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高中教育高二语文重庆市万州区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末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
- 卷面总分: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试题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
- 练习次数:0次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yǐ) 仓廒(áo) 央浼(miǎn) 锱铢必较(zhī)
B.糍粑(zī) 鲲鹏(kūn) 岑寂(cén) 咬文嚼字(jué)
C.云翥(zù) 贲张(pēn) 圭臬(niè) 如翚斯飞(huī)
D.尺牍(dú) 溯源(sù) 发轫(rèn) 差强人意(chā)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如雷贯耳 天宇六合 销声匿迹 茕茕孑立
B.得鱼忘全 乌鸟私情 生杀与夺 萍水相逢
C.套语烂调 扶遥而上 收之桑榆 疏朗绵密
D.协肩谄笑 无遐顾及 温暖巢穴 惘然所失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下面的诗节选自《南方唱给北方的情歌》,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喜欢你把我看成操着吴腔越语的女子/总是缠绵绵在三月的经纬上相思、流泪/ ▲ / ▲ 然后/ ▲ /然后 ▲ /溜得远远地望你 让你垂涎 我双眼皮的湖泊/波动着一页一页如岁月摇动的桨声/一阙一阙婉婉约约地折叠起来/折叠起一部重感情的地方志/第一页是 ▲ /第二页是 ▲ /第三页是 ▲ /那些水墨画风格的水乡棹歌/年年月月在飘在唱呵/飘在穿绿裙的芦荡汊/唱在古装在矮檐下①把三月的花枝插得满身都是②把三月的雨丝梳成好看的发式挂在背后③一点船篙高绾裤腿躲进杨柳岸这边④滑出多燕子的小巷⑤是白娘子多愁伤感的儿化音⑥是西施们楚楚动人的捣衣声⑦是琵琶女浔阳江头的琵琶韵
A.①②④③⑥⑤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⑥⑦⑤
D.②①④③⑦⑤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各项中,对北岛的诗歌《迷途》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鸽子的哨音”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
B.“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
C.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诗人相信寻找了目标,“我找到了你”就是证明。
D.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关于“微”的含义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指微博要求以一百多字表情达意的短小精练的特点。
B.指微小说以寥寥数语完成人物的塑造与情绪的表达。
C.指当下流行的文化传播方式给人的微妙的心灵感受。
D.指微电影以几十秒的时长演绎一个情节紧凑的故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博在当下社会流行程度高的表现的一项是
A.近两年微博发展神速。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
B.人们在微博中用140个字的篇幅书写、阅读、评论、转发,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宣告了一个“微”时代的到来。
C.微博不仅带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使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鲜事物应运而生。
D.有人认为,微小说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的文学“地图”。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关于文意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自打微博横空出世,你写个信要是超过140个字,你都发不出去!”这句话鲜明地表示出现代人对于真情的冷漠,网络对于情感表达的负面影响。
B.因为微小说、微电影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所以,手机、电子书等阅读终端才能让人们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来阅读娱乐。
C.无论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传递某种情绪,微小说、微电影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扣动人们的心弦,引来共鸣。如微电影就突破了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姿态。
D.微小说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字数的限制使作者必须锤炼语言,去掉繁复的修饰,文字因此简洁、有张力。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迁:贬谪
B.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厌:厌倦
C.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 拔:被拔掉
D.要之一饱,而向委于臭腐 委:归,付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现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 ②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③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④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⑤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⑥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
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赡“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重庆卷)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9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8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6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4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3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2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课课练(5)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语文高中语文总复习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命题角度
类别:学历类其它