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的观点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001 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须得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生活的适应性
(3)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倡导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第二、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化 课程的生活化意味着课程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 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上综合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首先: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新课程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包括 1-2 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 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以及艺术课程 最后: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联系,理性认识同感性认识的融合,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结合
3、孙俊三《教育原理》的观点
(1) 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第一、课程管理僵化 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 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
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即所谓的“ 主要”学科所占课时比重过大,“ 次要”学科所占比重过小 第三、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一、为适应知识飞速增长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的巨大变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精简课程门类和调整课时,注重消除传统课程中因分科过细、门类过繁、课堂教学时间过多而造成的内容繁、难、窄、旧和互不联系的现象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扩展知识面、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提供机会
第二、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第三、为适应社会多方面发展和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工具性学科的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忽视知识发展的前沿成果,忽视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状况,提倡课程结构和类型的多样性,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与整合 第四、为实现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上的统一,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第五、为保证课程设置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3) 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第一、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强调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水平,保证各门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课时比重和课程内容的均衡性,语文、数学、外语与其他各门学科的均衡性,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均衡性,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均衡性,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外活动的均衡性 第二、注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充分考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整合,各部分知识内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第三、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在课程中增加地方、学校、学生自主选择的比重
(4) 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第一、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二、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四、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5)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一、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第二、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第三、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第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第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