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产后出血因素分析管理论文

2020-03-15发布者:青青草大小:51.70 KB 下载:0

论文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预防措施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 2003 年 1 月至 2005 年 12 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5166 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 24hh 内出血量≥≥500ml 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 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 PEMS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66 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 154h 例,发生率 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 (P<0.01)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 83.17%。产 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 66.23%,胎盘因素占 24h.03%,软产道损伤占 9.74h%。 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 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 生的重要措施。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位于引起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 娩总数 2%~3%。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还是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均显 示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临床稍微忽略或处理不当,救治不力,往往造成产 妇死亡。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本院 2003 年 1 月 至 2005 年 12 月住院产妇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以阐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制订防治 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 年 1 月至 2005 年 12 月在本院分娩产妇 5166 例,发生产后出血 154h 例,产后出 血发生率 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治疗无 1 例死亡。 1.2 方法 1.2.1 观察内容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 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 1.2.2 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 24hh 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 500ml 为产后出血。 1.2.3 产后出血测量≥方法①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臀部放置塑料聚血盆,胎盘 娩出、会阴伤口处理完毕后产妇用面积法计算血纱布及血染产单上的血量≥。会阴垫用称重 法计算出血量≥。②剖宫产分娩切开子宫壁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用负压瓶收集血,其他 出血测量≥方法与阴道分娩相似。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 PEMS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及出血量≥ 154h 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最小年龄 18 岁,最大 39 岁。初产妇 73 例,经产妇 81 例;孕 周 29+4h~4h4h+2 周。出血量≥≥500~1000ml105 例,>1000~2000ml36 例,>2000~ 3000ml10 例,>3000ml3 例。 2.2 初产妇与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 3 年间住院初产妇 3279 例,发生产后出血 81 例,发生率 2.4h7%;经产妇 1887 例, 发生产后出血 73 例,发生率 3.87%。两者比较 P<0.01。 2.3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关系 阴道分娩 3923 例,发生产后出血 98 例,发生率 2.4h9%;剖宫产 124h3 例,发生产后 出血 56 例,发生率 4h.5%(P<0.01)X212.4h634h,P<0.01)。 2.4h 单胎妊娠与多胎妊娠发生产后出血情况 单胎妊娠 5057 例,发生产后出血 14h6 例,发生率 2.87%;多胎妊娠 89 例,发生产后 出血 8 例,发生率 8.99%(P<0.01)x2=9.2867,P<0.01)。 2.5 发生产后出血时间 本组资料中发生在产后 2h 的 106 例,占 68.83%,2~24hh 内 4h8 例,占 31.17%。 2.6 产前因素 本组资料中有 128 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孕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占出血人数的 83.17%。其中有流产、引产史 4h8 例(P<0.01)37.5%),巨大儿 19 例(P<0.01)14h.85%),妊娠高血压 18 例 (P<0.01)14h.06%),过期妊娠 16 例(P<0.01)12.5%),前置胎盘 12 例(P<0.01)9.38%),双胎 5 例(P<0.01)3.90%),羊水 过多 4h 例(P<0.01)3.12%),胎位异常 6 例(P<0.01)4h.69%)。 2.7 产后出血的原因 2.7.1 产后宫缩乏力 102 例,占 66.23%。其中巨大儿 19 例,妊娠高血压疾病 18 例, 羊水过多 4h 例,产程延长 23 例,双胎妊娠 5 例,胎盘早剥 2 例,其它因素 31 例(P<0.01)包括精神 因素等)。 2.7.2 胎盘因素 37 例,占 24h.03%。其中胎盘粘连、滞留 24h 例,前置胎盘 12 例,胎 盘植入 1 例;有 2 次以上妊娠史的 34h 例,占胎盘因素出血人数的 91.89%。 2.7.3 软产道损伤 15 例,占 9.74h%。其中宫颈裂伤 11 例,阴道壁及穹窿裂伤 4h 例。 2.7.4h 本组资料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本组资料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2.98%,与相关资料的发生 率相符。 3.2 经产妇、有流产史者产后出血比初产妇为高。胎次越多,流产次数越多,都可能 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的发生 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机率增加。应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知识宣传,避免计划外妊娠, 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3 本组资料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与林建华、顾伟等报道相 符。因此在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阴道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减少 产后出血的发生。 3.4h 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 2h 内,助产人员应加强产后 2h 内的观察,发现有可能出 血倾向者及时处理.对防治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3.5 产前高危因素可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病理妊娠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所以应 重视产科病理因素及异常分娩,加强宣教及做好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 素并预防产后出血。 3.6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为首位原因,而宫缩乏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 胎产次、多胎、巨大儿、产程延长、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及产妇心理因素等会影响子 宫收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液浓缩,导致组织缺氧、水肿、微血 管病变及血管脆性增加,易发生产后出血。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 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第二位。前 置胎盘、胎盘粘连、滞留、胎盘植入等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增加。所以应加强婚前健康教 育,做好避孕指导,减少人流、引产次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前置胎盘的产妇. 产前明确胎盘位置,选择合适切口,同时应做好产后出血抢救的各项工作,降低产后出血 的发生率。 3.7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要求从婚前教育、孕期保健、产时保健及产后 24hh 内 的观察和处理,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及时,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 后出血的发生率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