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2020-04-12发布者:haha大小:20.67 KB 下载:0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 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 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 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 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 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 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 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 论的学问。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 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 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 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 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6、关于哲学的表述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 界观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7、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8、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10、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 是意识决定物质。 1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 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A 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B 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 杂问题,简单化。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进步性: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 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12、唯心主义的基本状态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识,但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两种基本的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 本原。 (2)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历年、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1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谁是世界的本原 1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 的回答。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 产生条件主要贡献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 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精髓: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产物,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 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 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 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党对的认识。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地位: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16、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 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 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 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规律(放在第十一课讲解)。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放在第五课讲解)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