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黄老之学在汉初的兴起
简要介绍和分析黄老之学在汉初繁荣的原因和历史作用。简单介绍《淮南子》。
二、两汉儒学的复兴
经“文景之治”后,国势渐强,急需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儒家学说由此经过新的整合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儒家经学成为汉代官方哲学,其中代表人物便是董仲舒。他通过对《春秋公羊传》的解释建立了天人感应论,为封建专制寻找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相对应,王充建立了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天道自然观,并对天人感应论进行了批判。
三、两汉经学及其内部的争论
经学到两汉之际,形成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个派别,其争论绵延千年之久。重点介绍经学及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形成和论争。
第二章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董仲舒生平:西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生于公元前17年,卒于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其著作存《董子文集》、《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一、“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主张
(一)西汉初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二)汉武帝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三)董仲舒的主张。明确主张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要达此目的,首先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具体办法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天人感应说
(一)天意决定万物和人事。“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顺命》)“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犹无益也。”(《郊祭》)“天执其道为万物主”。(《天地之行》)“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 天主宰自然与社会的作用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体现出来。“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是故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
(二)人副天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占视占瞑,副昼夜也;占刚占柔,副冬夏也;占哀占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着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三)天人感应。首先,他肯定同类事物之间有着相互感应的关系,“同类相动”。其次,他运用此原理来说明天人之间的感应关系,即“天谴说”和“祥瑞说”。
(四)天人感应说的评价:
1、既有丰富的系统思维,又充满了简单的比附,但必须看到其目的在于论证封建伦理纲常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论证封建法统的神圣性、合法性:“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2、限制王权的作用。“屈民而君,屈君而伸天。”
3、把儒家学说和阴阳家的学说结合起来,为两汉时期谶纬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性三品说
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四、三统三正说
五、评价与影响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法家概说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元气自然论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