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汉语言文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古至唐)讲义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21 18:05:5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古至唐)讲义
 
第四章第四章            唐代文学
              第一节    唐代文化与文学
一、唐代的政治与文学:唐代政治的成就主要在于均田制解决了为民置产的问题;三省六部制完成了外廷政府与内廷皇权的调和;府兵制将军政与民政分离,空前的统一融合了南北与胡汉(唐太宗言: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中西交通的发达,使唐的声名远播世界。以长安洛阳为轴心的国际大帝国形成,中国的文化中心由南方转为北方。唐代的作家中,北人多于南人。由于唐代的盛世,作家人数激增,即就诗人而言,据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统计有1050人,据《全唐诗》统计有2200我。平均每年产生7个诗人。其中有汉族、有省数民族,有高丽人、日本人等。
二、宗教与文学:佛教:隋唐之时中国佛教的面貌完成,南北朝时,北尚禅行,南重义解。北周毁佛,北方禅宗南行。隋灭南朝,携高僧与佛经北行,佛法得以中兴。唐时,天台、华严、禅宗的教义成熟,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佛教的唱经、讲经、变文对中国话本、说话(说书)、白话小说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敦煌经卷的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与证据。禅宗对中国诗歌意境的开启,士大夫的禅悦风气(《华严净行品》: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禅入诗与以禅喻诗,诗歌理论中的《诗式》、《诗格》、《诗话》。道教为唐代国教,唐代皇室姓李,故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提倡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主张自然与自由。其他还有景教、祅教、摩尼教、犹太教(挑筋教)。
三、异域文化与文学:音乐,唐时由西方和中国的西域传入新曲、胡乐、燕乐,指西凉、龟兹一带的音乐。宋词中苏幕庶为高昌曲,赞普子、番将子等为吐番曲,菩萨蛮为缅甸曲。唐时七言乐府盛行,七言绝句亦可配乐歌唱,如《渭州曲》、《凉州曲》等。这些对唐代曲子词乃至唐代词的形成影响很大。异域的生活方式如胡妆、胡姬(胡姬卖酒汉时即有,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家奴……调笑酒家胡)、葡萄酒、玻璃、石榴等即为文学咏歌的对象)
四、科举与文学:李世民十八岁从军,三十岁登基,二十岁为秦王时妤开文学馆以延四方之士。有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十八学士。但他们承六朝余绪,对经史有所总结。唐太宗崇尚南方文化。亲撰《晋书》《王羲之传论》、《陆机传论》。于文学只能摹拟六朝情态。中宗即位后,武则天专政,打击李唐关陇集团的旧党,起用新进少壮,多文人侍从,出身寒微,品行不纯,如狎客倡优。如李峤、苏味道、崔湜、崔融、沈佺期、宋之问等。武则天问狄仁杰:“朕要一好汉任使者,有乎?仁杰曰:陛下作何任使?则天曰:朕欲侍以将相。对曰:臣料陛下,若求文章资历,则今之宰臣李峤、苏味道亦足为文吏矣,岂非文士龌龊,思得奇才用之,以成天下之务乎?则天悦曰:此朕意也。”故唐代进士科举自武后时大开,与太宗时经术之选,重门第的风气了不同。陈寅恪先生曰:“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主文词,高宗武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科举重进士,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之说。沈既济曰:“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政权对平民开放。对经术与门第的轻视,故唐代进士举止浮华,放荡不羁者很多(朱庆余:近试呈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浅深入时无)。唐科举的温卷之举,刺激了唐代的传奇创作。科举带来朝政中的朋党之争,也影响作家的命运与创作。如牛、李党争。宪宗元和二年,牛僧孺、李宗闵对策,宰相李吉甫恶其风,后李吉甫之子德裕与李绅、元稹等为一党,牛僧孺、李逢吉、杜牧等为一派。李商隐先受知于牛党令狐楚,后为李党王茂元女婿。牛党再得势时,楚子绹抑之。沈曾植认为唐时牛李两党以科举而分,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李党用山东旧士族没落之裔,牛党重座主门生。文宗曰:“去河北贼易,去此朋党难。”二党影射用心传奇的方法。
五、唐代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姚铉《唐文粹》以陈子昂为第一期;张说为第二期;韩愈为第三期。宋祁《亲自唐书文艺传序》以太宗、玄宗、大历、贞元为分,仍分三期。严羽《沧浪诗话》分汉魏晋至盛唐为第一期,是第一义;中唐为第二义,晚唐为第三义,为声闻辟支果。明高棅《唐诗品汇》分初盛中晚四期。初唐(618-712,高祖武德始);盛唐(713-765,玄宗开元始);中唐(766-846,代宗大历始),晚唐(847-906 ,宣宗大中始)
唐代文数量与地位都有上升,平民涌进,作家生活面广大,题材多,个性与风格多姿多彩。文学形式诗有格律诗的完成,七言的盛行;词至中晚唐已形成。赋以律赋为其特色。终唐一代,骈文皆有高手,古文运动基定了古文的地位。小说在文言小说传奇;白话小说话本、说话等方面皆有发展。
 
参考资料:
1、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
2、向  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载其《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87。
3、褚良才:《敦煌学简明教程》,中华书局,2001。
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5、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台静农:《论唐代士风与文学》,《龙坡论学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第二节第二节      初唐文学
一、齐梁余风下的诗人:宋人郑獬评唐太宗:“功业雄卓,但所为文章纤靡浮丽,嫣然妇人小儿嘻笑之声。”(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四)。他与隋炀帝一样,皆宗尚南朝文学(隋炀帝的文学高于太宗,自谓:天下皆谓朕承袭绪余,以有四海。设令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其《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饮马长城窟》皆为佳作)。但太宗亦间有豪语,如“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过旧宅》:“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一朝辞此去,四海遂为家。”他的十八学中,许多人如虞世南等,皆南朝和隋的旧臣,风格无变化。
高宗年间,上官仪对诗的形式与修辞有所探索,时称上官体。其特点是格律协调,对偶工稳。他的“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为人传诵。世称上官氏有“六对”、“八对”之法,如名对、异类、双声、叠韵、联绵、双拟、回文、隔句等等。他的孙女上官婉儿为武则天近侍,主持高宗、武后朝的文学活动,评品当时诸多文学侍从的诗作。有《綵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冀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四杰,四杰也是承继齐梁风格的,将宫体诗带出了宫门,洗去了其中过于淫靡与庸俗的成份,赋予了生命的思考与宇宙意识。他们的诗中写边塞、宦游,不专于宫闺,题材也比较开阔。他们的骈文也好,大半学庾信,胡小石先生谓其“才调纵横,气象亦甚壮大。”杜甫诗:“王杨卢骆当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王通之孙(通隐居,有《文中子》问世。隋唐代开国名臣杨素、房玄龄等皆出门下),六岁为文,未冠应举及第。戏为檄英王鸡文,父被高宗贬为交趾令。勃渡海省父,溺死。年二十八。骈文有《滕王阁序》以传世。工五言诗,如《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杨炯,华阴人。十一岁举神童为崇文馆学士,后出为盈川令,以严酷好杀为名。自许诗过王勃。有《从军行》等名作:“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作一书生。”卢照邻,字昇之。幽州范阳人。十岁通小学。后为小吏,以病去官。自称高宗时尚吏而已好儒,武后时尚法,已好黄老。又多疾,贫病交加,自称幽忧子,终与亲友告别,投水自杀。其诗长于七言歌行,《长安古意》、《行路难》皆是传世佳作。骆宾王,婺州义乌人。七岁咏鹅。为人落魄,好赌。高宗末为长安主薄,因贪脏左迁临海丞,失志去官。徐敬业讨武盟,为作檄文。武后读之,初嘻笑,至“一坏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惊问:“宰相安得失此人。”徐敬业败,伏诛。年三十五。武后重其文,使人求之,兖州人郗云卿集得十卷。有《帝京篇》为当时传诵。诗好用数字(如: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如: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如:三街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如: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被讥为“算博士”。一说徐敬业兵败后,与骆宾王俱隐为僧。《太平广记》载宋之问于灵隐夜吟,诗未就,闻有人云: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人有识之,曰此骆宾王也。
其他如刘希夷、张若虚、李峤等皆当时诗人,其长于七言歌行,能以广大的人生与宇宙意识注入宫体,抒写华美的忧伤。如刘希夷《代白头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峤“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天宝末,玄宗命梨园弟子歌曲,有唱李峤此诗者。玄宗泪下,叹曰李峤真才子也。后幸蜀,又歌之,不胜感叹,高力士在侧,亦挥涕久之(《本事诗》)
又有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等,皆为武后朝文学侍从。在格律诗的形成方面有所贡献,其中沈、宋被称为律诗之祖。到他们手上,格律诗的格律诗已成,近体诗才得已成立。五言诗格律成,七言诗的格律成为七律。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受宠于张易之,易之败后,流放驩州。后又被起用。也长于七言古诗,著名者如《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又名《独不见》,言古意,但却是一首七律诗。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亦为张易之宠幸,至为之捧溺器。后为睿宗赐死。善为五言诗,有《度大庾岭》、《题大庾岭北驿》等。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号文章四友。皆文馆直学士。杜审言为杜甫祖父,杜甫诗有曰:“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诗乃吾家事。”工五律,七绝也佳,如:《赠苏书记》:“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又能作五言排律达二十多韵,如《赠崔融》。自负,然敬佩崔融。临终时,宋之问等问慰,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厌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二、复古派诗人。隋唐间有复古思潮,以为对南朝华靡文风的反动。文章如姚思廉父子修梁陈二书,以史记笔法,开古文之先。李谔上《革文华书》,批判六朝文章轻薄无行。诗人有:
1、1、  王绩,王通弟。号东皋子。嗜酒,作《醉乡记》、《酒经》、《酒谱》等。好《老》《庄》《易》,诗学陶渊明,多写田园风光。但交游不广,诗未形成风气。其弟王度,作传奇《古镜记》。
2、2、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自言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又喜道教,其父即好仙术。陈子昂自称:“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李白亦如此,学纵横出,不用即以道标榜。他的诗富有哲理,闻一多说中国大诗人中,只有庄子、阮籍和陈子昂有哲理。他的联想高而宽广,气势劲猛。在诗文创作上主张复古,其感遇诗学阮籍咏怀,五言古诗多用单笔。但也作律诗。文章古茂,《寄东方虬书》提出革新诗文的主张,韩愈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
 
参考资料: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闻一多全集》。
程千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古诗考索》。
       
第三节第三节               盛唐文学
一、盛唐诗风叙说:开元天宝之际,大唐由极盛转为衰落。杜甫诗回忆这个时代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芝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开元、天宝两榜进士中不少为大唐的杰出诗人。开元如:李昂、刘慎虚、王湾、崔颢、祖咏、储光羲、王昌龄、常建、王维、刘长卿、李华、萧颖士、李颀等;天宝如:岑参、张谓、包佶、李嘉祐、钱起、张继、元结、郎士元 、皇甫冉、皇甫曾、刘湾等。其中王维、李颀、储光羲、崔颢、钱起为大诗人。大诗人中孟浩然、李白、杜甫在不其中。这些诗人的特点是题材广阔,从田园、边塞、议论、史诗、游仙、玄理皆有;综合古人,从初唐诗人所推崇的齐梁、陈子昂提倡的正始、建安,推进并扩大到东晋陶诗、鲍照乃至汉诗;各有擅长,初唐人多作七古、五律,盛唐则个性突出,专擅一体。如李白长于五古、七古、歌行;王维、孟浩然长于五律;崔颢、王维、李颀长于七律;王维、裴迪长于五绝;李白、王昌龄、王之涣长于七绝等。盛唐以后,唐人对唐诗已十分重视,唐人选唐代诗集主要有殷墦《河岳英灵集》起开元二年,止天宝十二年,计四十年。其他唐人选诗还有《国秀集》、《箧中集》、《中兴间气集》等,清王渔洋辑《唐人十种诗》。唐人有诗人群体集会唱和活动,并对这些活动中的诗作汇集成编,贾晋华著《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中整理有《唐代集会总集七种辑校》,可参看。
二、王孟诗派:孟浩然,襄阳人,王维的诗友,世称王孟。早年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乡。张九龄镇襄荆州,为从事,与唱和。开元末病故。年五十二。王维过郢州,画其像于刺史亭,曰浩然亭。唐人隐居往往也是仕途,号终南捷径(见《新唐书卢藏用传》)孟浩然对此无望后,自作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但他心境安宁,多谈论禅机、玄理的生活,因而以陶渊明为知己,“尝高士传,最嘉陶徵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其诗风格明郎,语言清稳,感情纯挚,情景交融,富有神韵。闻一多说他的诗如清油灯,有光而无烟。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少有诗名,二十岁举进士,精音律为太乐丞,开元二十二年为右拾遗。天宝士年为给事中。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为贼所执,拘于古寺,后被迫出任伪官。安禄山于凝碧池宴,命梨园弟子会乐,王维有诗赠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后以此诗获免。年六十一卒于尚书右丞。晚岁多隐居辋川别墅,很多田园山水诗写此地风景。王维又精通绘画,自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诗人知。”开创南宗(文人画,以山水见长),故其诗写山水,对色彩与光影有较深的体会:“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苏轼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的佛学修养很深,家世信佛,与禅宗的北、南二宗关系皆深,笃志奉佛,不食荤,书斋中唯绳床、经案、茶铛、药臼。诗能有意境,空寂而圆熟。但王维也是个有豪情与情趣的人,早年的诗也写边塞,写游侠,写别情,如《渭城曲》、《使塞上》等。此外,储光羲、裴迪、祖咏、綦毋潜等,亦善写农樵渔牧,以储为著,其《田家杂兴》、《田家即事》均为名作。常建亦能写有禅意的诗,其《破山寺后禅院》为名作;崔颢《黄鹤楼》亦为写名胜的佳作。
三、岑高诗派。与王孟的内敛、平淡式的田园牧歌相对比的是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他们的诗充满张力、激情、怆凉、乐观和精神。岑参,南阳人,天宝进士。出任安西节度判官。经历了边塞生活。有《岑嘉州集》。他与高适为友,写军旅生活的艰苦,也写边关的壮美。充满豪情壮语。他的七言绝句别有柔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友钟泪不干。马了相逢无纸笔,凭君寄语报平安。”(逢入京使)。“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高适,字达夫。乞丐出身,自云:“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五十岁方解作诗。数年之内便有诗名。后举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潼关失守,哥舒翰战死,高适赴肃宗行在,擢为谏大夫,后迁剑南节度使,官至攻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旧唐书》),有《高常侍集》。其诗多语。:“十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与李白、杜甫皆交往,杜甫:“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遗怀)。边塞诗以《燕歌行》为最著名。其他善写边塞的诗人尚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等。王昌龄的七绝在唐诗中为上乘。不仅长于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且善写闺情:“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善写别情:“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此诗从鲍照“清如玉壶冰”化出)
四、李白:
1、1、  李白的生平。关于李白的生平,包括其家世、他的为人处世方法,有许多不解之谜。周勋初先生有《诗仙李白之谜》一书(收入《周勋初文集》第4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考论精详,可参看。李阳冰《草堂集序》曰:、李白,字太白,陇西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其家自中亚迁至四川,其父李客为商贾,李白二十四岁前在蜀中读书、作赋、击剑、纵横、任侠,习道。他喜欢佩剑袖刃,也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二十四岁至四十二岁追求功名,仗剑去蜀,至湖北安陆,被故相许圉师家中招亲,与其孙女婿。后至京师。隐终南。他蔑视儒家,自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无人援引,遂游太原。四十二岁至四十四岁为道友丹丘生推荐,被玄宗征入京师为翰林。四十四岁至四十五岁再次漫游,受天师道籙,游梁宋齐鲁,见杜甫,与之同游。在梁园又入颊故相宗楚客之女宗氏。其子女寄养东鲁(据魏颢《李翰林序》:与许氏生一男,曰明月奴。一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鲁一妇人,生子颇黎。李白《送杨燕之东鲁》:二子鲁东门,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寄东鲁二稚子》:“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娣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五十五岁至六十二岁,安史之乱,携宗氏逃难南下,至宣城、隐庐山。永王遴叛乱,李白为作檄文。后系狱浔阳,宗氏曾为其奔走。但流放夜郎得赦后,殁于当涂。宗氏亦无下落。李白晚年喜爱谢家青山,依当涂令李阳冰。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改葬青山。六十一岁上书李光弼要求从镇临淮,值病殁。李白是一个既傲视权贵又热衷功名;既自高声望又放浪不羁;既有报效国家又注重个人主义的诗人。他的行世、风貌带有异域文化色彩。他在当世就被目为天才、谪仙人。《海录碎事》曰:“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裴敬《翰林李学士墓碑》:“先生得天地秀气耶?不然,何异于常之人耶?或曰:太白之精下降,故字太白,故贺监号为谪仙,不其然乎?故为诗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视尘中屑屑米粒,虫睫纷扰,菌蠢羁绊蹂躏之比。”李阳冰《草堂集序》:“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脱屣轩冕,释羁僵锁,因肆情性,大放宇宙间。”叶燮《原诗》:、天才自然,出类拔萃……非以才得之,乃以气得之也。”
2、2、  作品。李白的作品古体诗中以乐府诗为最多。近一百五十首。其自由的形式,使李白在乐府中极尽想象之能,显得奇幻瑰丽。王世贞《艺苑巵言》:“太白古乐府,窈冥惝洮,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致。”其次为歌吟体,约八十多首,以送别诗为多。再次为古风,近六十首,写法严密,少夸张笔法,挚笃缠绵。近体诗中大多为五律,约一在多,十来首七律。沈德潜《唐诗别裁》云李白五律逸气凌云,天然秀丽,且喜用散句。胡应麟曰:“杜以律为绝,李以绝为律。”李白的绝句有九十多首,五言、七言各半。公认其绝名冠古绝今,历代选本入选李白绝句最多。李白论诗主张复古。自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玄古,垂衣贵清真。”“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古风》)“梁陈以来,艳薄期极,沈休文又尚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孟棨本事诗》)但他倡言复古是一种借口,他的创作既不拘于潮流,又不拘于古风,而是自成一宇宙,超世横绝,是他自由生命的轨迹。杜甫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不露人工痕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曾嘲笑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谓从前作诗苦。”(《旧唐书杜甫传》:“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
五、杜甫:
1、1、  杜甫的生平。杜甫为西晋杜预之后,本籍襄阳,曾祖为河南巩县令,遂徙居于此。祖杜审言,父杜闲,奉天县令。杜甫自称:“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尚)魏(启心)徒,以我似班杨。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在作成一囊。”二十多年即外出壮游。经晋、吴越后归长安,举进士不第。继游齐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再至长安。年三十五,声名渐盛,但生活贫困。夫人为司农少卿杨恬之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向玄宗献三大赋(《献雕赋》、《三大礼赋》、《封西岳赋》),向玄宗申诉道:“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后为待制集贤院,四十四岁授河西尉,不赴。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贫不能养家。天宝十四载,《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曰:“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此年安禄山陷长安,杜甫从家中至灵武途中被贼执,亡走凤翔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进谏得罪肃宗,归家。长安收复后,杜甫复职,但战乱仍未休。作《三吏》、《三别》又遇饥荒,遂举家流离,五十岁时剑南节度使严武奏其为工部员外郎,寓居成都,生活较为安定。严武死后,大历三年,出三峡,作《秋兴》八首诸诗。四年登衡山,五年逝于耒阳途中,旅殡岳阳。年五十九。四十三年后,其孙杜嗣业运其灵柩回家乡,葬其祖杜审言墓旁。杜甫是一个身遭流离但却极富同情心的诗人,他在如此辛的生活中没有信仰佛、道,而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两句诗已发出了韩愈至宋儒的时代强音。他的儒家思想不表现为士阀士族的礼法和经院哲学,而表现为对国家和黎民的无尽忧患与怜悯。他自称是“乾坤一腐儒。”(《江汉》)“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咏怀五百字》)尽管他也绝望地道:“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他的民胞物与的精神,使他的情感与人格表现为一种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的深沉博大。
2、2、  作品。杜甫的创作也显示出千锤百炼的气象。他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在诗歌创上采取“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的博采众长的态度。又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得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人,余波绮丽为。后贤览旧制,历代各清规。”他的淑世精神使他的诗不仅仅表现个人一己的情怀,而是关注社会与人民,将他的所遭遇抒发为人类的悲伤情怀。他恢复了风雅的传统,以诗写时事,在诗中输入议论。有诗史之称。拓展了唐诗的内容,对唐代的新乐府运动,对宋诗的影响至大。他的诗重炼字,这是写近体诗最要注重的功夫。因为古体诗重情致意趣,而不在炼字。故可有佳篇而无佳句。杜甫则有意于此。如“风急春灯乱,江鸣夜雨悬。”“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他喜欢六朝炼字句有何逊与阴铿,称“颇学阴何苦用心。”在诗的声调上杜甫也极为讲究,他从不作乐府,他的声调上喜用拗句,对后世影响也大。
3、3、  杜甫集大成说:宋人推宗杜甫,有杜甫集大成之说,杜甫亦有诗圣之誉。集大成出《孟子》:“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引苏轼语:“子美之诗,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秦观曰:“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与?”(《韩愈论》)王禹稱:“子美集开诗世界。”他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有千家注杜之称。杜甫的时代诗的形式成熟,艺术技巧与流派丰富。杜甫采众家之长。这在唐人已有公认。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宋祁《新唐书杜甫传》:“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4、4、  李杜比较。李杜优劣论自唐即有。有抑李伸杜者,元稹曰:“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时山东人李白亦以文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曰:、李白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  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有抑杜伸李者。《中山诗话》:“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世又有平论李杜者。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其实杜甫是李白的知音。《临汉隐居诗话》:“老杜最善评诗,观其爱李白深矣,至称白则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又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胡小石《李杜诗之比较》曰:“李守著诗的范围,杜则抉破藩篱。李用古人成意,杜用当时现事。李虽间用复笔,而好处则在单笔。杜的好处,全在排偶。李之体有选择,故古律少;杜诗无选择,只讲变化,故律体与排偶都多。李诗声调很谐美,杜则多用拗体。李诗重意,无奇字新句,杜诗则出语警人。李尚守文学范围,杜则受散文化与历史化。从《古诗十九首》至太白作个结束,可谓成家;从子美开者,其作风一直影响至宋、明以后,可云开派。杜甫所走之路,似较李白为新阐,故历代的徒弟更多。总而言之,李白是唐代诗人复古的健将,杜甫是革命的先锋。”
参考资料:
程千帆:《杜诗集大成说》,载《被开拓的诗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胡小石:《李杜诗的比较》,载《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第四节    中唐文学
 
胡小石先生认为:“与盛唐相比,中唐诗的境界由阔大而变为纤小,由雄奇而变为秀美。”安史之乱改变了盛唐诗人的情感世界,使他走向对现实的幻灭和对自我的抚慰。情感的品质孤寂深幽,诗境亦细腻而耐人寻味。李杜的高峰,给他们的影响甚大,他们开始探索更为鲜明独特但却窄隘、极端的诗风,呈现出多样的色彩。
一、大历诗歌
1、1、  韦应物与刘长卿。韦应物,长安人。官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与刘长卿、顾况、释皎然等为朋,自性高洁,喜焚香扫地。寿过九十。有《韦苏州集》。年轻时作品意气风发,任侠仗义。中年折节读书,后政治失意,出官南方,吏隐为生,甘于淡泊。遂效陶渊明为人为诗。自称“尝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七绝《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但他的诗受谢眺的诗风影响也很大,注重描写物态。特别是谢诗写景好用秀色,如绿,“霜剪江南绿。”“春草秋更绿。”韦应物留诗近二百首,用绿字达五十多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曰:“韦之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溶化于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但以为步趋柴桑未为得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陶诗安有是格耶?”
刘长卿,字文房,洛阳人。天宝年间进士,为人怪僻,仕途多舛,惆怅寡欢。诗工五言,有五言长城之称。有《刘随州集》。其诗深味深长,意韵高秀。有禅机,如“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如《经漂母墓》:“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渚蘋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五绝亦佳,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七律也好,如《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水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2、2、  大历十才子。中唐诗人姚合编《极玄集》,以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翝、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为十才子,因他们多在长安唱和酬集而出名。《新唐书卢纶传》同此说,此后《沧浪诗话》等文献的说法与此又有出入,认为还有郎士元、李益、李嘉祐、皇甫冉、皇甫曾等,许多人诗已不存。。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态度,大多散官,寄心于个人情怀与山水之间,多写愁旅、孤寂、朋友离别之情。诗风细致雅淡,清高远逸,绮靡而伤感。他们的诗中多流云、寒江、落叶、鸣蝉等意象,又多用白描的手法写景物,不假典故,诗境新颖。如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楚乡飞鸟外,独与片帆还。破锦催归客,残阳见旧山。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倘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皇甫冉《乌程水楼留别》:“悠悠千里去,惜此一尊月。客散高楼上,帆飞细雨中。”韩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寄》:“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其他的大历诗人大多笼于这种诗风之中,如戴叔伦《客中咏怀》:“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故园归有日,诗酒了生涯。”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卢纶的诗风有雄健的一面,《和张仆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又有李益,以边塞诗标高于一时。益字君虞,陇西人。大历年间进士。历任边府幕僚,军旅多年,故情怀慷慨,苍凉感伤。他的诗在当时多为画师取材入画或为乐人合乐演唱。最工七绝。《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又有《江南曲》最为传世:“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二、元和诗坛。元和时期文学的总体风貌是尚新变。诗有韩孟,文有韩柳。
    1、韩孟诗派。孟郊比韩愈大二十岁,四十二岁时,孟郊赴长安应举,与韩愈成为忘年交。后以韩愈为中心,由孟郊、张籍、李翱、卢仝、刘叉、贾岛、李贺等形成一个相互酬唱的诗派。韩孟诗派走的是险怪、瘦硬、苦涩、新奇的诗风发展道路。他们承继了杜甫锤炼字句,苦吟深求,出语惊人的创作努力,追求硬语、新语、险语、狂词、怪辞。韩愈的诗喜用险韵、僻字,又多写丑恶,打鼾、疟疾、行刑皆写入诗。他好呈才,以字书入诗,如“虎熊糜猪逮猿猨,水龙鼍龟鱼与鼋。”,以赋入诗,好铺排历数事物,见《南山诗》。以散文句式入诗,打破诗的节奏。“其年始改称元和。”“有穷者孟郊。”“淮之水悠悠。”以议论入诗,“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织耕耘。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其《山石》最能代表其风格。元好问《论诗绝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赵翼《瓯北诗话》:“诗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广,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盖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恐昌黎亦不自知,后人平心读之自见。苦徒以奇险求昌黎,则失之矣。”孟郊字东野,湖州人。五十多始中进士,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为官卑下,生活凄苦。作诗以苦吟为趋向。自云:“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夜感自谴》)其诗意境冷峭,构思出奇,语言深刻。《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商州客舍》)“天色寒青苍,北风叫枯桑。”(《苦寒吟》)贾岛与孟郊齐名,苏轼曰:郊寒岛瘦。元好问曰:郊岛两诗囚。岛字浪仙,初为僧人,法名无本。从韩愈后,还俗。累试不第,贫病交加。自称病鹤。作《病蝉》、《病鹘吟》。是一个病态苦吟的诗人。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怪石、萤火虫、蚁穴、蛇、怪禽等皆入诗。又有刘叉,自称“酒肠宽似海,诗胆大如天。”,他有《冰柱》、《雪车》二诗最出名,生涩到破口难读。他虽为韩门弟子,但一日与宾客们争论使气,持韩愈数金而去,称:“此谀墓中人得耳”。卢仝,范阳人,号玉川子,好饮茶,有《玉川子茶歌》。韩愈称他“怪辞惊众谤不已。”有《月蚀》长一千八百多字,多怪僻词语。
    2、李贺。字长吉,洛阳人,唐宗室后代,七岁能为文,韩愈曾试其文章,令作《高轩过》诗。性孝,因父名晋肃,遂不举进士。韩愈作《原讳》劝之,仍不应试。官太常奉礼,二十七岁病故。他也是苦吟成性的诗人,史载其出骑弱马,得句即投锦囊中,其母怒曰:是儿要哎出心血乃已耳。“但他的诗意象虽险怪,但不瘦硬粗陋,而是于幽细中显出纤秾冷艳。李贺虽有壮志,声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但他的乐府诗与歌行体诗想像厅特,多为乐人歌女取之入乐。家境没落与疾病缠身,形成了诗人未老先衰的心态。“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诗歌的一些意象出自楚辞,又吸收了齐梁宫体诗的艳情色彩,对李商隐、温庭筠和影响较大。据说他死后,许多诗作被表兄投入溷中。
    3、柳宗元与刘禹锡。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而被贬为永州司马与朗州司马。柳宗元四十七岁卒,刘禹锡后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这两个人在中唐诗的新上应该说没有建树,但他们各自自成一家。柳宗元文与韩愈合称韩柳,诗与韦庄合称韦柳。柳诗既有淡泊的一面,与陶渊明接近,又有峭厉的一面。亿的诗作以写自己孤愤慨郁结的情怀和被贬之地的山水风光为著。他的山水也是遣怀泄怨的对象,这一点与谢灵运又有些相似。刘禹锡,字梦得。其诗精锐,以气骨胜,诗风高昂劲健,有豪气。晚年与大居易唱和,称刘白。他的怀古题材的诗作沉雄沧凉,寓人生的感怀在内。如《金陵怀古》、《金陵五题》。他作《金陵五题》中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自序曰:“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世诗人不复置辞矣。”
 
参考资料:
蒋  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
 
三、新乐府运动。杜甫诗中关注社会民生的淑世精神,以现实事件作为诗的题材,用语通俗,夹杂议论等创作趋向在中唐也被继承发展。由张籍、王建到元稹、白居易,形成了元白诗派,这个诗派的创作走向平实一路,写实、通俗,并发动了新乐府运动。
1、1、  张籍,字文昌,苏州人。历官太祝,国子司业。有《张司业集》。其创作多涉日常生活与平民生活。尤其以乐府诗反映社会生活为著,其中有古题,有新题,如《野老歌》、《筑城曲》、《牧童曲》、《征妇怨》等。他与韩愈、王建、孟郊、白居易等皆有交往,白居易称赞他“风雅比兴外,未尝空著文。”(《读张籍古乐府》)韩愈称赞他“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醉赠张秘书》)当时还有姚合,称赞他:“古风无敌手,新语是人知。飞动终由格,功夫过却奇。”(《赠张籍太祝》)
2、2、  王建,字仲初,颖川人,官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长于乐府,有《田家行》)、《水夫谣》、《辽东行》、《饮马长城窟行》。他也推崇韩愈,《寄上韩愈侍郎》:“咏伤松桂青山瘦,取尽珠玑碧海愁。叙述异篇总经核,鞭驱险句最先投。碑文合遗贞魂谢,史笔应令谄骨羞。”
3、3、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北魏皇室后裔。八岁丧父,从母识字,七九岁能文,二十八岁举明经科。三十八岁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四十一岁又与白居易同举进士科。授左拾遗,监察御史。为人过激,锋芒毕露,事无不谏,忤怒执政,贬通州刺史,此时白居易被为江州司马。后屡贬地方官吏。元和末回朝,长庆二年为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为裴度所抑,贬同州刺史。此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居易诗曰:“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讲话简。”二人交谊深厚。年五十三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有《元氏长庆集》。他分自作诗为古讽、乐讽、古体诗、新题乐府、律讽、律诗、悼亡、艳诗八种。古讽、乐讽与律讽等于白居易所言“讽谕诗”, 新题乐府始于他的十二首和李绅《新题乐府》(计二十首,现只存《悯农》二首)。古题乐府十九首与刘猛等人和作,“寓意古题,刺美见事”,如《织妇词》、《田家词》。《叙诗寄白乐天书》:“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磋,古今成败,日月迁逝,泡景惨舒,山川胜势,风云景色,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至于疾恙穷身,悼怀惜逝,凡所对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他的成名作是《连昌宫词,作于元和十三年史才诗笔议论融为一体。此诗受白居易《长恨歌》影响,以宫边老人叙李、杨旧事,以连昌宫兴衰,喻唐朝的历史。诗成后由宫官崔潭浚进呈天子而受到超擢,宫中呼为“元才子”。后世也有人认为《连昌宫词》浅白,不如《故宫行》:“寥落故宫行,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诗蕴籍深。地稹的艳情诗(如《离思五首》)与悼亡诗(如《遣悲怀三首》)写得也很出色。传奇《莺莺传》和《会真诗》记其年少时的风流往事。
4、4、  白居易,字乐天,号醉吟先生,原籍太原,生于新郑。生七月即识“之”、“无”二字。贞元中及进士第,应考期间与元稹作《策林》。后任左拾遗,直言敢谏,后贬江州司马。元和年间回朝,长庆二年出刺杭州。开成中超用为太子少傅,会昌初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与香山僧人如满结缘,白衣鸠杖,往来香山,自称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卒,年七十五。无子,有《白氏长庆集》。其《与元九书》与元稹《叙诗寄白乐天书》一样,皆为叙述生平与创作的长篇书信。。他认为《诗》为六经之首,因为诗抒情,能感人心,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作品。诗经时代过后,诗义渐微,至晋宋梁陈,溺于山水,嘲风雪、弄花草,诗之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尽失。唐兴以后,唯陈子昂、杜甫之诗可陈,但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作亦不过三四十首。故恢复诗道,非他莫属。而他“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他还认为当世之人,只爱他的杂律诗与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这些诗为时之所重,而为他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淡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他认为最知其诗的是元稹,曰:“微之微之,知我心哉!”他的讽谕诗约一百七十多首,写于他任谏官时期,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民生的艰难,揭示社会矛盾的尖锐。如《观刈表》、《村居苦寒》等,多涉及减租税,抑宦官,去奢侈等内容。《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也是以讽谕为主,按讽谕的内容系统建构的组诗,涉及官场黑暗、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等方面,对时政、边塞、风气、治乱、宫廷等作出了批评。如《卖炭翁》、《杜陵叟》、《上阳白发人》、《红线毯》等。但他的讽谕诗太拘泥于“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因而反而过于安排,理太周繁而言太激切,失去了诗歌简练、含蓄的品质,有以诗塞教的斧凿之痕。他晚年喜欢禅宗、道教,以写闲适诗自愉。这些闲适诗虽与讽谕诗异趣,但平淡、俚浅的风格不变。他的感伤诗成就很高,可以说《琵琶行》和《长恨歌》是白居易成就最高的诗作。这些诗叙事与抒情,意境与情节都融为一体,在当时,白居易的这些诗与元稹《连昌宫词》、《琵琶歌》、李绅《悲善才》、刘禹锡《泰娘歌》皆与当时传奇文学,说书艺术密切关联。元稹作有传奇《莺莺传》,杨巨源则有《崔娘诗》、李绅则有《莺莺曲》;白居易有《长恨歌》,陈鸿则作传奇《长恨歌传》。晚唐司空图《冯燕歌》、韦庄《秦妇吟》皆是其余响。长篇叙事抒情诗还影响到明末、清末的诗作,如吴伟业的《圆圆曲》、王闿运《圆明园词》、王国维《颐和园词》等。这些长篇而通俗的诗,还影响到宋以后的弹词。诗的赋比兴手法中,赋的手法在这些诗中得到发展。白居易与元稹之间唱和很多,他们的唱和被称为“元和体”。白居易的诗语言浅易,意到笔随,自然流畅。“看似平易,其实精纯。快如并剪,锐如昆刀。”(《瓯此诗话》)苏轼《祭柳子玉文》评道:“元轻白俗”。他们的诗为市井传唱,《与元九书》曰:“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夸大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学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虫之技,不足为多。”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中说他们两人的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摹勒,炫卖于市井,或持经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他们作诗反对斟酌格律,锤炼字句。《赠唐生诗》中自称:“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又有《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曰:“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所以,他对道义的承担与当时韩愈是一样的,但对作诗的理想却与韩愈不同。
四、古文运动。古文运动首先是一场思想运动,确切地说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唐代的思想成就以禅宗为最高,而儒学已成了士族门第之学与国家经院学说,走向僵化,不能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及佛道二教影响人心。安史之乱后,平民知识分子觉醒,开始反对经学为代表的儒学,提倡儒学道统与师承,强调恢复人伦,晓知君臣大义,分辩夷夏。韩愈《原道》:“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商,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其为教易行。”自德宗贞元至宪宗无和年间的二三十年间,韩愈及其弟子李翱、皇甫湜等加上柳宗元,开一代文章风气。史称韩柳。他们皆主张文以明道。而文之形式以两汉以前的经传、诸子、史传为准。韩愈《师说》曰:“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余嘉其能行古道。”《答李翊书》:“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好。”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亦云:“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章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好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其所举之文除五经之外,尚有孟荀老庄国语离骚史记。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自骈文大行于世,就有宗五经,革浮华,复古文之呼声。如裴子野《雕虫论》、《文心雕龙》主张宗经,徵圣、苏绰仿《尚书》作《大诰》、隋文帝时李谔上书主张革浮华、唐天宝以降,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柳冕等皆提倡以六经为本,恢复古文。但皆不能兴古文,一则他们自身在古文创作上没有创新与成就,二则他们对儒学没有复兴的途径。韩愈强调孔孟道统,《新唐书韩愈传》:“自贞元、元和间。愈遂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然韩愈自视司马迁、扬雄至班固以下不论。其道自比孟轲,以荀况、扬雄为未醇。”他直指人性,守持的道统为儒家的精神统绪,又主张通过教育变革伦理,故好为人师,广收弟子,形成门派,又反对柳宗元变法。他主张用古文将儒学的表达方式摆脱词藻的束缚,以便宣教。这其实也是对禅宗的吸收。韩愈幼时丧父,随兄居岭南南禅宗流行之地,受其影响。陈寅恪《论韩愈》中多有考证。可参看。柳宗元的道比韩愈的广,他出入诸子佛道,广泛吸收其精华,故他的思想比韩愈深刻辩证。他的性格急切,主张变革政治,人定胜天,故为荀子一派。与他同时的杨倞作了《荀子注》,为现今通行之本。
韩文雄奇,感情色彩浓厚,语言生动创新,如长江大河。多取法经史,有阳动之美。柳文富有理趣,逻辑清晰,会意深远,语言隽永。其读列子、辨鹖冠子诸文皆为学术精论。寓言、山水游记能融情理、情景为一。有阴静之美。
 
参考资料“
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章士钊:《柳文指要》。
 
第四节第四节       晚唐文学
 
晚唐文学的基调有二,一是华美的词章带着感伤的情调;一是批判嘲讽带着绝望的玩世不恭。
一、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杜佑(作《通典》)之孙。杜佑为史学家,故杜牧亦喜论古今成败及兵家之事。太和二年进士,为牛党中坚人物。年轻时纵情声色,诗酒落魄。有《阿房宫》、《秋娘诗》等。作诗自伤自遣,如“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后任御史,分司洛阳。李司徒愿声妓豪侈,不邀杜牧。杜遣门客达意,至,不敢邀妓。杜正襟危坐,三盏后曰:“闻有紫云者,孰是?”指之,杜凝视良久,曰:“名不虚传,宜以见惠。”李司徒俯仰而笑,诸妓亦回首破颜。杜又自饮二盏,曰:“画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晚年逃禅。“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舡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紫烟轻扬落花风。”他的诗取李杜韩柳,其《冬日寄小侄阿宜》:“经书刮本,史书阅兴亡,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诗有华丽的一面,诗人喻凫以诗见杜牧,不得。凫出语人曰:“吾诗无绮罗铅粉,宜其不售也。”他也不满于元白的轻俗,《平卢节度巡官李戡墓志》述李戡言:“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呈,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他的诗有风骨劲拔,情致豪迈的一面,自称:“某苦心为诗,本求高喊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献诗启》)。他的诗华而不缛,伤而不靡,风调悠扬,富有情趣才气。其绝句与李白、王昌龄鼎足。趣、妙、风神充足,又能被之管弦。
二、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河风人。开成二年进士。四十六岁卒。他是一个失意的诗人,诗写得也隐晦难懂,特别是一些看似很象爱情诗的作品。但这种隐晦却很美,让人于其隐晦中体会到一种华美而感伤的意境。他的诗可以逐句用典,这些典故给人的直观构成了一个无法追寻出情事的情境。如“天泉水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古来许多人对他的诗详加考证,比较有名的有清人徐树谷笺,徐炯注的《李义山文集笺注》。近人苏雪林有《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证》,考其所爱之人有女冠子宋华阳,宫妃卢飞鸾,卢轻凤等。他的诗有许多道教的意象与无奈的情怀。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此同趣)汪辟疆先生说读李商隐的诗,深晦的要浅看,明显的要深看,用事繁缛的要虚看,纯用白描的要看呼应。
三、温庭筠。太原人,字飞卿。貌极丑,人称温钟馗。大中初进士,长于诗赋,好管弦,善作艳诗、艳词。为官失意。诗中多绮罗铅粉之辞,属于极工,如:“蜜宫金翼使,花贼玉腰奴。”“蝶翎胡粉重,鸦背夕阳多。”“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中体现了六朝宫体的意味。《春晓曲》:“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他的词也写闺情,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他的诗与李商隐比,比兴少,赋陈多,少言外之意。清温而无意象。
四、皮日休与陆龟蒙。二人皆晚唐元白诗派的承继者。皮日休,湖北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山,号醉吟先生、间气布衣。咸通中进士,官太常博士。《唐书》称其降于黄巢,后为所害。皮日休早年推崇儒学,上书请罢老庄,以孟子为学科,以韩愈配享太学。又有乐府《橡媪叹》,哀叹民生艰难。陆游《老学庵笔记》称其老于吴越。有《皮子文薮》。陆龟蒙,苏州人,举进士不第,退隐松江,号天随子。有《笠泽丛书》。他们的思想个性孤僻,又多道教隐逸之风,在太湖居时曾相互赠诗酬唱,有《松陵集唱和集》。对世事多持讽刺之态度,为诗多杂体,皮日休有《杂体诗序》,叙述杂体诗的起源及其杂体创体的缘由,认为:“诗由古而律,由律而杂,诗之道尽乎此。”
五、韦庄、罗隐等。由于唐末的战乱,元白新乐府的诗风在聂夷中《咏田家》、杜荀鹤《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等诗作中有所反映。离乱之情在韦庄的《秦妇吟》中写得最好。这首诗韦庄自己不收入集,《全唐诗》无载,1900年发现于敦煌石室。陈寅恪先生有《韦庄秦妇吟校笺》一文可参看。庄后入蜀为相。多词作。杜荀鹤传为杜牧嫁妾所生,有《唐风集》。为诗苦吟,自称“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又有卢延让,自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等等苦吟诗人。
罗隐、罗虬、罗邺号称“江东三罗”,以罗隐最著诗名。罗隐字谏,杭州人,十次考进士不中,归钱镠,官钱塘令。他的诗体现了哀莫大于心死的情境,多讽刺与吟嘲,充了玩世不恭的精神。如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他们觉得太平无望,天下从此浑浊。皆为“唐人气尽之作。”
六、唐人小说。唐小说请参看汪辟疆《唐人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鲁迅《中国小说史》等小说史论著。赵卫彦《云麓漫抄》:“唐世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诸主司,然后投献所业,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变异之谈成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当然,唐代的散文,特别是古文运动以后传奇创作的突出,加之诗歌,特别是元白叙事感伤诗的创作风气对传奇都产生了影响。唐代的传奇小说繁荣的时间在中晚唐之间,与此相合。许多传奇作家如沈亚之、白行简、元稹等与韩愈、白居易都有师友之交。但作者多不可考,较有影响的,节录陈子展《唐代文学》中所列之表如下。
 
 
作  者 生卒年代
    作      品
        备        考
 
王度
  585-625
  古镜记
  王为隋、唐间人,此为唐代小说第一篇。
疑出后人依托。
张鷟 660-740 游仙窟 以俪语为传奇,中夹俗谚,在古小说中最为别致。当时流入日本。
陈玄祐 740-790 离魂记 郑德辉《倩女离魂》
沈既济 750-800 枕中记 马致远《黄粱梦》、汤显祖《邯郸记》
白行简 775-826 李娃传 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薛近兖《绣襦记》
元稹
  779-831
  莺莺传 赵德麟《商调蝶恋花十阙》、董解元《弦索西厢》、王实甫《西厢记》
陈鸿 770-830 长恨歌传 白朴《梧桐雨》、洪升《长生殿》
蒋防 780-830 霍小玉传 汤显祖《紫钗记》、《紫箫记》
李公佐 760-840 南柯太守传
谢小娥传 汤显祖《南柯记》
凌濛初《拍案惊奇》第十九
沈亚之 780-840 湘中怨解
秦梦记
异梦录
冯燕传  
许尧佐
  贞元间人 柳氏传 梅鼎祚《玉合记》
吴长儒《练囊记》
李朝威 贞元间人 柳毅传 尚仲贤《柳毅传书》
李渔《蜃中楼》
牛肃 贞元、元和间人 纪闻
吴保安 沈璟《埋剑记》
牛僧孺 780-848 玄怪录 当时李复言有《续玄怪录》、牛之外孙张读有《宣室志》十卷,亦纪仙鬼灵怪。
薛用弱 长庆、太和间人 王维、集异记、王之涣
  王衡《郁轮袍》、郑之厅《旗亭记》
薛调 咸通间人 无双传 陆采《明珠记》
裴铏 咸通、乾符间人 昆仑奴
传奇:聂隐娘、裴航(此书盛行于宋,宋人因概称唐人小说为传奇) 梁辰鱼《红绡》、梅禹金《昆仑奴》
尤侗《黑白卫》、黄兆森《裴航遇仙》
皇甫枚
  咸通、天祚间人 三水小牍
飞烟传(一作非烟传)  
杜光庭 唐末前蜀人 虬髯客传 张凤翼《红拂记》冯梦龙《女丈夫记》、梁辰鱼《红拂记》
 
参考资料:
汪辟疆:《谈李义山的诗》、《唐人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见《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1998。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见《程千帆选集》,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程千帆全集》,2001。
陈子展:《唐代文学》,《中国大文学史》,上海书店,2001。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