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方法概述
所谓巧设特值就是针对不同的条件描述选择一种最佳的设特值方法从而帮助更好的去利用特值法解题。
二.一般步骤
通过定义分析可知,巧设特值的一般步骤为:分析梳理条件描述,确定设特值的方式—设谁设为多少。
据目前梳理统计,常规设特值的题目常见描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以基本公式M=A×B进行梳理):1、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A1、A2求A;2、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B1:B2=a:b,求A;3、所给条件有对比关系,涉及到的未知量较多。
例1:某部门买来一批劳保用品,平均分配,每人可分得6份,如果只分给男同志,每人可分10份,请问,如果只分给女同志,每人可分得多少份?
解析:所求为平均数问题,基本列示为:女同志平均值=劳保用品总数/女员工数,为除法关系,但是劳保用品总数及女员工数均无相关实际量的描述,可以设特值。
在整个题干中的描述,只涉及到三个分配关系(整体分配、男职工分配、女职工分配),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所涉及的基本关系就只有劳保用品总数=平均值×员工数,则我们可以将分析进行以下呈现: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所有员工: 6(A1)
男员工: 10(A2)
女员工: ?
梳理可得为第一种式型。
例2:某部门买来一批劳保用品进行分配,男女同志人数比为3:2,如果只分给男同志,每人可分10份,请问,如果只分给女同志,每人可分得多少份?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与上道题基本一致,所求为平均数问题,为除法关系,对应量未知,可以设特值,且所涉及到的分配关系(男职工分配、女职工分配)为并列关系,只涉及到一个基本关系劳保用品总数=平均值×员工数,则根据条件可进行一下呈现(B1:B2=3:2):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男员工: 10
女员工: ?
梳理可得为第二种式型。
例3:2001年,某公司所销售的计算机台数比上一年度上升了20%,而每台的价格比上年度下降了20%。如果2000年该公司的计算机销售额为3000万元,那么2001年的计算机销售额大约为多少?
解析:所求为销售额问题,基本列示为:2001年销售额=2001年单价×销量,为乘法关系,但是单价与及销量均无相关实际量的描述,可以设特值。
在整个题干中的描述,涉及到2000年与2001年两个年份,而且两个年份间的单价与销量都有一定的对比关系,虽涉及的基本关系就只有总销售额=单价×销量,但我们梳理会发现所涉及到的未知量较多(A1、A2、B1、B2),且A1与A2、B1与B2之间有联系:
总销售额(M)=单价(A)×销量(B)
2000: 3000 (A1) (B1)
2001: (A2) (B2)
上升20% 下降20%
梳理可得为第三种式型。
那么,我们针对每一种题型到底该设谁为特殊值,设为多少,其实没有绝对的鉴定。没有相关实际量描述的都可以设,具体设为多少也可随意,但是对于不同题型如果设不好可能会弄巧成拙,所以在设特值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一下计算路径,从而将设特值的功效最大化。在此,针对三类例题进行简单梳理。
第一类:解析:根据例1可知,设特值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设员工数或者劳保用品数,但是我们在设员工总数时,可能会导致计算出现分数等,比如设员工总数2人,则在计算时劳保用品数为12,利用劳保总数不变,可以结合第二个条件求出男员工数为1.2,出现了小数,无形中增加了计算量,整个过程不是那么便捷。而通过分析发现劳保用品总量(M)在三种情况下都出现了,每一个条件都可以使用,则可减少计算量,而为了方便计算,则希望每个数尽可能的整,分析计算,会发现劳保用品总数(M)应该是6(A1)和10(A2)的公倍数,设为最小公倍数30,相关量就可以很好计算了。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所有员工: 30 6 5
男员工: 30 10 3
女员工: 30 15 2
则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A1、A2求A时,设M为特殊值,为A1、A2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类:解析:根据例2可知,设特值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设员工数或者劳保用品数,但是我们在设劳保用品数时,可能会导致计算出现分数等,比如设劳保总数10,则在计算时男员工为1,结合男女人数比为3:2,,求出女员工数为2/3,出现了分数,无形中增加了计算量,整个过程不是那么便捷。而通过分析男女员工数(B1、B2)的比例关系已知,只要结合比例关系,设其分别为最简比,则两个条件都可以使用,减少计算量,也方便计算.结合总数不变,联合计算路径,则可求出女员工的平均值。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男员工: 30 10 3
女员工: 30 15 2
则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B1:B2=a:b,求A时,设B1=a,B2=b。
第三类:解析:根据例3分析可知,里面所涉及到未知量较多(A1、A2、B1、B2),且A1与A2、B1与B2之间有联系,设特值的时候就需要去分析一下到底应该设哪个,在确定的时候会发现A2、B2均是在A1、B1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如果A1、B1确定,则A2、B2均可确定。而A1、B1本身满足A1×B1=3000,则设其中一个即可。在设的时候保证所有的值设的尽可能的整,则需分析四个量之间的关系,A2、B2均在A1、B1基础上变化20%(1/5),则只需为5的整数倍即可,而其乘积为3000,则可设单价A1为5,则B1为600。可梳理得:
总销售额(M)=单价(A)×销量(B)
2000: 3000 5(A1) 600(B1)
2001: 2880 6(A2) 480(B2)
上升20% 下降20%
则所给条件有对比关系,涉及到的未知量较多时,设最基本的量为特值,结合所给的相对值去设。
责编:刘曦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