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教育学

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速记: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7-27 01:45:31

一、背景介绍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艾森伯格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亲社会道德理论。柯尔伯格研究所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几乎都涉及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这些法律、责任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对故事冲突所作的推理。因此,柯尔伯格运用其两难故事只是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的一个方面——禁令取向的推理。艾森伯格则区分并设计了不同于柯尔伯格两难情境的另一种道德两难情境——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亲社会两难情境的特点是,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之问做出选择,助人者的个人利益和接受帮助者的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测和的矛盾。

艾森伯格则采用另一种道德两难情境——亲社会道德两难故事法,如一个城镇的居民必须在是否与另一个城镇遭受洪水灾害的灾民分享食物之间做出选择,一个人必须在帮助一个遭抢劫的妇女和保护自己之间做出选择等,对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5个阶段。

二、亲社会道德发展五阶段

1.亲社会道德两难故事

有一天,女孩玛莉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舞会。在途中玛莉看到一个女孩不小心跌倒,而且跌断了腿。受伤的女孩请求玛莉到她家去通知她的父母,这样她的父母才能来带她去医院治疗。如果玛莉真的跑去通知她的父母,就会来不及参加生日舞会,而且会错过吃冰淇淋、蛋糕及所有游戏的时间了,玛莉该怎么做呢?为什么?

2.亲社会道德发展五阶段

阶段1: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或不助人的理由包括个人的直接得益、将来的互惠,或者是由自己需要或喜欢某人才对之表示关心。

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对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表示关注。儿童仅仅对他人的需要表示简单的关注,并没有表现出白我投射性的角色采择、同情的言语表述等。

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证明其助人或不助人的行为时所提出的理由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的定型形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

阶段4:移情推理。分为两个亚阶段。第一个是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儿童的判断中出现了自我投射性的同情反应或角色采择,他们关注他人的人权,注意到与一个人的行为后果相连的内疚或情感。第二个是过渡阶段。儿童选择助人或不助人的理由涉及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状况的关心,或者提到保护他人权利和尊严的必要性等。但是,儿童并没有清晰而强烈地表述出这些思想来。

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儿童决定是否助人的主要依据是他们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或责任,尽个人和社会契约性的义务、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等。此外,儿童还提到与实践自己价值观相联系的否定或肯定情感。

3. 对应年龄及表现

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的推理在儿童期至青年期之间的发展将经过5个层次。由表中可知学前儿童的判断常是享乐主义的:这些幼儿常觉得玛莉应该去参加舞会,这样才不会错失吃东西的机会。但是当儿童成熟时,他们对别人的需求及期望的反应会增加,所以有些高中生觉得,如果自己为了追求个人的兴趣而忽略了别人明显的需求,他们将会看不起自己的。

责编:刘曦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