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苏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
(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认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苏俄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主要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
(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作用
(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3)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2.形成过程
(1)实现工业化
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农业集体化
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过程:1927年开始实施;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全国约有6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