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明代传奇创作(三)——晚明其他戏剧作家作品
这一期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弘扬“情”,反对“理”的思想解放思潮;市民文化的兴盛
一、吴炳及其《粲花斋五种曲》
1、生平:为官数十年,号粲花斋主人。
2、创作:一生创作传奇5种:《粲花斋五种曲》即《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疗妒羹》、《情邮记》
3、吴炳传奇的创作特色
(1)题材上:都是才子佳人剧p205
(2)结构上:青年男女往往未见其人但见其诗,彼此因倾慕对方才情而苦苦寻觅,最终得以相见成婚。这种结构打破了传统传奇“惊艳”的开局和故事模式。
(3)主题上:体现了新的价值观:男女主人公择偶都以“有才”作为最高标准,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古训。
二、孟称舜《娇红记》
1、生平:
2、创作:杂剧六种:《桃花人面》是代表作
传奇五种:《娇红记》是代表作
3、《娇红记》简析:
(1)该剧源于元·宋梅洞《娇红传》和刘东生的《娇红记》杂剧。
(2)主题上:张扬爱情,呼唤一种“同心子”的爱情。
(3)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申纯和王娇娘双双殉情而死。
(4)手法上:十分注意人物性格与心理的把握。
三、高濂《玉簪记》p180
1、生平:有藏书爱好,传奇有《玉簪记》、《节孝记》二种。
2、《玉簪记》:主题:正面肯定了青年男女心中对爱情幸福和自由婚姻的追求、热望,同时对束缚、压抑青年人欲望、感情的传统礼教和宗教清规表示不满。
四、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记》p182
五、周朝俊《红梅记》p188-189
结构上:两条爱情线索交织而成,一条叙述裴与卢的婚恋关系,一写李慧娘与裴的生死之爱。
六、叶宪祖《鸾蓖记》p191-192
七、王玉峰《焚香记》p193-194
八、阮大铖的传奇创作p210-213
第七节 明代传奇创作(四)——沈璟和吴江派“汤沈之争”
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是曲律派的代表。
一、沈璟及其戏曲贡献p194
1、沈璟生平:沈璟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生,江苏吴江人。是最年轻的进士,似乎天生的当官命。后来辞官归隐。
2、沈璟的戏曲理论贡献:
主要有:重视声律;主张语言要通俗本色。
(1)对昆曲进行研究,写了《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等曲学著作,对昆曲进一步规范。
确立了昆腔的声律、曲韵方面的基本规则
A“入声可代平声”——戏曲的四声规则不同于诗词
B传奇(昆曲)应以《中原音韵》为准绳
3、沈璟的戏曲创作
(1)沈璟一生写作了十七种传奇,合称《属玉堂传奇》,代表作是《义侠记》。他还模仿和改编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2)特点:
A主题上:宣扬传统的忠孝节义。注意“风世”,注意剧本的道德意义。
B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在形式上表现为传奇和杂剧的融合。
C语言上:通俗浅近,讲究诙谐。俗,但俗得扭捏,俗而无味
D声腔上:是为昆曲创作的传奇,改编“临川四梦”是出于便于昆曲演唱的目的。
二、沈璟创作分析
1、从《红蕖记》到《博笑记》——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2、从“苦境”到喜剧——审美风格变化
3、从“字雕句镂”到“本色”——“场上之曲”的追求
三、吴江派
围绕沈璟的创作和研究,以沈璟的子侄和朋友为主要组成人物,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流派——吴江派。A理论主张:戏曲的创作应当注重声腔曲律;B重要成员:王骥德、吕天成、臧懋循等C吴江派的特色:注重戏曲的收藏、研究和品评。
四、汤沈之争
1、背景
晚明是各种声腔的演出和创作都很兴盛的时期,昆腔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走出了江浙地区,向江西等地扩展。晚明时期,文词派和曲律派的创作都很多,并且差别越来越大,文词和曲律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晚明时期主情的进步思潮与复古的社会思潮发生了冲突。
2、过程
“汤沈之争”的性质,是明代围绕文辞与声律何者为第一而展开的戏曲美学之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A戏曲美学思想:主情派、主理派B戏曲的艺术手法:临川派、吴江派
C 戏曲语言风格:文采派、本色派 D 戏曲审美效果:案头之曲、场上之曲
3、评论
汤沈之间的共同之处:都以音律和文词兼美作为戏曲创作的最高境界。
汤沈之间的根本分歧:音律和文词兼美的理想境界很难达到,沈璟从曲乐角度要求文词服从音律,汤显祖从曲文角度要求音律服从文词。
汤沈之间的矛盾根源:源于戏曲在当时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既可以作为文学创作,又可以作为舞台演出。
沈璟对戏曲“合律依腔”的努力,是对文词派的创作案头化的扭正,有利于戏曲艺术在演出形式方面的完善和规范。
汤显祖要求戏曲必须具有“意趣神色”,冲破了传统的观念,有利于戏曲艺术在艺术精神方面的充实和拓新。
二者相比,汤显祖的主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更具有文化方面的价值。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