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汉语言文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何其芳散文研读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18 16:23:25

  何其芳散文研读 

一、作家自述
“我过着一种可怕的寂寞的生活。孤独使我更倾向于孤独。如我那时给一个远方的朋友写信时所说:‘我遗弃了人群而又感到被人群遗弃的悲哀。’”。
“我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我的独语。独语是不能长久地继续下去的。接着,我就编织一些故事来抚慰我自己。正如我们有时用奇异的荒唐的传说来抚慰那些寂寞的孩子一样。这自然不过是一种逃避。然而逃避也是不能长久的继续下去的,因此《画梦录》只是那样薄薄的一本。” 
摘自《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原载《文艺阵地》第四卷第七期(1940年2月1日)。
 
“我倒是喜欢想象一些辽远的东西,一些不存在的人物,和许多在人类地图上找不出名字的国土。我说不清有多少日夜,象故事里所说的一样对着壁上的画出神遂走入画里去了。”“对于人生我动心的不过是它的表现。”“于是我很珍惜我的梦。并且想把它们细细的描画出来。” 
摘自《扇上的烟云》(《画梦录》代序),《画梦录》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版,
二、重要评价观点
“《画梦录》里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虚无飘渺的带着梦幻色彩。…其中也描写了一些简短的故事,但这些故事乃是为了解释自己,是给自己制造的玩具,我们看不出这些故事对于别人还有什么意义。这种文章是极端的向着作者内心发展的。何其芳的在散文之路,无疑的,太狭窄了,以致使他走进了牛犄角。在他写作的过程中,这种文体对于他所表现出的限力,第一是笔下艰涩,其次是题材贫隘,最后终于写不出来了。”
摘自沈宗瀓:《何其芳的转变》,《观察》第5卷2期(1948年9月4日)。
 
《画梦录》中的三个小故事,是他技巧最精湛的作品。…第一篇《丁令威》是写汉代一位羽化登仙的道家。第二篇写的是追名逐利的武士淳于棼在醉梦中进入了槐树下的一个“王国”。…原文那种实话实说的口气、现实细节的注重、平铺直叙的文风同主题思想的奇幻相映成趣。…淳于氏的梦境一直延续到醒后,而且通过作者的暗示,使读者以为梦境也是存在的现实。最后的一篇《白莲教某》,同样具有非现实的梦幻似的气氛和淡淡的幽默的笔触。
摘自庞尼·麦克道高尔(Bonnie McDaugall) :《何其芳的文学成就——英译本何其芳诗文选集<梦中道路>后记》,《文学研究动态》1980年第二期。
三、作品简析
此文选自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出版的《画梦录》。
《画梦录》精心描绘了三个梦。这三个梦是作者在极度的孤寂忧郁之中精雕细刻出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寂寞,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孤独之美”。
三个梦都是对历史故事的改写。三个梦中的主人公都是“孤独”的。丁令威在深山学道千年,忽然间“为怀乡的尘念所扰”,腾空化为白鹤,飞回故乡。故乡却物是人非,当年的伙伴都已化为尘土。是故乡耶?非故乡耶?一种怅惘、失落的情绪隐隐涌上心头。但他依然用感动的目光看着故乡的后代人,结果却被人们当作不祥之兆,还用箭射他。他无可奈何冲天远去。淳于棼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中遭遇令他感慨万千,听他讲述的客人却认为他“定是被狐狸或者木妖所蛊惑了”。白莲教某就更孤独了,尽管他的法术远近闻名,但来从学的人却因长久无所得,纷纷离去,只剩得一个年轻的门徒。就是这个懂得学法术要心诚的门徒却两次不守禁忌,害得他两次陷入困境。主人公们与世人是隔膜的,他们的遭遇或心境难以被世人理解,主动沟通的结果却带来更大的误解。最终,他们的出路似乎只能是“遗忘世人,也被世人遗忘。”这种景况与青年何其芳当时的心境时是极为契合的。
但在这悲哀的孤独之中,我们却隐隐可以触摸到一种青春的热情和热情受挫的忧伤。作者用极其纤细的笔触“画”下了一幅又一幅清丽脱俗,如梦似幻的“静物写生图”。《丁令威》中在翅膀上抚摩的阳光,柔软的青色的空气,白鹤腾空而起的轻盈妙曼的姿态无一不是生气勃勃,像一阵清新柔和的风抚过读者的心灵。没有对生命涨溢的热情,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没有一双充满爱意的眼睛,是“画”不出这样灵气四溢的美图的。《画梦录》的孤独是美丽的孤独,《画梦录》的忧伤是诗意的忧伤。
《画梦录》的语言很美,如诗如画,读《画梦录》像在读不分行排列的诗。文中大量栩栩如生的细节描绘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使读者在恍惚间分不清真和假,梦幻和现实,使全文流淌着浓浓的朦胧迷离的情调。
 
 
四、重要研究论著目录
1、.何其芳:《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文艺阵地》第四卷第七期(1940年2月1日)。
2、.何其芳:《扇上的烟云》(《画梦录》代序),《画梦录》,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版。
3、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星火集》,群益出版社1945年9月出版。
4.、 沈宗瀓:《何其芳的转变》,《观察》第5卷2期(1948年9月4日)。
5.、【澳】庞尼·麦克道高尔(Bonnie McDaugall) :《何其芳的文学成就——英译本何其芳诗文选集<梦中道路>后记》,《文学研究动态》1980年第2期。
6.、叶公觉:《试论何其芳散文风格的演变》,《红岩》1983年第2期。
7.、【香港】司马长风:《何其芳确立美文格调——简评何其芳的散文》,《中国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年8月第3版。
8、刘西渭:《读<画梦录>》,《文季月刊》第1卷第4期(1936年9月)。
9.、艾青:《梦·幻想·现实》,《文艺阵地》第三卷第4期(1939年6月1日)。
10、周忠厚:《啼血画梦 傲骨诗魂——何其芳创作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11、.张岚:《孤独者的“夜歌”——论何其芳早期诗文意象的“孤独美”》,《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叶琼琼)
 
五、名师导评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1929年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在天津、山东、四川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曾任文学系主任。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主要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和文艺工作。何其芳是30年代京派重要的诗人、散文家。他最初是以诗歌登上文坛的。作于30年代的诗集《预言》受精致冶艳的晚唐五代诗词和巴那斯以后的几位法兰西诗人如瓦雷里等的影响,以冷艳的辞藻和具象的方式抒写青春的忧郁和感伤,具有浓郁的现代派色彩。他也因此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
在探索诗歌艺术的同时,何其芳还以更大的热情倾注于现代散文。他有感于中国现代散文“除去那些说理的,讽刺的,或者说偏重智慧的之外,抒情的多半流入身边杂事的叙述和感伤的个人遭遇的告白”,而立志“以微薄的努力来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不是一段未完篇的小说,也不是一首短诗的放大”,表现出了独立的散文创作意识和可贵的使命感。这种意识在其1936年前创作的散文(收入《画梦录》、《刻意集》)中有鲜明的体现。从内容上来看,其早期散文耽于幻想,刻意画梦。他自称“一片风涛把我送到这荒岛上”,“喜欢想象着一些辽远的东西,一些不存在的人物”,并立意把自己的玄想之梦描画下来。它们以独语体的形式抒写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所期待而又无从追求的苦闷心理。正如他在《独语》一文中所喻示的:“昏黄的灯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册杰出的书,你将听见里面各个人物的独语。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画梦录》共辑录包括《扇上的烟云(代序)》在内的17篇散文,所传达的主要是他画梦的“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它们常用“独语”的调式,在孤独中玩味着孤独,在寂寞中吟哦着寂寞,探索并呈现了年轻知识者内心灵魂的颤动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了在心灵探索中追求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他力图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情调:有时叙述着一个可以引起许多想象的小故事,有时是一阵伴着深思的情感的波动。《梦后》低吟青春的寂寞和迟暮;《岩》玩味人生的孤独与荒凉;《黄昏》慨叹的是“我能忘掉忧郁如忘掉欢乐一样容易吗?”这些作品的情调酿制方式显然是属于后者。而《墓》则采用了前一种方式,写一对青年男女雪麟与死后的柳铃铃进行情感交流的虚幻故事:仅仅活了16载的牧女柳铃铃在寂寞的快乐里长大,又在抑郁中死去,长眠在翠岩、清溪之间;“从外面的世界带回来的就只一些梦”的雪麟见了她的墓碑,在梦幻中与之神遇相悦。作品虽画出了雪麟梦幻满足后的短暂的欢欣与微笑,但却更反衬出其在人世间的无边的憔悴、孤寂和悲哀。当然,他的独语还有“狂暴”的一面。《雨前》在对大雨来临前自然景物的浓墨渲染中,表现了对甘霖的期待——但结果“雨还是没有来”,失落之情态宛然可见。
以《画梦录》为代表的这些独语体散文,一方面写出了处在边缘状态的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灵魂的独语,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现代散文向诗、向纯文学的逼近,向散文艺术本体的回归。他的“文艺什么也不为,只为了抒写自己,抒写自己的幻想、感觉、情感”的文艺观加深了他对内心世界的开掘,增强了作品的主观抒情性。在艺术表现上,他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灵玄妙的笔调,委婉地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愫,从而创造出瑰丽飘逸的艺术境界,具有秾丽精致之美。这时期,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他倾心于法国象征主义艺术,主要借助梁宗岱的译介,“对于法国象征主义派的作品入迷”。《画梦录》、《刻意集》的艺术追求是与其诗歌《预言》一致的。象征的旨趣,意象的组合,音乐的和谐,色彩的秾丽,都是象征主义与唯美主义的。他说:“我不是从一个概念的闪动去寻找它的形体,浮现在我心灵里的原来就是一些颜色,一些图案。”而那些“颜色”和“图案”既是他创作的触发点,也是其散文最吸引读者的亮点。作者由于不满于社会现实的丑陋,便借助于想象到艺术王国里去寻找艳丽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去寄寓自己他的情感和智慧,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意境。这正如李健吾所说:“他用一切来装潢,然而一紫一金,无不带有他情感的图记。这恰似一块浮雕,光彩匀停,凸凹得宜。由他的智慧安排成功一种特殊的境界。”
                                                    (秦林芳执笔)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