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
1501402171 刘思奇
[摘要]:《孔乙己》被鲁迅先生发表近一百年以来,学术界对其主题的认知就经历了从感性视角中的平等对话到理性审视下的积极建构的变化,这期间学者们虽各持己见,但又出现了研究的趋同倾向。本文将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
[关键词]:鲁迅;《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
一、“同情说”
冯文炳,即废名,前期京派的代表人物。1924年4月13日,他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名为《“呐喊”》的评论性文章,就传达出了自己对《孔乙己》的一种态度阅读感受:“……在文艺上,凡是本着悲哀或同情而来表现悲者贱者的作品,我都喜欢。因此,《呐喊》里面最合我脾胃的是《孔乙己》了。鲁迅君的文章,在零碎发表的时候,我都看过一两遍,只有《孔乙己》到现在每当黄昏无事,还同着其他相同性质的作品起来一路读。……我读完《孔乙己》之后,总有一种阴暗而沉重的感觉,仿佛远远忘记一个人,屁股垫着蒲包,两手踏着地,在旷野当中慢慢地走。我虽不设想我自己便是这‘之乎者也’的偷书贼,但我总觉得他于我很有缘法”。
不难看出,冯文炳是对“孔乙己”充满了同情之心的。这大概也与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有关。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以当时一个常在实有的咸亨酒店出现的落魄的读书人为模特。那个人姓“孟”,人称“孟夫子”。他通过抄书来换取微薄的收入,但懒惰且嗜酒成性,终因把雇主的书籍、纸、砚拿去换钱而落得与孔乙己差不多的结局。所以孔乙己虽然有传统士子迂腐可笑的一面,但是他善良朴实,最终惨死的社会性悲剧也易引起读者的同情。
就连写作《新儒林外史》攻击鲁迅的杨邨人也曾说:“然而它却是我最喜欢读的小说中的一篇。……结局只是折了腿,用手走路,可怜啊可怜!”
由此看来一部分的学者仅仅把这篇文章看做是作者为了抒发同情之心而作,把这篇文章看做是“知识分子落魄命运之同情”。
二、“凉薄说”
孙伏园,鲁迅在绍兴学堂时的学生,曾署名曾秋士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提及《孔乙己》:“我曾问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
这也就是说,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描绘的是一个社会乃至一个世道、一个时代的凄凉。这一点在乌尤的《孔乙己及其环境》里有详细的体现,他论述了“孔乙己”这一形象使人哭笑不得的地方,但又进一步描述了“孔乙己”身处的使人哭笑不得的环境:“同道喝酒的短衣帮和掌柜,都要就‘孔乙己’的身上取乐。他们要说穿他的隐情;使他难堪的红起脸孔来了,他们就得意,哈哈的大笑。以别人的难堪为快乐,这可以说是‘反同情’罢!‘孔乙己’的环境的‘鲁镇’,就是富于这种‘反同情’的。先给‘孔乙己’以难堪,再从他的难堪中谋取快乐。”
这恰恰与孙伏园所述的主旨相一致,而之后孙伏园的观点也得到了鲁迅挚友许钦文的证明,是很可靠的。
三、“封建批判说”
1942年11月5日,桂林《文艺生活》上登载辛勤的一篇名为《鲁迅创作里的典型——辛亥前后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在该文的第一节作者指出:“这一类的典型有孔乙己这可怜的角色来充代表。……象孔乙己那样的人物的没落,在那时似乎是必然的。孔乙己过去的教养,以及‘八股’枷锁,使他成为一个软瘫。生活鞭打他,正在激变的社会抛弃他,他就像坠入深渊的大石!”在这篇文章中辛勤指出了孔乙己的悲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便是落后的封建科举的八股取士和封建教育。在此之前这一观点是从未被提及的。
此后,一些学者纷纷对此观点表示赞同,譬如,许杰的《鲁迅的〈孔乙己〉》的进一步拓展与描述:“鲁迅的作品,是可以当做民主革命前夜的、成熟、溃烂、几至于崩溃却又非常冷酷的封建社会史看的;而这篇《孔乙己》,却是给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绘了一幅画像,而又通过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揭穿封建社会罪恶和黑幕,当做反封建的武器。——这就是《孔乙己》的主题。
建国之后,随着政治背景的变化,知识分子的“小我”被隐藏起来,大家更愿意追求“大我”,努力将自身融入时代的潮流,一些相关观点也都集中放在对孔乙己作为旧式落魄知识分子的性格的批判,以及造成这种性格的教育体制、考试体制以及社会制度的讨论上。如朱彤、徐中玉、许钦文等人,都对此进行过研究。
四、“国民性批判说”
在“封建批判说”逐渐研究发展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他们认为造成孔乙己的悲剧的不仅仅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还有那些冷漠、自私、麻木的国民劣根性。
叶圣陶先生1960年1月发表于《语文学习》上的《揣摩》一文颇能说明这个问题:“故事里被笑的是孔乙己一个人,其他的人全是笑孔乙己的,这不是表明孔乙己的存在,只能作为供人取笑的对象吗?孔乙己有他的悲哀,有他的缺点,他竭力想跟小伙计搭话,他有跟别人交往的殷切愿望。所有在场的人可全不管这些,只是把孔乙己取笑一阵,取得无聊生涯中片刻的快活。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地步,故事里并没有点明,可是咱们从这一点想开去,不是可以想得很多吗?”
的确,鲁迅先生所写文章大多都指向国民劣根性,这一观点也就是历来被人们提起的“看”与“被看”的问题。
五、总结
读一篇文章,要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孔乙己》这篇文章创作于一九一八年冬,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三月,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爆发了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也随着十月革命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受到冲击,封建科举制也被废除。
一部分学者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同情说”,的确,孔乙己这一人物只是有着迂腐、贪懒的一面:他满嘴的“之乎者也”,也曾偷过别人的东西,但他终究是没有做出什么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在整个小说里,他是穷困潦倒的“士”阶级,处于社会的底层地位,再加之随着政治上的一系列变动,必然会导致这些读书人的堕落,所以一些读者往往会产生对整个知识分子阶层的同情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单单把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局限于此,未免也太过简单。
于是发展出了“凉薄说”,之后出现的“国民批判说”我想是对“凉薄说”的二次回归和进一步补充。“凉薄说”这一观点拥有鲁迅先生的自我评价这一强有力的论证:“一般人对于苦人的凉薄。”这也就是鲁迅先生作品里一直出现的“看”与“被看”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映出的国民劣根性。目前我们在初中课本里收录这篇文章时,一般采取的主旨就是这两点相结合。
再者是“封建批判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读者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一方面。大家都认为,虽然当时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入,封建制度在辛亥革命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但是袁世凯掀起的一系列尊孔复儒的活动,加之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封建习俗根深蒂固,虽然科举制度已被废除,但仍有一些读书人秉承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腐朽思想。所以一些读者认为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封建“吃人”的思像与制度,通过写“孔乙己”这些迂腐败落的“士”阶级,以达到惊醒世人的目的。但也有读者认为“孔乙己”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悲剧,不能只把本文的主题简单认为是“封建批判说”。既然是社会性悲剧那么每一个冷漠、麻木、自私的人都是刽子手。并且,其创作时间与科举被废除的时间实在相隔太久,而对于鲁迅先生这样拿笔杆子作斗争的人更加不可能、也没有什么理由,在这么久以后才去批判封建科举制。
因此我认为,《孔乙己》这篇文章主要想传达的便是:世态炎凉:一般人对于苦人的凉薄;以及对其补充的“国民批判说”。
综上,《孔乙己》发表的一百年历程里,知识分子对他的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即由对孔乙己的同情,逐渐上升到对社会凉薄、封建制度及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的过程。
参考文献:
王晓东,《孔乙己》阅读史,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倪子惠 程永艳,《孔乙己》主题研究综述,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2014.
丸尾常喜[日],秦弓 译,《隔绝与寂寞——孔乙己的后影》,1991.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