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一个是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以传统农业为代表的部门是非资本主义部门。即使劳动力的雇佣量超出了实现最大利润所容纳的最佳水平,经营者也不会或不可能解雇多余的劳动力。于是在这个部门内,就业的劳动力是与有劳动能力并愿意从事劳动的人口规模相等的。这样就会存在相当部分的剩余劳动力。
另一个是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城市工业是资本主义部门。现代化部门的市场化程度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行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其标志就是企业家以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工资的原则决定雇佣规模。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水平的劳动力才被雇佣。城市剩余劳动力将不存在。
二元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是技术二元性: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在生产技术上的对比;二是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主要表现为两个部门的收入差距;三是金融市场的二元性:指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和无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获得资金的难易和利率的高低;四是区域二元性:空间上的落后与发达地区。
二、刘易斯无限剩余劳动供给的人口流动模式
(一)无限劳动供给(前提条件) P86
无限的劳动供给是指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一个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即在现行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把农业部门作为工业无限劳动供给的主要源泉。传统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的劳动力,而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比农村部门收入水平高出30%。
(二)无限剩余劳动的流动模式 P87
图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工业增长
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工业部门剩余劳动扩张推动!
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 Ls 的转变,既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也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阶段 P88
现代部门的扩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以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为其特征的。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这种转移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或大于零而小于最低平均生活费用的那部分劳动力的转移,这一阶段的转移将开始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是无限劳动力供给阶段。
第二阶段,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现代部门的进一步扩张就必须与传统部门争夺边际生产力大于最低生活费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供求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劳动力过剩现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将持续上升。
(三)刘易斯无限剩余劳动供给的人口流动模式 P88
四、对刘易斯模式的评议 P89
1、刘易斯模型的积极意义
第一,这个模型强调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把经济增长过程与工业化过程以及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分析,这比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为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结构主义思路。
第二,刘易斯模型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结合在一起。
第三,刘也模型重点在工业化与人口流动,但也提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失将逐渐促进农业进步。
2、刘易斯模型的缺陷
首先,刘易斯模型暗含假定,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始终是不变的,但事实是经济与就业的增长是不同步的。
P89图5-2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同步。
其次,一些学者认为,假定发展中国家存在无限的劳动供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第三,刘易斯模型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积极发展。
第四,刘易斯模型假定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忽视城市中也存在失业。
第五,刘易斯把城市工业部门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