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代表人物:麦克费尔
2、研究假设
1964——1971 年,麦克费尔对英国 13 到 18 岁学生进行了 3 次大规模调查,要求他们分别记述一件别人对自己好、对自己不好、对自己既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的事情。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出了关于学校德育的基本假设 假设一: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着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假设二: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假设三: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假设四:教育即学会关心
3、主要观点
(1) 道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 对学生需要的调查表明,人类的基本需要是要与他人和睦融洽,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
(2) 道德教育应促进发展成熟的社会判断和行为
(3) 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
(4) 反对用高度理性化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4、《生命线》系列教科书 体谅道德教育思想体现在麦克费尔等人根据《英国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方案》编写的德育课程《生命线》系列教科书之中
《生命线》是专为中学生开设的,共分三部分,各部分设若干单元
(1) 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运用取之于青少年中的真实情景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关心他人的道德情感
(2) 第二部分:“验证规则”,以五个单元探讨一个叫保罗的少年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遭遇,借此向 14-16 岁的少年提出一些他们将要面对的社会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接触一些成年人的问题和为寻求解决问题作准备
(3) 第三部分:“付诸行动”,旨在解决“如果是你会怎样做”的问题,用六个小册子把历史上震撼人心的事件作为道德思考的出发点,让学生以当时事件中的人物为角色进行道德问题上的探索
5、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1)麦克费尔对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他关于道德渲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带有鲜明的行为主义色彩,怎能用如此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作为同一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说法,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合于中学德育,但实践证明也适合于小学德育,表明其理论的不可靠性
(3)麦克费尔关于社会反应的道德分类学试图解释社会反应的年龄特征,但是他的分类只是建立在对
13-18 岁学生的调查基础之上,缺乏对 13 岁之前儿童的调查研究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德育模式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价值澄清模式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