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音乐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9-26 20:04:39

 先秦的音乐美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引起了关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美学、哲学的大讨论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获得了极大发展。尤其以孔子的儒家学派和老子的道家学派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心理。

 

 

一、儒家的音乐思想

(一)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1、他赋予礼乐以新的内核——仁,由此构成新的礼乐文化精神。

2、他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认为礼给人以约束,用以分贵贱等级,乐可调和上下关系,两者配合,能充分发挥礼乐作用。

 

3 他从乐教实践的角度,将艺术活动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结合起来,他说:“立于礼,成于乐”。

4、孔子承认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首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

5、他认为音乐可以反应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出中庸的伦理规范。

6、对于“郑卫之音”持反对态度。他说:“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提出“方郑声”的主张。

7、他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提出学习的六门功课:“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第二位。

 

(二)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

蒙自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他虽未建立系统的理论,但他提出“君与民同乐”,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他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高度评价音乐的作用。

 

(三)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另一代表,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1、他的音乐思想集中于《乐论》。

2、他不持守旧的礼乐制度,主张用“以古持今”、“以时修顺”的原则改造旧的礼乐。

3、他认为,音乐可以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音乐可以感化人心。他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4、荀子维护儒家“倡乐”的主张,对墨子的“非乐”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批评。但荀子仍把人分为两等,认为上等人可以受礼乐教育,“众百姓则必然以法数制之”。另外其音乐思想有崇雅贬俗的倾向。

 

 

 

(四)儒家音乐思想后来在《乐记》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对《乐记》成书的两种说法:

1、《乐记》一书为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2、此书是汉儒采用先秦诸家有关音乐的言论编纂(zuan四声)而成。

 

《乐记》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1、关于音乐的本源,提出“物动心感”说,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音和—>政和—>人和—>天地和

2、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它强调音乐与政治、社会关系密切,人的思想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声音。其文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

3、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主张把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制、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恶文治武功服务。“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4、关于音乐的美感认识,《乐记》有较深层次的论述。强调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

 

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两千多年古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