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医学影像技术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MR成像技术包括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9-24 22:57:26

 MR成像技术包括:

一、磁共振成像的立体定位

前述MR成像过程尚不能进行三维立体定位,为使引出的MRI信号与空间位置对应,采用所谓空间编码技术,即在原外强磁场上再叠加三个三维方向上(即沿XYZ)、随空间位置改变而呈线性变化的磁场,称梯度磁场,以便与原外加磁场相区别,后者称静磁场或主磁场。叠加上梯度场后,置于磁场中的人体内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质子,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XYZ三维方向标示);反之,依赖质子的频率差别,可标出具体质子的空间位置,应用梯度场技术使任意选择MR成像平面、并行图像的立体定位成为可能。

具体实施立体定位过程以空间坐标系解释如下 :Z轴为宏观外磁场磁距方向,在叠加梯度场后,垂直于Z轴的各平面的磁场强度呈线性变化,故每一个层面的拉莫进动频率亦不同,用确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则仅有一个层面的质子与射频脉冲发生共振,而其他层面的质子因进动频率不同,而不被激发,这就完成了MR成像的叠层。

确定选层后,在所选层面的XY轴方向分别进行频率和相位编码。Y轴叠加梯度场后,使垂直于Y轴的各条直线上的质子磁距进动速度呈线性变化,产生相位差,称相位编码;在X轴上叠加梯度场使垂直于X轴的各条直线上质子磁距的进动频率呈线性变化,称频率编码,由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线数组成MRI图像的矩阵。为获取一幅图像,必须在相位编码轴上重复激发,激发次数等于相位编码数,而频率编码不必重复。

二、磁共振成像的脉冲序列

MRI过程中,向自旋系统发射射频脉冲是重要环节,而通常射频脉冲是以脉冲序列的方式进行的。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是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先发射一个90°

脉冲,间隔τ时间后,再发射一个180°脉冲。其次为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序列,先给一个180°脉冲,使宏观磁矩反转,间隔τ时间后,再加一个90°脉冲。还有饱和恢复(Saturation Recovery;SR)序列,先给一系列90°脉冲,使自旋系统进入饱和状态(即平行和反平行于主磁场的自旋数量相等,故自旋系统没有纵向磁距),再加180°脉冲,为变相的SE序列。后两种方法少用。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先发射一个90°脉冲,使宏观磁矩从Z轴倒入Y(由纵向倒入横向),即进入X-Y平面。由于磁场的不均匀性,进动中各质子相位由同步(即速度一致)逐渐变为异步,称去相位(Dehasing),质子进动快慢不一,横向磁矩由刚从Z轴倒入Y轴时的最大,逐渐变小,最终趋于零。与此相对应,产生了一个自由感应信号(Free Induction Signal;FIS)。间隔t时间后,在Y轴上加一个180°脉冲,宏观磁矩绕X轴转180°Y轴方向,使异步进动的质子重新趋于同步状态,称相位重聚(Rephasing),故横向磁矩出现先趋于零,又接近最大,然后再趋于零的变化过程。与此相适应,产生一个由小至大、又至小的回波信号,即SE信号。90°脉冲发放至产生回波的时间称回波时间(Time of Echo;Te),两个90°脉冲间隔时间称重复时间(Time of Repetition;TR)SE序列所得MR信号的振幅见公式:

SI=N(H)(1-e-TR/T1) e-TR/T2

SI:MRI信号振幅;N(H):质子密度。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决定SE序列MRI图像黑白对比度的因素:即质子密度、T1T2时间、TRTE时间,再加上流空效应”(Effect of Flow;EF),共六个因素。下面详细阐述此六个因素的作用和特性。其中有四个因素由被检查者的组织特性所决定:

1 质子密度(N),被成像组织单位体积内质子数越多,则产生的MR信号越强,如脂肪含质子多,在图像上呈白色;纤维组织含质子少呈灰黑色;骨皮质、钙化灶等无质子,则无信号。应用SE序列,被成像组织所含质子密度的多少决定MRI图像的基本对比度。

2 T1时间长短,T1短的组织在第二个射频脉冲序列发放前,纵向弛豫完全,磁距大,产生的MR信号强,以图像上呈白色;相反,T1长的组织,纵向弛豫不完全,磁距小,发生的MR信号弱,呈黑色。

3 T2时间长短,T2长的组织横向弛豫衰减得慢,则产生的MR信号就强;相反,T2短的组织横向弛豫衰减得快,信号就弱。

4 流空效应,应用SE技术,以一定速度流动的液体产生流空效应,呈无或低信号。产生此效应的原因在于:射频脉冲所激发的质子在接收线圈获取MR信号时,因流动已移出成像层面,而此时成像层面内原部位的质子为流入的非激发质子,故不能产生MRI信号。与流动液体相比,周围静止组织如:血管壁发出的MRI信号不变。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是产生此效应的典型示例,较快速流动的血液呈无或低信号,与静止呈中等信号的血管壁形成鲜明对比,清楚显示出血管的形态结构。这是SE技术的MRI的一个显著优点,也是MRI显示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的基础。

如果血流速度较慢,SE技术MRI图像上血管内可有少量信号呈灰色,而慢速血流则产生强白信号。分析MRI图像时应注意此效应所致的血管内信号变化。

5 脉冲重复时间(TR),如TE不变,TR越长,组织的纵向弛豫越完全,则MR信号越强,反之亦然。

6 回波时间(TE),如TR不变,TE越长,横向弛豫就越完全,产生的MRI信号就越弱;相反,TE短,MRI信号则强。

()快速成像技术  SE技术MR成像很实用,图像质量好,对比度高,但扫描时间长。为了克服此缺点,提高扫描速度,缩短TRTE,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出快速成像技术,最初广泛应用的快速成像技术有两个技术要点:即小角度激发(90°)和反转梯度回波。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小角度激发(low angle shot):常规SE脉冲序列,向质子自旋系统发射90°脉冲,使宏观纵向磁矩倒入X-Y平面,每次激发后都要经过相当长的重复时间,以完成纵向弛豫,进而再行第二次激发,故成像速度较慢。改用小角度激发,通过改良射频脉冲的幅度和脉宽,使激发角在10°90°之间改变,换言之,用小于90°的脉冲取代常规SE应用的90°脉冲。在该脉冲的作用下,Z轴上的纵向弛豫与平衡态相比,小角度倾斜(10°)其纵向磁矩降低并不明显,而横向Y轴的磁矩增加幅度较大,激发后磁矩仍大部分保持在纵向,仅需很短时间即恢复到平衡状态。TR可取至很短如20毫秒以下甚至几个毫秒,所获图像含较强的T2加权因素,称准T2WI,由于磁矩较90°脉冲小,其信噪比较低,图像质量不如SE法。当激发角接近90°时,所获取图像含T1加权因素多,称准T1WI,图像信噪比较高,质量接近SE法。

2 梯度回波(gredient echo;GE):利用反转梯度场来取代180°射频脉冲产生回波,可使TE缩短至812ms,甚至更短为23ms,实施过程如下:在X轴频率编码方向加双极梯度,首先负向梯度场通过选择层面,使自旋系统去相位,自旋逐渐散开,彼此形成相位差;继之梯度场反转,加一个与负向梯度大小相等,时间相同的正向梯度磁场,使自旋瞬间反身,原先具有较大相位的自旋转为较小,自旋以与去相位相同的速度复相位,此过程产生回波信号,此信号称梯度回波。

3 多回波脉冲序列(multiple echo pulse sequences):多回波脉冲序列与SE不同,在固定 TR 时间内由一个 90°脉冲和其后的一系列 180°脉冲组成。在每一个180°脉冲后面都产生一个MRI回波,其信号强度依次按指数规律递减。每一个回波信号可以重建一幅图像,一次扫描可得到同一层面的一系列图像。由于越靠后的回波信号越弱,实际应用时以不超过四个回波为宜。如果多回波序列取TR值远大于组织的T1(2000ms),第一个TE值远小于组织的T2(30ms)时,则其第一回波图像为质子密度加权像;第二回波图像TE值加倍即60ms,第三回波TE值为90ms,第四回波为120ms,后三个回波均为,但其加权程度不同,回波数越高,图像的T2加权程度越重。若取TR值约等于组织的T1(500ms),则第一个回波为T1WI,以后各回波图像为T1T2混合图像,但回波数越高,T2加权的成份亦越重。

应用多回波技术,一次扫描可获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图像,进行同层面各回波图像的对比,增另了信息量,有利于鉴别诊断。

4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 sequences;FSES):FSES是多回波脉冲序列的改良 ,在 TR 固定的情况下,它也是先发放一个 90°脉冲, 然后再加一系列180°脉冲组成脉冲序列,但它与多回波序列的区别在于:90°脉冲后的一系列180°脉冲所产生的回波,不是用来分别重建各自的图像,而是用于共同填充一个K空间,即X-Y平面,组成一幅SE图像,故扫描时间大为缩短。180°脉冲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短。但图像质量随180°脉冲数目增多而下降。如果有8180°脉冲,扫描时间将缩短为原SE序列的1/8,一般应用4-8个脉冲,兼顾缩短扫描时间和保证图像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

K空间有一个特性,即其外围80%的空间决定图像的分辨率,中心20%的空间决定图像的对比度。所以,只要调整K空间的中心回波即可选择图像的性质,以TR3500ms,第一回波TE30ms为例,如将第一个回波放在k空间的中心,所获图像为质子密度像,将第四个回波放在k空间的中心位置(TE:120ms),所获图像即为T2WI。也可以一次扫描获取双回波图像,同一层面,一幅为质子密度,另一幅为T2WI,但此时,如回波数不变,所获图像幅数加倍,故成像时间比单纯一种性质图像长一倍,即加快扫描速度的程度减半。目前,新型MRI扫描机已常规配置FSE序列,特别是以FSET2WI代替SET2WI,使扫描时间缩短至12min,应用广泛。

5 超快速成像(Ultrafast MR Imaging;UFMRI):UFMR成像扫描速度进入毫秒级,目前已可临床实用,其基本技术有数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回波平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EPI),此技术能瞬间获取二维图像,不用心电图门控进行心脏实时扫描。早在1977MRI开发的早期,Mansfield根据其资料采集方式就提出此成像方法,由于所获图像信/噪比低,有几何变形和化学位移干扰,重建方法复杂,需要较高的梯度场和梯度场快速转换,以及高度的磁场均等问题,最初未能很好解决,所以,初期十年此技术未获临床应用。近年,上述问题逐一解决,最新推出的高场MRI扫描机,均常规配置此功能,临床已逐渐推广应用。

(1)EPI的基本工作方式:对横断面而言,继Z轴层面选择90°脉冲后,立即在X轴加180°脉冲,随后在Y轴应用波动或双向梯度场(正负转换率约1000Hz),在X-Y平面上反复进行磁化的去相位和复相位,诱发一系列回波充填K空间,即x-y平面,此过程组成一个光栅样轨迹。然后,行傅立叶转换,产生一系列条形频谱,一次激发即收集到重建图像的全部数据。EPI不必进行相编码,应用波动式或双向梯度场又称梯度场振荡,使读出大为加快,属读出模式,成像速度主要取决于梯度场振荡的读出速度,即梯度场的切换速度。为提高信噪比和图像质量,临床实际应用时,EPI技术与SE或梯度回波(GE)脉冲序列相结合,称混合(hybrid)技术。例如在一次成像中,采用8个相位编码的SE,应用8次波动梯度场。

(2)EPI的临床应用:EPI的特点是成像速度极快,有效的消除了各种运动伪影,包括周期运动(呼吸和心跳)和非周期运动(吞咽,肠蠕动等)EPI在心脏成像的应用潜力巨大,它可超快速进行心功能测定,包括整体功能(如射血分数)和局部功能(如室壁运动分析),显示心脏瓣膜功能状态,关闭不全和/或狭窄等,进行心脏,大血管的血流速度测量,应用大分子造影剂,进行首次通过法成像,获取心肌灌注图像,以早期发现心肌梗塞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区,以及进行三维立体扫描,显示高清晰的冠状动脉图像,有可能在MRA的冠状动脉成像方面有所突破。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