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创造性思维形式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更加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提高全民的创造素质是我国实现跨世纪伟大目标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中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则构造出一个固定模式,然后用这个模式去规范个体,从而束缚了受教育者的手脚,抑制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创造活动。而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种“守成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控制、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的智慧方面的功能重视和开发不够。事实上,在创造力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辨证统一,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整合。下面我们将从思想政治教育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分别作一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智力因素的影响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认识结构的形成。著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的很好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并认为认知结构对一个人的创造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实践领域的划分越来越细密,知识体系越来越分化;而各个领域以及领域之间的横向关联也越来越复杂,自然科学上跨学科、跨领域的大的系统工程接连出现,社会科学上全体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知识越来越综合化。现代社会实践需要的思维方式是以高度分析、高度综合双向统一为基本特征的辨证思维方式。一方面,哲学作为人类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高度概括的认识,是认知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哲学作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化、体系化的认识,对一个人认知结构的内部构成及其完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高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党学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共同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对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辨证统一,是一个聚合、发散、聚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果说发散性思维决定了思维的广度的话,聚合性思维就决定了思维的深度,限定了整个创造性思维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理论思维在聚合性思维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发散性思维运行的基础。因此恩格斯讲,一个民族要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并进一步指出,理论思维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早在1981年,邓小平同志就教导我们:“现在我们的干部中许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维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是相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其工作过程的内化机制上说,它是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统一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蕴涵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是理论内容的传播活动,又是创造性地运用理论所蕴涵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示范活动;是运用工作方式解决对方的思想问题,使对方接纳并学会运用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最终产生与教育者共同的认识和行动的过程;是提高全体社会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意志等)参与智力活动的全过程,可以强化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热情、支撑创造者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和指向因素。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崇高的创造动机和高昂的创造热情。由需要产生的动机决定了行为的性质和方向,感情又为行为不断注入力量。爱因斯坦在悼念杰出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时说:“在象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才智方面的成就取决于品格,只有把自己的一切同全人类的事业结合起来,牺牲个人的一切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奥秘,去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难题,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才会有推动历史的创造。同时创造又不可能缺少热情,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可以激发人的思想活动,情感越丰富,想象越活跃,充满热情的执著追求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创造动机的形成、创造热情的培养,都有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磨练创造意志。意志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巨大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在创造性活动中,意志表现一种毅力、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对此,马克思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和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那些不畏劳苦沿着崎岖小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通过科学细致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者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失败的时候不气馁、不退缩,成功的时候不自满,从而为创造行为提供支撑和推动力量。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创造性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思想政治教育对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影响综合体现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上。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而人类的本质就在于人类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对此,毛泽东把个性的解决和发展提高到社会主义成败的高度,并作出精辟论述:“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在这方面,其不可替代作用体现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上。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教育者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把投身人类解放的历史创造活动看作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它教育受教育者无私无畏勇于探索真理,教育受教育者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在集体的历史创造中使自己的创造性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教育受教育者树立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高度的爱国信念和民族自豪感,开拓前进,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目 录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1)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2)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目标…………………………………………….(11)
第二章 课程结构………………………………………………………….(16)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调整…………………………………………….(17)
第二节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25)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28)
第四节 “绿色证书”教育………………………………………….(46)
第三章 新课程标准……………………………………………………….(48)
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49)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53)
第三节 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65)
第四章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110)
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意义…………………………………………...(111)
第二节 教学观与学生关…………………………………………...(113)
第三节 教学角色与教学行为……………………………………...(124)
第四节 学习方式…………………………………………………...(130)
第五节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135)
第六节 现代教学技术……………………………………………...(138)
第五章 新课程评价……………………………………………………...(140)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141)
第二节 学生评价…………………………………………………...(151)
第三节 教师评价…………………………………………………...(161)
第四节 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评价………………………………...(175)
第五节 考试改革…………………………………………………...(181)
第六章 新课程的管理…………………………………………………...(191)
第一节 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192)
第二节 课程管理政策与制度……………………………………...(196)
第七章 新课程的管理…………………………………………………...(210)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意义…………………………………………...(211)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16)
第八章 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225)
第一节 新课程组织与推进的基本思路…………………………...(226)
第二节 新课程推进的基本方针与总体规划……………………...(229)
第三节 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实验任务……………………………...(231)
第四节 新课程的支持保障体系…………………………………...(234)
第五节 新课程的有效落实………………………………………...(240)
附录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252)
走进新课程丛书书目………………………………………………...(261)
后记………………………………………………………………………...(263)
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设计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