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稻田三熟制
稻田三熟是以双季稻为基础的三熟制,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以南的湿润气候区域,北亚热带有少量分布。
(1)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
包括麦-稻-稻、油-稻-稻、蚕豆(豌豆)-稻-稻、绿肥-稻-稻等四种形式。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皖南、苏南及华南各省西南地区在河谷地也有插花种植,以四川沪州地区较为集中。
在≥10℃积温5000—5500℃地区,双三季季节较为紧张,冬作物宜用生育期较短的作物与品种,如紫云英、大麦、元麦、油菜。早稻晚稻采用早中熟种,称为早三熟。≥10℃积温5500~6000℃地区,已适于大量种植双季稻三熟制,早稻与晚稻宜用中熟与晚熟品种,称为中三熟地区。≥10℃积温6000-7000℃地区,早稻晚稻用迟熟品种,为晚三熟区。
(2) 小麦(或大、元麦)一双季稻.
是双季稻三熟制的主体形式,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嘉湖、宁绍地区、上海市、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均有一定比例的种植。这种形式粮食生产潜力大,年亩产750一900kg,高产田可达1000一1200Kg。陈永康创造了1526.5kg的高产记录。生长季节较紧张,三熟全生育期在长江流域445一450天,通过两季秧田能多利用75一80天的生育期,对品种布局、秧龄、栽插期与大田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夏收作物和早稻要“早中求高”,晚稻要“稳中求高”。对肥水条件要求高。据调查,粮食亩产由400公斤增加到700kg、800kg、1000kg与1200kg,施肥水平从60担标准肥(含N0.4%的50公斤肥料),分别增加到109、125、162、187担。对地力消耗较大,淹水时间长,土壤潜育化,需加强养地,实行水旱轮作,三年插入一季冬绿肥,增施有机肥料,施足化肥,培养地力。
油稻稻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三熟制形式。油菜比小麦早熟,油菜籽的经济价值较高,油菜又是兼养作物,后作水稻产量较高。
蚕豆稻稻与绿肥稻稻是养地的好形式,年间与麦稻稻、油稻稻轮作。马铃薯双季稻、冬季蔬菜双季稻可作为搭配形式使用。湖南省农业厅1983年的吨粮田调查资料说明,小麦、大麦、马铃薯双季稻的产量水平在1100kg以上,容易超过吨粮。油菜、蔬菜、绿肥双季稻亩产水平在1000kg左右,过吨粮的难度较大。
冬作三熟制的年产量构成80%以上为双季稻,提高双季稻产量是提高年产量的关 键。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于双季稻生产,使双季稻的生产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在生产上推广,湖南、江西等双季稻区在晚稻上应用效果良好。80年代初威优35、威优49等一批适合作早稻的杂交组合问世,双季杂优比早常规稻晚杂每亩增产75一100kg;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大面积出现,如湖南1988年有410万亩过吨粮,复种指数达264%。
(3)两旱一水三熟制
在两水一旱三熟制的地区,由于水源的限制,或调整饲料结构的需要,常采用两旱一水三熟制,如小麦/玉米一水稻(皖南、四川、苏南、湖南),小麦一大豆或花生一稻(福建,广东),伏旱严重地区采用小麦一早稻一泥豆(湖南、江西、浙江西部山区),小麦一稻一花生(福建,广东)。小麦/玉米还可小麦间绿肥,玉米行间套夏季绿肥,形成“两肥三粮制”,江苏、四川一般亩产绿肥1500kg,小麦15Okg,玉米250公斤,水稻300kg,全年粮食亩产650一700kg,适于稻区作饲料生产的搭配方式。
(4)热三熟制
在≥10℃积温7000℃以上的地区,冬季已无霜,可种植冬甘薯、冬花生,形成甘薯-稻一稻、花生一稻一稻等全为喜温作物的三熟制。
2.旱地三熟制以南方丘陵旱地的小麦/玉米/甘薯为主要形式。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稻田两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