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1. 1994年开始动工,当时每公里造价平均约3500万元的泉厦高速公路,是福建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可向其提供所需资金贷款的是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有学者指出,“全球性,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国家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
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 ④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是全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4. 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和中国的玉树地震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①两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理应相互帮扶 ②中美欧日俄在海地地震后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③两国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救灾贷款 ④两国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救灾贷款
A.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 B.①④不正确,②③正确
C.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D.①③不正确,②④正确
5.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的“炉边谈话”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现的是
A.“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
B.“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
C.“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
D.“建立稳定的货币,以便推进贸易发展”
6. 2010年1月7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转动“金钥匙”,自贸区“合作大门”缓缓开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这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
A.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 商品结构复杂化
C. 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市场竞争激烈化
7.阅读图表,下列选项中与图表所呈现的信息最吻合的是(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展处)
A.加强区域合作对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B.经济全球化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
C.越南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D.亚太经合组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8.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对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全球化的趋势始于冷战格局的结束
B.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C.柏林墙倒塌消除了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Windows3.0填平了南北之间的鸿沟
9. 20世纪70年代欧洲流行一幅漫画:某乞丐向一妇女行乞,口里喊着“不要美元”,这表明:
A.连乞丐都不要美元,表明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
B.受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元大幅贬值,退出欧洲市场
C.美元的中心地位和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当时西欧的乞丐有强烈的爱国心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安德森说,“……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竟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各地人民效忠的通常不是一个现实国家,而是经由文字和经典从古代继承下来且已沉淀为集体无意识的伦常制度,它维系着一个抽象的国家观点。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二 交通落后成倍放大了国土的距离。当时中国国土面积比整个欧洲还大,路上走一年半载,未必能从京城到达最偏远的边疆,更别说全国的有效管理了。
……“儒学教育本身的威信,在被近代受到西方教育的本阶层的成员破坏之前,在民众中一直坚如磐石”。 ……这个庞大的想象共同体在清末民初遭遇了严重的解体危机:外有列强环伺蚕食,内有“割据诸侯”占地为王,而汹涌而来的西潮对一直维系着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完整的儒教“名分大义”形成巨大冲击。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三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投资少(不用举外债,主权在我)且建成快的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而这样的全国运动训练了国民的现代国家共同体意识。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四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秦汉时期怎样维系“一个抽象的国家观点”?
(2)结合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中央政府对全国有效管理减弱的原因。
(3)材料三如何肯定近代通讯技术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的历史进步性。
(4)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结合材料四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 2.C 3.C 4.A 5.D 6.C 7.A 8.B 9.C
二、非选择题
10.(1)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实行郡县制,中央直接管理地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学说,儒学成为维系国家的正统文化。 (2)伴随着近代化的进程,交通的落后性进一步显现;列强入侵和军阀割据,削弱了中国近代中央政府的权威;西方思想的传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3)迅速连接全国各地;构成社会运动的技术基础。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推动民族主义(国家认同意识)的发展。
(4))该问按两个层次作答
第一层次,仅从正面或反面加以说明
全球化弱化了国家认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的无国界传播,也对国家认同提出挑战,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弱化了国家认同。全球化强化了国家认同。在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争端、文化产权、资源争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问题的不断尖锐化,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意识)。
第二层次,能从正、反两面加以说明.全球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的无国界传播,也对国家认同提出挑战,因此可以说全球化弱化着国家认同。但在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争端、文化产权、资源争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问题的不断尖锐化,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意识)。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1.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 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 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
C.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2.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玉米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政治经济体制 B.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C.生产管理不善 D.忽略自然地理条件
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4下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5.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6.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说是没头脑。”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解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C.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
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7.史学家认为,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原因是
A.没有把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 B.落后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严重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8.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时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代”是指
A.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卫国战争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摘自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4月21日)
材料二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错,工人们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但这只占全部利润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摘自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一九五三年七月九日)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有关论述发表的时代背景。为此,苏俄和中国政府分别实行了什么政策?
(2)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评述列宁和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C 6.C 7.D 8.B
二、非选择题
9.(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政治危机严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政策: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2)评述:打破教条,从国情出发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在国家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大胆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发展经济;为后来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下图是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的一则报道。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2.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 2008年以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2009年4月,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在应对这场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
A.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 B.罗斯福实施的新政
C.杜鲁门推行的冷战政策 D.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4. “当三十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她(Ann NixOn Cooper,106岁的选民)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新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这是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获胜演讲,其中“新就业机会”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提供的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扩大农业生产 D.举办公共工程
5.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评论: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作用。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6.下图是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两个佐治亚的农民亲切交谈的图片,你认为他们就农业问题交谈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降低农产品价格 B.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限制农业产量,给农民以相应补贴 D.降低农产品价格,增加粮食出口量
7. “战后的欧洲正需要这样的计划,并以此履行其维持和平的责任。这一点写在法国宪法的前言中:政府保证为人民提供适当的发展条件,并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为此
A.西欧普遍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B.西欧各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
C.法德两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 D.各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
8.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仍超8%,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历史上采取类似举措促进本国经济恢复的是( )
A.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赫鲁晓夫改革
9.下图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②资本的社会化 ③国民收入出现社会化再分配 ④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
A.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①②③
10.下图是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某一指数的趋势图。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
A.工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 B. 银行存款总量趋势图
C.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系数的趋势图 D.农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
11.仔细观察下表:
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12.下图是1932年美国的一幅漫画,它说明了
A.市场经济体制宣告破产 B.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严重受挫
C.自由放任政策的失灵 D.计划经济在美国成功运用
13.下图6中能够反映20世纪“大萧条时代”世界工业产值变化的曲线是( )
14.罗斯福新政期间,《全国工业复兴法》在北方各州畅通无阻,投票率大多超过90%,黑人(投票率)还不止这个数字。这主要反映
A.中央行政权力得到加强 B.全国支持“复兴法”
C.种族歧视获得最终解决 D.民主主体的范围扩大
15. 19世纪90年代,德国工人的开支,要用25%缴房租,用25~30%吃饭之外,还有45~50%的节余。法国工人工资比第二帝国时期工资提高了70%。在1896年后,工人基本上都制作了节日礼服,也常到咖啡馆和舞厅去消费了。这表明德法两国
A.逐渐消除阶级差别 B.人们生活得到改善
C.在向福利国家发展 D.工人阶级进步性消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报灾罚俸六个月,一个月外降一级,二个月外降二级,三个月外革职。
——摘自嘉庆《大清会典》
材料二 “(玉树)发生地震后,国家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我们及时派出了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下达了派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命令。在灾区,专业救援队伍与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消防部队协同作战,……”地震发生后,中国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2亿元人民币救灾款物。民政部紧急从7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灾区调拨大量棉帐篷、棉大衣、棉被以及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截至15日,青海省民政厅已收到捐款5000万多元。
——2010年4月15日国际在线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商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的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 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提示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人及残疾人保险法,以保障工人权利。
——根据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整理
材料四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政府备荒救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当代救灾的进步性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欧美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4)指出材料四的法律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D 5.D 6.C 7.A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D 15.B
二、非选择题
16.(1)备荒与抗灾相结合;防灾与救灾相结合;国家防灾、救灾与灾民自救相结合;制度严密,措施完备、灵活;各种措施多管齐下。 (2)反映迅速,组织严密;以人为本,针对性强;讲究科学,方法多样;国际间的支持和援助;政府的应急机制 (3)(从材料中体现的法律、机构、机制等方面总结欧美国家的措施)通过立法手段(或颁布一系列法案)救济或保障工人权益;成立专门机构,保障工人生产、生活权益;建立保险体制,保障工人安全和健康.
(4)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胡佛的自由经济政策不适合需要,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影响: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为二战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树立榜样。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
1.下图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法国人在巴黎世博会上以“最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为宗旨所创作的一件不朽作品。该作品技术成果主要来自: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英国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 “城市面貌,唉,比人心变得更快。” 1842年,诗人波德莱尔回到巴黎后发出如此感叹。诗人感叹的是
A.资本扩张导致的道德滑坡 B.民主共和确立的艰难历程
C.工业革命推动的社会变化 D.科技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
3.在《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詹姆斯·络温指出美国科教书中最著名的谎言是哥伦布这个英雄形象的塑造。哥伦布之所以被描绘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英雄,是因为他( )
A.发现了美州“新大陆” B.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C.领导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 D.是美国立国建制的功臣
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这里的“结构变迁”主要指
A.地理大发现 B.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确立
C.启蒙运动的开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5. “19世纪后期……有人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材料中的观点
A.公允正确,值得肯定 B.歪曲事实,应予驳斥
C.不偏不倚,需要商榷 D.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6.以下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7. 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海盗”,他们的支持者是
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8.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以下不可能是“革命力量”所带来的影响( )
A.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C. 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 促进了资本主义走向垄断阶段
9.下图白色区域反映了某一时期西方人对全球的了解,从时间上判断其最早出现在( )
A.公元l世纪 B.公元15世纪初 C.公元15世纪末 D.公元16世纪初
10.下列对图8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11.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非选择题
12.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14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想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摘编自“互动百科”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罐,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上海提出申办2010年世博会后,中国政府就坚定地表示,中央政府将为上海举办世博会提供 财政上的一切支持和包括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中国民众对申博90%的支持率和上海市民93%的支持率,是其它四个申办国家和城市(韩国的丽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波兰的弗洛兹瓦夫,俄罗斯的莫斯科)所无法相比的。
五个申办城市虽然各有优势和特色,但从上海的综合条件及其发展前景来看,上海的胜出实属情理之中。上海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城市,是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她的城市规划和前景更具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未来十年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 ——《港报分析上海子啊申报世博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中国新闻网”2002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3)据材料三,归纳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C 3.A 4.B 5.B 6.B 7.C 8.C 9.C 10.B 11.B
二、非选择题
12.(1)优势:
①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② 经济: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
③ 科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对科技发明的重视。
( 2 )影响:
① 生产力: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② 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或进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③ 全球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3 )原因:
①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全力支持。
② 上海综合实力雄厚,发展前景美好。
③ 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1.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2.光绪帝的英语老师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
A.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B.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C.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3.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W.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出现报道中这些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众反侵略斗争日益高涨 B.中国近代工业尚未产生
C.美国记者道听途说,肆意歪曲 D.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
4.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积淀。福州仓山至今保留了大量西式风格的建筑,这里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与之相关联的因素不包括
A. 西方文明的传入和冲击
B. 福州开埠通商
C. 外商在福州投资办厂
D. 福州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描述某个时期城市生活时写道:“好莱坞的电影受到了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服、解放服或叫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的结果
B.建国初期社会物质财富较匮乏
C.单一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
D.“冷战”背景和国内政治的影响
6. 1789 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出现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法国和中国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法国和中国的启蒙思想都得到广泛传播
C.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
D.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充分发展
7.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回答24—25题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8.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9.某高中学生在研究中国服饰变化时收集以下几个案例:①北魏孝文帝“更姓易服”; ②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 ③民国时期“中山装”“旗袍”; ④新中国初期的“列宁装”“绿军装”。从中可归纳出服饰的变化趋势及特点,以下表述恰当的是
A.社会政治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 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的影响
C.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D.反映了人们所处的不同阶层和职业
二、非选择题
10.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出现,并且广为流行的语汇。流行语必定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记录着人类生活及其观念的变化。某班级的同学将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分成3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和研究了20世纪以来中国三个时期的流行语。以下是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第一组(20世纪初)
搜集整理的流行语:革命、民主、共和、专制、独裁、政党、警察、机械、企业、文明、精神、教育、科学。
研究结论: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涌入是对汉语相对稳定的几千年词汇史的一次最大冲击,也直接奠定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基础。
第二组(20世纪50年代)
搜集整理的流行语:和平、新华、国华、利民、光明(以上均为街道、商店的名称);同志(与人有关的称呼);爱人(夫妻间称谓);夫妻识字、婚姻法、婚姻自由、新事新办(以上为婚爱流行语);列宁装、布拉吉(男女服饰的款式)。
研究结论:流行语的词汇变化主要是意识形态作用的反映,时代的特色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组(改革开放以来30年)
搜集整理的流行语: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下岗、农民工、合资企业、市场经济、科教兴国、上网、炒股。
研究结论:这一时期的流行语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变迁,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回答问题:
(1)第一组的研究结论并没有完全反映本课题的主题,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展示你的研究结论。
(2)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对流行语的搜集结果有何特点?请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其结论中“时代的特色” 具体有哪些?
(3)依据第三组搜集整理流行语的思路,你是否还有其它补充?试举一、二例;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的流行语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4)该班级为了研究这一课题,将其成员分成3个学习小组,其分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影响流行语出现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如果对这一课题作后续研究,你认为还有哪些研究方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D 5.D 6.A 7.A 8.D 9.B
二、非选择题
10. (1)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变化,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成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近代文化教育进步。
(2)特点:对反映新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流行语作了较合理的分类。时代特色:人民纷纷拥护新政权;新的、平等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婚姻观念变化、妇女地位提高;服饰等物质生活深受政治变动的影响。
(3)补充:如外资、个体户、北京奥运、酷、秀等等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潮流;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不断发展;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4)主要依据: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影响因素:政治、经济的变动;外来文化的传入;社会生活的变化研究方向:答案略,只要符合主题均可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