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历史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考据学和史学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25 11:42:50

 1、考据学和乾嘉学派,亦称汉学,朴学,是通过字、音、义等校勘辑佚来解释经学,并由此形成的史料整理的专门学问,清朝有宋学、汉学之争。宋学即理学,尊程朱,空谈性理;汉学即儒学(释汉代经文),尊孔孟,学经世致用。汉学派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反对理学家主观地解释经义,从字、音、意上考据阐发,从而兴起考据学。并以经世致用(特别是抗清)为目的。但稍后由于文字狱的兴起,考据学逐渐走上了寻章摘句、烦琐考证的路子,“邂席不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粮谋”。后来把这个时期以胡渭为首的考据学派称乾嘉学派。

在胡渭以后,乾嘉学派分为两派:以苏州六和人惠栋为首的吴派,主张言家法(六家,史学体例),尚古训(尊古人解释),比较保守;以戴震为首的皖派,认为汉学虽有师承,“有时亦傅(附)会”,主体“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比较有创造性。[到近代,乾嘉派日趋保守,只考证字、音,连义也丢弃了]
考据学派在整理古籍方面有许多有价值的专著。《尚古文疏证》、惠栋的《古文尚书考》,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法》、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等是训诂,校勘方面的代表作。在其影响下出现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用考据方法,整理古史,对今天仍有主要影响和使用价值。
2、史学,《明史》、332卷。顺治二年设“明史馆”康熙十八年开始编修,以此诏征亡明文人。有的文人不仕清朝,但参与修史,(如万斯同以“布衣”身分参与修撰),康熙五十三年初成明史稿,雍正时最后修订成明史。(张廷玉为总裁官、署名。)
除明史外,清人撰写的明史著作还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成于明史之前)、谈迁《国榷》、夏燮《明通鉴》,计六奇《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吴伟业《绥寇纪略》(寇指李自成军)。
另外,有学术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地理(方志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史学著作有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提出“六经皆史”的论断。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编辑整理的大型的类书、丛书。
类书——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6109部,六编三十二典。成于雍正之年。是仅次于永乐大典的最大的类书。
丛书——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目编成丛书,共收集书有3457种,达79070卷,装成3600余册。成书后抄录七部,分藏于北京(文渊阁、文原阁)、沈阳(文溯阁)、热河(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阑阁)。系乾隆时编成,主编是河间人纪昀(晓岚)。后纪昀又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成为今人治史查书目的必备工具。
另外还有八九十种各种类型的丛书,保留了许多史书。
※关于考据学的评价。由于考据学是在文字狱后走向烦琐考证、脱离实际的道路,常被批判。本世纪三十年代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与古史辩等有争议,更加排斥考据学派。但历史研究中考据是基本的方法,三层次:考据(史料整理)→历史研究(具体问题)→历史哲学  考据是基础,没有确实可靠的资料,不能进行历史研究,更无从得出正确的历史哲学理论。在中国自古到近代,史学领域主要是搞史料整理(考据,编写),近代以后开始搞研究,但迄今无人写出历史哲学理论著作。这样,考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更加显赫。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