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不仅如此,“村代办员制度”自2015年起还一步延伸为“全省首批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同时跟进网上办事、多网合一改革,自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全县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共为群众办事95万宗,群众办事成本节省3200多万元,一站办理率达80%以上、全流程网上办理率达50%以上。
探索“三变”,从“土里刨食”变为“以地生金”
变美是乡村需求,关键还要如何变富。
大崀是阳山的一个穷镇,地处群山深处,距县城20多公里。之前有8座矿山、15家石材加工厂,每年税收200万元。该镇是全县水源地,还被定位为生态功能核心区,厂子全部关停。“只能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上寻找新口子。”镇党委书记谢峻岭告诉记者。
同样是“双整”,大崀镇政府所在的松林村率先整出1000亩土地。既然只能走现代农业的路子,怎么用好这1000亩地,就成了关键。
先成立农村信用合作部。在村经济联社设立农村信用合作部,把省、市、县以往分散的各项涉农资金整合在一起,再加上村里7名大户每人出的5000元,筹集资金约40万元。
通过筛选,引入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邓牛农场,180亩,种植枸杞;好宜佳合作社,280亩,种植甜玉米;粤莨宝公司,230亩,订单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如痴如醉休闲渔业社,30亩。前2家,用地为租;后2家,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剩余280多亩,还在寻找新项目。
经营主体缺乏发展资金,怎么办?新型经营主体可向农村信用合作部借贷,每年支付不超过8%的占用费,保障生产发展需要,其中邓牛农场贷了5万元,粤莨宝公司贷了24万元。镇财政所要负责监督信用部的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封闭运行、不能出村。
效果如何呢?原来这700多亩地由近300户农民耕种,种的也多是传统产品;现在由这4家新主体经营,全部为新品种、新技术;地租、股金再加每天雇工收入,全年人均增收20%。光是地租就由刚开始时的每亩450元提升至600元。
从“土里刨食”到“以地生金”,由“地”出发,却不止于“地”。
同样地处群山之中的岭背镇,犂头村村民欧金素从“双整”中发现了新商机。连片耕地经营呼唤机械化操作。他和4位村民筹资50万元,村集体入股153万元,今年初正式合股组建了金农田农机服务社,如今已购置6台收割机、8台耙田机和1台拖拉机,平圴每亩地经营毛收入1000元。目前全镇25个村中有17个村有了农机服务、乡村旅游等新投资项目。
通过“双整”的农村土地入股产业项目,土地资源变成优质资产,整合的资金投入变成股金,农民跟着一起变成股东。如此“三变”,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2017年,全县159个经济联合社中,有100个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占比62.9%。
起步于土地,不止于土地;下移至基层,更服务基层;倾斜资金补贴,使用好以补变股。一道“农综改”,让阳山农村大变样。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