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政治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经济学讲义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14 11:45:20
 
政治经济学讲义
 
 
 
 
 

导   论
0.1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的含义
经、济二字最早见诸我国古代典籍《周易》,把“经济”连起来使用最初见于隋代王通的《 文中子·礼乐篇》中,书中有“经济之道”的用语。
但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经济”一词是指 “ 经国济民”或“经邦济世”,即治理国家、拯救贫民的意思,与现代语言中的“经济”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
我国对“经济”一词的现代用法是20世纪初引自日本。日本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曾移植我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译economy这个英语词汇。
在西方,经济与经济学(economics)的含义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年)。在他所著的《经济论》中,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经济(Oikovouia)”一词来概括, 意指家庭管理。经济学便成了研究家庭(奴隶主家庭或庄园)管理或规划的学问。
在希腊文中 ,经济学就是由“oukoc”(家庭)“nomoc”(规划)两个词组成的。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 ——前322年)在《政治学》的第一篇讨论治家问题,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什么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
从近代以后,经济学的含义逐渐超越了这种狭隘的概念,成为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一门科学。它包括很多具体的学科,如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等等。
背景资料: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Xenophon):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弟子。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前424-前401)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引自《辞海》P2299页)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ēs):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在社会政治观上,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国家高于个人,主张由“中等阶级”来治理国家。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逻辑学著作有《工具论》;自然哲学、自然科学著作有《论产生和毁灭》、《物理学》;心理学著作有《论灵魂》;伦理学、政治学著作有《伦理学》(由其子尼可玛可斯(Nikomachos)编纂)、《政治学》等;美学著作有《诗学》等。(引自《辞海》P2205页)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政治经济学最初起源“政治经济学”的提法出现于17世纪初,源于希腊文中的“Poniz”(原意为城邦、国家及政治)与“经济学”组成的复合词。
首次使用这一说法的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 蒙克来田(1575-1622年)。他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用了 “政治经济学” 。
这种提法,目的在于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自然经济的范围,不再是家庭或庄园经济的管理问题,而是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
尽管如此,因为重商主义者仅仅把研究视野停留在流通领域,其研究方法只是对观察到的经济现象作一些肤浅的说明,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以后。当时,工场手工业制度已在英 、法等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但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仍十分尖锐,代表产业资本家阶级利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其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 证明封建制度必然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阐述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
主要代表人物: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 亚当·斯密(1723-1790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其完成者。他们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对经济学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自1776 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以后,经济学才越来越成为最受重视的科学。
评   价
由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刚刚确立,各种经济矛盾尚未充分暴露,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自然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其理论体系及观点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对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认识只是初步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发展,特别是在进入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化,抛开经济运动本质,辩护资本主义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只研究经济现象,即在既定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经济如何运行和发展问题,则成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历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并发展成为一种传统而绵延至今。在经济学说史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的若干经济学说被称为庸俗政治经济学。 背景资料: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
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
背景资料:配第和李嘉图
配第(William Petty):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统计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已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对商品的价值量作了正确的分析,认为商品的自然价格(实际指价值)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初步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主要著作有《赋税论》、《爱尔兰政治解剖》、《政治算术》、《货币略论》。(引自《辞海》P2356页)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在经济理论上,制定了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冲突,对经济学科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引自《辞海》P1534)
背景资料:亚当.斯密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1776年发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性继承以及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一方面服务于无产阶级 革命斗争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另一方面也结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对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最深刻的揭示和卓越的研究。
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作家还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及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等提出了原则构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理论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已被实践所证实,是普遍适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恩格斯:《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涅夫人(1887年1月27日)》。《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4卷第460页。)。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因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巧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第441页。)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个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背景资料: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
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即人与物的关系;二是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三是明确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四是认为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等等。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写道:“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 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6页。)人类要生活,需要食物、衣服 、房屋等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无法生活,社会就要灭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第82页)。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除了适应生产力结成的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外,还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相对于政治、思想关系而言,叫社会的经济基础。
而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 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叫社会的上层建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形态。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而整个社会生活 ,则决定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生产和运用越来越重要。这对于节约物质资料的消耗,生 产更多替代品,优化配置乃至替代稀缺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发挥着划时代的作用。 但知识经济不能替代物质生产。马克思曾经写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量。”(马克思:《致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要靠物质生产来满足,知识经济的来临,比起工业社会经济来,会促进更多更快的物质财富增长,将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但不会取代物质生产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的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的要素:
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人的劳动是指劳动者耗费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改变自然物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人能够生产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构成人的劳动力。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支出,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耗费。
劳动对象是指被劳动加工于其上的自然物质对象。它包括两类:一类是天然的劳动对象,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已被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如生产家具用的木材、冶金用的矿石等,这部分通常叫做原料或原材料。
劳动资料或叫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它包括生产工具、生产用容器以及土地、厂房、仓库、道路等等。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就是生产的三个要素相结合发生作用的过程。人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的结果便是劳动产品。
社会生产涉及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叫做生产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关于生产力的定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生产不仅包含人对自然的关系,而且包括由分工协作、管理等因素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不是自然力,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生产力也不仅仅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因此,生产力被定义为社会生产力,意指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现实的、社会的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邓小平:《在全国科学 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8页。)
这两个因素 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有密切联系,所以“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1页。)
而且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跃升,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选集》第3卷,第275页)。从农业社会劳动者体力居支配性地位,到工业社会包含科技知识运用的机械代替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再到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和信息技术部分替代人的脑力,以解放人类大脑,投入更有创造性的劳动,科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生产方式的概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而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共有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的内容
1、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考察,生产关系一般包括: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
马克思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
这里的生产,指狭义的生产,是直接的生产过程。它是生产总过程的起点和决定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是指社会对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是指人们互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消费是指人们消费物质资料以满足各种需要,它是生产总过程的终点。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考察,研究生产关系,不仅要考察生产一般,而且要考察其本质差别。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归少数剥削者私人所有,就会产生统治与服从、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公共所有,就会形成人们之间互相合作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而分配还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关系。同时,人们的相互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起反作用。 
(3)生产关系本身又是分层次的,不仅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而且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其中存在着“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东西”,即“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 产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第112页。)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体现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中以所有 制、分配方式表现出来的基本生产关系,而且这种基本生产关系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以及在相应体制框架下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研究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必然结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侧重于研究基本生产关系旨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为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代替的必然性的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生产关系即基本经济制度的传统;另一方面,毕竟面临着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的历史任务,要研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就要求今天的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基本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研究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仅要研究经济关系的本质,还必须研究经济现象形态;不仅要研究社会经济的质和规定性,还必须研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要研究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就不仅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及各种具体实现形式, 还必须研究生产关系表现的人与物的关系, 研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经济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0.3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
政治经济学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具体运用的是所谓科学抽象法。
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 :《资本 论》第1卷,第8页)。
科学抽象法包括两种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方法:
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即“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 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进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政治经济 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
科学抽象法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
科学抽象法的叙述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本质说明现象的逻辑方法
政治经济学的其他方法
首先,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规范分析方法,是指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据以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力求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或“不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这类的问题。
所谓实证分析方法,就是指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出发来分析人们的经济活动,并预测经济活动的后果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试图超越一切价值判断来分析社会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是怎样运行的,以及它为什么是这样运行的。它不把价值判断作为基础,而只考虑经济事物之间关系,分析和预测人类经济行为的后果。实证分析力求回答的是经济现象“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类问题 ,而不回答“好”或“坏”的问题。
其次,是定量分析的方法。
 定量分析是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总称,是对事物描述的量化和精确化。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科学。阶级性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表现,反映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决定于它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
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研究生产关系问题必然触及各阶级或阶层的切身利益。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利益的经济学家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总是持有不同的解释,形成不同的观点,为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服务。在阶级矛盾十分激烈的社会中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很容易理解。在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利益差别和利害冲突是必然的,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也是客观存在的,毋庸讳言。
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的。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由于所代表的阶级私利的局限,不能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趋势。无产阶级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是最大公无私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它没有任何阶级私利的偏见,要求科学地认识社会制度和客观经济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本理论学科,在经济学科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作为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它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2)政治经济学对于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可或缺的。

本章参考书目:
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2、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第441页。
3、马克思:《〈政治经济 学批判〉导言》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商品经济篇
第一章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人类相互交往的经济形式经历着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是当今世界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共同的经济活动方式或交往方式。这里,主要研究商品经济一般规定性,即通过对商品、货币等因素的具体分析,揭示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准备。1.1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1.1.1 自然分工
自然分工的概念
自然分工是分工发展的第一阶段。
自然分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所形成的生理分工。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氏族成员之间就是按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例如成年男子从事狩猎、捕鱼、建筑房屋、制造工具等;老人和孩子们则帮助制造工具或料理家务。
二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及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这是由于各个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所处的地域不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及其劳动产品也不尽相同的结果。
自然分工产生的背景
1、需要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需要也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内容:
一是生存资料的需要;
二是享受资料的需要;
三是发展资料的需要需
生存资料等名词的概念
生存资料:是指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衣、食、住、行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
享受资料:是指劳动者在获得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之外,为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最新科学技术和艺术成果等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发展资料:是指为了满足劳动者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提高自身素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
2、需要的多样化的满足与劳动分工
需要的多样化是个人无法靠自己的独立活动来满足的,必须借助于他人的劳动和产品,于是便产生了分工。
分工也可称为劳动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以及企业或单位内部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工种间的个别分工。这些不同形式的分工,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自然分工的局限
自然分工这种简单的分工形式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更广泛的,多样化的分工,因而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1.2  自然经济的发生
自然经济概念
自然经济是建立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生产仅仅是为了满足劳动者和劳动者单位生存需要的经济形式,也叫自给自足经济。
自然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经济形式。
在原始社会的漫长时期中,人们只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原始群体,按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他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的劳动成果很少,只能用来维护最低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因而,在原始群体内部只能平均分配食物和其他劳动产品,以保证大家能共同生活下去,否则就会削弱这个群体。
自然经济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原始社会就已形成的自然经济,不仅在原始社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也占据着统治地位,成为社会经济运动的主要形式1.1.3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特征是: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 2、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3、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4、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   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不发展的产物,又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人类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着自己的打算和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的社会性质,是为生产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
商品交换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1.2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1.2.1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的概念
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值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社会分工产生的过程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在氏族部落共同体和后来的家庭内部纯生理的自然分工基础上,随着共同体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各氏族之间交往的发展,这种分工的范围也扩大了;
另一方面,在不同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形成的自然地域分工,在相互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相互交换并使产品变成了商品,这样就使具有不同条件的氏族从事活动的不同领域,逐渐变成社会生产过程中具有某些相互依赖关系的生产部门,社会分工由此开始产生。
1.2.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概念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在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只处于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仍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1.2.3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1.3 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1.3.1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商品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来考察,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商品经济的起源、萌芽和初始阶段。
它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
它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3、社会化生产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是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特征的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一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
背景资料: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朝在北魏王朝时,洛阳的繁荣达到新的水平。《洛阳伽兰记》记载说:城南,“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赐宅慕化里。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别立市于乐(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城西,“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丧为车”。“别有准时,金肆二里,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遁交通,迭相临望”。城北闻义里则“瓦器出焉”。这里可以看出洛阳商业的繁荣,包括了手工业的商品生产与交换、贩运而来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以及生活必需品(酒、鱼)的交换。洛阳之外,长安的商业也有一度的繁荣,集中了许多西域商人。黄河下游地区则以汴州、邺都堪称都会。(郑学檬等:《简明中国经济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商品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第一,自然经济只限于自然分工,排斥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协作,限制和延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第二,自然经济中各经济单位分散生产、互不往来,具有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特性,束缚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中各经济单位互相依赖、密切联系,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特征。各个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经济交往中发展自己,在互相竞争中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背景资料: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资本主义能够创造出如此巨大的现代生产力,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使经济获得充分发展,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生产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支配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通过市场调节的机制,以其客观的经济强制的推动力,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描述价值规律这种功能时曾说:“这个规律一次又一次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甩出原先的轨道,并迫使资本加强劳动生产力,因为它以前加强过劳动生产力;这个规律不让资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身边催促说:前进!前进!”(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75页。)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规律的客观强制作用推动着手工技术生产发展到机器化大生产,使生产日益社会化、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制度性矛盾所决定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衰退中依然还能获得经济发展,也正是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1.3.2  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经济形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的国家,可能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而决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
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未达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是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第二,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发展达到更高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进化到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规律性的结果。
产品经济的概念
产品经济:是一种由社会直接计划和分配社会劳动,直接安排和协调社会生产与交换活动的社会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产生并得以存在的基础,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高度发展,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全部的、单一的为社会成员所共同占有,因此,它只有到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现实。背景资料: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是沿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顺序前进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在人类社会存在了几千年,但因其手工劳动、规模狭小、孤立和封闭等特点未能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商品经济从产生至今也已有很长的历史,可由于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没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而未能起到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因具有竞争、开放、广泛的市场联系和与生产者利益联系紧密等特点,推动着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完成了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人类社会必须经过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后,才能进入产品经济的时代。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那种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从自然经济直接向产品经济过渡的企图因违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实际的进程中,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以前,生产力发展水平都不高,商品经济都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以来,社会生产力虽然有很大发展,但长期以来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排斥商品经济,致使我国商品经济至今仍未达到高度发达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补上充分发展商品经济这一课。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促进社会和生产专业化的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

第二章  商品
2.1  商品的二因素
2.1.1  使用价值
   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的概念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
使用价值的质与量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考察
从质上看,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是不同的,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
例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即使是同一种使用价值,也可以有多方面的用途。例如,木材既可以作燃料,也可以作建筑材料,还可以作化工原料等等。发现物品的各方面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从量上看,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用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
计算不同使用价值的量时,往往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如粮食用公斤、衣服用件等。物品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取决于物品的性质和社会习俗。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态的性质无关,它本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它是封建制度下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是把使用价值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是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研究的。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普通物品使用价值相比有两个特殊性。
第一,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第二,它供给别人满足需要,不是无代价地奉献或赠与,而是通过交换转移到别人手里。因此,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1.2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除了要有使用价值属性以外,还必须要有能同别的商品相交换的属性,即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
例如,商品生产者用一只羊换两把斧子,羊和斧子之间的交换比例表明一只羊可值两把斧子,这两把斧子就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
2.1.3  价值 价值的概念
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就是价值。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
而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任何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一般人类劳动构成商品的实体。不经过劳动的东西不能构成价值。但是也并非任何生产条件下耗费的劳动都形成价值,只有为交换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因为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交换各自需要的商品,必须把不同的生产物看作价值,在同质异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互不吃亏,实现彼此之间相互交换的社会联系。所以,价值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
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⑵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⑶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无论生产者或购买者,都不可能既占有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互相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通过交换,交换成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够分别得到实现,商品内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2.2.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的概念
各种不同作用的价值的商品,是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这种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具体劳动的种类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但是,具体劳动必须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2.2.2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的概念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尽管在特殊性质和具体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它们所创造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都可以互相比较和交换,这表明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背后隐藏着某种共同的东西。撇开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和有用性质,就会发现,无论是木匠的劳动,还是铁匠的劳动,都不外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人类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性耗费,这是一切劳动共有的东西,即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的性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可见,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2.2.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具体劳动,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表现,也是商品生产者藉以相互联系的桥梁。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⑴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共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⑵具体劳动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表明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
⑶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⑷具体劳动作为有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早就分析了价值并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不了解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当人们提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可以互相比较,是什么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时,他们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
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再次,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
2.3 商品的价值量
2.3.1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以上分析了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下面分析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即价值的大小或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因此,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个别劳动时间的概念
每种商品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由于生产中的各种主客观原因,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各不相同。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两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单个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仅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时,所提到的与单个商品的价值决定有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生产某 种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总量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把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总过程来考察,即分析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总量时,对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22页。)这里讲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与单个商品的价值生产无关,而与某种商品总量的价值在市场上的实现程度有关。其意义在于要求某种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量必须符合社会需求总量。
2.3.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简单劳动的概念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的概念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标准,因而这种区分是相对的。但是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内,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就同种商品而定的,生产各种不同的商品的劳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价值量如何确定呢?
是通过“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8页)来确定的,即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自乘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的产品可以和多量的简单劳动的产品相交换。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交换比例的折合,是在生产者背后,在无数次的竞争和交换活动过程中自发确定的。2.3.3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各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形式
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自然条件的优劣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而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物化到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减少,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2.4 价值规律
2.4.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2.4.2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格的概念
商品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叫做价格。价格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价格水平的变化也是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可见,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货币本身的价值量对价格的影响
当货币的价值量不变,只是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时,则价格的变化能够恰好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如果货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值量按不同方向、不同比例同时发生变化,价格就可能在现象形态上或高或低地表现商品的价值量。总之, 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和货币价值量变动的规律是: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呈正比,与货币的价值量的变动呈反比。
供求关系变化对商品价格水平的影响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商品的价格水平,不仅取决于商品价值量和货币价值量的变动,而且与商品的供求关系紧密相关。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不仅不是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
2.4.3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从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的作用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
第三章  货币
3.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它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它的自然形式,也就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指商品的种类、形状、性能等, 以及与此相关的商品的用途,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作为它的价值形式, 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孤立的一个商品,不可能通 过自身表 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表现。
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这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3.1.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的概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例如:牧人的1只绵羊与铁匠的2把斧子进行的交换
产生时间与经济背景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以前,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交换关系,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很少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经常的交换。
简单价值形式的具体分析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等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的价值在斧子这一商品上相对地表现了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等式右端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用它自己的商品体表现出"绵羊"的价值,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上。
相对价值形式的概念
相对价值形式是主动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的规定性
之所以一种商品如绵羊把其价值相对地表现在斧子上,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等式中,假定生产1只绵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200小时,生产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100小时。如果生产1只绵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50小时,这样,就有1只绵羊=4把斧子。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等价形式的概念
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
等价形式的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即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用它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它是用自己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化身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本身也是一定的具体劳动的产品,但由于它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成为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因此生产这种等价物的具体劳动也就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都是私人劳动,同时由于它们都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又都是社会劳动。但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只有当这种商品能够用于和其他商品相交换时,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作为能够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等价物,它所包含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着自己的打算和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的社会性质,是为生产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
商品交换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成其为价值形式了。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者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或者处于等价形式上,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
简单价值形式的本质和矛盾
 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而存在,其价值要通过另一个商品来表现;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而存在,其使用价值变成了表现另一个商品价值的材料。这里已经孕育了货币产生的胚芽。由于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偶然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因此,在这种形式下,还不能充分表现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物这一本质,在量上也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双方生产产品的实际劳动耗费。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交换的发展,必然进一步要向更高的价值形式发展。
3.1.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概念
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产生时间和经济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工的出现,原始社会之间以至公社内部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种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价值表现的扩大。
扩大价值形式的本质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被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体上,使它真正成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与此相适应,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现在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各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它们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已比较接近起来了。
扩大价值形式的矛盾
商品的价值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虽然比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表现得较为充分,但还存在着缺点和局限性:各种商品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因为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都是一个不同于任何别的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的无穷无尽的系列,它们还没有一个一般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等价形式。这个缺点表明,在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仍然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这个缺点,在交换中就暴露出来了。例如,有绵羊的人希望用绵羊去换斧子,但有斧子的人却需要上衣,而有上衣的人却需要布。如果有布的人正好需要绵羊,则有绵羊的人要经过用绵羊换布,再用布换上衣,最后才能用上衣换到斧子。如果有布的人不需用绵羊,那么交换还会遇到困难,以致于绵羊交换不出去,绵羊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以上这种困难表明,商品经济的矛盾随着交换的发展而日益加深,商品的价值形式必须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3.1.3  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的概念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产生时间及经济背景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与手工业分工)出现以前,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需用和其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在换到这种商品以后,能用这种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商品去换到任何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一来,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的本质
从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使商品之间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简单的价值形式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下进行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不适应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某种商品自发地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于是产生了一般价值形式。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而存在。在这里,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一般价值形式的矛盾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在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贝壳、布帛、牛、羊、兽皮、盐等等。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显露其不适应性,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突破了地区的界限,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一种新的价值形式--货币,便应运而生了。 3.1.4   贷币
货币概念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贷币商品。
产生时间及经济背景
这种价值形式产生于手工业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
货币价值形式的本质
贷币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了,金银等贵金属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货币与价格
在货币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用金银等贵金属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贷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因而,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便转化为价格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货币,便成为社会公认的唯一的一般等价物。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因为贵金属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同时,贵金属还具有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自然属性:一是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和收藏;二是不易变质和磨损,便于长期保存;三是硬度小,质地均匀,便于分割和合并。因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资本论》第1卷,第107页。)
货币价值形式的矛盾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种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就使原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部的对立,即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货币出现以来,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而表现为社会劳动。因此,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把它看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力量,就形成了所谓货币拜物教。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演变史
(1)在货币价值形式出现以前,贝壳、牛羊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其价值的金属铸币(金币、银币和铜币),货币的金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2)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也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种情况表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由价值符号来代替,于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我国的宋代和欧美的近代出现了纸币以后,纸币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从有形逐渐向无形发展,现代纸币将逐步发展到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无形货币,即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在交易中通过银行进行电脑转账,一切交易都不需要现金,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既迅速又简便,可以节省银行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 3.2.1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还相继发挥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作用。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的概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
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叫做商品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把商品价值大小表现出来,并不是实现商品价值,所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价格标准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的概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的概念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买卖同时完成。为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商品流通过程分为卖的买两个阶段,这两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包含了商品相对过剩危机和可能性。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的概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货币为什么能发挥贮藏手段的作用
货币之所以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只能是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货币贮藏手段的作用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的概念
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二重作用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概念
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这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日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
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
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贸易的差额;
三是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3.2.2 货币形式及其演变
铸币的形成
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或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额面价值的金属铸币,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纸币的出现
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货币也可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样,就产生了金属铸币由不足值或没有什么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来代替的可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纸币。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它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的流通以信用为基础,其流通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里,信用货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大额的货币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
现代货币
20世纪以来的现代货币形式,主要有钞票和支票存款两种,钞票也就是纸币,也称现金;支票存款也叫存款货币,是指在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现的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也逐渐从有形到无形。一些发达国家在广泛使用支票和信用卡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电子计算机网络转帐结算的,这种贮存在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这种无形(无纸)货币,既迅速又简便,可以大量节省银行费用开支,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 
3.3 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3.3.1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货币流通规律的概念
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是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是商品价格水平;
③是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如下: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货币支付手段与货币流通量的变化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但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则可以彼此抵消。这样,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就需要有如下的改变: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商品总额- 彼此抵消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修正后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商品总额- 彼此抵消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3.3.2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纸币的概念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流通规律
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这样,纸币的发行必须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贵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通货膨胀的概念
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很容易出现的经济现象。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指标。物价水平也叫一般物价水平,是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如果一般物价水平在上升,说明通货膨胀的态势在加强。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在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从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来看,通货膨胀的 受害 者一般是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社会成员,而受益者则是利润的获得者。
(2)从对财富分配的 影响 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的条件下,它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3)从对资源配置 的影响来看,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 会造成社会需求虚增,一方面刺激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造成劣质滞销商品旺销,结果会 造成生 产秩序紊乱和资源的过度、浪费型使用,降低国民经济效益。
(4)从对资本积 累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公众预期的条件下,它造成货币贬值,使货币发行当局获得 发行收入。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工资增长率时,会使工人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企业利润。当通 货膨胀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时,银行利润被转移到借款者手中,形成生产者的资本积累。如果 通货膨胀一旦被公众预期,公众对纸币的信心产生动摇,人们就会抛出纸币抢购商品,就会 刺激消费增加,而减少资本积累。
(5)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短期内在通货膨 胀未 被预期并存在潜在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它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长期内由于不可能有无限 的潜在生产要素可供货币启动,也不可能长期存在通货膨胀而不被人们预期,它对长期经济 增长不但不能促进,而且会产生危害作用。
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以 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3.3.3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概念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般物价的持续下跌。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
(背景资料:关于通货紧缩含义的不同认识)关于通货紧缩含义的不同认识
关于通货紧缩的含义,我国理论界颇多争议,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普遍不断下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通货紧缩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这三种意见都承认通货紧缩是物价总水平下降,这说明物价水平的下降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歧点在于,通货紧缩要不要与货币流通量相联系。
(引自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通货紧缩的成因
通货紧缩的成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与货币政策有关,但更多地是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缩减、汇率制度僵硬、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金融体系效率低,不良贷款严重等因素有关。这些是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这些原因从表象上看,都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即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单位纸币的价值升值,一般物价持续下跌。
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
关于通货紧缩,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两个特征,一个伴随”,首先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货币流通量的下降有关;其次,它会引致物价的下降;再次,它还通常伴有经济衰退的出现。通货紧缩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据统计,英国自1800年以来共发生了78年通货紧缩;瑞典自1830年以来发生了44年通货紧缩;美国自1864年以来发生了34年通货紧缩。此外,阿根廷、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生过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钱小安:《通货紧缩的原因、危害与对策》、《金融研究》1999年第9期)。
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严重的通货紧缩令人记忆犹新:一是一战后消费物价的全面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二是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出现的一般物价全面下跌。
从中国情况来看,改革以来,中国经历了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先后发生了4次高通胀,我们在与高通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首次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是出人意外的是,刚刚形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在一、二年之后却迅速变为“增长下降、通货紧缩”的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到1999年6月底,我国商品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物价已分别从1997年10月和1998年4月开始,出现连续21个月和15个月的下滑。按国外通行的“通缩”定义,我国经济已进入“通缩”时期。
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通缩”的历史教训却令人提心吊胆。“通缩”和“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通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经济衰退;债务人负担加重;消费总量趋于下降,市场疲软;对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关于通货紧缩,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两个特征,一个伴随”:
首先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货币流通量的下降有关;
其次,它会引致物价的下降;
再次,它还通常伴有经济衰退的出现。
通货紧缩是一普遍的经济现象。据统计,英国自1800年以来共发生了78年通货紧缩;瑞典自1830年以来发生了44年通货紧缩;美国自1864年以来发生了34年通货紧缩。此外,阿根廷、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生过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钱小安:《通货紧缩的原因、危害与对策》、《金融研究》1999年第9期)。
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严重的通货紧缩令人记忆犹新:一是,一战后消费物价的全面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二是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出现的一般物价全面下跌。
从中国情况来看,改革以来,中国经历了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先后发生了4次高通胀率,我们在与高通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首次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是出人意外的是,刚刚形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在一、二年之后却迅速变为“增长下降、通货紧缩”的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到1999年6月底,我国商品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物价已分别从1997年10月和1998年4月开始,出现连续21个月和15个月的下滑。按国外通行的“通缩”定义,我国经济已进入“通缩”时期。
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通缩”的历史教训却令人担心吊胆。“通缩”和“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通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经济衰退;债务人负担加重;消费总量趋于下降,市场疲轶;对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3.4 信用
3.4.1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主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马克思说:“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贷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90页)。
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 最初的原始形态的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原始公社解体,产生了私有制家庭和阶级,出现了贫富的差别。贫困的家庭,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向富裕家庭借债,便产生了信用。原始形态的信用大多是实物的借贷,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货币借贷。高利贷是古老的生息资本,它盘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小生产者。高利贷对社会生产力起破坏作用,它使生产者陷于贫困,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
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之后,贷币借贷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取代高利贷资本。随着借贷资本关系的发展,直接货币借贷又逐渐被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关系所代替。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必要资本限额增大,需要集中大量资本才能经营生产。货币借贷关系适应这种要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活动。
3.4.2 信用的形式
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商业信用
是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形成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债权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债权,要求债务者出据的书面债权凭证。它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商业票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现代商业信用产生的原因
商业信用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已经产生,其得到广泛发展则是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实现的。这是因为:
第一,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需要商业信用;
第二,商业资本存在和发展需要商业信用。
资本循环:是指资本顺利地改变自己的职能形式,经过三个阶段,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进行的资本循环。
商业资本:是指独立从事商品流通活动,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形态。
商业信用的特点
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
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的商品买卖时相互提供的信用。
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包括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业的资本。
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上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是表现在商品形式上的资本。
职能资本:是指能够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第一,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爱单个资本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
第二,商业信用也要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或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资本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闭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
银行信用的特点
第一,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
第三,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即工商及农业企业,债权人是银行。
银行及银行业务
银行信用主要由银行来办理。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银行的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国家信用
是指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公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公债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公债。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的国库开支急需。
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
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帐、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 
赊帐是利用结帐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
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贷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赊账、分期付款都属于商业信用范畴。
发放消费信贷时,根据受贷的对象不同分成两类:一类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的一种手段。它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消费和促进生产发展,暂时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消费信用使消费者提前运用了未来的收入,会使将来的购买力缩小,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小结
商品经济的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3.4.3 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本质:信用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中产生的,以偿还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
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只要存着着较为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就必然存在信用关系。
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信用制度节省了流通费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使非现金结算发展起来,大批交易可以不使用现金支付,既节省了流通中的现金货币量,也加速了货币投放和回笼的速度;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另一方面,信用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
首先,信用的发展有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其次,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货币流通与信用关系也会发生混乱。因为生产过剩、商品销售困难,使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减缩,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势必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货币信用危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本章概述本章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更替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必然性与进步意义。进而,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分配和剩余价值资本化(资本积累)等理论的阐释,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
●内容提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在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及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
●学习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这些概念、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分配和资本积累理论。
本章的难点是要在一章的学习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一系列概念加以系统化,需要准确记忆,建立起概念、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学习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基本概念,建立概念之间的逻辑的和历史的联系,阅读网络课程提供的背景、图片资料加深来理解,认真回答复习思考题。
4.1  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
4.1.1 资本主义前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以前,人类社会已先后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等。原始社会的产生
大约在三百万年以前,在地球生物界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人类,并随之诞生了人类最初级 、最漫长的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生产力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其特征是:
首先,劳动者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低,劳动能力低下;
其次,劳动对象范围陕隘,主要是在狩猎与采集的基础上从事原始畜牧业与原始农业,手工业则是原始社会晚期才从农业中逐步分离出来的;
第三,劳动工具简陋,为了同大自然斗争,谋取生活资料,原始人最初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未加琢磨的石器。在长期劳动过程中,劳动工具逐步地得到了改进,出现了经过琢磨的石器,如石刀、石斧等,金属工具的使用较晚。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其特征是:
第一、集体劳动。因为原始人的劳动工具十分简陋,征服、改造自然能力低下,只有集体劳动,才能 存活下来。劳动的基本形式是简单协作,许多人共同进行一种生产活动,并按性别与年龄进行自然分工;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原始社会的集体劳动,决定了生产资料必然归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自然形成的各个共同体即氏族公社所有;
第三,劳动产品平均分配。这是低下的生产力状况及集体劳动、生产资料氏族公社所有制决定的。当时,人们集体劳动的全部成果,只能免强维持生存,几乎没有剩余产品,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破坏集体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的基础。总和起来这种社会经济制度叫做原始公社制度。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和奴隶社会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使用,两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使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个人与家庭的劳动日益变得可能而现实,氏族成员劳动成果的差异也日益明显,相互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也日趋尖锐,私有制已是呼之欲出。这是原始社会向高一级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根据。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对原始社会的解体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这种交换最初往往是以部 落、氏族首领为代表在生产不同产品部落、氏族之间进行,交换的产品还是公共所有与占有 。后来,在经常的交换中,氏族首领开始把交换产品据为己有,引起私人占有某些物品的现象。随着金属工具使用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交换扩展到氏族内部,并在物物交换的基础上产生一般等价物货币,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这使得以氏族公社为基本经济单位的封闭式生产关系逐步为私有制和私人劳动取代。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人阶层独立化以后,氏族成员之间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阶级分化越发明显。一方面,氏族首领利用权力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并且占有使用氏族战争中的俘虏作为奴隶,成为奴隶主;另一方面,普通氏族成员和广大劳动者则日趋贫困破产沦为奴隶。这种情形逐步扩展并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时,奴隶社会出现了。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缺陷
奴隶制在空前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缺陷:
首先,奴隶主对奴隶的极端残酷的剥削、压迫,使劳动力再生产只能在萎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因素被破坏;
其次,残酷剥削导致尖锐的阶级对立,奴隶们以破坏工具,虐待牲畜的方式对奴隶主阶级进行反抗,阻碍了奴隶主把一些生产效率更高的劳动工具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
第三,全社会以劳动为耻,破坏了社会的生存基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鄙视体力劳动,奴隶们仇视劳动,破产的小生产者不愿意劳动;
第四,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农民与手工业者受到奴隶主经济的排挤,再加上商人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盘剥,日趋破产。由于农民与手工业者是奴隶制国家兵役的主要负担者及主要纳税人,其破产造成了奴隶制国家军事力量的衰败和经济没落。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与封建社会的产生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奴隶社会末期,在奴隶的反抗下,奴隶主贵族不得不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如奴隶主改变经营方式,把大庄园的土地分成小块给变成自由民的奴隶和破产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一定数量的地税,实行所谓隶农制。隶农制的出现表明奴隶社会已经开始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定性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封建地主阶级所有,但封建地主不完全占有直接生产者农奴或农民。其基本特征:
 第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地主拥有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并籍此对无地或少地的农奴或农民进行剥削;
 第二 ,超经济强制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条件。所谓超经济强制,是指由于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地主对农民享有的经济以外的种种特权,如可以任意驱使、打骂、惩罚,甚至处死农民。这使封建地主得以无偿剥削作为小私有者的农民的劳动;
 第三,封建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
封建地租及其主要形式
封建地租是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借助于超经济强制无偿占有农民剩余劳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这三形式的依次更替标志着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劳役地租
劳役地租是与封建社会初期比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较原始的地租形式。在这种地租形式下,封建地主一般是直接经营土地的,农民要用自己的牲畜和农具在规定的期间到地主的庄园里为封建地主提供无偿劳动,余下的时间在自己的份地上进行劳动。由于农民的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在时间、空间上截然分开,剥削关系一目了然,农民在封建庄园里为地主劳动没有积极性,效率低下,劳役地租逐步为实物地租取代。
实物地租
在实物地租形式下,地主不再经营土地,而是把土地租给农民,定期向农民收取一定的实物作为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由于地主不再直接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而是直接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产品,农民的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在时空上已无法分离,农民可以有较大自由来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同时由于地主与农民已就地租额达成事先的合约,农民产出增加后,可以在实物地租额以外为自己争得有利的分配结果。因而农民比较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役地租与实物地租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
货币地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生活中货币作用的日趋广泛,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地主逐步改用向农民征收一定数量的货币的方法来体现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实物地租逐步为货币地租替代。货币地租是实物地租的转化形式。在货币地租形式下,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以在市场上出售产品的货币所得缴纳地租。这使得农民不仅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而且可以根据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灵活地安排生产经营方向,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封建社会,不论是实物地租,还是货币地租,地租额都是比较高的,不仅包括了农民的剩余劳动,而且也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农民的必要劳动。较之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对农民的剥削没有减轻,而且这种地租形式本身也在促进农民的破产和分化,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创造条件。
4.1.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资产阶级革命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以其固有的保守性与封闭性,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障碍。这在客观上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和自然经济的藩篱,建立有利于私有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在这个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逐渐产生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
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不同,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差别很大。但价值规律要求同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来交换。这使得少数生产条件较好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而大多数生产条件较差的商品生产者则日趋贫困与破产。这一过程在13世纪以后越发明显。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工商业,特别是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一些生产条件好,掌握新技术的手工业者在经济上日益富裕起来。他们突破封建行会限制竞争和阻碍技术进步的清规戒律,使用更多的帮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手工作坊规模的扩大,其内部经济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富裕的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劳动,成为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帮工与学徒则沦为雇佣工人。这样,原来的手工作坊逐渐变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与此同时,一些生产条件较差,经营不善的手工业者日趋贫困破产,变成雇佣劳动者。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是工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产生的途径之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
商业资本对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促进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控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最初,商人收购分散的手工业者的产品,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低价格;后来,又以手工业者生产上所需要的原材料来偿付贷款。这样,商人就从买和卖两个方面隔断了小生产者与市场的关系,使之从属于自己;最后,商人向手工业者提供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重要生产资料,手工业者则按商人规定的日期、规格、数量和质量提供产品,领取一定报酬。这样,小手工业者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性而沦为雇佣工人,商人包买主则成为工业资本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地租形式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在农业中出现了。
随着实物地租逐步变为货币地租,地主和农民之间的人身隶属关系逐渐变成单纯的契约关系;同时,由于农民已经被卷入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加速了分化过程:一方面,少数富裕农民购买土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农村中的富农;另一方面,贫困农民失去土地后被迫出卖劳动力。富农经济表明农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上述由小生产分化及商业资本控制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关系还是十分幼稚的,还保留着封建制度下的旧形式,且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也很小,因此,只能算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在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实现的。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显然在不断地创造着这两个条件。但仅仅依靠这种自然分化机制来发展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形成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机制 ,加速两个基本条件的形成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主要西方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均以十分野蛮的方式开始致力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加速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它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资本积累,所以称作资本的原始积累。马克思指出:“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 ,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第783页)。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地理大发现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
第一,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
最典型的是英国从十五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初的所谓“圈土运动.”。对于“圈地运动 ”及其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评论道:“1714年至1820 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 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充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 …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后来的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两个必 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粮食。因此,圈地运动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5页)。
第二,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图片资料  奴隶贸易),贩卖毒品等加速货币财富积累;
第三,在国内则利用国家权力,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马克思说: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783页)。
奴隶贸易
资本原始积累的意义
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准备了大量雇佣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财富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说,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
封建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这表现在:
第一,发展资本主义需要大批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而当时农奴制虽已瓦解,但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农民虽名义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但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第二,发展资本主义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改进工业生产技术。但封建国家为取得捐税而维护的行会统治则明显束缚工商业的自由发展,阻碍生产技术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有广阔的市场,但封建割剧阻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例如,18世纪晚期法国各地关卡林立,对过境商品征收各种捐税,严重地阻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第四,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封建贵族利用其拥有的特权横征暴敛,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虽然拥有巨大财富,但在政治上无权,并受到封建特权阶级的歧视。他们迫切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取得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社会末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表明,封建社会已经从根本上容纳不下新发展起来的生产力。 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保护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客观需要。新兴的资产阶级团结工人、农民和城市贫民等被压迫阶级,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图片资料5: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斗争,经过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较量,资产阶级革命的样本国家英国与法国革命过程中,都曾经历过旧王朝复辟的考验。如英国查理二世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的波旁王朝复辟等。终于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资产阶级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斯”家族起源于法国的布列塔尼。12世纪初,斯家族迁居英国,该家族的一名成员被苏格兰国王命名为宫廷总管“斯图亚特”。此后,该家族世代继承这个职务,即渐成其姓。14世纪初斯图亚特之朝开始统治苏格兰,1603年英都铎王朝未代女王伊丽莎自一世死后,因无嗣而由表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1640年英国资本阶级革命的爆发。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处死了詹姆士的继承者查理一世,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英国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由克伦威尔统治。但由于“克”实行独裁统治,其死后政局混乱。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立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和赞同的态度,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返回英国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曲折。查理二世不久就实行反攻倒算政策,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1688年,光年格党(自由党)和托利党(保守党)联合发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英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由此确立了君立宪制政体。1714年,英国王位传给斯图亚特家族的远亲德意志汉诺威的乔治继承,从此汉诺威王朝取代了斯图亚特王朝。
波旁王朝复辟
波旁王朝是波旁家族在法国建立的王朝(1589—1792,1814—1830),因其祖先受马立教的封地在波旁堡而得名。1589年,波旁王朝开始统治法国,国王为亨利四世,继承者先后有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国王路易十六于1792年被推翻,法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并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1814年拿破仑一世的统治垮台,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复辟(路易十六之弟,路易十六之子路易十七已死)。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
4.2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4.2.1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
货币的拥有与投入是资本家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在任何社会形态,生产资料都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拥有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及其规模是由商品生产者的货币拥有量所决定的。资本家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也必须首先用其拥有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货币不一定是资本。
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区别
这种区别表现在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上:
商品流通形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即W—G—W;
资本流通形式是 :
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
即G——W——G′。
二者的形式、内容和目的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前者从形式上看先卖后买,从内容上看是价值量相等的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从交换目的上看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
后者从形式上看是先买后卖,从内容上看是用货币换回更多的货币,其目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增殖价值。
资本流通公式G—W—G′(也可称之为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W—G′实质上是一个矛盾的公式:
一方面,货币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产生了多于预付资本价值的价值;
另一方面,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作为资本的货币在买卖过程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发生价值的增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对G——W——G′矛盾的有效解释与说明,能够回答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能够回答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即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条件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价值增值“必须在流通中,又必须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88—189页)。
显然,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因为资本家买进、卖出商品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不会发生价值增值。即使有的资本家贱卖贵卖,或者会因为其它资本家运用同样权利而失去意义,或者只是改变了价值增值部分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比例而已。
剩余价值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因为如果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既不买也不卖,是绝对不会产生价值增值的。价值增值的发生是以资本家把货币投入流通为前提条件的。但就资本购买商品(货币转化为商品),再卖出商品(商品转化为货币)两个相联系的价值转换行为本身来看不会发生价值增值。
价值增值显然与货币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
其中生产资料作为生产手段,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只转移原有价值,不会带来价值增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过程,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就是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体力与脑力总和,即劳动能力。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出卖劳动力与否是自主行为,而且出卖的只是劳动力一定期的使用权,不放弃劳动力所有权。
第二,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因而没有可能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只能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与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
上述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也为在全社会范围内用市场机制来配置生产要素,以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创造了条件。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是劳动者活的劳动能力。所以,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力价值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二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 养活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
三是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这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一般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或转换形态,其价值或者随之消失或随之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正是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购买,从而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运用,才使得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实现价值增值。
4.2.2  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
劳动过程的一般与特殊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的过程。无论任何社会,都要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生产有用的产品。这是劳动过程的一般。
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不同社会的劳动过程又具有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决定了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者对资本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的经济剩余按有利于资本家的原则进行分配,即归于资本家,而不是归于劳动者。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 ,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所在(以价值增殖的两个层次来证明)
考察价值增殖过程的两个层次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考察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首先,是“到达一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预付资本价值的补偿过程。
雇佣工人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商品生产劳动,一方面,工人用具体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在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把已经消耗或转换形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工人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耗费了抽象劳动, 形成商品的新价值。
例如
某纺纱厂,假定它们纺纱机和纱锭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就在实物形态上全部损耗掉,其价值亦一次性全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1)  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为12元     价值等于24小时劳动量
             其中,10斤棉花为10元  价值等于20小时劳动
             纺纱机及纱绽支出为2元      价值等于4小时劳动量
(2)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支付3元     价值等于6小时劳动量
在纺纱过程中,工人劳动6小时,用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用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结果生产出10斤棉纱。
10斤棉纱(假定单价1.5元)的价值=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价值12元+工人创造新价值3元
原来资本家预付的货币资本为15元,现在如果出售棉纱收回的货币也恰好是15元。正好补偿了其预付资本价值。仅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不过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显然,如果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没有实现。资本家必然要超过资本价值补偿点,使其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其次,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为了实现资本价值的增殖,(例如)资本家可以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比如延长为12小时。因0为他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使用权。虽然工人6小时就可以把劳动力价值再生产出来,但并不能阻止资本家迫使工人再劳动6小时。在12小时的劳动中,工人生产20斤棉纱,其中消耗棉花20公斤,价值20元;纺纱机与纱淀消耗价值4元,创造新价值6元。20斤棉纱价值中, 生产资料价值转移24元和新价值6元,共30元。资本家为生产棉纱的预付资本为27元,两者之差3元就是剩余价值。所谓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便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
通过对资本价值增值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
在必要劳动时间为自己劳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
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剩余价值。
应当指出,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并非只对资本主义是有意义的,而是适用于一切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 。不同的是,由于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劳动成果占有和支配状况有很大不同,从而劳动者对剩余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利有很大的不同。
4.2.3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通过对资本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发现,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有很大不同。资本在生产过程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的概念
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耗费掉或转换存在形态 ,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的概念
表现在劳动力上的这部分资本,其实物形态是雇佣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由于被工人的活劳动所代替,凝结在产品中能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的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源泉问题
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马克思曾预见到:“通过传动机由一个中央自动机推动的工作机的有组织的体系,是机器生产的最发达的形态。” (马克思:《资本论 》第 1卷,第41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生产机械化向生产自动化过渡的趋势。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相对或绝对减少,甚至出现所谓“无人工厂”或 “无人车间”,
但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利润)却急剧增加。在这个背景下,一些西方学者借机否认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如原西德法兰克福学派的哈伯尔梅斯认为:“ 技术科学已成为主要的生产力,已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越来越不重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应用前提不存在了。”(引自卡尔·屈内:《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1979年英文版)。
科学技术对创造使用价值和促进财富增长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要把创造使用价值和创造价值区分开来。其实,再自动化的机器设备也是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旧价值,不会带来价值增殖。只有工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自动化设备不过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更有利于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而已。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雇佣工人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即不仅包括直接操纵机器的普通工人,也包括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者 ;其内涵也变化了,即复杂劳动占的比重不断增大,从而能够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
4.2.4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剩余价值的相对量
表面看来,剩余价值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之和的余额,似乎是包括不变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的价值增殖额。
实际上,剩余价值并不是全部资本带来的,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要研究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就有必要把不变资本抽象掉,而只考察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
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之为剩余价值率,用以反映可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用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m′代表剩余价值率,则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m′=m/v×100%
由于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中是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即: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比较的相对量,不能表示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就是一家企业全体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数量。这个数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
如果用M表示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以V表示可变资本总量,则剩余价值绝对量的计算公式为
M  =  m/v ·V=m′·V
由于资本家拥有的资本,特别是可变资本总量是有限的,要增加剩余价值绝对量,主要靠不断地提高剩余价值率。所以,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亦即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资本家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很多,但基本方法有两个:
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 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假定工人的劳动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则原来的剩余价值率 为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把劳动日延长2小时,即延长到1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绝对地增加2小时,即剩余劳动时间为8小时。依照剩余价值率的第二个计算公式,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现在的剩余价值率为133%。
可见,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除了依靠延长劳动日的方法外,还靠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实现,即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在同等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与脑力,等于延长了劳动日。
因此 ,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范畴
延长劳动日与劳动日变动的界限
劳动日是一个可变量,但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劳动日再缩短也不能缩短到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因为这样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下限);劳动日也不可能无限延长,总有一个上限。
劳动日延长的上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理界限,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内,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 来吃饭、睡觉等,以满足生理需要并恢复劳动能力;二是社会的和道德的界限,劳动者在一 天中还要有阅读书报、照顾子女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决定。
无论生理界限,还是社会的和道德的界限,都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劳动日的长度也有很大的伸缩性。
长期以来,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缩短工作日与资本家阶级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作日普遍缩短 ,并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这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达到很高水平的一种反映。
由于延长劳动日的界限,特别是工人阶级为捍卫生存权利而进行的斗争,资本家通过延长工 作日而攫取绝对剩余价值越来越受到很大的限制。于是转而用其它更隐蔽的方法来提高剩余价值率,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现在假定劳动日为12小时不变,如果通过某种途径使必要劳动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4 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为8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也由原来的100%提高为200%。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条件
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实际上是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因此,只要这些生活资 料的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就会随之缩短。
同时,在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中,也包含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这些生活资料价值要降低,也要求相关生产资料的价值要降低。。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则是各个资 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个别资本家拼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劳动力价值,而是为了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以便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假定纺纱行业一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20斤棉纱。20斤棉纱价值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价值为24元,工人劳动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6元(劳动力价值3元,剩余价值元3)。则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为1.5元。
该行业内某资本主义企业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40斤棉纱,其中 ,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48元,工人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仍为6元,即40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54元,每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1.35元。该先进企业按1.5元/斤这个社会价值来出售40斤棉 纱 ,每斤棉纱比一般资本家多得0.15元的剩余价值,40斤棉纱共多得6元剩余价值。这6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关系概括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其他资本家也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整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以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原来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差额形成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这时,只有那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普遍热衷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结果使与工人生活资料的生产相关的商品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竟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现代的解释------先行与模仿)
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演变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攫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技术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工人阶级为缩短工作日进行不懈的斗争,相对剩作价值生产方法逐渐成为主要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4.2.5 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现象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是工人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 ,没有价值或价格
原因:
第一,劳动要能够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经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其活劳动是不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买卖结束之后才进行的 。而买卖结束之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已经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如果工人想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就必须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即变成劳动产品。但这时,作劳动力主体的不是工人,而是小商品生产者。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呢?只好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来决定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2小时的劳动。这显然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工人的劳动是商品,又有价值,那么,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如此一来,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工资的本质
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是确定工资的内在依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水平的波动。 
4.3 剩余价值的分配
4.3.1 成本价格和利润
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
资本价值增值运动上升到社会表面,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等各种具体形态,在以产业资本为核心的资本所有者与资本支配者集团中间进行分配。
首先对产业资本价值增值运动及其转化进行分析与考察是必要的。
所谓产业资本就是投在物质生产部门,支配雇佣劳动,直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资本。
成本价格与利润
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与剩余价值(m)作为商品价值的三个本质的组成部分的揭示,是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质的客观需要。但在现实经济运动中,对于一个资本家企业而言,这种区分则是不必要的。
在资本家看来,其商品价值无外乎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成本价格(用K来 表 示,K=C+V),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的界限是混淆的,二者都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另一部分是利润,即资本价值的增值部分——剩余价值。当人们把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形态,叫做利润,用P来表示。这样,商品价值的构成就由W=c+v+m,转化为W=K+P。
利润率的概念
随着剩余价值被当做全部预付资本产物这种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固化,随着剩余价值转化利 润,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以P′表示利润率,以C表示预付总资本,则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p′=m/C
不同部门 和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是不同的。如以一年为期,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分解为: P′=M/C=m ′·v·n/C=m′·v/C·n
其中P′代表一年利润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C代表预付总资本,m′代表一个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率,v代表预付可变资本 ,n代表资本的周转次数,即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在多个生产过程中被实际使用的次数。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从分解的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1)m′的高低。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P′与m′高低成正比;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可以初步理解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比例。式中以v /C来表示资本有机构成。如v在预付总资本C中占的比重小,即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大,则资本有机构成高;反之,资本有机构成则低。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利润率高低与资本有机构成发生反方向变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引起利润率下降。
(3)资本周转次数(n)的快慢。一年中资本周转次数越多,可变资本在一年中被实际使用的次数越多,同量可变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因而利润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4)不变资本的节约。式中预付总资本C中包括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的节约可以降低预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使资本家能够用较少的资本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
4.3.2 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不同部门和企业利润率的差别,必然引起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部门内部的竞争
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展开。 部门内的竞争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不同生产经营条件下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不断改进技术,加快资本周转,提高劳动生率,努力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而展开的相互争胜的经济行为。
部门之间的竞争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部门内部竞争在社会范围内的进一步展开与扩大。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追求有利的投资部门而展开的竞争。由于不同部门存在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是由各部门的劳动对象、生产技术水平及企业间竞争造成的一种客观存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存在着差别。由于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高低密切相关,我们重点考察不同部门由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引起的利润率差别及为此引发的 部门之间的竞争。假定社会上有三类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生产部门,譬如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高(C:V=9:1)、中(C:V=8:2)、低(C:V=7:3),剩余价值率均为100%,三部门均投入等额资本100,产出商品按价值出售。 
平均利润率概念
平均利润率或一般利润率,是指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利润率。它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额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决定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1、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
2、社会预付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在社会预付总资本中,投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占的比重大 ,平均利润率就低;反之,投在资本有机构比较低的部门比重大,平均利润就高。
平均利润的概念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部门按平均利润率分别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利润率平均化是一种动态趋势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部门内各个企业仍然存在着技术装备水平的差别,还存在着为追逐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利润率差别同样客观存在。所以,利润率平均化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趋势,而不是静态的绝对平均。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在本质上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有关,但形式上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规律。
生产价格的概念
1、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条件。
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生产价格和价值存在一定差别。
在质方面,同活劳动没有直接联系,只同所耗费的资本和预付资本相联系。
在量方面,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产品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产品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上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产品生产价格和价值大体相等。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前提,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
1、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它只是由于剩余价值依照各个资本量的大小在各个部门均衡分配而发生的一种转形。
2、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
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还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商品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波动。
4.3.3  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的产生
产业资本运动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连续的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形态。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市场范围狭小,产业资本通常是一身二任,自产自销。因此,总有一部分资本投在流通领域,表现为商品资本。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商品流通量的日益增加,需要建立庞大的商业机构、营销网络,需要雇佣商务代理人和大量商业店员。如果产业资本家仍坚持自产自销,不可避免地会增大商业开支,减少生产领域中的资本投入,降低利润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商业资本专门从事商品买卖,具有产业资本家所不具备的商品流通方面的特有优势,产业资本家就把商品流通的业务专门交给商人去完成,使商品资本职能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成为商业资本。 
商业利润的现象
商业资本运动的公式是G—W—G′,即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予以销售并实现价值增值, 获得商业利润。由于商业资本是投资流通领域的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商业利润从现象形态看似乎是来自商品售卖价格和购买价格的差额,好象是从流通中产生的。但这只是现象,只能表现商业资本家是从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中来实现其利润的,并不表明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商业利润的本质
从本质上说,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产业资本家之所以要向商业资本家让渡利润,使其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因为商业资本作为产业资本运动中商品资本的独立化部分,分担了产业资本一部分职能,即商品销售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资本的利润率水平。
商业利润是平均利润
对商业资本家而言,其参加对剩余价值的分配,不仅要获得商业利润,而且还要同产业资本一样获得平均利润。
这是因为产业资本运动中,其商品销售阶段与生产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 。生产过程创造的,凝结于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必须通过售买阶段,使商品转化为货币,最终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在流通过程中独立执行职能的商业资本必须与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执行职能的产业资本一样,能够获得平均利润。如商业利润率低于生产部门的利 润率,商业部门中的资本就会向生产部门转移;反之,如商业利润率高于生产部门的利润率 ,则会引起生产部门中的资本向商业部门转移。通过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资本在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自由转移,最终使商业利润率与产业利润率平均化,分获平均利润。
商业利润的实现形式
商业利润显然不是商业资本家在生产价格以上售卖了商品,而是用商业折扣的办法,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向产业资本家的购买商品,再按生产价格向消费(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者销售产品,从购销价格的差额中实现商业利润。预付产业资本总额 720c + 180v = 900 m′100%  m :180
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
一年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生产价格) :
W:720c + 180v + 180m = 1080
平均利润率:180m/(720c + 180v)= 20%
预付100的商业资本  总预付总资本 900+100=1000
平均利润率:180/(900+100)=18%
产业利润 P :900×18% =162
商业利润 P :100×18% = 18
商业资本家购买商品价格:720c + 180v+162 = 1062
商业资本家出售商品价格:1062 + 18 = 1080
生产价格公式的修改
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使商品生产价格的公式要作更严密的规定。原来,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现在,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须分解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所以,商品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商业利润不过是商业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瓜分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3.4  借货资本和利息
 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外,还存在借贷资本,也要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配。
借贷资本的概念
借贷资本是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出的贷币资本。
借贷资本的产生
借贷资本不是职能资本,不是产业资本运动中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而是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等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
职能资本在循环运动过程中,由于逐步折旧、持币待购和逐步进行资本积累等原因,会形成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不能为其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这与资本本性是矛盾的。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有些企业由于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范围及其它临时性需要,亟需补充货币资本。这样,那些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被其所有者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贷给亟需货币资本的人,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的特点
第一,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第二,借货资本的使用,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同一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
第三,借贷资本具有独特的运动形式。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G′,G′代表利息 。因为这个公式省略掉了职能资本运用借贷资本的过程,于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不经过任何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货币本身可以生出更多的货币,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价值增值的真实过程。
平均利润的分割
借贷资本本身不会带来价值增值,利息作为职能资本家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为货币资本使用而付出的报酬,只能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职能资本家用借来的货币资本经营产业或商业,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同一资本取得双重存在,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都对利润拥有某种索取权。但同一资本不可能因此带来 双份的利润,而只有一个平均利润。因此,平均利润不能由任何一方独占,而必须分割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出让货币资本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可以说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利息、利息率及其影响因素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与当时通行的利息率的高低。利息量=借贷资本量×利息率。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利息量与借贷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100%
利息率通常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
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一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银行的产生与银行利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资本家之间直接借贷的局限,产生货币经营业,进而出现了银行 。
银行是专门投资于经营货币资本业务业的企业,是货币借贷中介、支付中介和发行信用流通工具的结合体。 银行利润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银行资本也是职能资本,同样在部门之间竞争 中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参加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
以银行信用发展为基础,股票、债券等资本融通形式也逐步发展起来,进一步拓展了资本主 义信用形式。股息和债券利息是股权人、债权人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形式。
4.3.5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土
地租的概念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所获得经济收入。
地租的来源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在大土地所有者存在的条件下,资本家要投资于农业,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租佃土地,再雇佣工人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并且要把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农业资本家作为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投资农业与投资于工业和商业一样,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这一事实决定了农业资本家从农业工人那里攫取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而分成两部分: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作价值,则以地租形态付给大土地所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以获取地租的方式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
地租的形态
资本主义地租主要有两种形态:
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的概念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它是由优 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
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农业发展从粗放到集约的两个不同阶段。
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
在农业中,优越的土地自然条件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获得超额利润。土地自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
级差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
产生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是有限的,劣等土地是绝大多数。而好地一旦被某些 农业资本家租佃,就排斥其它农业资本家再来使用上好的土地。这就是所谓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的客观存在,一方面使租种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能够比较稳定地拿到农业超额利润;另一方面,由于不得不租种劣等土地的多数农业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而如果仅仅靠租种好地而搁荒劣等地势必引起社会上农产品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客观上使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拿到平均利润。这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中等地生产条件决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以此出售产品,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资本家能获得超额利润,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级差地租。而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平均利润。
级差地租Ⅰ的概念
是指并列地投在不同土地上的资本由于肥沃程度和位置不同造成生产率差异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肥沃程度会导致不同土地自然劳动生产率差异;位置不同,特别是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会以运费的形式影响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水平。不论是由何种条件引起的超额利润,在土地所有者存在的条件下,都要作为级差地租Ⅰ交给土地所有者。
级差地租Ⅱ的概念
是指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
至于构成级差地租Ⅱ实体的这部分超额利润是否转化为地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地租,则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契约和斗争。在租约的有效期间 ,由于连续追加投资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归农业资本家占有;当租约期满,重新缔结租约时,土地所有者往往会考虑追加投资效果而提高地租,把农业资本家追加投资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或全部归自己占有。因此,围绕租约期的长短,农业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绝对地租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
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劣等地也要缴纳绝对地租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必须高于其生产价格,才能使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基础上,有余额用来缴纳绝对地租。由于农业属于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大于平均利润。这使得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把农产品按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为在平均利润以上有一个余额用来缴纳绝对地租提供了前提条件。
绝对地租存在的经济原因
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农产品按价值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即不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经济原因是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在自由竞争时代,工业部门的一切生产条件都可以由资本自己创造或自由支配,没有不能克服的外力。由于工业部门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剩余价值被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商品要按生产价格来出售,超额利润只能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由社会 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发生。而在农业部门中,土地是不能由资本自己创造和自由支配的,独立于资本之外,存在着与资本相对立的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这使资本对农业产业的进入构成一种壁垒或限制。这个壁垒不是排除工农业之间的自由竞争,而是决定了资本如不缴纳地租,不论租种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在事实上不可能的。所以,正是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得农产品按价值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并把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截留下来转化为绝对地租
土地价格
1、在土地私有权存在的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可以自由转让。作为买卖对象,土地是有价格的 。
2、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过滤过的天然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因而,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土地可以提供的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如果土地已经过人工开发,那么土地价格中要包括对土地资本投入的补偿及其利润或利息。 
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
一是地租数量的大小;
二是银行利息率的高低。
由于地租上涨,利息率下降,在资本主义社会土地价格具有上涨趋势。地价上涨抑制产业资本发展,在城市中则使雇佣劳动者阶级住宅问题的解决变得十分困难。
4.3    资本积累和两极分化
4.4.1   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概念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不断地把获取的剩余价值投入企业再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类型与特征
资本主义企业的再生产按规模划分,可以区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就是原有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过程,从而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特征。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必须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此,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资本积累基金。
资本积累基金用于追加不变资本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追加可变资本以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过程是个别资本总额不断增大的过程。
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的途径
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的途径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即本来意义的资本积累;资本集中是通过在竞争中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或者通过若干资本联合成为股份公司的办法,把原来分散的资本合并成更大的资本。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
第一,资本积聚表现为资本“增量” ,由于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从而增加了全社会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则是社会资本存量的调整与重组。
第二,资本积聚受到剩余价值量绝对增长的限制,因而增长缓慢 ;而资本集中通过合并或联合中小资本可以在短时间使企业集中大量资本。作为资本集中载 体之一的股份公司也因而逐步成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现代企业制度的主流形式。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
一方面,资本积聚越多,大资本经济力量增长越迅速,能够增强资本竞争的力量,因而可以通过竞争加速资本集中,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资本积聚水平决定着资本集中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集中,使得大资本的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范围不断提高、扩张 ,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利润的增加可以促进资本积累,从而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资本积聚。
4.4.2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个别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资本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其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因而称之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存在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
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付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总是 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间断的生产技术革命也为资本家的这种努力创造了条件。因此,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即机器设备投入比例不断扩大,而劳动力投入比例则相对减少,进一步地表现为不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提高,而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则日益相对减少。
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的影响
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 需求的相对减少,这包括两种情况:
⑴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量有所减少,但绝对量有所增加;
⑵追加资本与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都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需求不仅相对减少,而且绝对地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程,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1)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听广泛使用,生产操作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降低,导致大量妇女、儿童加入了劳动大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小生产日益分化,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加入了雇佣劳动者队伍;
(3)资本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激烈竞争使中小资本家破产,也需要另谋职业 。
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造成了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出现劳动力对资本供应绝对增加的趋势,其结果必然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部门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超过资本对其需要的劳动人口。这种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有一部分劳动人口成为剩余的或多余的人。失业现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内容和表式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劳动力供给相对于资 本对其需求的过剩这一本质没有变。
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存在形态
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即在一定时 期内时而被大工业吸收,时而又被解雇,经常处于流动状态的失业人口;
二是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付中那些靠经营小块土地维持最低生活,随时准备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的人口;
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被大机器生产所排挤,没有固定职业,依靠从事家内劳动和 打零工来糊口的人。
在失业人口中,还包括处在最低层的需要救济的贫民.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