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文职政策 > 笔试真题

2016山东医疗卫生药学备考:利尿药的研究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6-05-17 14:06:04

 利尿药(diuretics),一类促进肾脏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量的药物。利尿作用可通过影响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而实现,主要是影响肾小管的再吸收。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分泌。利尿药分为三类。

高效利尿药

也称为髓袢利尿药,常用药物有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托拉塞米等。 ※ 呋塞米 ※ 【体内过程】 呋塞米(furosemide,速尿)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约为60%,约30 min 起效,1~2 h 达高峰,持续6~8 h。静脉注射5~10 min 起效,30 min 达高峰,t1/2 约1 h,维持4~6 h,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8%。大部分以原形经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系统分泌,随尿排出,反复给药不易蓄积。由于吲哚美辛和丙磺舒与此药相互竞争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途径,同用时会影响后者的排泄和作用。

【药理作用】 1.利尿 作用强大、迅速而短暂。能使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由原来的99.4%下降为70%~80%。 利尿机制主要为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共同转运载体,使Na+、Cl-重吸收减少,肾脏稀释功能降低,NaCl 排出量增多,同时使肾髓质间液渗透压降低,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及减少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由于排Na+较多,促进了K+-Na+交换和H+-Na+交换,尿中H+和K+排出也增多,易引起低血钾、低盐综合征。由于Cl-的排出大于Na+的排出,易出现低氯性碱中毒。呋塞米还促进Ca2+、Mg2+排出,长期使用可使某些患者产生低镁血症。由于Ca2+在远曲小管可被主动重吸收,所以一般不引起低钙血症。呋塞米可使尿酸排出减少。 2.扩张血管 能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改变肾皮质内血流分布;还能扩张全身小静脉,降低左室充盈压,减轻肺水肿。扩张血管机制尚不完全了解,可能与该药促进前列腺素E 合成,抑制其分解有关。

【临床应用】 1.严重水肿 对各类水肿均有效,主要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顽固性水肿和严重水肿。 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静脉注射呋塞米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①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② 强大的利尿作用使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也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因而降低。治疗脑水肿则是由于利尿后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增高,利于脑水肿的消除。 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量和K+排出的增加及强大的利尿作用可冲洗肾小管,防止其萎缩和坏死,可用于急性肾衰竭的早期防治。大剂量可治疗慢性肾衰竭,使尿量增加。但禁用于无尿患者。 4.加速毒物排出 配合输液使尿量在1 日内达到5 L 以上,可加速毒物排泄,主要用于经肾排泄的药物中毒抢救,如苯巴比妥、水杨酸类、溴化物等急性中毒。 5.高血钾症和高血钙症 可增加K+排出,抑制Ca2+重吸收,降低血钾和血钙。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 长期用药,利尿过度可引起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镁及低氯性碱中毒。以低血钾最为常见,应注意及时补钾。加服留钾利尿药有一定预防作用。当低血镁同时存在时,如不纠正低血镁,即使补充K+,也不易纠正低血钾。 2.耳毒性 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暂时性耳聋。肾功能减退或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易发生,应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耳毒性发生的机制可能与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有关。 3.胃肠道反应 可致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腹泻,大剂量可致胃肠道出血。口服或静脉注射均可发生。 4.高尿酸血症 该药和尿酸均通过肾脏有机酸转运系统排泄,产生竞争性抑制,长期用药可减少尿酸排泄而致高尿酸血症。 5.其他 过敏,表现为皮疹、嗜酸性细胞增多、间质性肾炎等,偶致骨髓抑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及小儿慎用。 ※ 依他尼酸 ※ 依他尼酸(ethacrynic acid,利尿酸)的药动学、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禁忌症均同呋塞米。但不良反应较多,偶致永久性耳聋,毒性较大,现已少用。 ※ 布美他尼 ※ 布美他尼(bumetanide,丁氧苯酸)的利尿作用起效快、作用强、毒性低、用量小、脂溶性大、口服吸收快而完全,0.5~1 h 显效,1~2 h 达高峰,t1/2 为1~1.5 h,作用维持4h。该药作用机制、用途和不良反应同呋塞米,排钾作用小于呋塞米,耳毒的发生率稍低,但仍应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同用。布美他尼还能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肺和全身的动脉阻力,降低右心房压力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改善肺循环。

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thiazides)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该类药物的基本结

构为杂环苯并噻二嗪与一个磺酰胺基(-SO2NH2)组成(见图21-3),在2、3、6 位代入不同基团可得到一系列的衍生物。因化学结构上的微小差异,使此类药物在效价强度和作用时间等方面产生差异。代表药物是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双氢克尿噻),其他还有氯噻酮( chlortalidone )、苄氟噻嗪( bendroflumethiazide ) 、环戊噻嗪(cyclopenthiazide)、美托拉宗(metolazone)等。该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相同,药理作用相似,效能基本一致,毒性小,安全范围较大,仅所用完全,一般口服后1~2 h 起效,4~6 h 血药浓度达高峰。所有噻嗪类药物均以有机酸的形式从肾小管分泌,自尿排出,因而与尿酸的分泌产生竞争,使尿酸的分泌速率降低。氢氯噻嗪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1±15%。口服后1 h 显效,2~4 h 达高峰,可持续12~18 h。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4%,主要以原形从近曲小管分泌,自尿排出。t1/2 为2.5±0.2 h。尿毒症患者对氢氯噻嗪的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

【药理作用】 1.利尿 作用温和而持久。其机制是抑制远曲小管近段的Na+-Cl-共同转运载体,减少Na+、Cl-的重吸收,影响肾脏的稀释功能而产生利尿作用。因该类药物对尿液的浓缩过。

低效利尿药

※ 螺内酯 ※

螺内酯(spironolactone,安体舒通,antisterone)是人工合成的抗醛固酮药。 【药理作用】 螺内酯及其代谢产物的结构均与醛固酮相似,可与醛固酮竞争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细胞浆内的醛固酮受体,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促进Na+和水的排出。其作用特点为:① 作用弱,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口服后1 日起效,2~3 日达高峰,停药后作用可持续2~3 日。② 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体内醛固酮的存在,对伴有醛固酮升高的顽固性水肿,如肝硬化腹水,利尿作用较明显;对切除肾上腺的动物无效。

【临床应用】 用于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性水肿,因利尿作用弱,较少单用,常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也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久用可致高血钾;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反应及头痛、困倦、精神错乱;还有性激素样副作用,如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多毛、月经不调等,停药后可消失。肾功能不全及血钾过高者禁用。 ※ 氨苯蝶啶 ※ 氨苯蝶啶(triamterene)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通过阻滞管腔膜上的钠通道,减少Na+的重吸收,同时抑制K+的分泌,从而产生排钠留钾利尿作用。口服2 h 起效,6 h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维持12~18 h,t1/2 为2~4 h,无尿者可达10 h 以上。临床治疗各类水肿,单用疗效较差,常与噻嗪类合用。 不良反应较少,久用可致高血钾;偶见嗜睡及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高血钾倾向者禁用。 ※ 阿米洛利 ※ 阿米洛利(amiloride,氨氯吡咪)作用部位与氨苯蝶啶相似,在远曲小管远段和集合管抑制Na+-K+交换,还阻滞Na+-H+反向转运体(antiporter),抑制Na+-H+交换,促进Na+的排出,使H+分泌减少,也有留钾作用。该药利尿作用比氨苯蝶啶强,单次口服起效时间为2 h,6~8 h 达高峰,作用持续24 h 左右,t1/2 为6~9 h。该药临床适应症同氨苯蝶啶,常与噻嗪类合用,单独使用可致高血钾。偶尔引起低血钠、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和胃肠道反应。无尿、肾功能损害、糖尿病、酸中毒和低血钠患者慎用。

责编:wenzhi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