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通过改变自身机能来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是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运动锻炼,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一章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起止点互相靠近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肌小节。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答:(1)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慢肌纤维含较多的线粒体,慢肌纤维有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
(2)生理学特征:
A.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B.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C.抗疲劳能力
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强的多。
(3)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答:(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耐力训练可以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以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2)酶活性变化:肌纤维对训练的适应还表现为肌肉中有关酶活性的选择性增强。
第二章
红细胞压积:即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得容积百分比,健康成人红细胞比容,男子为40%--50%,女子为37%--48%。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通常,为了区别人体的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等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度时,血浆渗透压为5800mmhg,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
碱储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答: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包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
血液的主要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作用 (2)运输作用 (3)调节作用 (4)防御和保护作用
如何应用血红蛋白指导科学训练?
答: 由于HB指标相对稳定,又能较敏感的反映身体机能状态,所以运动训练中经常利用这一指标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
血红蛋白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血,HB值过高时,血流的粘滞性会增大心脏的负担。
由于运动员HB值存在个体差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正常值标准来评定运动员HB含量应针对每一个体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
第三章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常以左心室的每博量为标准。
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使安静时心率减慢,可低至40—60次/分的现象。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末期容积百分比。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使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形成、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工作能力。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的长期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窦性心动徐缓
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
运动性心脏增大与病理性心脏增大在功能上有极显著的差别,运动性心脏增大有转向特征,耐力运动员室腔收缩力强是因为心肌增厚。
(3)心血管机能改善
安静状态下一般任何运动员每分输出量基本相等,但运动员的心率较低,故每博输出量较大。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答: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心率和每搏输出量,而每搏输出量又决定于心肌收缩力和静脉回流量。因此,心率、心肌收缩力、静脉回流都可以影响心输出量的大小。
测定脉搏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答:A.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做出恰当的判断。
B.心率的测定还可以检查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第四章
肺活量:最大深呼吸后,再作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
最大通气量:以适宜快和深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
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的关系。氧离曲线反映了HB与O2的结合量是随PO2的高低而变化,这条曲线呈“S”,而不是直线相关。
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一般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故也称每分通气量。
在运动时是如何保持合理呼吸?
答:(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配合:运动时采用何种呼吸形式,应根据有利于技术动作的运用而又不妨碍正常呼吸为原则,灵活转换。
(2)呼吸时相应与技术动作的配合:通常周期性的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时相应以人体关节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未转移。
(3)呼吸节奏与呼吸形式配合:通常周期性的运动采用富有节奏的、混合型的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成绩。
第五章
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代谢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代谢状态是指人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度的条件下。
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比。
代谢当量: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的耗氧量的比值称为代谢当量。
结合运动实例论述三个能源系统的代谢特点?
1.磷酸原系统 : ATP→ADP+Pi+E
CP+ADP→C+ADP
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极快
能源:CP
ATP生成很少:
肌中贮量少,最大强度运动持续供能时间6—8秒;
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100米跑步、跳跃、投掷。
2.酵解能系统
肌糖元+ADP+Pi→乳酸+ATP
特点:无氧代谢;功能速度快;
能源:肌糖元;
ATP生成有限;
终产物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
用于2—3分钟的最大强度运动400米、800米
3.氧化能系统
糖
脂肪 +ADP+Pi+O2→CO2+H2O+ATP
蛋白质
特点:有氧代谢;功能速度慢;
能源:糖、脂肪、蛋白质
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
用于耐力或长时间的活动:长跑、马拉松
第七章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经体液传递而发挥其特定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第八章
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该肌就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的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
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神经末梢结构或装置,它们专门感受肌肉长度与张力的变化,这种感受器称为本体感受器。
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结构或装置。
视野:单眼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状态反射在人体运动中起何作用?
答: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的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一方面使身体重心不至于超出支撑面维持平衡,以保持身体正常姿势,另一方面使人体向着头部转动的方向移动。例如,体操运动员进行手翻、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低头姿势。
第九章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动作自动化:是指练习某一套动作时,可以再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某个动作或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
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分化、巩固阶段有什么特点?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
答:一、泛化过程
学员只对运动技能有感性认识,对动作的内在规律还不理解,大脑皮质由于内抑制,特别是分化抑制还未建立,所以兴奋和抑制过程扩散,学员做动作时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做动作费力。
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应该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二、分化过程
由于不断练习,学员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学员做动作时,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除,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学员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动作,动力定型初步建立,但遇到新异刺激时,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仍会出现。
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员体会动作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加准确。
三、固化过程
此时己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学员做动作时,准确、优美,某些动作环节可出现自动化,环境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到破坏,完成练习时感到省力。
为了避免消退抑制的出现,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
第十章
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无氧功率:是指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工作条件下发挥最大力量和速度时的做工能力。
乳酸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称为“乳酸阈”。
氧亏: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答:(1)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
肺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VO2MAX密切相关。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VO2MAX的重要因 素。
(2)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对VO2MAX的影响。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
(3)其他因素对VO2MAX的影响。A.遗传因素 B.年龄、性别因素 C.训练因素
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
答:(1)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是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
(2)乳酸阈训练法
由于个体乳酸阈的可训练性较大,有氧耐力提高后,其训练强度应根据新的个体乳酸阈强度来确定。
(3)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两次训练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且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间歇训练主要有以下特点:A.完成的总工作量大 B.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大
(4)高原训练法
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对身体造成的缺氧刺激比平原上更为深刻。
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答:(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乳酸阈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的适应强度
个体乳酸阈的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
提高无氧工作的训练方法,并应用生理学进行论述?
答: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主要取决于:
(1)间歇训练法
在发展无氧耐力的间歇训练中,要考虑练习强度、练习时间与间歇时间的组合与匹配,要以运动中产生高浓度的乳酸为依据。
(2)缺氧训练
缺氧训练是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其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耐力。
十一章
身体素质: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有氧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时也被称作有氧能力。
试述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答: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有很多,主要有:
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
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
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
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
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6.性别、年龄
7.体重
试述动作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
答:1.肌纤维类型与动作速度
快肌百分比越高,动作速度越快
2.肌肉力量与动作速度
肌力越大,动作速度越快
3.肌肉组织机能状态与动作速度
肌肉组织兴奋性越高,动作速度越快
4.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与动作速度
运动条件反射巩固程度高,动作速度越快
试述无氧耐力的生理特点?
答: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称无氧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为无氧训练。进行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久力。
十二章
极点: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精神低落、实在不想运动下去,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
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真稳定工作状态:在进行强度小,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
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射性变化,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
答: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学说:
(1)大脑皮质保护性抑制学说:疲劳产生是大脑皮质出现保护性的结果。
(2)衰竭学说:认为运动时能源物质耗尽与疲劳过程有直接关系。
(3)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及组织中堆积。
(4)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压渗透压改变所致。
(5)突变理论:从肌肉疲劳时能量耗尽、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维空间关系,提出了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
(6)自由基学说:自由基使部分肌纤维膜破裂、内质网膜变性,从而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产生疲劳。
疲劳的生理指标有哪些?
答:肌力测试、神经系统功能测定/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
感觉器官功能测定、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
生物电测定心电图、肌电图等测试方法
减轻极点反应措施包括哪些?
答: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
1.继续坚持运动
2.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3.调整呼吸节奏,尤其注意加大呼吸深度。恰当的克服“极点”反应的措施有助于促进“第二次呼吸”的出现。
试述准备运动的生理作用?
答:(1)调整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2)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
(3)提高机体代谢水平,是体温升高
增加肌肉力量;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