条重要纽带。

     19217月,中共“一大”后,《共产党》月刊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而停刊。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