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中国周边外交新政策下东北亚区域合作

2020-01-28发布者:青青草大小:58.80 KB 下载:0

一、中国对周边国家亲、诚、惠、容外交新理念的提出 2013 年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 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 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外交政策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中国和平发展之路仰仗周边环境的稳定,周边环境直接关乎中国是否能全心全 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促和平.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重要地区,维护 与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和平与友好关系符合中国的基本国策.何为亲,中国有 句俗话叫 "远亲不如近邻".周边国家间的良好关系对国家发展起到推波助澜 的作用,反之亦然.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与东北亚国家间有着天然的地缘关系, 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有着相通的历史文明.周边国家间应多交流,多互助,加强 技术资源的流动性,协同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同时,加强建设政治安全互 信机制,争取建立全面的东北亚同盟体系,增强地区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 何为诚,中华民族是讲诚信的民族,中国自古以来有 "人无信而不立"之说.对于 一国而言诚信更是关乎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国之交往更是应该坦诚相见,将 心比心.国家间交往不应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军事实力的强弱、国际地位 的轻重而区别对待.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国家间平等的观 念,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何为惠,中华民族是重情意的民族,古语曰"惠人,心善则 昌".国与人一样无法独自生存,人需要亲人朋友正如国家需要邻国的相伴相依 一样,中国时刻牢记 "闭关锁国"的惨痛教训."零和博弈"并不符合中国和平发 展的既定方针,一国若只顾实现自身国家利益而不考虑周边国家的利益得失, 势必会损害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长此以往,邻国会心生怨念,造成周边环境 的不稳定.为防止不利影响,我们应坚持互利互惠原则,在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 之时,顾及周边国家,减少国家间矛盾,努力寻求共同利益切合点,争取使中国发 展惠及周边国家,以周边国家发展助推中国发展. 何为容,中华民族是有宽容之心的民族,古语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邻 国家间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同之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若无 法包容不同国家的差异性以及民族的多样性,国家间相互信赖的机制就难以建 立; 若各国均想保护自身而不做一丝让步,相互间就会处于孤立状态,相互间的 资金、技术、能源等也就无法有效互补,这无疑对地区的繁荣发展起到抑制性 作用的同时减少各国自身的发展机遇[2]. 2014 年 5 月于上海召开的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 "共同、综合、 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 路.他提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 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 二、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提出的背景及原因 2008 年,美国和欧洲遭受了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各 国深陷主权债务危机难以自拔.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面临着包括经济发展 放缓等各种问题,但从整体上讲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属一枝独秀,并成 为地区经济增长的 "火车头",拉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 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如老子所言 "福兮祸所伏",冲突 与矛盾日益严峻,尤其是周边环境不断受到围攻和挑战. 2011 年,美国高调宣布 "亚太再平衡" 战略后,中国外交困境日渐凸显.同 中国有海洋及领土争端的国家希望借助美国之力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在争议 地区做出让步甚至妥协.2012 年起,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不断面临严峻挑战,中日 关系更是因钓鱼岛争端而陷入低谷,甚至有擦枪走火的危险.与此同时,依旧复 杂的朝鲜半岛危机对中国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实施构成间接挑战.面对东北亚外 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新理念,寄希望其有助于改 变越发危急的周边环境.新理念的提出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 一) 美国在 "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继续战略东移,严重影响中国周边安全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明显,经济实力的衰退制约 着其军事国防预算,这使得美国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中 国,经济发展一片繁荣,地区地位明显上升.面对中国多方面的赶超模式,美国认 为调整其国家战略重心势在必行,以此防范中国对美国全球霸权的 "挑战".自 2011 年起,美国宣布 "重返亚太",将国家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将在亚太地区发挥 主导作用作为美国 21 世纪初的优先战略任务,并通过不断调整,最后确立 "亚 太再平衡战略",东北亚地区作为亚太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被美国纳入 其战略目标.与此同时,美国大力推进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 ( TPP) 的扩展,拉 拢各国塑造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合作模式,扩大美国对外出口,以美国标准制约 中国,在经济领域内实行完全针对中国的贸易竞争[4].美国对东北亚事务的关 切不仅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更是因为东北亚因其地缘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及 其资金、技术水平的发达而成为美国能否成为亚太地区领导者的关键.但不可 否认的是,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与中国的快速崛起密切相关,因此 "再平衡战 略"的最主要内容是形成对中国的遏制.美国对中国社会制度的孤立、抨击由 来已久,在 "冷战"期间双方就各属不同阵营, "冷战"后双方在社会制度、意识 形态、国家战略利益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美关系在曲折中艰难向前.由于 防范中国这一理念在美国政坛内扎根深远,因此保守势力一直视中国为竞争者 甚至敌对者.面对与美国完全不同的中国的崛起,"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认为 中国的崛起是非和平的崛起,中国的目标是要争夺世界主导权,中国的发展是 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威胁,强大中国的出现会对国际秩序带来巨大挑战, 成为国际社会中的 "不稳定因素".为阻碍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美国不断在世界 各地渲染中国对世界的威胁并对中国的人权说三道四的同时频繁干涉中国国 家的内部事务,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严重受损[5]39.美国对中国的遏制 政策的原因无疑是为其实现全球霸权政策服务的,任何国家的良性发展只要超 出美国的承受力就会受到其无理指责与横加干涉.奥巴马上台后公开宣布自己 是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并将其思想积极付诸行动: 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实 施军事收缩时,加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强化与该地区传统盟友的同盟 关系,如美韩同盟、美日同盟; 同与中国有海洋及领土争端的各国发展关系,拓 展新盟友,如越南、印度等; 积极插手该地区事务,利用优势地位提高发言权; 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角度围堵中国,阻碍中国发展道路,封堵中国崛起的 地缘政治空间[6].面对美国在地区内的步步紧逼,中国从现实角度选择外交战 略,从亲、诚、惠、容新理念出发,积极谋求与发达国家间的平等对话机制,深 化互信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努力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在国际关系中虽 然存在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策表明中国不会 谋求霸主地位,更不会威胁其他国家的发展.中美若采取互相敌视的态度,采取 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的零和博弈政策,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中国 欢迎美国以积极姿态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但面对美国刻意 巩固其军事同盟,加大军事部署,中国有权保持关切. ( 二) 中日、日俄领土争端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机遇 日本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作为二战战败国,日 本战后的经济、科技、军事均快速提升,加之日本本来就十分强大的民族凝聚 力,使得日本在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地位仅次于世界唯一超 级大国---美国.面对 "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的尴尬困局,日本国内右翼 势力死灰复燃,谋求政治大国成为其主要战略目标并纳入日程,但日本要求加 入联合国的要求被拒则严重打击了日本的民族自尊心. 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道路举步维艰之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无 疑为日本实现政治及军事大国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契机.日本望借助日美 同盟重铸东北亚地区秩序,实现其政治大国目标.另一方面,面对近代史上饱受 日本蹂躏的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日本的嫉妒与焦虑使得其在外交与军事上 更加紧贴美国,联美抑华成为日本处理中日关系的既定政策.而中日关系因东 海划界及钓鱼岛主权争端而陷入困境更是为美国插手东北亚地区事务提供借 口,尤其是 2012 年日本不顾中日难得的友好关系坚决 "购岛",其背后的美国 势力不可小视.面对东北亚地区局势的风云变幻,一向重视欧洲的俄罗斯一改 其战略方向,加大对东北亚地区的关注度.俄日争端的南千岛群岛 ( 日称北方 四岛) 本是中国清王朝的固有领土,在 1858 年中俄不平等条约 《瑷珲条约》 中,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其中就包括南千岛群岛,从此该地区归属俄国管辖.1909 年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签订 《朴茨茅斯条约》,日本获取该地区.1945 年俄国 依据 《雅尔塔条约》重新占领该地,至此日俄领土争端不断[7].面对日本盟友 美国,美苏在 "冷战"期间分属不同阵营领导者,"冷战"后俄罗斯国际影响力大 不如前,但仍是世界上唯一军事实力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面对北约东扩和欧 洲反导系统,俄美关系剑拔弩张,尤其是 2008 年的俄格冲突,美国与一些国家 交相呼应大肆渲染俄罗斯的 "侵略行径",俄罗斯地缘政治安全进一步恶化.眼 下,乌克兰成为大国博弈的又一场所,美国势力的不断渗透加重了乌克兰的局 势.乌克兰战略地位重要,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是克里米亚 半岛,因此即使面对西方不断加压的经济制裁,俄罗斯在此问题上也不会退让. 面对不断严峻的周边局势,加强对华关系成为俄罗斯的当务之急.对于中国,为 缓解同样严峻的海疆领土纠纷 ,打破东部围堵,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推进 "西 进"战略.习近平于 2013 年 9 月在哈萨克斯坦提出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 斯的支持直接关乎该经济带的成败,因此中国新理念的亲、诚、惠、容适用于 俄罗斯,中国利用新理念处理中俄关系,打破美国等国家的海上围堵. ( 三) 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加重东北亚周边环境的不安全感 半个世纪以来,日、韩、俄、中经济成 "接力棒模式"快速发展,中日韩三 国更是成为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引擎.2012 年下半年起,中日韩三国发展态势急 转直下,中日、日韩岛屿争端使东北亚本就复杂的地缘战略形势雪上加霜."冷 战"结束以来,世界由美苏两极格局主导模式逐步走向多极化,各方势力因朝鲜 半岛地缘战略的枢纽地位而汇聚于此,实力相对较弱的朝韩被迫加入各大国博 弈的战略轨迹,在不断周旋中谋求本国的国家利益.朝鲜一直以来扮演着半岛 关系走向的 "主角": 2010 年底,延坪岛炮击事件,使朝韩关系进一步破裂.2011 年底,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病逝,朝鲜领导人更替,金正恩执政后保持"先 军政策",并在 2012 年底不顾美韩警告发射光明星 2 号,西方国家指责朝鲜违 背安理会第 1718 号决议,认为朝鲜此行为是为发射远程导弹做准备.至此,朝 韩、朝美紧张局势升级.朝鲜不顾本国经济状况堪忧加之树敌颇多的地缘政治 环境,坚持发展核武器,使 "六方会谈"无奈陷入休眠期. 朝鲜半岛是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半岛的恶化形式对中国有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风险,历史上,中国曾多次被迫因朝鲜半岛问题走向战 场,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朝鲜更是利用中朝相依的地缘关系,长 期获取中国的经济援助.但在外交上,朝鲜却坚持特立独行,完全不顾中国的国 家利益并对中国提出的 "半岛无核化"建议置若罔闻,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置于 进退两难的尴尬地位.随着美国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美日、美韩 同盟的进一步强化,加强了朝鲜的不安全感,尤其是美国将朝鲜冠以 "邪恶轴 心"之名后,金正恩恐陷萨达姆后尘,企图以核武器保障自身及朝鲜国家安全,使 "半岛去核化"难上加难.面对朝鲜不顾一切的拥核措施,日韩为保障自身免受朝 鲜打击,也将核武器研发纳入日程,东北亚地区大有核危机扩散之态[5]40.与中 国希望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不同,日本和美国希望半岛保持分裂以便实现其自身 战略目标,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力,加大对东北亚地区控制.如何改善朝鲜半岛紧 张局势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除了地理相近外,中韩一直以来经济交往密切, 双边经济关系良好,加之目前韩日两国围绕独岛 ( 日称竹岛) 主权之争步步升 级的态势也为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拉动力.从长远来看,朝鲜态度是缓 和半岛冲突的关键因素,中国应坚持帮助朝鲜发展经济,促进朝鲜回归正常化 国家,改善朝鲜不利的外交环境,借此敦促朝鲜放弃核政策,重启 "六方会谈".中 国以亲、诚、惠、容理念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出发点,使朝韩及东北亚其他 大国势力相信中国坚决推行 "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 争"的半岛政策,"对于任何可能导致事态恶化升级,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 中方都坚决反对,毫不含糊"[8]. 三、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影响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 面对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国政府坚持与时俱进, 从现实角度出发,提出亲、诚、惠、容新理念,并以此为依托促进东北亚地区 和平稳定与团结合作,期望对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新动力.东北亚区域合作进 程缓慢,主要原因就是汇集于此的各国战略利益的差异性和难以调和性.东北 亚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唯一留有 "冷 战后遗症"的地区,在该地区既没有形成霸权模式也没有形成均势模式,各方势 力在这里此消彼长,相互竞争,互信机制的缺失更使得各国不安全感难以克服, 为防止自身陷入安全困境,各国不断加大国防投入,其结果使本就不安的地区 形势有走向军备竞赛的潜在危险.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地区大国,竭尽全力促进 东北亚区域合作符合中国的发展大局,同时也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中国自古 以来就是热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如今中国更是以亲善、诚信、互惠、包容之心 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在此强调一点,日本指责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中表现强硬, 不肯让步,这种指责完全是无稽之谈,中国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之心不容怀 疑,且在钓鱼岛问题上错在日本,日本应及时调整国家政策,正视历史,承认事实. 世界是由不同国家组成的,东北亚地区亦然.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发展轨 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等,国家政策和国家利益的相互差 异是必然的,要想完全消除差异性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缓解这些差异性则是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中之重.中国亲、诚、惠、容新理念,可作为各国处理国 家间关系的可行性样本.首先,合作的前提是要拥有共同利益,各国之间只有先 交往,先了解,才有可能在相互调和下找到共同利益进行合作,这就是 "亲"; 其 次,互信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推进区域合作的达成.国家间关系建立的前提就是 相互信任,若无这个前期,其他一切合作建议都是枉然,这就是 "诚"; 再次,国家 利益是国家战略的首要目标,任何国家都不会吞下损害国家利益的苦果,要想 合作,必须在自身获益的同时惠及对方,只有在双赢背景下各国的合作才有可 能成为现实,这就是 "惠"; 最后,若说东北亚各国战略不可调和,这可能并不客 观,当前各国领土纠纷,朝鲜半岛风云突变等问题陷入僵局的一个原因就是互 相包容不够,若各国只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那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各国都 不想让步,那结果只能是双方目标越走越远,积怨也只会越来越深.站在对方角 度看待问题,并适时地做出调整,这就是"容".中国以此为据在近期处理同周边 国家间关系中做出了具体实践---2013 年 12 月 18 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四国有着密切的地理联系且历史文化友谊悠久.现如 今,四国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四国都面临严峻挑战,政治经 济转型迫在眉睫.四国虽在经济发展上相互依存度较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四 国中的领土纠纷等战略问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四国关系,中国从亲、诚、 惠、容理念出发,在共同发展之大格局下,加快相互间的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 以谈判解决争端,以平等促进协商,以存异谋求共同,争取建立亲善,诚信,互惠, 包容的经济走廊,促进四国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9],这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 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周边外交样本. 在处理中美关系上,中国政府同样以新理念出发.中美同是世界大国,但由 于历史文化制度等差异性过大,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更是在众多情况下视 中国为威胁因素加以遏制[10].面对恐怖势力和地区争端的日益恶化,若是双方 友善关系不能建立,那么中美在反恐等国际任务上的合作也必然受到限制 .亲、 诚、惠、容理念应成为双方关系改善的参考,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为世 界和平发展做贡献.在众多实践指导下,中国应加大对亲、诚、惠、容理念的 宣传力度,中国是东北亚地区最大国家,不仅人口众多,且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 发展态势良好,尽管与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突,但只有良好稳定的 周边环境才更有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应利用作为各国重要经济伙伴的地 位,推进各国尝试亲、诚、惠、容理念,致力于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各国间 的调和力量,加快实现区域合作,提升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安全环境,提升地区国 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李影. 东北亚地区合作困境及其民族主义因素分析---以中日韩三国为 例 [J]. ]. 新学术,2007 ( 5) : 73. [2] 中国周边外交全面换档升级 [EB/OL]. ( 2013 - 10 - 28)]. ( 2013 - 10 - 28) [3] 习近平. 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 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EB/OL]. ( 2013 - 10 - 28)] . ( 2014 - 08 - 01) [4] 陆建人. 美国加入 TPP 的动因分析 [J]. ]. 国际贸易问题,2011 ( 1) : 47. [5] 黄凤志,吕平. 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探析 [J]. ]. 现代国际关系,2011 ( 6) . [6] 李莉. 美国学界反思 "亚太再平衡战略"[J].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 题,2013 ( 3) : 91. [7] 罗养毅. 日俄 "领土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J]. ]. 日本学刊,1994 ( 2) : 60.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此文档共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