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高中教育高考历史2012-2013学年高考历史 专题3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练 人民版必修3
- 卷面总分: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试题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
- 练习次数:0次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1《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B.中国民主革命一再受挫
C.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D.先进知识分子的研究和选择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第一次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
B.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传入中国
C.先进的知识分子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D.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
A.少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B.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C.谈论理想的主义
D.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历一番痛苦,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民主与科学思潮
C.社会主义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7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敬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包括( )①创办各类刊物②翻译和撰写宣传文章③组建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④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典型特征是( )
A.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相结合
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0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伴随着中国形势的发展,新文化运动阵营最终分裂。其开始分裂的标志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工读互助团实践失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重庆卷)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9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8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6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4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3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2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课课练(5)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总复习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命题角度
类别:学历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