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探析生态批评理论下劳伦斯诗歌的研究

2020-02-21发布者:青青草大小:39.14 KB 下载:0

D.H.劳伦斯(1885-1930)是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 在 44 年短暂的一生中,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创作几乎涉猎了所 有的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游记等。长期以来,国内外读 者和学者大多关注劳伦斯蕴意丰富的长篇小说,对其诗歌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 上则逊色许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劳伦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还是一位 出色的诗人,"假若劳伦斯只写诗歌,他一定会被看成是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 一".[1]139 但是,从目前学术界对劳伦斯诗歌的生态主义批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在 这方面刚刚起步,国外现有的零星研究相对于劳伦斯诗歌的数量及其广博深远 的蕴含而言,也只能是星星之火。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以生态批评理论为依 托,以诗歌文本细读为基础,参照现有的劳伦斯小说的生态视角研究,从自然 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劳伦斯的诗歌进行全面探讨,发掘其蕴 含的深刻的生态哲学意蕴,开拓劳氏诗歌研究生态批评阐释的广度和深度。 一 生态批评理论与劳伦斯诗歌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被提出,但是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得到真正的确立。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18 而文学生态批评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文学生态批评关注自然生态,即关 注自然生态环境在文本中的表述,从而揭示文学文本中的自然生态哲学寓意, 颠覆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构建一种"生态整体思 想"(ecological holism)。其次,文学生态批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 工业文明的进步势必伴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状态下人与人 之间简单淳朴的人际关系的异化,社会生态不平衡发展。最后,文学生态批评 关注人类自身内在的精神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人类生态三者相互影响 和制约。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社会生态的失衡必然导致人类精神生态的异化。这 是一种被工业文明异化的病症。文学生态批评的根本任务就是找出文学文本中 这三个方面是如何相符相成地被"表达、描写和安排的",进而找出"生态失衡的文 学文化根源",[3]28 这是文学生态批评的根本任务。 性、婚姻和爱情是 D.H.劳伦斯文学创作的主题,虽然备受争议,但是却具 有深刻的生态寓意。鲁枢元认为生态应该包括三种,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 精神生态,而劳伦斯所关注的性、婚姻和爱情在很大程度上恰恰符合了鲁枢元 的生态三分法,因为"性欲,是生物自然性的;婚姻,是人类社会性的;爱情, 则属于个人的内在精神性的".[4] 三者在一定程度上相符相成。虽然在劳伦斯的前期诗歌创作中,爱情 是一个重要主题,但是,劳氏的诗歌创作更多的关注还是机械工业对自然的破 坏以及对人类的异化。劳伦斯在其诗歌中盛赞原始自然生态美景,对自然生态 中的动物也充满了深深的爱和敬畏。同时,人类已经不再是生态环境中的主体, 而是被工业机械异化、失去了原始自然生命力的空壳,婚姻正是这种人类社会 问题的一个缩影。在劳伦斯的眼里,真正的婚姻是性爱与精神之爱的和谐统一 体。然而,工业文明破坏了自然生态,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甚至性 的缺失,进而引发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劳伦斯把性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并指出性可 以使无性的英格兰复活。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劳伦斯的诗歌,可以开拓劳伦斯 研究的崭新领域,将劳伦斯诗歌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 劳伦斯诗歌的自然生态解读 自然生态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有 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是整个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虽然人类是生态系统的 一个重要的因子,但是我们暂且先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所以,接下来我 们要谈的自然是指除了人类以外的包括花草、森林、动物等的自然生态以及任 何一种自然形态。劳伦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思想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 劳伦斯对待自然(植物和动物)的赞美和崇拜。第二、劳伦斯对于非人类的性 的关注---植物的性和动物性。 劳伦斯素来对植物有特殊情感,仅在《鸟·兽·花》中就涵盖了多种植物, 包括杏树、松柏、仙客来、山梨、枇杷,等等,有人甚至称他为"植物王国的桂 冠诗人".[5]146 诗人对植物的这种钟情不仅是他成长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经历的 真实再现,而且与他在诺丁汉大学学习的植物学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他不仅学 到了有关植物的形态、属性和再生力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还从 植物细胞质的旋转流动和细胞裂变中探寻到了生命的本源"[5]146,"并由此将他 对植物的天然情愫内化为一种深切的共鸣(empathy),贯穿到他一生的各类 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之中".[6]47 因此,劳伦斯在诗歌中盛赞自然生态中的植物, 被赋予它们某种灵魂或意识。 在《浪花》中,诗人通过 5 行诗句,颂扬了浪花"失败"的"美丽".在《杏 花》中,诗人将杏树光秃秃的枝干比作生锈的钢铁和扭曲的兵器,然而,待到 初春,这钢铁却能绽放花朵。哦,多么圣洁、优美的心,铁的绽放,杏树的生 锈的剑。树木像人类一样,在长久的世纪中遭难。 它们流浪、放逐,长期生活在流亡之中像拔出的永远无法入鞘的剑, 砍劈,变黑,……可是你看它冲出小小的砍伤的树桩,尽情地、生气勃然地冲 向外部世界。[7]150-151 这是一首优美的生命的赞歌。"杏花是复活的象征". [7]13 它被赋予了细腻的情感和顽强的生命力。它具有人类一样"圣洁、优美"的 心。它们被外界迫害,经过"流浪、放逐"后依然"尽情地、生气勃然地"冲向外 部世界,发芽、开花,继续自己多彩的生命旅程。 除了植物,劳伦斯在诗歌中还关注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动物。需要指 出的是,劳伦斯在其诗歌中对动物的关注颠覆了传统的动物文学,更多的描写 了那些低等的、被世人鄙视甚至厌憎的动物们。老鼠、蝙蝠、蛇、蚊子等成了 劳伦斯诗歌创作中的主角,而且被肯定、接受甚至褒扬。在西方传统中,蛇是 一种被打入地狱的动物,但是,在《蛇》中,劳伦斯却本能地对蛇产生了一种 敬畏和爱意。当诗人"所受的教育"告诉他必须处死这只蛇的时候,诗人犹豫了, 因为他"非常喜欢他","格外高兴地看到他安静地来到这儿做客","感到如此光荣". 而蛇在诗人的眼里就像一个皇帝,"像一个流放中的皇帝,废黜到了地狱". [7]157 整首诗基本上以肯定的、带有褒义色彩的词语来描写蛇的,表达了对蛇 的敬畏和喜爱。在《蚊子知道》中,蚊子深深地知道,自己虽然渺小,却是嗜 血的野兽。 然而毕竟他只会填饱肚皮,不会把我的血存入银行。[7]190 在短短的 五行诗句中,诗人对世人讨厌的蚊子表示理解并赞扬。它们深知自己"渺小",只 是自然生态中一个小小的物种,它们的生存方式就是吸食他者的鲜血。但是, 它们虽然"嗜血",却并不贪婪,只要填饱肚皮就可以。诗人以"他"来称呼蛇和蚊 子,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褒扬和喜爱,另一方面也对人类进行了深入的 讽刺。 三 劳伦斯诗歌的社会生态解读 社会生态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活状态。马克 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不可能 脱离社会而存在".[8]167 早在 18 世纪的中国,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一书 中,"渴望一个合乎人性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他在书中创造了一个"大观园". [9]2 然而,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密不可分,是无法摆脱自然生态发展的,自然 生态的破坏必然导致社会生态的失衡。劳伦斯认为,工业文明极大地破坏了人 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就是鲁枢元先生提到的"性欲"),进而异化了 人与人之间简单而淳朴的人际关系。人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导致社 会生态失衡发展,而这种失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现代人失败的婚姻。 善良的丈夫造就不幸的妻子,邪恶的丈夫也时常这样;然而,与坏丈 夫之妻的不幸相比,好丈夫之妻的不幸更加痛苦悲惨。[7]189 在这首《善良的 丈夫造就不幸的妻子》中,短短的 5 行诗道出了社会化婚姻的悲剧:无论丈 夫"善良"还是"邪恶",他们的妻子都是不幸的,因为工业革命在给人们带来社会 文明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类性活力的丧失,尤其是男性性 活力(也就是鲁枢元先生提到的自然生态)。诗中所描述的不幸婚姻只是社会 生态问题的一个缩影。劳伦斯曾说,"人类社会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男人与 女人婚姻的不幸",[3]146 而不幸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工业重压的直接后 果。 新房屋,新家具,新街道,新衣服,新被褥---机器制造的一切新的物 品从我们的身上吮吸我们的生命,我们拥有得越多反而越没有活力,变得冷酷。 [7]181 在《新房屋,新衣服》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简短的话语痛斥了工业机械 的罪行。虽然"工业机器"为人类制造了新的物品,但是这是以"吸吮我们的生 命"为代价的。没有了生命,人也就变成了一个空壳。 物质文明使人类没有了活力,人与人之间变得冷酷无情,成为了生态 异化的精神病人。 四 劳伦斯诗歌的精神生态解读 精神生态是指"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存在。"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 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 和演进".[10]3 精神生态虽然指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但是确与自然生态与社会 生态密不可分,互相制约。 劳伦斯在其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的"自然人". 他们身强体壮,生机勃勃,最重要的是拥有原始的性能力。《春天的 影子》"胸膛有力地挺出,体魄健壮"的护林人;《你摸过我》中"充满了活 力"的哈德良;《太阳》中强壮有力的农夫,"年轻而又有激情";《公主》中"身 材颀长而又结实"的墨西哥导游,等等。这些都是劳伦斯笔下的"自然人".然而, 伴随着英国工业化进程,美丽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 导致社会生态失衡,现代人的精神生态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工业机械下的现 代人身上自然、淳朴的原始活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生态文明异化的精神, 一种文明的病症".[3]147 干干净净的小白脸,像个蘑菇站在那里,光洁、笔挺、 悦目---……触摸他,你就会发现,他内部已经蛀空恰似一个老蘑菇,里面被虫 蛀得空空荡荡,只剩下光洁的皮肤和笔挺的外表。[7]183 在这首《资产阶级多 么讨厌》中,诗人指出了被工业异化的现代人的虚伪与空虚。物质丰富了外表, 却挖空了现代人的内心。同时,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了真正的爱情,人的精神 生态彻底崩溃。 自从我们把爱情想得完美,我们就已经把爱情弄糟。……当心灵与爱 情发生冲突,或意志选定了爱情,或人格把它当品质来重现,或自我把它当财 物来占有,它就不再是爱情,只是大杂烩。 我们已经制作了爱情大杂烩,扭曲心灵的、扭曲一致的、扭曲自我的 爱情。爱情是属于个人的内在精神性的,受到外界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社会 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态的失衡(在劳伦斯的诗歌中指的 是工业机械对大自然的破坏和对现代人的异化)会"把爱情弄糟",爱情将成为"扭 曲心灵的、扭曲一致的、扭曲自我的爱情"."男人们该做的事情就是打倒金钱, 建造起清新生命之屋。然后他们才能恋爱。"[7]292 诗人通过简短诗句向世人提 出了获得真正爱情的建议,即推翻工业机械(打倒金钱),重返原始生态(生 命之屋),人们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的爱情。 五 性与生态拯救 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生态格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 批评的一个重要意义。劳伦斯在其诗歌中大胆地对动物和植物的性进行描写正 是实践了生态批评的这一要义,这也是对传统的人类为中心的物种歧视的一种 有力反拨。 劳伦斯在诗歌中大量地描写了动物的性。在《乌龟的呼喊》、《白鲸 不会哭泣》、《驴》等诗歌中,诗人都写到了动物的性。在《乌龟的呼喊》中, 劳伦斯形象地刻画了雄乌龟追求到了性满足之后的情景:雄的乌龟,在严密的 雌性乌龟的陋屋后面穿过,架好,拉近,像展翅的鹰,以乌龟的赤裸从壳中伸 出,常常的脖颈、长长的脆弱的四肢伸了出来,深深的,秘密的,穿透一切的 尾巴弯曲在她的墙壁之下,延伸,握紧,以最大的张力延伸更多的痛苦,直至 突然地、在交配的激动中,痉挛地撞击,并且,噢! 从伸出来的颈上,打开捏紧的脸,发出微弱的呼喊,发出尖叫。[7]168 乌龟为了追求性满足,受尽各种煎熬,甚至被钉上了十字架,但是为了圆满再 生,乌龟成功地完成了"相交"并发出了"最后的一声/奇异、微弱的相交的叫喊". [7]95 性让乌龟实现了整体的完善和生命的完整。在这首诗中,诗人还提到了青 蛙、牛蛙、野鹅、夜莺、兔子、小母牛、猫和马儿在得到性满足之后的呼喊尖 叫,并且把它们等同于产妇临产时的尖叫。在诗人看来,这些呼喊是"神圣的自 然为促进生命的不断繁衍和完善而发出的呼喊","是生命过程中谁也控制不了的 自然规律",[6]10 这是为生命的完整而"呼喊".透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看到兽性和 人性的相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劳伦斯在生命的最深处"开辟了一条人兽之间 平等对话的渠道",从而"真正从本性上对非人类生命产生一种认同感".[7]154 劳 伦斯在其诗歌中还关注了植物的性,确切地说,劳伦斯在诗歌中描写了植物的 果实与人的性器官之间的相像,"并在性之'中心之火'这一点上打通了植物与人 之间的壁垒,正如他藉此打通动物与人之间的壁垒一样".[6]47 在《石榴》中, 其"粉色的、温柔的、闪亮"的开裂之处直通女性身上最隐秘之处;[11]278 在 《桃子》中,肉肉的、圆圆的桃子与桃尖上粉色的圆尖一起构成女性的乳房; 《无花果》中,无花果则直接被相像成"女性的秘密之果","成熟的子宫".[7]194 诗人通过这种"形神兼备的'植物人'"向读者展示了"植物与人同根同源、同理连 枝"[6]10 的意象。 在劳伦斯看来,动物的性爱与世人所抨击、鄙视的现代人头脑中的性 爱是截然不同的。动物的性爱具有本能的、无意识的、纯粹的特点。劳伦斯对 植物的性和动物性的描写不仅解构了传统的"人类为中心"的观点,而且具有重 要的生态启示意义,即让读者可以对人类以外的生物产生一种理解和同情。从 劳伦斯的生态思想出发,诗人的性就具有了生态拯救的意义。劳伦斯深信:"只 有重新调节男女之间的关系,让性自由地、健康地发展,英国才能摆脱她目前 的衰败状况。"[12]81 劳伦斯崇尚性的自由健康发展就是倡导自然的原生态发展, 从而挽救颓废的英国被异化了的人性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 六 结语 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等方面全面探讨劳伦斯诗歌中的性、 婚姻和爱情,可以发现其中深刻的生态哲学意蕴。诚如鲁枢元先生所说,性属 于自然生态学层面,也是最基础的层面。如果自然生态遭到了破坏,人类的栖 息地受到威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被异化,婚姻因其隶属于社会关系进而 演变为悲剧。爱情属于精神生态学层面。如果说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可以理解 为经济基础的话,那么精神生态就是上层建筑。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劳伦斯在诗歌中所关注的非人类生物、性、婚姻和现代人的精神问题正是鲁枢 元先生生态三分法的文学体现。从这三个层面来剖析劳伦斯的诗歌,读者可以 领略诗人前卫的生态理念,进一步理解其具有生态意义的性爱观。 参考文献: [1] 铂金斯.现代诗歌史[M].].波士顿:哈佛大学出版社,1979. [2]Glotfelty,C.&Fromm,H.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M].].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3]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4]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此文档共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