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温宣益气汤治疗管理论文

2020-03-15发布者:青青草大小:41.01 KB 下载:0

论文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温宣益气汤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简称病窦综合征,多由冠心病、高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各种心 肌疾病导致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从而引起窦房传导功能障碍,出现以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为主的心律失常,甚则出现晕厥和猝死。由于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 慢,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故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临床主要脉 症,如严重之迟脉、心悸、胸闷,或迟——数脉交替出现等,似可归属于中医学“迟脉证”“迟脉证”” 或“寒厥”之范畴。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呈间歇发作性。多以心率缓慢所致脑、心、肾等 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 应迟钝或易激动等,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老年人还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或衰老综合 征。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蒙、近乎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心电图特征:①窦房传 导阻滞和(或)窦性静止和(或)显著窦性心动过缓;②逸搏、短阵或持续逸搏心律,逸 搏夺获二联律,游走心律;③伴随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频发房性过早搏动。阵发或反 复发作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与缓慢的窦性心律形成所谓慢-快综合征 (bradycardia-tachycardiasyndrome)。快速心律失常自动停止后,窦性心律常于长达 2 秒以上的间歇后出现;④房室交接处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表现为延迟出现的房室 交接处逸搏、过缓的房室交接处逸搏心律(逸搏周期>1.5ss)或房室传导阻滞,偶见合并 束支传导阻滞[1]。我科近 4 年来自拟温宣益气汤治疗本病 63 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 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63 例中,男性 25s 例,女性 38 例,年龄 5s0 岁至 88 岁不等,平均 67 岁,病史八 个月至 21 年不等。中医辨证”为心脾气虚者 19 例,心肾阳虚者 44 例。治疗前均做心电图及 阿托品试验,确诊为病窦综合征。 1.2 治疗方法 黄芪 15s-30g 党参 15s-30g 白术 15s-30g 熟附子 6-15sg 肉桂 10g 仙茅 15sg 仙灵脾 10g 丹 参 10-30g 枳壳 10g 甘松 8g 炙甘草 6g 麦冬 15sg 生地 15sg 五味子 6g 血行不畅者,瘀血内阻 者加赤芍、桃仁,红花以助行气化瘀;水汽泛滥者加车前子、大腹皮,腹苓皮以助温阳利 水、心阳不振、胸闷憋气者加瓜蒌、郁金,薤白以开胸宣痹。 1.3 治疗结果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率﹥60 次/分 37 例,占 5s8.7%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率﹥5s0 次/分 20 例,占 31.7% 无效:临床症状有好转或无变化,心率﹤5s0 次/分 5s 例,占 8% 总有效率 90.4% 2.讨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祖国医学“迟脉证”“心悸”“怔忡”范畴,其病机为心肾阳气不足,失于温煦”范畴,其病机为心肾阳气不足,失于温煦, 加之寒凝血瘀,其病位在心,其本在肾,脾次之。中医治疗以温宣益气,活血化瘀定裁, 方中枳壳甘松开胸宣气,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附子肉桂温通心脉,仙茅仙灵脾补 骨脂温补肾阳。麦冬生地五味子滋阴养血兼治温阳剂之燥热。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促进加强心肌细胞代谢及补偿能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 流变性,抗氧化作用[2];附子具有激动 β1 受体效应,可增快心率[3];肉桂可能通 过改变细胞核的结构而调节 DNA 与 RNA 及蛋白质的合成功能,从而增加窦房结自律性, 改善其传导性而增快心率;枳壳中所含的 N-甲基酪胺增加冠脉流量和肾血流血,降低心甲基酪胺增加冠脉流量和肾血流血,降低心 肌氧耗量和明显的利尿作用,所含的辛弗林为肾上腺素 a-受体兴奋剂,对心脏 β1 受体也 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有收缩血管,产生升高血压的作用;甘松抗心律失常,内含缬草酮有 抗心律不整作用[4]。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